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时间推移测井资料估算渗透率的方法,通过油田开发数据同岩心分析资料的历史拟合也能获得储层的渗透率值,这些渗透率值与由测吉资料所得到的计算结果是相符的。在钻井时,钻进泥浆侵入井眼附近的地层中,钻井泥浆的侵入量与时间,地层渗透迟缓主其它的井眼和地层参数有关,随着泥浆滤液的侵入,在井眼周围的地层中会产生独特的电阻率和水饱和度剖面,也就是电阻率和含水饱和度剖面,因此,由测井得到的数据是随时  相似文献   

3.
4.
5.
复杂岩性储层岩石成分复杂,孔隙结构变化大,岩心孔隙度渗透率相关关系差,难以准确确定核磁共振测井资料处理中必需的T2截止值,致使渗透率计算面临极大挑战。基于Lambda渗透率模型,利用地层元素能谱测井(ECS)得到的矿物成分与骨架密度等数据评价复杂岩性储层渗透率,克服了利用岩心孔隙度渗透率关系和核磁共振测井评价复杂岩性储层渗透率的困难。通过该方法对渤海地区部分井资料处理发现,Lambda渗透率模型得到的渗透率与岩心分析渗透率基本一致,证实了该方法的实用性,为复杂岩性储层渗透率评价提供了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6.
低渗透率储层裂缝发育程度与储层产能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然裂缝对储层压裂效果及储层的产液量有着明显的控制作用。利用声电成像测井资料,结合常规测井资料,对裂缝发育位置、裂缝类型等裂缝特征进行了分析,对储层裂缝类型与储层改造方式及效果进行了研究。认为针对不同储层裂缝类型应采取不同的压裂方式才能达到最好的产能效果。  相似文献   

7.
梅丹  胡勇  王倩 《石油实验地质》2019,41(5):769-772
裂缝是气藏储层渗流的重要通道,对储层渗透率的贡献十分明显,但目前难以量化评价。针对这一难题,综合考虑裂缝尺度(缝高、缝宽和裂缝贯通程度),通过对岩心进行人工定量造缝后开展气测渗透率实验测试,分别研究了贯通和非贯通(贯通程度分别为20%,40%,60%,80%)2种情景下裂缝对岩石渗透率的贡献。结果表明,贯通和非贯通裂缝对地层岩石渗透率均有贡献。贯通裂缝对岩心渗透率贡献十分明显,可提高岩石渗透率80%以上,其作用大小与裂缝开度(缝高×缝宽)密切相关;非贯通裂缝对岩石渗透率也存在一定的贡献,对基质起到沟通作用,改善储层整体的渗流能力,其作用大小与裂缝贯通程度关系密切。在实验测试的基础上,以单井为研究对象,综合考虑裂缝导流能力、裂缝沟通能力和基质供气能力三方面因素,建立了裂缝对气井产能贡献数学模型,结合气田实际气井的基础参数评价了裂缝对气井产能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利用测井资料确定储层油水相渗透率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储层油水相渗透理论,利用测井资料,建立了储层油水相渗透率地质、数学模型.它可以准确地给出随储层岩性、物性、含油性变化相对应的油水相渗透率变化曲线和数值,从而可定量或定性地计算剩余油产能、产水率,划分水淹等级,描述剩余油分布.经在双河油田实际应用和验证,该方法计算的油水相渗透率数值达到较高精度,为非均质油田的开发提供了新的地质依据,给测井资料解释和应用增加了新内容.  相似文献   

9.
在未引进成像测井仪之前,通常靠深浅双侧向曲线的“正、负”差异来判断理缝的产状;高角度裂缝造成深浅双侧向曲线呈“正差异”,低角度理解缝造成深浅双侧向曲线呈“负差异”或无差异。但自从应用成像测井资料后发现,在川东飞佩关鲕滩发育的储层,其储层类型以孔隙为主,同时伴有溶洞或裂缝,即使在裂缝不发育的层段,深浅双侧向曲一仍出现较大的“正差异”,仅靠常规测井资料不能准确地评价该类储层。本文将列举实例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以及成像测井资料在识别该类体育储层结构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低孔裂缝性储层常规分析得到的渗透率通常很低。主要原因在于总孔隙度与渗透率之间忽略了裂缝孔隙度对渗透率的严重影响。现在,发展了一种新的评价方法,能为裂缝性储层提供更精确的渗透率值。这种方法利用FRACVIEW(斯仑贝谢处理FMI的一种裂缝分析程序)分析FMI(地层微电阻率成像)图像得到的结果计算渗透率。FRACVIEW分析得到的裂缝孔隙度在ELAN中被视为平板模型孔隙度。用GEOPST处理从ELAN模型中得到的结果来确定基质渗透率,然后,用FRACVIEW分析输出的裂缝宽度和校正后的裂缝密度计算裂缝渗透率,裂缝渗透率与基质渗透率之和就是地层的渗透率。这个结果显示在ELAN成果图上。如果不考虑裂缝渗透率,GEOPST渗透率就只反映基质渗透率,且其值要低得多。这种方法已成功地用于美国西部的裂缝性地层,并且能适用于大多数裂缝性地层。  相似文献   

11.
Mishrif层作为M油田主要目的层段,具有储层类型复杂、储集空间多样、储层非均质性强、裂缝发育等特点,结合常规及成像测井资料,提出用双侧向法、三孔隙度法、成像测井识别法对Mishrif储层裂缝进行综合识别,通过建立裂缝增大系数公式,揭示了渗透率增大系数与裂缝发育程度之间的关系。利用研究成果对B-3井区进行了裂缝识别,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2.
针对裂缝型储层的不同裂缝类型,分别设计和进行了5种裂缝贯穿程度和4种裂缝充填模式的致密岩心渗透率应力敏感性实验,并分析了各种裂缝贯穿程度和裂缝充填模式的岩心渗透率应力敏感性差异。结合一维产能解析模型,分析了裂缝贯穿程度和裂缝充填模式对裂缝型油藏产油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裂缝贯穿程度较小时,岩心渗透率应力敏感性主要体现为基质压缩,而随着裂缝贯穿程度增大,岩石应力敏感过程主要包括裂缝闭合和基质压缩2个阶段;岩心流量并不一定随着实验压差增大而简单增大,而是生产压差和岩心渗透率的综合函数。  相似文献   

13.
成像测井资料在裂缝识别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朱文娟 《石油仪器》2009,23(3):45-47
相对于其它技术手段,成像测井很好地解决了裂缝有效性检测的问题。文章通过苏北地区Star—Ⅱ井壁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资料的研究,总结了几种裂缝发育的特征,对裂缝的某些参数给出了定量计算方法。并最终为研究区储层裂缝预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鄂尔多斯盆地S区奥陶系马五组为一套基质孔隙度和渗透率低,且裂缝发育的裂缝性碳酸盐岩储层.为了充分利用常规测井资料有效地定量评价储层渗透率,以现有的常规测井资料与理论分析相结合,应用双侧向测井视电阻率建立了该区裂缝性碳酸盐岩储层裂缝渗透率的计算模型,并利用有限的岩心分析数据及试气资料进行了对比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较为准...  相似文献   

15.
裂缝性藻灰岩储层识别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干柴沟组上段(E23)藻灰岩是尕斯库勒油田的一个重要储层,其储层岩性复杂,物性变化大,非均质性严重,油水关系复杂,有效储层划分和流体性质识别成为开发的关键.以岩心实验、试油试采等数据为基础,综合应用成像测井、核磁共振测井、阵列感应测井等技术,以岩性识别为切入点,通过裂缝识别、储层类型识别、储层渗透性识别及气水层识别,建立了研究区藻灰岩储层综合对比的识别新技术.应用地层元素测井可识别岩石成份,利用成像测井可识别岩石结构及构造,利用常规测井识别岩石成因,综合多种数据可有效提高岩性识别的准确度.综合应用核磁共振、阵列感应等测井新技术能更好地识别储层的渗透性及流体性质.研究成果应用成功率达到80%,为类似复杂岩性储层研究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6.
通过各种应力模型和岩芯样品渗透率的研究,证实岩石渗透率和水平应力之间存在明确的对应关系。由于这种关系受岩性和岩石结构的影响,若想得到较准确的渗透率值,须注意3点:(1)针对不同的岩石,应选择合适的应力模型,以提高应力渗透率之间的相关性;(2)选择对泥质敏感的测井资料,降低泥质对应力渗透率关系的影响,扩大应用范围;(3)应用分辨率高的测井资料,提高由应力求出的渗透率的分辨率。  相似文献   

17.
基岩油气藏裂缝性储层的成像测井评价及裂缝预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基岩油气藏裂缝性储层具有复杂的储集空间和储层非均质性,为了实现对基岩油气藏的储层精细评价和裂缝预测,以岩心分析资料为基础,将常规测井、成像测井、地震资料与地质理论相结合,对研究区的7口井进行了裂缝及孔洞分析、现今地应力与裂缝有效性分析和储层裂缝定量评价,综合预测了裂缝发育带。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古生界变质岩地层中基本以基岩内幕油气藏为主;现今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主要呈北东-南西向和北东东-南西西向;裂缝的主要走向与古潜山主断层走向大致平行,属纵裂缝;裂缝主要发育在东西两侧靠近断层、近源的构造陡坡上的硬脆性变质岩段。此解释结果与试油资料、地质情况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8.
济阳坳陷太古界变质岩储层裂缝识别与定量解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太古界变质岩裂缝性储层特征,针对该类变质岩油藏岩性多样、储层介质类型复杂、有效储集层识别难和储量参数确定难的特点,形成基于电阻率差比法和三孔隙度比值法的裂缝识别综合概率法,建立利用常规测井资料划分缝洞孔隙储层发育程度的标准;采用电成像裂缝识别技术和孔隙度频谱分析技术,结合偶极子声波测井资料分析地层各向异性的方法判断裂缝特征、定量计算裂缝及缝洞孔隙度参数;采用压汞资料建立基质孔隙含油饱和度的确定方法;采用经验法确定缝洞孔隙的含油饱和度.研究成果在胜利油区桩海地区、东营凹陷王庄地区太古界变质岩油藏储量评估中完成多井测井评价,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测井技术信息》2004,17(4):53-54
在美国二叠纪的大多数油气藏中,油、气对于井眼的供给能力和烃储量的产能,直接与碳酸盐岩石的次生结构相关联。了解在这类油藏中孔隙和裂缝的分布情况,就可大大强化任何所提出的流动模型,并且,通过精心地计划钻井和完井,还可提高油藏的开采能力。  相似文献   

20.
针对砂岩储层,从流体力学和渗流力学原理出发,从理论上给出了渗透率的计算方法.该方法完全由理论推导得出,理论基础牢靠,物理意义明晰.证实了测井地质界一致认为地层因素与地层渗透率有着密切而直接关系的猜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