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采用再结晶退火的热处理工艺方法消除大型重负荷焊件-1310(Ⅱ)型双模轮胎定型硫化机上横梁的焊接应力;并用钻孔法测量再结晶退火前、后残余应力值的大小,摸清再结晶退火对该工件焊接应力消除的程度。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盲孔法对Ti700SR材质测试件进行铸态、焊接态、退火态残余应力进行测定,分析在特定焊接工艺下进行3种温度热处理后残余应力消除情况,为制定合理的热处理方案提供了可靠数据。研究表明,焊接态试验件中残余应力相较铸态升高了300%左右,经高于700℃热处理后应力得到释放,且低于铸态下的残余应力。结果显示,采用700℃、1h退火工艺就可以有效地消除焊接残余应力。  相似文献   

3.
讨论双相不锈钢爆炸复合板在不同工艺下退火后的成分、组织和性能,在本试验的条件下,该复合板都有良好的结果.由此可以根据消除应力和再结晶的需要,为了获得综合的物理和化学性能的需要而选用不同的退火工艺.同时指出:双相不锈钢复合板在高温下退火的表现,为相图理论在爆炸焊接中的应用提供了范例.  相似文献   

4.
100MPa高压水压试管机的厚板工字梁机架在焊后存在较大的焊接应力。该机架因过长而不能在焊后进行整体退火消除焊接应力。通过采取适当的工艺措施,减少了梁的整体焊接变形,同时又消除了焊接应力。  相似文献   

5.
以柳钢4#高炉中修工程为例,介绍了高炉风口带炉壳厚钢板与铸钢件焊接应力退火处理工艺,着重介绍退火工艺、退火炉的设计及退火操作,实践证明,此工艺及设计方案可行,达到了消除焊接残余应力、改善焊缝的力学性能、保证炉壳焊接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江楠  甄亮  梁棣华 《压力容器》2002,19(2):10-13
本文介绍了大型燃油锅炉经拼板焊接和冷旋压加工制造而成的平管板封头残余应力试验。结果表明平管板封头拼板焊缝的折边部位和直边段,以及管子与管板焊接根部和管桥处,其残余应力较大,个别测点残余应力超过了材料的屈服点,但经退火后其残余应力大为降低,管板折边段及直边段应力消除达60%~96%,管子与管板焊接根部及管桥处应力消除达40%~85%。  相似文献   

7.
2.铁素体不锈钢的热处理 退火是铁素体不锈钢唯一采用的热处理,其作用是消除焊接或冷作时产生的应力,溶解焊接时形成的转变产物从而使组织均匀。表5为一种退火工艺。国外常用退火工艺见表6。  相似文献   

8.
退火     
<正>将金属缓慢加热到一定温度,保持足够时间,然后以适宜速度冷却(通常是缓慢冷却,有时是控制冷却)的一种金属热处理工艺。目的是使经过铸造、锻轧、焊接或切削加工的材料或工件软化,改善塑性和韧性,使化学成分均匀化,去除残余应力,或得到预期的物理性能。退火工艺随目的之不同而有多种,如重结晶退火、等温退火、均匀化退火、球化退火、去除应力退火、再结晶退  相似文献   

9.
某φ139.7 mm摩擦对焊钻杆在使用前的检验中发现焊接接头存在超标缺陷,通过宏观和微观分析发现该缺陷为起源于焊接接头工具头内表面的裂纹,系焊接冷裂纹。其产生主要原因是在摩擦对焊后未及时进行消除应力退火,裂纹产生后在随后淬火冷却过程中发生了二次扩展,在消除应力退火、淬火、回火加热过程中发生了氧化,裂纹表面形成了氧化程度不同的氧化膜。  相似文献   

10.
对Cu-Zn-Al-Ce形状记忆合金再结晶退火规律及其驱动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合金的再结晶转变量分别随退火温度的升高、保温时间的延长和冷轧量的增加而增加;再结晶终了时的晶粒尺寸随冷轧量的增加而减少,随退火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再结晶转变的驱动力(即微观应力)随冷轧量的增加而增大,根据试样在不同温度下保温1h退火后α和β相的残余微观应力值,得知α相优先进行再结晶转变。  相似文献   

11.
汽轮发电机机座是发电设备中的重要部件之一,为大型复杂钢板焊接结构,焊接残余应力分布复杂,焊后需消除应力,且一般采用热时效,即退火处理消除其焊接残余应力。随着发电机容量的增大,机座的几何尺寸随之增加,一般热处理设备已满足不了要求。因此探索开发一种替代热时效消除残余应力的新技术,就显得尤为紧迫和重要。众所周知,振动时效作为一种高效节能新工艺,具有降低、均化残余应力和稳定工件尺寸精度的作用,已  相似文献   

12.
通过模拟焊接热影响区粗晶区组织,对模拟后的试样进行不同温度下的消除应力退火处理,测得其相应的冲击韧性,确定了P460NL1钢的再热脆化的温度区间,并通过对断口的分析,找出了产生再热脆化的原因,从而确定了最佳的消除应力退火温度。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了焊后退火处理制度对19Mn5,BHw-35和14MnMoV钢手工焊、埋弧焊接头综合机械性能的影响,为生产中选择和制订焊后消除应力退火制度时,提供焊后退火处理对接头性能影响的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去应力退火温度对Q345R焊接接头力学性能及组织的影响。Q345R焊接试件焊接后进行正火处理(915℃,保温1.25 h),然后再分别以615,645,665℃去应力退火,保温时间均为5 h。试验结果表明,Q345R焊接接头抗拉强度和硬度随去应力退火温度的升高而下降,去应力退火温度为615℃和645℃时,焊接接头的抗拉强度大于490 MPa,而当去应力退火温度升高到665℃时,焊接接头抗拉强度低于母材抗拉强度的最低值490 MPa。在上述3个温度进行去应力退火,焊缝和母材均为铁素体+珠光体。随着去应力退火温度的升高,渗碳体球化程度增加,导致了强度和硬度的降低。  相似文献   

15.
对某低温压力容器用304L钢,焊后去应力退火后焊接组织与性能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该低温压力容器焊接接头残余应力去除的最佳热处理温度取570℃较为适宜,在该热处理温度下,焊缝金属组织结构基本无变化,焊缝冲击韧度仍维持较高值,并且热处理后焊缝心部的应力得到较充分的释放,残余应力消除约40%。  相似文献   

16.
焊后热处理(简称PWHT),去应力热处理或去应力退火(简称SR)早就用作提高焊接构件质量的手段,并为世界各国有关规程、标准采纳。上述术语,在日本原称退火,最近叫常化,近10年来世界上用焊后热处理(PWHT)。但这主要用在与焊接有关的部门,其它部门仍称退火,而学会中,习惯上称常化。战后,联系到美国焊接船只的破坏事例,在初期多数认为是焊接残余应力的影响,由于不可能采取炉内整体退火等措施,只能着重于操作方面考虑焊接顺序等,设计方面减少应力  相似文献   

17.
采用普通退火和去应力退火两种退火工艺对TC18钛合金电子束焊接接头进行焊后热处理,研究了退火处理对焊接接头显微组织、拉伸性能和冲击性能的影响,并将接头的性能与母材的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与去应力退火相比,普通退火后,显微组织中的α相含量减少,β相含量增多,接头的强度降低,塑性更高;两种方式退火后,母材和焊接接头的拉伸性能相差不大,但母材的冲击性能优于焊接接头的。  相似文献   

18.
谈谈钢铁材料的焊后热处理(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焊后热处理(PWHT)现已形成专门的术语。广义地说,应是焊接后的改善焊件上焊接接头的组织与性能所进行的局部或整体的热处理工序。由于金属结构在焊接后产生较大的焊接应力,常在焊接后进行去应力退火,因此,人们往往把焊后热处理作为去应力退火的同义语来对待,这是可以理解的。实际上,去应力退火在焊接结构生产中,是应用最广泛、也是最重要的焊后热处理工序。 国内外对焊后热处理均有一些规定的标准,本文不想就此进行讨论,只从金属热处理角度出发,结合  相似文献   

19.
针对国内标准少见对T i55531钛合金消除应力退火工艺研究的问题,设计了固定退火时间、变化热处理温度和固定温度、变化退火时间的多组别工艺试验,检测了抗拉强度、应力、富氧α相和氢含量,分析了不同温度、时间对抗拉强度及应力消除程度的影响,并与近β型T C18 M钛合金进行对比试验,最终优选出的消除应力退火工艺参数保证了T...  相似文献   

20.
针对工程实际,研究了焊接后热与焊后热处理温度对焊接残余应力松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温度下,焊接后热对焊接残余应力的松弛效果不明显,而焊后热处理可以大幅度地消除焊接残余应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