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前常用的稠油举升工艺有泵上掺水、空心杆掺水、螺杆泵、化学降粘、电加热等工艺,其中泵上掺水工艺应用范围窄,对高粘井适应性差;空心杆掺水工艺受水质影响大,不易管理;螺杆泵工艺受定子橡胶材质影响,不能应用于热采井;化学降粘工艺由于传统降粘剂在井筒中不能与原油充分混合,应用效果较差;电加热工艺现场应用效果好,但能耗过高。针对以上问题,研制了一种稠油分散降粘剂,通过加入高渗透组份和减阻组份,达到均匀乳化的目的,进一步完善了稠油举升工艺,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替代电加热。  相似文献   

2.
富拉尔基油田稠油油藏在蒸汽吞吐开采中、后期阶段,由于地层温度下降,造成原油粘度增大,恢复到原始脱气粘度2000mPa.s左右,产液量小于5m3/d。电加热或电加热加地面掺水输送开采效果不理想。针对现场情况,在实验室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稠油井筒掺活性剂水溶液的井筒化学降粘工艺试验,应用结果表明,该技术不仅可降低原油粘度解决稠油井筒举升的难题,同时可解决地面集输困难的问题,且开采成本低。  相似文献   

3.
针对河口采油厂电加热工艺能耗高,与全国节能减排大环境不相适应的特点,为了降低电加热工艺的能耗,在分析了可行性后,在河口采油厂应用了空心杆掺水工艺、双管采油工艺、电加热辅助泵上掺水工艺及空心杆密闭循环掺水工艺等节能降耗新工艺替代电加热,新工艺对开采稠油井有较好的适应性,并取得了良好的节能降耗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空心抽油杆是伴随着稠油电加热技术和化学药剂下井降粘技术而开发的产品。利用空心抽油杆的中空特性,将降粘化学药剂注入井下,或将铠装电加热器下到井筒,通过涡流效应和集肤效应加热井筒中原油,防止油管内结蜡,增加其流动性。因此,空心抽油杆是开采高粘度、高凝固点、高含蜡原油的一种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5.
塔河油田超深层稠油油藏开发主要解决原油在井筒内的降粘问题。电加热采油工艺是井筒降粘开采的有效措施 ,通过对比选取加热方式 ,优化设计参数 ,有效解决稠油在井筒内流动问题 ,使超深层稠油井恢复自喷能力  相似文献   

6.
塔河油田稠油油藏具有埋藏深、地层温度高的特点,地面原油粘度高达2000000mPa.s(50℃)。超稠油在地层条件下流动性好,在井筒举升过程中随着温度的降低在3000m左右逐渐失去流动性,需要井筒降粘措施才能采出地面。在前期开展的化学降粘和电加热降粘工艺等研究基础上,开展了电加热配合油溶性降粘复合工艺研究,利用电加热杆与油溶性降粘工艺有效组合,提高井筒温度场,进而提升降粘剂性能。累计开展现场试验3井次,平均节约稀油率达到50.92%,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在稠油开采过程中,“双空心抽油杆内循环加热”技术,属于井筒降粘方式,通过现场实际应用,与同类技术相比其效果更为突出,现场应用更加方便。文中通过对辽河油田锦州采油厂稠油举升工艺的广泛研究,发现各种稠油开采辅助降粘工艺技术在应用范围及效果方面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并不能等到广泛的推广,同轴式双空心抽油杆内循环加热技术的使用在稠油开采中有明显的节能作用,并且能够降低粘井筒原油粘度,提高井筒内原油的流动性,便于举升,可降低或取消油井掺油,较大程度的解决了辽河油田锦州采油厂部分稠油井举升困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决渤海油田低产低效井结蜡问题,有必要进行海上油井降粘解堵工艺技术的优化,设计适合渤海油田的电热杆高凝析层防蜡、稠油井增温降粘管柱工艺配套安全阀,实现油井正常生产,提高油井产能。对安全阀进行强度校核及性能测试试验,结果表明,设计的安全阀能满足渤海油田空心杆电加热井控需求。  相似文献   

9.
针对稠油井井筒流体流动困难的特点,依据室内掺水降粘实验数据,建立不同含水条件下的油水混合物粘温关系相关式.并以此为基础,确定不同区块的合理掺水量、井口掺水温度和压力等参数.现场应用后,见到效果.  相似文献   

10.
吐哈深层稠油配套空心抽油杆泵上掺稀油举升工艺,使吐哈稠油得到有效开发并普遍推广应用。随着吐哈稠油近十年来的有效开发,目前稠油含水升高,掺稀油量增加,掺稀比升高,增加了开发成本。研发出稠油井筒活性水降粘举升工艺技术,在稠油中含水期后大规模替代空心杆掺稀油举升工艺,降低开发成本,提高吐玉克稠油开发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1.
稠油通常具有较高的胶质、沥青质含量,在稠油油田开发过程中,由于温度、压力变化等原因容易导致生产井近井地带发生堵塞,渗流阻力增大,生产周期变短,产能降低。生物酶具有较好的油砂分离功能,且能够降解烃类,逐渐受到人们的青睐和重视。通过生物酶稠油降粘实验,生物酶洗油砂实验以及稠油重质组分堵塞与解堵室内模拟实验对生物酶的解堵效果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生物酶具有降低原油粘度、从岩石表面剥离油膜的能力。通过室内实验,发现当生物酶的浓度为2.0%时,生物酶对稠油降粘及洗油砂效果较好且措施成本相对较低。室内堵塞与生物酶解堵模拟实验结果表明,岩心渗透率对生物酶解堵效果存在影响,对于渗透率在5×10-3~20×10-3μm2、稠油重质组分造成的堵塞比较严重的岩心,生物酶的解堵效果较好。同时还发现,对于采出液含水率达到100%的岩心,注入生物酶还可从岩心中驱替出残余油,认为生物酶具有解堵和驱油的双重功效,可以在水驱基础上进一步提高采收率。本研究对生物酶稠油解堵剂的矿场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2.
杨振军  袁志勇 《辽宁化工》2011,40(2):211-212,216
开采长2油层的张渠区块,原油中硫化氢含量相对较高,流体腐蚀性强,导致抽油杆强度降低,易发生断裂,同时伴随油井套管、油管腐蚀严重,影响油井正常生产,维护费用很高。通过对长2层腐蚀机理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评价,并开展了大量的井筒防腐工艺技术矿场试验,其中抗硫化氢缓蚀剂防腐工艺技术有效解决了该区块井筒腐蚀严重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稠油具有特殊的高粘度和高凝固点特性,在开发和应用的各个方面都遇到一些技术难题.针对目前超稠油加热降粘工艺存在能耗过高的问题,采用了掺活性水降粘工艺.为了保证油样具有代表性,分别在锦州采油厂联合站进站管线和21#采油平台井口取样阀取稠油样品,进行了掺活性水降粘工艺试验,乳化降粘试验结果表明,稠油温度在40~80 ℃范围内...  相似文献   

14.
稠油节能增输是解决常规原油日渐枯竭、保障原油接替的紧迫需求,然而稠油黏度高、流道黏附性强,使其输送异常困难,是稠油节能增效输送技术瓶颈。根据前期研究本文作者发现,活性水作用下稠油乳化降黏的同时可改变稠油与管内壁界面特性,以及稠油提高采收率——润湿性之润湿反转,提出管输稠油乳化降黏及其流固界面润湿耦合作用流动减阻新思路。本文基于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系统分析,探讨稠油乳化降黏、流固界面润湿及耦合减阻的有效性,剖析活性水作用乳化/润湿耦合减阻存在的主要问题,理论分析稠油在管输过程中实现乳化/润湿耦合减阻的可行性。结果表明,乳化/润湿减阻思路在理论上是可行的,而且在表面活性剂作用下乳化降黏的同时管输流固界面润湿反转更容易实施,然而,乳化/润湿减阻实际应用缺乏充分认识尚需深入研究其相关科学问题;其深入研究有望理解与认识流固界面特性对流动阻力的影响作用,可解决管输稠油流动阻力之难题,将为稠油流动改进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在稠油管输节能增效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龚旭  薛鹏  刘贺  陈坤  郭爱军  王宗贤 《化工进展》2018,37(4):1374-1380
重油高黏度和高密度的特点给重油开采、集输和加工带来极大不便,一般都要先对其进行降黏处理。供氢热裂化是在传统减黏裂化基础上加入供氢剂,以改善减黏裂化加工深度不大、装置易生焦、产品安定性差等问题的一种高效重油改质降黏技术。文章首先介绍了重油管输技术基本类型,然后从供氢剂的供氢机理、供氢剂加入的作用、供氢剂的基本类型、供氢剂可供氢量的计算方法和供氢剂的运用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对于供氢剂的选择需要根据工艺条件和供氢剂性质等方面综合分析。指出在不生焦的前提下,尽可能提高改质苛刻度可有效提升重油改质效果,而影响生焦和抑制结焦的关键在于来自供氢剂的活泼氢能否及时封闭沥青质自由基。  相似文献   

16.
稠油各类开采技术中,物理降黏具有工艺简单、适应性好等优点,但存在生产成本高、稀油资源短缺等不足;化学降黏具有见效快、能耗低等优点,却存在处理工艺复杂等短板。油溶性降黏剂技术结合了物理降黏与化学降黏的优点,具有添加量少、效果好、成本低及后处理简单等诸多优势。该文介绍了稠油高黏度的原因;分析了油溶性降黏剂的降黏机理;总结了各类油溶性降黏剂的合成工艺;分析了不同类型降黏剂的优点与不足。相较于二元和三元油溶性降黏剂,四元油溶性降黏剂的多种极性基团能够更好地与稠油中的大分子相互作用并破坏胶质、沥青质的层状结构,进而大幅度降低稠油黏度;降黏剂的复合及复配使用可增强降黏效果。对油溶性降黏剂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认为还需从分子层面进一步对降黏机理开展深入研究、从绿色环保的角度优化降黏剂合成工艺,以上问题的解决将有助于高效油溶性降黏剂分子的设计、制备与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7.
针对低渗透油田机杆泵设备选型过大等问题,研究低渗透油田机杆泵设备优选理论。采用迭代方式,根据油井流入动态曲线和油田定产要求,首先初选抽油机、设计抽油杆、选择抽油泵的型号以及选择冲程、冲次等参数,再从井底到抽油机反向计算受力情况,以校核抽油机型号、冲程、冲次参数是否合理,以此反复循环,实现抽油机、抽油杆、抽油泵的最佳匹配。对延长油田唐114井区3口油井现场试验表明:在不影响平均日产量的前提下,3口井的平均节电率达到44.5%。  相似文献   

18.
王璐  付丽  马贵阳 《当代化工》2012,41(4):370-371
为解决稠油粘度高、在井筒中流动阻力大的问题,设计了井下串联抽稠油泵.阐述了泵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对弹簧、悬点载荷、泵排量等工作参数展开分析,并进行了可行性论证.该泵在上冲程时从油管掺入降粘液,并吸入地层产出液;在下冲程时将二者混合并通过油套环空举升至地面.该泵实现了柱塞下掺液,避免了砂磨柱塞现象以及泵上掺液不能降低原油进泵粘度的问题.该泵原理可行,工艺容易实现,成本低,可广泛应用于稠油举升.  相似文献   

19.
王书慧 《当代化工》2012,(8):847-849
曙光油田处于开发的中后期,高周期油井多.要提高超稠油、稠油注汽生产效果必须解决蒸汽冷凝水和稠油乳化、原油中的重质成分在岩石表面沉积、稠油降粘等问题.在注汽开采的中后期使用一定的化学处理剂,破坏稠油与水形成油包水乳状液,剥离岩石表面的油膜,降低地层流体的粘度,从而提高原油的流动性,增大油层渗透率,达到增加原油产量,提高回采水率的目的.高温反相破乳增效剂,是针对上述问题而研制的一种复合化学药剂.该药剂在现场应用效果明显,具有较大的推广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在油田开发过程中,特别是油田进入中后开发期油井井筒腐蚀结垢日益严重,管杆腐蚀断裂、漏失,结垢使抽油泵、,严重影响了油井产能的正常发挥.在油井油套环加入缓蚀剂和阻垢剂作为一种抑制或减缓腐蚀结垢的有效手段,目前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液体药剂普遍存在损耗量大、保护周期短、保护范围小、加药工艺复杂等缺点.探索试验了一种井下用固体缓蚀阻垢棒,检泵时直接投加到尾管下连接的花管内,使其成分随采出液缓慢、匀速释放,不伤害地层,有效期长,对减轻油井井筒腐蚀结垢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