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对圆钢生产现有的工艺和设备条件进行了孔型设计和工艺准备,先后对轴承钢,不锈钢和纺织机械用罗拉钢三个钢种进行φ28~32mm圆钢的试生产,逐步解决了试制中出现的问题,产品质量基本稳定,质量和性能均达了技术要求,具备了一定的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4.
5.
6.
7.
主要介绍了西林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轧钢总厂二轧分厂采用切分工艺在全水平连轧生产线上生产φ16mm螺纹钢筋所采用的新工艺,新措施,对改造效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该涡流探伤设备经增加磁饱和、退磁装置、更新仪器、制作新探头、改进工艺参数等技术改造,达到了既能进行不锈钢管的涡流探伤又能进行碳合结钢管的涡流探伤.按GB/T7735-95标准的B级验收,系统综合性能指标符合YB4083-2000标准规定的要求,为锅炉、电站用无缝钢管提供可靠的涡流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9.
随着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棒材生产在钢铁生产中的地位变得越来越重要。我公司为了合理产品结构,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为西北地区加速开发提供急需产品,于1986年6月开始动工建设连续小型棒材车间。总投资7500万元。经过二年多的紧张建设,棒材车间于1988年10月建成投产,热试轧一次成功,产品质量良好。在孔型设计中,我们力求合理,在保证高精度产品的前提下,为减少轧辊储备,减少换辊时间,提高作业率,提高生产率,节约资金,我们着重考虑了延伸孔型的共用性。 相似文献
10.
针对棒线分厂小型机组φ12mm圆钢三线切分生产过程中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通过对粗、中、精轧孔型系统改进,保证了φ12mm圆钢三线切分正常生产. 相似文献
11.
φ12 mm带肋钢筋四线切分轧制生产工艺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东石横特钢集团有限公司开发了φ12mm带肋钢筋四切分轧制工艺,精轧区K7~K3孔型系统设计为圆-平辊-立箱-预切-切分;K3、K4道次进口设计为双排4轮滚动导卫;16~18架轧机间用4线导槽代替6#、7#活套器.针对生产中出现的16架顶出口、切分刀黏钢、4线差等工艺故障,进一步优化了孔型设计,并通过控制开轧温度、改进导卫冷却方式、提高轧辊加工精度等措施,保证了生产顺行.与三切分工艺相比,机时产量由116.43 t/h提高至135.56t/h,吨钢降低生产成本20元以上. 相似文献
12.
通过熔炼、铸造、挤压、轧制、拉伸和退火等生产工序工艺参数的不断调整和优化,成功试生产出φ32 mm×1.5mm H62黄铜管。退火后的产品表面达到光亮无氧化效果。通过检测,得知该黄铜管的化学成分、金相组织及力学性能均能满足客户要求,打通了φ32 mm×1.5 mmH62黄铜管的生产工艺,并实现了批量化生产。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用中频感应电炉熔化Z14生铁,获得化学成分和温度比较稳定的原铁液,按适当比例加入球化剂和孕育剂,进行球化处理和孕育处理,可稳定地生产出φ530mm轧机用球墨铸铁梅花套管。 相似文献
17.
18.
介绍了合钢小型连轧厂的工艺特点,通过对φ16mm螺纹钢二切分轧制改造实施,克服了单线生产的缺点。并对试轧过程中出现问题进行了针对性解决,使其得到完善,形成批量生产,取得了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