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φ12~φ16mm圆钢生产中产品质量不稳定的问题,对粗轧工艺进行优化,压缩下料尺寸,重新设计φ12、φ14、φ16中精轧孔型系统,提高孔型共用性,根据新工艺设计导卫参数,在精轧导轮与孔型之间增加导卫尖,重新设计导轮工艺参数,设定了合理导轮开口度。工艺优化后,实现了生产顺行。  相似文献   

2.
为增加产品品种规格,莱钢在原有合金棒材生产工艺的基础上进行升级改造,通过优化设计改造孔型和导卫系统,开发Φ16~Φ18 mm规格圆钢产品,生产顺行,工艺过程稳定,成品尺寸良好;同时因配辊工艺的改变,大大减少了小规格圆钢产品生产时轧机的占用率,大幅度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相似文献   

3.
对圆钢生产现有的工艺和设备条件进行了孔型设计和工艺准备,先后对轴承钢,不锈钢和纺织机械用罗拉钢三个钢种进行φ28~32mm圆钢的试生产,逐步解决了试制中出现的问题,产品质量基本稳定,质量和性能均达了技术要求,具备了一定的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介绍了在1~#棒线开发45~#φ25mm圆钢的工艺选择及过程控制,结合轧线特点及圆钢的质量要求,通过合理设定轧制工艺,成功开发45~#φ25mm圆钢。同时就圆钢常见问题进行了浅析,借用相同方法,实现了φ16-φ25mm圆钢系列化生产,产品质量满足了国家标准及客户要求。  相似文献   

5.
对天津钢管公司轧管厂的生产工艺做了简单介绍,分析了开发φ279.4mm大口径钢管的工艺难点,确定了各工序变形量的分配,设计了脱管机、定径机的TLW参数。  相似文献   

6.
简述了在长治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轧钢厂四车间通过改进工艺,从而提高φ16mm热轧圆钢及热轧带肋钢筋的机时产量,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迟立娟 《黑龙江冶金》2010,30(2):12-12,14
主要介绍了西林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轧钢总厂二轧分厂采用切分工艺在全水平连轧生产线上生产φ16mm螺纹钢筋所采用的新工艺,新措施,对改造效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李富成 《特钢技术》2004,9(4):44-46
该涡流探伤设备经增加磁饱和、退磁装置、更新仪器、制作新探头、改进工艺参数等技术改造,达到了既能进行不锈钢管的涡流探伤又能进行碳合结钢管的涡流探伤.按GB/T7735-95标准的B级验收,系统综合性能指标符合YB4083-2000标准规定的要求,为锅炉、电站用无缝钢管提供可靠的涡流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9.
随着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棒材生产在钢铁生产中的地位变得越来越重要。我公司为了合理产品结构,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为西北地区加速开发提供急需产品,于1986年6月开始动工建设连续小型棒材车间。总投资7500万元。经过二年多的紧张建设,棒材车间于1988年10月建成投产,热试轧一次成功,产品质量良好。在孔型设计中,我们力求合理,在保证高精度产品的前提下,为减少轧辊储备,减少换辊时间,提高作业率,提高生产率,节约资金,我们着重考虑了延伸孔型的共用性。  相似文献   

10.
针对棒线分厂小型机组φ12mm圆钢三线切分生产过程中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通过对粗、中、精轧孔型系统改进,保证了φ12mm圆钢三线切分正常生产.  相似文献   

11.
φ12 mm带肋钢筋四线切分轧制生产工艺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东石横特钢集团有限公司开发了φ12mm带肋钢筋四切分轧制工艺,精轧区K7~K3孔型系统设计为圆-平辊-立箱-预切-切分;K3、K4道次进口设计为双排4轮滚动导卫;16~18架轧机间用4线导槽代替6#、7#活套器.针对生产中出现的16架顶出口、切分刀黏钢、4线差等工艺故障,进一步优化了孔型设计,并通过控制开轧温度、改进导卫冷却方式、提高轧辊加工精度等措施,保证了生产顺行.与三切分工艺相比,机时产量由116.43 t/h提高至135.56t/h,吨钢降低生产成本20元以上.  相似文献   

12.
通过熔炼、铸造、挤压、轧制、拉伸和退火等生产工序工艺参数的不断调整和优化,成功试生产出φ32 mm×1.5mm H62黄铜管。退火后的产品表面达到光亮无氧化效果。通过检测,得知该黄铜管的化学成分、金相组织及力学性能均能满足客户要求,打通了φ32 mm×1.5 mmH62黄铜管的生产工艺,并实现了批量化生产。  相似文献   

13.
结合棒材生产线设备布置情况,制定了大规格高精度热轧圆钢开发方案,通过严格控制加热炉各段温度和开轧温度,应用高压水除鳞技术,精确设计孔型系统,采用硬质合金轧辊和防划伤传送专用导槽等,张钢开发出Q235、45#、20#、弹簧圆钢等钢种Φ45~Φ60 mm热轧高精度圆钢,产品迅速批量生产,几何尺寸及力学性能均满足GB/T 702-2008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4.
15.
介绍了φ140~150mm大规格圆钢的设计和试生产情况,以及主设备工艺参数校核情况。  相似文献   

16.
用中频感应电炉熔化Z14生铁,获得化学成分和温度比较稳定的原铁液,按适当比例加入球化剂和孕育剂,进行球化处理和孕育处理,可稳定地生产出φ530mm轧机用球墨铸铁梅花套管。  相似文献   

17.
《昆钢科技》1995,(1):24-33
本文提出了一个智能配电控制系统。该系统与SCADA系统相连,管理工作量最少,奶少需要操作者干予。基于模型的专家系统的应用,使智能配电系统具有学习、自组织及论断功能。本工作和以前探讨有点两点重要区别;基于模型的推理允许不同用途的知识库(如故障诊断、恢复、维护等)在配电网络的一个共用模型上运行,因此更紧凑、更通用;第一次提出了配电系统智能化概念。为了支持模块发展和专家系统的简单维护,推理所需要的知识被  相似文献   

18.
徐海仁 《江苏冶金》2005,33(4):36-38
介绍了合钢小型连轧厂的工艺特点,通过对φ16mm螺纹钢二切分轧制改造实施,克服了单线生产的缺点。并对试轧过程中出现问题进行了针对性解决,使其得到完善,形成批量生产,取得了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9.
φ18mm螺纹钢筋切分的设计与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