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6#高炉湿法改干法除尘TRT发电机组及控制系统改造情况,采用西门子S7-400H冗余系列PLC建立的控制系统,实现机组的启动、升速、并网、炉顶压力控制和停机的自动化操作与监控。  相似文献   

2.
<正>涟钢6#高炉于2003年12月4日投产,设计炉容为2200 m3,已生产11年零4个月,至2015年2月8日,共产铁2200万t,单位炉容产铁10000t/m3,进入炉役后期。2014年6月1日起,1#、3#铁口之间圆周方向1、2段冷却壁交接区域炉皮温度偏高,最高甚至达到100℃;热电偶"×8"(埋入深度25mm)出现创新高温度,达565℃。为此,对6#高炉炉缸进行了压力罐浆等护炉措施。1 6#高炉炉底结构炉底结构见图1。炉缸底部配置了二层大块碳砖,第一层碳砖高为1200mm,第二层碳砖高为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涟钢1#高炉大修扩容技术改造情况。改造后,一代高炉炉龄10年不中修,高炉风温1150℃,顶压0.15MPa,年产铁55万t(能力60万t),获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在涟钢5^#高炉热风炉的技改项目中,采用了模糊控制技术,实现了热风炉燃烧的智能控制,不仅替代了人工操作,而且取得了较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5.
涟钢5#高炉热风炉燃烧的智能控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在涟钢5#高炉热风炉的技改项目中,采用了模糊控制技术,实现了热风炉燃烧的智能控制,不仅替代了人工操作,而且取得了较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6.
对涟钢生产实践进行总结。通过采取加强原燃料质量管理;保持合理的操作炉型和操作制度以及精细化的日常操作管理。为涟钢高炉保持长期稳顺高效生产积累一定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7.
涟钢6号高炉开炉达产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曾飞骏  余治中  向仕国 《炼铁》2004,23(4):15-17
涟钢6号高炉总容积2200m^3,采用了PW串罐无料钟炉顶、砖壁合一的薄内衬结构、铜冷却壁、联合软水密闭循环冷却系统、准平坦形出铁场、比肖夫煤气水洗系统、TRT余压透平发电、高风温内燃式硅砖热风炉、轮法炉渣粒化等先进技术。高炉2003年12月4日点火开炉,2004年1月7日利用系数突破2.0,实现达产目标。  相似文献   

8.
1概况 涟钢6撑高炉炉容为2200m^3,由武汉钢铁设计研究总院总承包设计建造。于2003年12月4日正式点火开炉。2004年1月7日产铁4517吨,利用系数突破2.0。在开炉近一年的生产实践中,通过严格操作管理、合理调整操作参数、结合本高炉炉料结构与炉料筛分组成变化,学习其他大型高炉先进经验,不断摸索与优化操作制度,己取得初步的成果。  相似文献   

9.
10.
本文通过对涟钢2#、5#高炉冷风流量与热风压力关系的对比研究,提出了高炉量压比这一概念。对比研究表明,5#高炉长期以来量压比比2#高炉要高出0.7~0.8m2/min.kPao通过这一差异发现了造成两座高炉长期较大的产量差异的原因在于两座高炉弯头实际通径的不同。通过更换大通径的弯头,2#高炉的产量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因此,降低高炉送风系统的阻损,是高炉增产及节能降耗的另一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李文斌 《炼铁》1999,18(5):29-31
1 前言 涟钢现有5座300m~3级高炉,总容积为1735m~3,其中1号高炉329m~3,2号和5号高炉380m~3,3号和4号高炉323m~3。以往高炉为全焦冶炼,无喷煤。1996年底高炉喷煤系统建成,其工艺流程为原煤仓→圆盘给  相似文献   

12.
对涟钢2200m^3高炉富氧喷煤实践进行了总结。通过狠抓入炉原燃料质量、改善高炉透气性、优化高炉操作制度、提高风温、狠抓炉前管理等措施,高炉富氧率已接近2%,利用系数达2.67,煤比达148kg/t。  相似文献   

13.
对涟钢5^#高炉在吨铁渣量达340-3450kg的条件下,2002年7月14日取消上渣操作前后的高炉操作指标进行了对比分析,涟钢5^#高炉由此避免了渣口损坏,利用系数提高0.05t/m^3.d,一级品率提高9.35%,综合焦比下降15.24kg/t铁,并减轻了炉前劳动强度。  相似文献   

14.
对涟钢7#高炉炉基煤气泄漏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采取相应的治理方案,对炉基原封箱外制作新的封箱支模浇注处理,对炉基部位煤气外泄进行检修控制以保证安全生产的进行,治理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5.
涟钢高炉有害元素的分布与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南山 《中国冶金》2014,24(6):27-35
研究分析了K,Na,Pb,Zn,Cu,As,Sn等有害元素在涟钢高炉炉料及产品中的分布情况。以光学显微镜、荧光分析仪、扫描电镜等仪器研究了有害元素在烧结矿、球团矿、块矿、焦炭、生铁、炉渣中的分布形态及其在富集载体渣皮、耐火材料、死铁层中的分布情况。同时,对高炉主要原燃料及产品中有害元素与其他元素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控制高炉有害元素危害的方法与原则。  相似文献   

16.
为了进一步降低燃料消耗,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涟钢6高炉对布料矩阵进行了大幅调整,取消了中心加焦,在保证了炉况顺行及炉墙渣皮稳定的条件下,降低了燃料消耗.  相似文献   

17.
《炼铁》2015,(6)
对涟钢6号高炉炉墙结瘤的处理经验进行了总结。初步分析了炉墙结瘤的原因,认为主要是由于受长期休风、炉料结构、冷却设备、护炉和配矿,以及其他因素的共同影响。6号高炉处理炉墙结瘤的主要经验:①大剂量的集中加焦,是处理严重结瘤的主要手段;②在高炉已严重结瘤的情况下,装料制度调整所起的作用非常有限;③冷却制度的调整,对处理高炉结瘤基本不起作用;④大幅降低料线有利于处理炉瘤,但不一定要降低料线才可发现结瘤的程度;⑤添加萤石和锰矿洗炉,有利于增加渣铁流动性,对处理下部结瘤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18.
针对涟钢6号高炉控制系统,存在硬件备件不兼容、设备老旧等因素造成控制系统故障频发的问题,在满足原有控制系统功能的前提下,采用对软硬件升级、服务器模式、功能优化与功能完善等改造方式,对控制系统进行优化升级。升级后的系统,充分满足了6号高炉的工艺需求,不仅改善了高炉炉况,降低了吨铁消耗,减少了人工维护量及操作工作量;同时降低了故障率,为高炉稳顺生产带来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从外部和内部两方面分析了涟钢高炉焦比高的原因。通过改造设备,采用优质原料,改进高炉操作,提高煤粉喷入量,高炉焦比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