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5 毫秒
1.
聂毅  李春喜  孟洪  王子镐 《当代化工》2006,35(6):409-413
结合汽油柴油中含硫化合物的存在形式和结构特点,说明了催化加氢脱硫的局限性。对几种汽柴油深度脱硫方法如吸附法、溶剂萃取法、化学氧化法、烷基化脱硫法等进行了综述和讨论,并提出了一些深度脱硫的技术策略。  相似文献   

2.
作为国内汽柴油的主要调和组分,催化裂化汽柴油的清洁改质问题是国内炼油化工企业汽柴油质量升级的关键,而加氢处理工艺是目前采用的主要升级途径。通过对比选择性加氢脱硫降烯烃工艺和加氢脱硫恢复辛烷值工艺的技术特点和适用条件,结合炼油化工企业的不同质量升级需求,讨论了企业较为适宜采用的技术,并指出在满足现有升级需求的同时应注意的后续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3.
李长海  张伟  赵翔 《广州化工》2012,40(7):41-42,64
概述了世界经济发展对石油产品的需要,以及各大石油公司对催化裂化汽柴油脱硫技术的研究进展。介绍了目前正在开发和应用的非加氢脱硫技术概况。重点介绍了膜法脱硫和生物脱硫,展望了非加氢脱硫技术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国内外现有汽柴油脱硫技术的研究进展,并结合其研究或应用的实际特点及目前脱硫技术研究存在的问题,讨论了今后国内外脱硫工艺的发展方向。提出的液相氧化脱硫工艺的脱硫率高,适用于高沸点的重质油脱硫,并且其无负面影响,分离得到的油及硫化物都具有高附加值,该方法预计会发展成为一种新型的环保脱硫技术。  相似文献   

5.
清洁燃料的非加氢脱硫技术进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日益严格的环保法规,对生产低硫、超低硫清洁燃料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介绍了汽柴油脱硫的相关技术,包括加氢脱硫和非加氢脱硫。着重介绍了吸附、氧化和生物脱硫技术进展,同时简要介绍了萃取、膜分离及络合脱硫等工艺。与加氢脱硫相比,非加氢脱硫技术具有操作条件温和、投资及操作费用低等优点,具有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
高丽敏 《广州化工》2012,40(7):118-119
收集了国内几种汽柴油混合加氢催化剂,对它们的物理性质进行了分析,并对其加氢活性进行了评价,比较了FH-98催化剂、FH-DS催化剂、FH-UDS催化剂、LYT-UDS催化剂和LYT-03催化剂对劣质汽柴油的加氢活性。结果表明:评价的几种催化剂中,在反应条件为:340℃、6.5 MPa、500∶1及1.5 h-1时,LYT-03催化剂对于劣质汽柴油混合加氢的反应活性最高,脱硫率可达96.08%,脱氮率为93.38%。  相似文献   

7.
针对合成气原料所含硫化物的特点,以干法脱硫为基础设计了合成气深度净化脱硫工艺流程,可用于丁辛醇、合成氨、甲醇生产装置合成气原料超深度净化。齐鲁一化丁辛醇生产车间合成气净化脱硫工段应用情况表明,设计的合成气净化脱硫装置完全能够满足丁辛醇装置生产对合成气原料硫含量的要求,净化脱硫塔运行稳定、设计合理。  相似文献   

8.
综述了近年来中国汽柴油市场发展情况,介绍了中国汽柴油市场生产、需求、进出口以及价格等情况,分析了中国汽柴油随炼化行业发展前景、汽柴油需求变化和走势以及主要影响因素、汽柴油出口规模及作用、汽柴油价格走势,对今后中国汽柴油的生产、需求、进出口及价格等进行了预测及分析。  相似文献   

9.
渗透汽化汽油脱硫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环保法规的日益严格,世界各国对清洁汽油中硫含量做出了严格的规定,汽油的低硫化甚至无硫化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汽油的深度脱硫技术已成为各石油公司和相关研究者的研究热点。渗透汽化是一种新型高效的膜分离技术,其在汽油深度脱硫技术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介绍了渗透汽化汽油脱硫技术的基本原理、工艺特点及国内外有关研究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10.
吴仲刘 《化工时刊》2008,22(4):69-72
随着环保法规的日益严格,对轻质油品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油品的超深度脱硫己成为世界范围内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因此脱硫技术已经成为各炼油企业的关键技术。油品非加氢脱硫技术,如氧化脱硫技术、萃取脱硫技术、吸附脱硫技术、配合脱硫技术、生物脱硫技术、烷基化脱硫技术等,因具有装置投资少,操作简单,对油品性质影响小,操作费用较低等优点,受到广泛关注,是一类较有发展前景的脱硫工艺。本文论述了非加氢脱硫技术的种类、特点及效果。  相似文献   

11.
利用海水进行废气脱硫是海上平台烟气中硫氧化物治理的典型技术。综述海水烟气脱硫技术的特点、工艺流程及研究进展,总结海上平台固定源类及移动船舶排放烟气的特点及其海水法脱硫技术应用现状,介绍膜吸收法海水脱硫技术、海水烟气脱硫系统、脱硫吸收塔的发展及相关防腐措施,指出纤维膜海水脱硫技术是海上平台烟气脱硫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综述了目前轻质油品非加氢脱硫以及原油预脱硫的相关技术,关于轻质油品非加氢脱硫技术详细叙述了氧化脱硫、吸附脱硫和溶剂萃取脱硫等技术的研究进展,简要介绍了络合脱硫、膜分离脱硫等技术,阐述了各非加氢脱硫技术的特点及脱硫效果;针对原油预脱硫技术,主要介绍了物理法原油预脱硫、超声-氧化法原油预脱硫、电化学法原油预脱硫以及微生物法原油预脱硫等技术的研究进展,指出应用能耗低、操作条件温和、脱硫效果好的非加氢脱硫手段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同时指出综合应用非加氢脱硫技术对原油进行预脱硫处理将是未来重要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3.
喷动床技术在烟气脱硫中的应用及最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结构、特点等方面简介了近年来出现的几类喷动床,包括典型喷动床、多喷头喷动床、喷动-流化床、带导向管的喷动床、内循环喷动床等。对喷动床技术在烟气脱硫中的应用和最新进展进行了综述,叙述了粉末-颗粒喷动床半干法脱硫和喷雾-喷动床半干法烟气脱硫的基本原理、优缺点、影响脱硫的因素等;并对这两种脱硫方法的共性和个性进行了比较。说明了喷动床脱硫技术具有流态化性能好、传热传质效率高、脱硫效果好等突出优点,特别适合于中小型燃煤锅炉烟气脱硫。  相似文献   

14.
脱硫废水作为电厂的末端废水,产生背景复杂,水质水量特征受燃煤、石灰石以及脱硫系统运行等多因素影响,处理难度大。本文从脱硫废水污染物成分示踪角度介绍了脱硫废水的性质和产生背景,归纳了当前主流的脱硫废水零排放处理技术,将其分解为预处理、浓缩减量以及转移与固化3个单元:预处理主要是双碱法,浓缩减量分为膜浓缩和蒸发浓缩两大类,转移与固化主要包括蒸发结晶、旁路蒸发和固定/稳定化等技术。结合目前脱硫废水零排放进展,提出了一种水泥固定/稳定化脱硫废水工艺,综述了水泥固化脱硫废水的研究进展,同时对水泥行业中影响氯离子固定的各项因素进行了总结,水泥固定/稳定化脱硫废水技术发展前景广阔,但需要从提升固化体性能角度开展更多研究。  相似文献   

15.
热电厂燃煤锅炉湿法烟气脱硫方案的选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综合分析各类烟气脱硫方法,主要是湿法烟气脱硫技术的基础上,针对电厂两台35t/h固态排渣煤粉炉的机组参数、工程特点以及设计原则等方面,选定了简易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工艺,并详细论述了影响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的主要因素,为后期烟气脱硫工艺中脱硫设备的设计计算与选型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明媚  陈煦  王越  刘洁 《天津化工》2005,19(6):10-13
介绍目前国际上正在应用或开发的轻质油品脱硫新技术,阐述这些技术工艺的原理、特点及脱硫性能,并综合进行比较得出吸附法脱除油品中的含硫化合物具有操作简单、投资少、适合于深度脱硫、无污染等优点,是一项具有工业应用前景的汽油脱硫新技术。  相似文献   

17.
超重力技术是一项强化传质过程的技术,应用于脱硫领域,为含酸性气体提供了一种高效、低投入、资源化、无二次污染的脱硫技术。介绍了超重力技术脱硫的基本原理、工艺流程、技术特点、应用概况及前景展望,应用于硫酸尾气脱硫,可达到GB26132—2010规定的硫酸生产尾气SO2的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8.
燃煤工业锅炉烟气脱硫技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介绍了国内燃煤工业锅炉烟气脱硫技术,并对其工艺指标、工艺特点及应用情况进行了比较,指出了选择脱硫技术的要素。  相似文献   

19.
王学猛 《广州化工》2014,(17):38-39,57
对工业企业中几种常用的尾气脱硫技术如:石灰法、钠碱法、氨法、氧化锌法等脱硫方法的原理、设备、投资、运行费用、脱硫效果等方面的情况予以介绍,然后文章着重就两种高效的脱硫技术——活性焦法和有机胺法的原理、投资、运行等情况与常用的尾气脱硫技术进行了比较与分析。文章最后对工业尾气的脱硫技术进行了展望,为企业根据自身特点和情况选择合适的脱硫技术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脱硫脱硝用活性炭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化石燃料的使用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含硫、氮氧化物以及二氧化碳的烟气,造成了酸雨和温室效应。活性炭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选择性吸附剂,对化石资源加工过程中的脱硫脱硝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脱硫脱硝性能与孔隙结构以及表面官能团等物理化学性质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本文介绍了活性炭脱硫脱硝的吸附机理,国内外活性炭脱硫脱硝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重点对活性炭类型和改性活性炭用于脱硫脱硝进行了系统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