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市色彩是城市风貌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表达城市特色有重要作用。近年来,我国各大城市相继出台了各自的城市色彩控制规定。沈阳市也于2004年和2016年分别确定和修改了城市总体色彩。但由于缺乏相关的经验管理,城市色彩往往呈现出无序化,尤其是象征城市活力和门面的商业步行街。本文以沈阳太原街步行街为研究对象,从色彩学相关理论入手,针对步行街侧界面和底界面色彩进行实地调研,借助量化分析,分析色彩现状及问题原因,给出现状色彩图谱并进行色彩规划研究。  相似文献   

2.
色彩是表达城市特色和空间质量的直观元素。随着通透性材料的增多及其在建筑领域的广泛应用,建筑立面通透性材料的色彩情况成为了商业步行街色彩营造的重要支撑。以沈阳市太原街商业步行街为研究对象,探究商业步行街色彩存在的问题及其影响因素,采用SD语义分析法调查街道色彩民众满意度,实地统计街道两边建筑立面通透性材料色彩,总结街道昼夜色彩现状,提出基于建筑立面通透性材料的商业步行街色彩营造策略。  相似文献   

3.
商业步行街作为一种城市公共生活的方式,一种提高环境质量的重要手段,一种恢复城市文脉特色、复兴人文景观的设计方法,在现代城市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本文以空间界面为切入点,将其化分为显性界面和隐性界面两种类型进行研究,结合目前国内步行街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现实可行的设计原则,完善和更新我国商业步行街的设计及建设水平。  相似文献   

4.
赵磊 《中州建设》2010,(23):75-76
商业是城市最具活力的产业之一,商业步行街则是城市最繁华的街道之一。以驻马店市温州步行街为例,研究其空间特征、景观界面、街道设施等,分析存在的问题,探讨优化的措施,以期塑造出更加富有魅力的城市公共空间。  相似文献   

5.
街道界面密度与城市形态的规划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街道界面密度是用于表征街道界面围合程度的量化指标。通过分析城市实例,发现街道界面密度与街区建筑密度存在近似正相关关系,街区建筑密度与街廓尺度存在近似负相关关系。通过分析街道实例,发现街道的密度表征比尺度表征更为有效。结合分析我国主要大城市的商业步行街,认为小尺度街廓是形成优秀街道空间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6.
随着城市商业的发展,核心区域商业步行街入口广场空间对于提升城市街道形象,提高居民幸福指数有着重要作用.重庆市三峡广场北门作为典型的核心商业步行街入口空间,城市街道界面影响大,人流密度高,商业意义重要.文章对三峡广场北门入口空间现状及典型空间要素进行调研分析,依据环境行为学理论,通过对人的行为与空间要素相互关系的探讨,探索提升商业步行街广场入口空间形象与提高使用者舒适度的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7.
街道是最能代表历史街区特色的内容,通过街道可以了解街区的风貌特征及发展进程。除空间形态、历史文化因素外,桂林市东西巷步行街的色彩也同样令人着迷,其独特的街道色彩进一步增强了东西巷步行街的魅力。从城市色彩的角度来探究其在城市中所起到的作用,对东西巷步行街的色彩展开相关的研究,了解城市建筑风格及色彩特征之间的关联,通过对东西巷步行街色彩的研究结论为城市色彩的实际应用提供参照。  相似文献   

8.
罗敷 《重庆建筑》2010,9(1):17-19
大型商业综合体各建筑间形成的商业街由于是室外空间,气候适应性不如室内商业街;商业步行街通过优化设计或改造成为有顶盖的半开敞内街,则改善了环境的使用条件,并可对其连接的商业综合体进行空间和功能的整合,极大地提高了空间使用效率。但由商业街向内街的转变,会带来内街空间防火设计性质的界定、对相关建筑防火设计的影响等问题;通过性能化模拟和优化设计对这些问题的解决,为城市商业中心区的整合建设提供了经济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9.
赵明明  张蓉 《四川建筑》2014,(2):71-72,68
城市商业步行街是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城市的地域文化内涵。随着社会的经济发展,人们不仅满足于步行街购物场所的需求,而且还希望有一个精神享受的活动空间。文章以成都市红星路商业步行街为研究对象,运用场所精神理论,探讨如何营造商业步行街的场所精神,对商业步行街的设计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章迟  章明 《华中建筑》2012,(1):133-137
随着物质文明的繁盛,人们逐渐开始追求有质量的精神享受。商业步行街也直接映射出城市综合文明的一面,怎样将这张城市名片设计成立体的,有活力,有特色,成为时下城市设计范畴重点研究的课题之一。该文以界面为脚本,对城市商业步行街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诠释与归类,力图为设计实践作好充分的伏笔。使方案在合理的范围下得到最优处理,使其在具备功能的同时,通过界面合理的设计来整合建筑与环境的关系,从形态的和谐、视觉的统一、环境的营造等方面协调两者之间的关系,设计充满生机的城市商业步行街空间环境。  相似文献   

11.
在街道设计回归人本主义的背景下,街道界面连续性和场所性重新引起人们的关注。文章首先综述了现阶段对街道界面连续性的研究;其次,以慕尼黑为例,总结了其内城商业步行街的形成、发展和完善;再次,运用最大切面法对慕尼黑内城商业步行街及其他六条典型步行街进行界面密度量化研究,并归纳出街廓尺度、街道宽度与界面密度的关系;最后,从街区、街道和界面三个层面提出了商业步行街界面连续性导控策略,以期推动城市商业街建设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2.
龚瑞  王旭 《住宅产业》2022,(10):55-59+63
城市化进程推动城市规模不断扩张、空间尺度不断增大,城市中出现了越来越多不亲和的外部空间,在商业步行街中尤为明显。本文对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总结,确定了以人群生理感觉与心理知觉为基点的商业步行街近人空间概念架构,并以合肥市三条商业步行街为例进行调研取证,得出人体视域范围及行为活动时空密集区域,最终推导出广场空间、底层架空空间、二层建筑出挑空间、室外休憩空间和建筑体量内凹空间五种商业步行街近人空间类型。  相似文献   

13.
杨昕  曹国立 《建筑学报》2012,(7):106-107
沈阳太原街万达广场始建于2003年,为万达集团第二代商业广场,包含百货、超市、电气、家居建材及精品店室外步行街.开业之初精品店室外步行街就遭遇尴尬境地,沈阳市传统商业街——太原街的商业氛围并未给万达广场精品步行街带来商业人流,在近3年时间里,沈阳万达商业广场几次更换经营模式,更换经营方向都以失败告终.分析其失败原因有如下几点:1)商业策划定位不准——高不成低不就;2)商业街规划布局过于机械,内街根本无法吸引人流;3)业态单一,缺乏休闲娱乐功能,无法让顾客长时间停留.经过抉择,万达集团最终作出了"收回商铺,拆除重建"的决定.  相似文献   

14.
商业步行街作为一个城市的活力聚集点,其色彩风貌不仅需要迎合消费功能、休闲功能的要求,还应主动承担文化传承以及展示的作用。然而,由于缺乏对步行街色彩风貌价值的认识与重视,色彩风貌在"急功近利"的建设下逐渐紊乱,地域性、识别性逐渐降低,步行街变得千篇一律,面临着文化生态意义上的危机。文化引导着步行街色彩风貌的内在秩序,因此文章基于文化生态学的视角,以苏州观前街为例,对步行街的色彩风貌构成进行剖析,依据文化要素共生、文化多元协调、文化多样开放三个文化生态原则,结合点、线、面三个空间层次,提出色彩风貌优化的策略,以期为商业步行街色彩风貌的重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郭彬  芮潇 《山西建筑》2012,38(17):22-24
以南京夫子庙街区的改造为例,以城市文脉为切入点,提出了步行街改造要坚持商业物质空间和市民生活空间相结合、街道横向物质空间和纵向文化内涵相结合的文脉化设计理念,从而使街区的功能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16.
商业步行街是人们消费购物和进行社会活动的重要场所.随着城市的快速扩张,许多商业步行街的外部公共空间只是作为商业空间的衍生,缺乏人性化的设计.因此,人们对商业步行街外部空间的认同感和归属感逐渐消失,城市活力变弱.文章以常熟方塔东街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和访谈法,对该步行街外部空间现有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为提升方塔东街外部空间活力提供策略.  相似文献   

17.
商业步行街的空间形态是由建筑与街道的空间尺度、比例,沿街建筑的界面形态以及其韵律、节奏感等因素所构成,从根本上影响着商业步行街的活力与使用者的心理感受。探讨了广场模式和街巷模式这两种商业步行街的空间结构模式,并结合广西凭祥新行政区商业步行街的设计案例,对将两者结合起来为商业步行街增添活力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8.
历史文化商业步行街以其独特的空间环境给城市注入了新的活力,它是城市街道空间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给人们以不同的空间文化感受,本文以西藏山南地区雅砻文化大观源之雅砻文化商业步行街设计为例,着重对商业步行街道的功能元素和空间元素进行分析,旨在研究街道空间的构成手法。  相似文献   

19.
场所精神概念来自于古罗马,是建筑现象学的关键词汇之一,强调客观物质环境与人的主观意识的整体融合。在商业步行街的设计过程中,引入场所精神的理念,将能得到当地与异地游客的文化认同感,从而吸收更多的客源,达到文化与经济的双重效应。基于杭州的城市文化与历史文化的多样性,以及特色商业步行街的现状,本文将以杭州市三条特色商业步行街——清河坊街、信义坊商业步行街以及杭州中国丝绸城步行街为研究对象,结合商街动、静环境特征,深入分析与对比它们对人主观感受的影响,进而得出杭州市特色商业步行街场所精神塑造的手法。  相似文献   

20.
美国丹佛市十六街的复苏与再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滨谊  王晓鸿 《规划师》2005,21(1):108-111
美国科罗拉多州丹佛市十六街采取分区规划、街灯与绿树交错、色彩搭配等设计手法及丹佛伙伴组织的经营管理理念,成功地再造了条商业繁荣,交通便捷、景观丰富的步行街,为居民提供了个舒适宜人的都市空间环境,带动了邻近街区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