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刘泽响  李仰平 《绝缘材料》2004,37(1):12-13,17
为了解决油、气金属管道上补口处的防腐问题 ,研制一种性能优良并能达到密封要求的特种胶粘剂。选用多种单体对苯乙烯 -丁二烯 -苯乙烯 (SBS)进行自由基接枝聚合,合成了热熔压敏胶粘剂。分析讨论了胶粘剂组成及各成分相互关系 ,并对增粘树脂含量和反应时间对胶粘剂粘接强度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在一定的单体配比条件下 ,增粘树脂含量为60%~80%、反应时间约为1.5h时 ,制得的热熔压敏胶粘剂粘接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2.
以脂环族环氧树脂(UVR-6110)和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PU-EP)复配作为主体树脂,加入适量的活性稀释剂乙烯基二乙二醇醚(DEGVE)、阳离子光引发剂(Irgacure 261)、潜伏型热固化剂三氟化硼-单乙胺(BF3-MEA)及功能性填料硅微粉制备音圈马达(VCM)粘接用紫外(UV)-热双固化胶黏剂。通过调节各组份的用量并进行性能表征,得到胶黏剂的最佳配方和工艺。结果表明:VCM用胶黏剂的最佳配方为:m(UVR-6110)∶m(PU-EP)∶m(DEGVE)∶m(Irgacure261)∶m(BF3-MEA)∶m(活性硅微粉)=100∶20∶25∶4∶3∶30,在410 nm波长UV/5 s及90℃/30 min固化工艺条件下,可得到邵氏D硬度为82、剪切强度为21.7 MPa、玻璃化转变温度(T_g)为72℃及热稳定性优异的VCM粘接用UV-热双固化胶黏剂。  相似文献   

3.
以双酚A型环氧树脂EP638、EP828为基体树脂,丁腈橡胶为增韧剂,酰肼为固化剂,咪唑为固化促进剂,引入导热填料氮化硼、氧化铝,制备了高耐热高耐焊性环氧胶膜。采用单因素试验法优选出制备环氧胶膜的最佳工艺条件,对环氧胶膜的导热性能、介电性能、剪切强度、粘结强度和玻璃化转变温度(Tg)等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制备高耐热高耐焊性环氧胶膜的最佳工艺条件是:m(EP638)∶m(EP828)=1∶1;w(丁腈橡胶)=20%,w(酰肼)=10%,w(咪唑)=5‰,w(填料)=60%,m(A12O3)∶m(BN)=1∶1;固化条件为120℃/1 h+150℃/1 h。此时环氧胶膜的介电常数为5.66,导热系数为0.581 W/(m·K),粘结强度为36.99 MPa,Tg为174.77℃,耐浸焊时间达10 min。  相似文献   

4.
以自制的环氧型丙烯酸树脂及固化剂十二碳二元酸为成膜主体,分析了固化条件、环氧当量、填料等因素对丙烯酸粉末涂料及涂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自制的环氧型丙烯酸树脂粉末涂料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当固化剂与树脂的活性基团摩尔比为1∶1时,漆膜的体积电阻率最高,达到5.09×1013Ω·m。树脂的环氧当量对漆膜的电绝缘性能影响较小,六钛酸钾晶须填料能有效提高漆膜的耐冲击性。  相似文献   

5.
将无卤阻燃剂DOPO引入到不饱和聚酯中制备得到无卤阻燃不饱和聚酯绝缘浸渍树脂,并通过红外光谱、热重测试及阻燃性能实验分析加入阻燃剂对树脂各项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MTHPA作为载体,将DOPO先与甲基四氢苯酐(MTHPA)反应,再与顺丁烯二酸酐(MA)发生加成反应,可以提高DOPO的加成转化率,树脂均匀,固化后透明,阻燃性好,阻燃等级达到UL94 V0级;随着磷含量的提高,树脂的热稳定性下降,磷含量控制在2.7%左右较为合适;当不饱和酸与饱和酸的摩尔比为1∶1至1.5∶1,同时采用复配引发阻聚体系时,树脂具有较好的反应活性和存放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采用苯乙烯稀释法,制备了一种耐高温可增稠乙烯基树脂。通过分析甲基丙烯酸与环氧基的摩尔比及苯乙烯含量对树脂的性能影响,并与国外同类产品进行弯曲强度和热分析对比,结果表明:当n(甲基丙烯酸)∶n(环氧基)=0.85∶1时,合成的树脂有较好的增稠性。当苯乙烯质量分数为40%,其浇铸体热变形温度为213℃,树脂粘度适中。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自制树脂制备的塑料弯曲强度保留率稍高,通过割线法计算得到自制塑料的温度指数与国外样品的相当,可以替代国外同类产品在高温环境下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道一种新型环氧亚胺快固化,B、F级通用无溶剂滴浸树脂的合成方法及性能研究。该树脂以环氧树脂为主体树脂,采用以桐油、顺丁烯二酸酐及改性剂等为原料,用国内外首创的一步直接合成法合成的TAM固化剂,加入十分有效的引发促进体系以及活性稀释剂等组成无溶剂滴浸树脂。在研制过程中,采用现代分析手段(DSC、TGA、DTA、扭  相似文献   

8.
UV固化涂料用聚氨酯丙烯酸酯的合成及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甲苯二异氰酸酯(TDI)、聚氧化丙烯三醇、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为主要单体合成了聚氨酯丙烯酸酯(PUA)低聚物,并通过对PUA低聚物异氰酸根含量的测定,分子结构、分子量大小及其分布的表征,分析了单体配比、反应温度、催化剂含量、原料中水分及稀释剂含量等对合成低聚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催化剂二月桂酸二丁基锡的质量分数为0.3%,稀释剂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HDDA)的质量分数为20%,n(TDI)∶n(聚氧化丙烯三醇)∶n(HEMA)=3.08∶1∶3时,可以合成色相好、分子量大小及其分布合理的聚氨酯丙烯酸酯低聚物;以该聚氨酯丙烯酸酯制得的UV固化涂料的综合性能优良。  相似文献   

9.
随着行业对高质量水产养殖需求的日益增加,饵料微藻的工业化LED培养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本文通过室内培养实验,研究了不同光质(红蓝光4∶1、红蓝光2∶1、红蓝光1∶2、红蓝光1∶4、蓝光、红光、白光)对典型饵料微藻普通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生理生长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红蓝光1∶4作用下普通小球藻生长效果最佳,其最大细胞密度为(1.80±0.03)×108 cells/mL、最大比生长率为(1.09±0.12)d-1、叶绿素a含量为(20.71±1.00)mg/L;蓝光更有利于普通小球藻总蛋白质的合成和积累,其含量为(1.22±0.08)g/L;红蓝光1∶2的光质更有利于总氨基酸的合成和积累,其含量为(10.92±0.50)mmol/L;红蓝光1∶4的光质更有利于藻细胞总脂的合成,其含量为(37.67±1.155)%。红蓝光1∶4光质条件培养的普通小球藻产量更高,拥有较多储能物质,作为饵料微藻的质量更高。本结果为高质量饵料微藻工业化LED培养提供了参考方案。  相似文献   

10.
以双马来酰亚胺(MBMI)为基体,3,3′-二烯丙基双酚A(BBA)和双酚A双烯丙基醚(BBE)为活性稀释剂,环氧树脂(EP)为增韧剂,4,4′-二氨基二苯甲烷(DDM)为固化剂,制备了改性双马来酰亚胺树脂(EP-MBMI),并对其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EP含量的增加,材料的弯曲强度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当EP含量为20%时,EP-MBMI体系的弯曲强度最大,为134.5 MPa,比MBMI的弯曲强度提高了22.8%。另外,EP-MBMI体系的介电常数随EP含量的增加呈下降的趋势,且在环氧树脂含量在20%时介电常数达到最小值;介质损耗随EP含量的增加有所增加,但数量级均为10-3;EP-MBMI体系的体积电阻率及电气强度随EP含量的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并分别在EP含量为15%及20%时取得最大值,分别为4.87×1015Ω·m和15.66 k V/mm。  相似文献   

11.
以脂环族环氧树脂(2021P)、改性脂环族环氧树脂(PB3600)为基体树脂,并加入阳离子光引发剂、潜伏型热固化剂、填料等混合配制胶液,制备了用于摄像头模组粘接的UV/热双固化胶粘剂。通过调节不同配比,研究UV固化速率、热固化温度和时间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摄像头模组粘接胶的最佳配方为m(2021P)∶m(PB3600)∶m(Irgacure261)∶m(改性三氟化硼单乙胺)=100∶20∶4∶5,此时摄像头模组粘接胶粘剂具有高粘接强度、高储能模量、高T_g、低收缩率及优异的耐热性能等。  相似文献   

12.
以丙烯酸乙酯(EA)和丙烯酸丁酯(BA)为软单体,甲基丙烯酸甲酯(MMA)、苯乙烯(St)和丙烯腈为硬单体,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和甲基丙烯酸(MAA)为交联单体,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过硫酸铵(APS)分别为乳化剂和引发剂,通过半连续化种子乳液聚合的方法制备得到丙烯酸酯基础乳液,然后加入适量固化剂和硫化剂制备得到一种FPC用改性丙烯酸酯胶黏剂.通过单一变量法和正交实验得到丙烯酸酯基础乳液的最优配方为:m(软单):m(硬单体):m(交联单体)m(乳化剂):m(引发剂)=65:30:4:3:0.3.此时包封样的剥离强度为0.92 N/mm,单面板对压样的剥离强度为2.15 N/mm,耐焊性通过率为100%,胶膜吸湿率为3.11%,均能够满足FPC基材中胶黏剂的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13.
以端乙烯基硅油(1 000 mPa·s)和侧乙烯基硅油(500 mPa·s)复配为基体树脂,含氢硅油为固化剂,乙烯基硅烷偶联剂为增黏剂,乙烯基MQ树脂和气相白炭黑为补强材料,氢氧化镁和硅系阻燃剂(FCA-107)为阻燃填料,成功制备了一款具有无卤阻燃特性及优异力学性能和电气绝缘性能的有机硅灌封胶,并研究了硅油复配比例、各填料添加量对有机硅灌封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端乙烯基硅油与侧乙烯基硅油的复配比例为5∶5,乙烯基硅烷偶联剂质量分数为3%,气相白炭黑质量分数为4%,乙烯基MQ树脂质量分数为30%,复配阻燃剂质量分数为20%时,有机硅灌封胶的综合性能达到最佳,其混合黏度为1 842 mPa·s,拉伸强度为2.83 MPa,断裂伸长率为51.3%,拉伸剪切强度为2.12MPa,阻燃性能(UL 94)达到V-0级,电气强度达到24.3 kV/mm,体积电阻率为3.8×1015 Ω·cm,制备的有机硅灌封胶可以满足电子元器件的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14.
《电池》2015,(5)
将聚磷酸铵(APP)、三聚氰胺氰尿酸盐(MCA)按质量比88∶12共混,制备膨胀型无卤阻燃剂(IFR),将聚丙烯(PP)、聚苯醚(PPO)和增溶剂功能性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接枝PP(PP-GMA)按照质量比81∶15∶4共混,制备改性聚丙烯(MPP),将MPP与IFR按质量比100∶0、90∶10、80∶20、75∶25、70∶30和60∶40共混,制备实验样品MPP/IFR,进行垂直燃烧试验及氧指数测试。当IFR含量达到25%时,极限氧指数(LOI)为30%,具有高难燃性,燃烧等级达到UL94V-0级,且燃烧过程无熔滴滴落。将质量比55∶25∶20的MPP、IFR与玻璃纤维(GF)共混,制备锂离子电池阻燃壳体材料MPP/IFR+GF,对力学性能、断面形貌、电解液耐腐性及透水率等进行实验测试。添加IFR后,材料分散较均匀,相界面较模糊;力学性能均有所下降,但下降程度不高于10%;透水率增加了0.2 mg/(m2·24 h);经过电解液浸泡,材料的拉伸性能降低15.44%,弯曲性能降低15.64%,冲击性能提升15.64%,质量增加了2.63%。  相似文献   

15.
001日本专利:昭52一1 1685 耐热性粘结剂组成物 东京芝浦电气(株) 本文介绍以N、N产一取代双马来酸亚胺化合物和a一氰基丙烯酸醋化合物为组份的耐热性粘结剂。 其通式为:来酞亚胺及15份苯乙烯加热均匀的溶解,再添加。.3份二枯基过氧化物。用此热固性树脂涂敷的试验片在25。。C空气中进行热处理200小时热失重13%。把嵌人铁制螺帽的热固树脂从O~Z000C进行冷热冲击试验不龟裂。\”/O二C /趋\N一X一NC“O\c//11\}) 表示85一l%克分子的N,N产一取代双马来酚亚胺化合物。 CN / CH:=C \ C一OR I} O 表示15一”%克分子的a一氰基丙烯酸醋化…  相似文献   

16.
采用低分子量聚苯醚(SA90)对氰酸酯(CE)进行改性,并在混合催化剂二月桂酸二丁基锡(DBTDL)和2-乙基-4-甲基咪唑(2E4MI)的作用下,制备了一种改性氰酸酯树脂。研究了SA90含量对改性氰酸酯树脂凝胶化时间、变温拉伸剪切强度、平面应变断裂韧性、介电性能和吸水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SA90含量的增加,改性氰酸酯树脂的凝胶化时间逐渐缩短,活化能均在50~70 k J/mol,反应活性较高;当SA90的质量分数为20%时,改性氰酸酯树脂的整体拉伸剪切强度最大;断裂韧性随着SA90含量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当SA90的质量分数为20%时,改性氰酸酯树脂的断裂韧性最佳;适量添加SA90能改善氰酸酯的介电性能以及吸水率。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大型空心电抗器线圈在绕制和固化过程中发生流胶而影响产品质量的问题,在前期研究不同促进剂种类和用量对浸渍树脂性能影响的基础上,研究了3种固化体系浸渍树脂的使用温度、时间对其粘度、凝胶时间的影响,结合红外和DSC对浸渍树脂的固化工艺性能进行了研究,并通过制作线圈模型,测定了不同二甲基苄胺(BDMA)用量的固化体系线圈模型固化过程的树脂流失量和固化后线圈内部的树脂分布均匀性。结果表明:BDMA固化体系使用工艺性能明显优于2,4-EMI、DMP-30固化体系。当BDMA用量为0.8%时,对线圈树脂流失量和分布均匀性的改善效果最好,固化后的线圈上、中、下树脂含量差别较小,上、下树脂含量的比值为0.9789,树脂流失量仅为0.47%。  相似文献   

18.
廖勇  谭兵  陈三林  余龙颖 《家电科技》2020,(4):54-56,61
以六官能度及二官能度聚氨酯丙烯酸酯为预聚物,以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DPHA)及三环癸烷二甲醇二丙烯酸酯(DCPDA)为光活性单体,以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184)为光引发剂制备了一种适用于热塑性银粉底漆上罩光的UV光油,研究了DPHA与DCPDA的比例对UV光油硬度、附着力、光泽度、耐水煮、高低温冲击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DPHA/DCPDA比例对UV光油性能影响较大,随着DPHA/DCPDA比例的增加,UV光油硬度由HB增加至2H,附着力由0级降至2级,光泽度由109 GU降低至93 GU,当DPHA/DCPDA比例为1∶3时,UV光油附着力、耐水煮性能、高低温冲击性能达到最佳。  相似文献   

19.
热塑性树脂基碳素复合材料双极板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孙斌  邹彦文  张杰  贺俊  郑永平 《电源技术》2006,30(7):588-590
以热塑性树脂作为石墨的粘结剂,采用模压一次成型制备复合材料双极板。考察了成型温度、成型压力、树脂含量及不同导电骨料种类配比对双极板性能的影响。实验表明(:1)在较低的成型温度和成型压力下采用溶剂溶解法制备的双极板性能要优于直接混合法(;2)较好的制备工艺:树脂质量分数为10%~16%,天然与人造石墨比例接近1∶1,成型温度为130~160℃,成型压力为8~12MPa。  相似文献   

20.
采用溶剂热法以氧化石墨烯为基板并在其表面原位制备得到"三明治"结构的BaTiO_3@GO杂化材料,m(BaTiO_3)∶m(GO)=25∶1。以此作为纳米填料,以聚苯砜(PPSU)树脂为基体,通过溶液流延成膜法制备了BaTiO_3@GO/PPSU三组分复合薄膜,并对该复合薄膜的微观形貌、力学性能、介电性能-频率和介电性能-填料含量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氧化石墨烯表面原位生长出一层纳米尺寸的BaTiO_3陶瓷层,改善了氧化石墨烯表面的粗糙度,使得BaTiO_3@GO在PPSU基体树脂中展示出良好的分散性和相容性,同时复合薄膜具有良好的拉伸强度和柔韧性。BaTiO_3@GO/PPSU三组分复合薄膜的介电常数随着BaTiO_3@GO含量的增加呈先慢后快的增长趋势,当BaTiO_3@GO含量为50%时,复合薄膜的介电常数高达20.3,是纯PPSU树脂介电常数的4.5倍;同时复合薄膜还具有较低的介电损耗、良好的介电性能-频率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