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严逊  于航  李超恩 《暖通空调》2023,(1):131-135+155
浸没式液冷是一种新兴的服务器冷却方式,即将服务器主板浸泡在绝缘换热介质中通过沸腾来增强换热。本文采用ANSYS软件模拟了浸没式液冷系统中服务器主板不同布置方式和间距下的流体温度场和速度场。结果表明:服务器主板竖放可以让壁面产生的气泡顺利排出,横放会造成气泡在主板下方聚集从而影响其换热;当服务器主板间距小于50 mm时,主板产生的气泡会在板间合并,影响传热,因此主板间距应设置在50 mm以上。  相似文献   

2.
针对目前国内市场浸没燃烧器存在的现状,设计了一套燃气全预混的浸没式燃烧系统,将燃烧室置于冷流体中,解决了燃烧室在高温燃烧的情况下还需要附加冷却装置的缺点,并对实验装置进行了测试,分析了在不同水深的情况下全预混燃烧器的加热温度和燃烧情况,测试了CO和NO_x排放量等数据,为进一步设计和研究全预混浸没燃烧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电池热管理系统对电动汽车的安全性至关重要。随着电池能量密度和放电功率的提高,传统散热方案已无法满足当前电池散热的要求。浸没式液冷电池热管理系统作为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组和动力系统的高效热管理解决方案之一,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综述了目前锂离子电池浸没式液冷技术,包括单相浸没式液冷和两相浸没式液冷;探讨了冷却液种类、排布方式、流速、压力等因素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及浸没式液冷效率的评价方法。同时,分析了目前浸没式液冷技术在电池热管理中的行业趋势。最后,对于浸没式液冷在锂电池热管理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为开发更高功率、更安全和更持久的电动汽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6,(6):99-100
为了定量预测快速相变的爆炸强度,建立了一种欧拉-欧拉双流体多相流模型与传热模型相互耦合的数值模型,通过对比Clarke H的快速相变实验数据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和正确性。通过数值计算,得出快速相变在水上水下的动态过程、局部超压情况以及甲烷质量分数在水平方向及竖直方向的分布。结果表明,快速相变本质上是LNG与水之间强制对流、膜态沸腾、爆发沸腾和核态沸腾的快速转换过程;快速相变持续时间极短约1秒;在典型的LNG泄漏情形下,局部超压最大可达97kPa,可造成砖墙倒塌,严重损伤人的内脏甚至引起死亡;快速相变不仅有超压危害,在下游或下风向区域还可能进一步引起火灾和窒息等潜在危害。研究结果可为LNG水上运输安全防护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几种应用于LNG接收站的气化器,分析了SCV中浸没式燃烧器的关键技术,在此基础上设计并搭建浸没式燃烧器的试验平台,在试验的基础上将技术成果应用在国内某LNG接收站中,取得了良好的运行成果。结果表明浸没式燃烧器的一次点火成功率达到100%,整个试验和工业运行过程燃烧比较稳定,烟气中污染物排放达标。  相似文献   

6.
常在功 《供水技术》2010,4(3):24-27
进行了粉末活性炭(PAC)吸附缓解浸没式和内压式超滤膜污染试验研究,并探讨了PAC吸附缓解膜污染的机理。浸没式超滤膜试验结果表明:PAC通过吸附溶解小分子有机物,减少了膜孔堵塞和膜孔内吸附污染,缓解了运行初期通量的快速下降;但PAC在膜表面的累积会降低浸没式超滤膜的起始通量。内压式超滤膜试验结果表明:膜前PAC吸附预处理能提高对有机物的去除效能,降低膜表面的污染负荷,从而降低TMP及其增长速度。  相似文献   

7.
采用浸没式组合膜对生活污水进行氨氮富集,应用单因素试验法,进行了不同的电流强度、膜出流量和进水流量下氨氮富集性能试验,通过分析研究结果,提出了浸没式组合膜的最佳运行参数。  相似文献   

8.
穿着相变冷却服是减少热应激的方法之一.本文通过真人着装实验,首先评价了不同相变温度的冷却效果,然后为了减轻重量改善湿感,采用两种温度组合的形式测试了其效果.结果表明,相变温度越低,人体舒适度越高.当温度小于等于21℃时汗蒸汽出现冷凝现象.采用16℃和26℃两种温度的搭配可以获得接近16℃的效果,能够在保证舒适度和冷却时...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北京市通州区西集LNG液化工厂为例,介绍了LNG液化工厂工艺流程,通过文献综述法对工艺流程中气化环节采用的浸没燃烧式气化器的工作特点和使用环境进行了分析.结合浸没燃烧式气化器结构特点,提出了热源优化解决方案.运用数值计算法及比较分析法等方法对优化后与优化前的浸没燃烧式气化器在节能、环保以及生产成本方面进行比较,并结合高品位能源的梯级利用,提出了设想.  相似文献   

10.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速冷杯,通过内置圆柱形的可拆卸换热棒实现热水的快速冷却.设计制作了速冷杯样品,并实验研究了不同导热系数和相变温度的相变材料,热水体积和换热棒转速条件下速冷杯的冷却性能.  相似文献   

11.
针对LED的散热问题,介绍了热管冷却、微结构冷却、微槽群复合相变集成冷却技术、喷雾冷却、射流冲击冷却等新型的冷却方式,并对各种冷却方式进行了对比,提出了冷却的发展方向,为LED设计者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微尺度核态沸腾传热在电子信息工业和微电子机械系统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使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微尺度核态沸腾过程进行研究很好的解决了由实验方法带来的诸多问题.尤其介观方法,即格子Boltzmann方法,既无需人为设置核化点,又能完整复现沸腾过程气泡成核、 长大、 聚并等动力学行为和相变传热特性,相较于宏观方法和微观方法具有...  相似文献   

13.
将浸没式PVDF超滤膜应用于美国West Basin再生水厂的中试系统,在同一进水水质和运行条件下,考察其与水厂现有浸没式PP超滤膜系统在市政污水处理系统的运行效果和清洗效果。结果表明:在9个月的连续运行过程中,与水厂现有系统的浸没式PP超滤膜相比,浸没式PVDF超滤膜可在原系统PP膜组件2. 28倍运行通量的条件下稳定运行,跨膜压差稳定在13. 8~82. 7 kPa;产水水质更好,产水浊度小于0. 1 NTU,且运行风险更小;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运行9个月零断丝或破损。  相似文献   

14.
为及时发挥千岛湖配水工程效益,R水厂启动扩建工程,新建40×10~4m~3/d预处理、20×10~4m~3/d常规处理和40×10~4m~3/d超滤膜深度处理构筑物。介绍了R水厂扩建工程工艺流程和浸没式超滤膜系统的设计。一期工程预处理由生物接触氧化调整为预臭氧工艺,末端增加浸没式超滤膜系统;扩建工程设计采用"预臭氧+平流沉淀、炭砂滤池+浸没式超滤膜"组合净水工艺。设计出水水质目标优于《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  相似文献   

15.
为降低用于建筑节能的相变石蜡的使用温度和成本,以2种相变石蜡为基材,采用步冷曲线法分析确定了2种相变石蜡的最低共熔配比,利用DSC、FT-IR和加热-冷却试验,研究了二元低共熔相变石蜡的热物性、结构特征及蓄放热性能。结果表明,二元低共熔相变石蜡的最佳配比为78∶22,相变温度为18.7℃,较单一相变石蜡有所降低,相变潜热为119.2 J/g,介于2种石蜡之间,2种石蜡共混后没有发生化学反应,保持了良好的相变蓄热功能。  相似文献   

16.
张群力  狄洪发 《建筑科学》2012,28(10):88-92
本文将单位体积蓄能密度较大的相变材料与毛细管网格栅埋入到建筑吊顶中,设计出了一种相变材料蓄能式吊顶辐射供冷末端形式,建立了分析该吊顶在间歇运行工况下热性能的数学模型,利用该模型可以分析不同相变材料物性对该相变材料蓄能式吊顶的表面平均热流密度和蓄能比的影响。通过对影响因素的敏感性分析,得出了影响吊顶热性能的主要因素。此外,对比分析了相变材料蓄能式吊顶与混凝土蓄能式吊顶热性能的差异,指出相变材料蓄能式吊顶辐射供冷方式具有蓄能比更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徐蕴颢 《消防科学与技术》2021,40(12):1715-1717
相变材料与液冷结合冷却方式是目前锂离子电池热管理的有效方法,通过对比锂离子电池在自然对流冷却、相变材料冷却和相-液冷却3种工况下电池温度变化,分析相-液冷却对电池的热管理和电化学性能影响。结果表明,相-液冷却可以有效降低锂离子电池温度,保证电池处于正常工作温度,同时电池的电化学性能更加稳定。  相似文献   

18.
浸没式燃烧器火焰不稳定的主要原因是燃烧室内不断地发生压力波动,且压力波动越大越不利于火焰的稳定。结合理论分析和实验测试,探讨浸没燃烧式LNG气化器运行工况与燃烧室压力波动的关系,进而分析对燃烧稳定性的影响。燃烧室压差(燃烧室压力与水静压值之差)基本不受浸没深度影响,主要影响因素是燃烧器燃烧功率;燃烧室压力相对波动幅度主要受燃烧器的燃烧功率和浸没深度影响;增大过剩空气系数,使得燃烧室压差增大;过剩空气系数对燃烧稳定性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9.
浸没式超滤膜应用于北京市北控沙河再生水厂工程,在长期连续运行过程中考察其对市政污水深度处理效果以及系统的运行稳定性。结果表明:浸没式超滤膜在市政污水深度处理中稳定运行,产水水质稳定。长期运行数据显示,跨膜压差稳定在20~50KPa之间,针对性CIP清洗可确保CIP清洗周期长达6个月及以上;浸没式超滤膜对浊度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出水浊度达到0.1NTU以下,而且出水SDI低于2.5;浸没式超滤膜系统运行成本相对较低,吨水药耗成本约0.01~0.015元,吨水耗电成本约0.02~0.03元。  相似文献   

20.
正2019年5月,凝聚了无锡特莱姆气体设备有限公司研发团队和上海交通大学众多专家14个月的心血,包含了6项国家专利的高性能"浸没燃烧式气化器SCV"装备终于研发成功,可正式投入量产。浸没燃烧式气化器SCV(以下简称SCV)的研发成功,改变了全球只有德国和韩国两家公司生产的格局,填补了国内空白。近年来,为解决天然气气荒,国家发改委、国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