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 毫秒
1.
文章设计了加入稀土和不加稀土两个钢种,研究稀土微合金化对BT100H用钢CCT曲线、淬透性及夹杂物形貌的影响。实验研究表明,稀土微合金化使得BT100H用钢CCT曲线贝氏体区增宽,Ms点上移;稀土微合金化提高BT100H用钢的淬透层深度和淬硬性,稀土的加入使得非金属夹杂物形貌由不规则四边形转变为球形,扫描电镜显示,稀土的加入,使得非金属夹杂物组成由Al、Mg、Ca、S、O构成的复合硫氧化物转变为核心部分是以稀土铝氧化物为主,周围主要由Ca-S-RE夹杂包裹的复合夹杂。  相似文献   

2.
利用热模拟机和淬火膨胀仪进行了27SiMn钢的连续冷却和等温冷却实验,分析了热膨胀曲线,结合组织观察及硬度检测,得到其连续冷却和等温冷却时的组织转变规律,绘制出CCT曲线和TTT曲线。结果表明:冷速在0.5~2.0℃/s时,实验钢只发生铁素体和珠光体转变;发生贝氏体转变的冷速为5~20℃/s,且为无碳化物贝氏体;冷速10℃/s开始发生马氏体转变,生成全马氏体组织的临界冷速约为50℃/s。在710℃等温,实验钢只发生铁素体转变;500~660℃等温时铁素体和珠光体的转变同时发生;340℃等温发生马氏体转变;发生贝氏体转变的温度范围为390~450℃。  相似文献   

3.
采用分级淬火方法测定2219铝合金的时间-温度-电导率(TTT)曲线。利用EDS和TEM等分析手段并结合Avrami方程,研究2219铝合金在等温过程中的组织变化和相变动力学。结果表明:合金TTT曲线的鼻尖温度为440℃,淬火敏感温度区间为300~480℃;等温保温时,过饱和固溶体分解析出第二相粒子,在440℃附近,第二相(主要为θ平衡相)的析出速率达到最高;鼻尖温度的高相变驱动力和较快的扩散速率是θ相析出和长大的主要原因,建议在淬火敏感区间应加快淬火冷却速率避免粗大平衡相的析出,而高于淬火敏感区间温度时可适当降低冷却速率减小热应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就单一合金元素及复合多种合金元素对Al-Zn-Mg-Cu系铝合金的铸态组织、析出相、力学性能及腐蚀性能的影响进行综述。单独加入稀土元素Er,Ce,Ho,Sc等,可以净化基体,使合金熔铸缺陷明显减少,细化晶粒,促进合金元素在基体中的固溶,使晶界减少偏析;单独加入微量的Zr,可以提高合金的再结晶温度,抗拉强度,应力腐蚀能力;复合添加稀土及其他微量合金元素,对提高铝合金的综合性能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5.
2D70铝合金淬透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16,30℃自然水末端淬火试验方法,并通过对材料硬度和电导率指标的测试分析,研究了不同温度对2D70铝合金材料淬透性的影响,描绘出小同温度下该合金的端淬曲线,对比分析了相同条件下2D70和2124合金的端淬曲线.研究结果表明,2D70合金的淬火敏感性很小,16和30℃水温对该合金端淬效果差别不大,该合金自由端淬淬透深度至少大于150 mm.  相似文献   

6.
利用Formaster热膨胀仪和金相法,测定了薄板坯连铸连轧工艺生产的高碳高强度75Cr1钢的CCT曲线,测得临界点Ac1.Ac3和Ms。使用扫描电镜和硬度仪分析表明,薄板坯连铸连轧工艺生产的75Cr1钢的淬火组织细小均匀,硬度高,比传统工艺生产的75Cr1钢的淬透性好。  相似文献   

7.
对7XXX系合金材料的状态代号作了详细的解读,对适用合金及产品举例作了说明。这些都是制造大飞机所需要的关键材料,希望文章对研制大飞机所需铝合金的企业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8.
通过试验研究了5XXX系和7XXX系合金中粗大金属间化合物的形成原因、金属间化合物对材料的影响及消除措施。  相似文献   

9.
①固溶度线和固相线之间的温度范围宽,易于控制制品出口温度所希望的固溶温度范围;  相似文献   

10.
针对7XXX系铝合金从合金化、形变热处理以及近年来兴起的异构组织调控三方面对其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总结。综述了合金化、形变热处理(包括大塑性变形)对7XXX系铝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介绍了异构组织的思想、种类及其对7XXX系铝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展望了超高强7XXX系铝合金的发展趋势。旨在为超高强7XXX系铝合金材料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1.
司志旺  符寒光 《钢铁》2022,57(6):120-131
 随着国内冶金、机械等领域的不断发展,对钢铁材料性能的要求越来越严格,汽车用钢不仅要求减重而且要有足够高的抗冲击性能保证汽车安全性,耐磨材料不仅要保证硬度还要有良好的韧性。合金钢淬火-配分(quenching and partitioning,简称Q&P)工艺是由美国Speer J G教授在2003年受Trip钢启发提出的,最终目的是在硬相基体上获得一定量的软相残余奥氏体,从而提高钢的塑韧性,马氏体、贝氏体保证了强度,残余奥氏体可以提高韧性,两相结合拥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和传统工艺淬火-回火(QT)抑制碳化物析出不同,钢中的碳没有分解为碳化物,而是在保温过程中重新扩散至奥氏体,提高了奥氏体的稳定性。Q&P钢具有成本低、性能好、工艺相对简单等特点,最初应用到汽车高强钢上,可以很大程度减轻汽车的质量、提高防撞能力、减小变形程度;陆续有研究者将Q&P工艺应用到耐磨材料上,发现可以在耐磨性损失很小或者不损失的情况下大幅度提高韧性。为了进一步提高性能,国内外许多学者做了大量的研究,在Q&P热处理工艺优化方面,发现奥氏体化温度、淬火工艺、配分工艺等参数对Q&P钢组织和性能都有较大影响;在合金元素调控方面,不仅C、Mn、Si等常规合金元素对Q&P钢的性能有重要的影响,Nb、Mo等微合金元素也对Q&P钢组织和性能有较大的影响。主要阐述了Q&P工艺的发展、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以及Q&P工艺的应用,最后对Q&P工艺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和总结。  相似文献   

12.
固溶处理对Al-Zn-Mg-Cu铝合金电导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透射电镜(TEM)观察及力学性能测试和电导率测量,分析了先高温后低温的两步固溶处理对Al-Zn-Mg-Cu铝合金显微组织和电导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先高温后低温的两步固溶处理,可在晶界形成不连续的析出相,并且两步固溶处理可以在保证合金强度的同时,提高合金的电导率,电导率随着第二步固溶温度的降低而增大。  相似文献   

13.
相对于众多其他合金,铝合金的时效硬化模型经过近几十年的发展已日趋成熟.利用现有模型可以计算球形、片状和针状析出相的尺寸及体积分数与合金成分、时效时间及时效温度的关系,从而可以研究铝合金的屈服强度在时效过程中的演变规律,对铝合金的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该文详细地介绍了铝合金时效硬化模型的发展,并指出了现有模型的不足之处,对模型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Al-Zn-Mg-Cu系超强铝合金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Al-Zn-Mg-Cu系超强铝合金因为高强度和高韧性,已作为轻质高强结构材料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该文主要介绍国内外高强铝合金的发展历程及最新研究进展, 指出Al-Zn-Mg-Cu超强铝合金的研究经历了高强低韧→高强耐蚀→高强高韧耐蚀→超强高韧耐蚀4个发展阶段,认为调控晶界结构及晶界析出相状态已成为目前铝合金研究的重点;简要评述微观组织和晶界结构对超强铝合金性能的影响,并介绍超强铝合会弥散相和形变-热处理工艺的研究现状及其调控晶界结构和晶界析出相状态的原理.最后指出寻找新型弥散相和开发新型的形变-热处理工艺足提高超强铝合金性能的重要发展方向和途径.  相似文献   

15.
铝镓合金制氢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氢气是最具发展潜力的二次能源,但储存和运输的高成本和低安全性是阻碍其应用的技术瓶颈。铝镓合金是一种集制备、存储为一体的长效能量储存模式,作为新型储氢材料的深度开发与利用而受到青睐。探讨了铝镓合金的反应机理,介绍了国内外铝镓合金的制备方法及研究进展,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对7B50铝合金热轧板在460~490℃范围内进行固溶处理、室温水淬及人工时效,通过室温力学性能测试、慢应变速率拉伸实验及电导率测试,结合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研究固溶温度对Al-Zn-Mg-Cu铝合金组织与应力腐蚀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固溶温度能有效减少残留相,增加再结晶的体积分数。当固溶温度从460℃提高到490℃时,屈服强度(σ0.2)和抗拉强度(σb)分别提高20.9%和23.5%,固溶温度从480℃升高到490℃时,强度变化不大,但随着固溶温度升高,伸长率先提高后降低,抗应力腐蚀性能先升高后降低。当固溶温度为480℃时,应力腐蚀敏感性最低,综合性能较好。残留相增多和再结晶程度提高是引起应力腐蚀敏感性提高的主要原因。在腐蚀溶液中,应力腐蚀断口形貌为典型的沿晶断裂。  相似文献   

17.
针对Al-Zn-Mg-Cu系铝合金热处理工艺中存在的不足,提出固溶-降温析出-再固溶的三级固溶热处理工艺,通过金相显微镜和扫描电镜(SEM)分析以及硬度、电导率、腐蚀剥落性能测试,研究三级固溶处理对Al-Zn-Mg-Cu系铝合金锻件的微观组织及剥落腐蚀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级固溶处理可使晶界析出相明显粗化、离散度增大.同时,三级同溶处理可使Al-Zn-Mg-Cu系铝合金抗剥落腐蚀性能得到明显改善,抗拉强度仍能保持在610 MPa左右;与常规固溶相比,该合金经三级固溶+峰值时效处理后的电导率由30.8%(IACS)提高到33.2%(IACS),抗剥蚀等级由EB+提高为EA.  相似文献   

18.
7xxx系铝合金作为高强度铝合金的代表,以其较高的强度以及良好的韧性和耐蚀性等优异性能而广泛地应用于航空航天及交通运输领域.该类可热处理强化铝合金对微观组织结构敏感,其性能受合金内部析出相的形核、生长及分布情况的影响.采用三级时效工艺—回归再时效处理,通过预时效、回归、再时效3个过程的有效配合改变合金的析出相状态,可以...  相似文献   

19.
2519铝合金热轧板在530℃下保温2 h后,分别于室温(20℃)水、机油和空气中淬火,经10%冷轧变形后,于180℃进行人工时效。通过显微硬度测试、金相显微镜和透射电镜观察以及动电位极化曲线的测试,研究淬火介质对2519铝合金抗晶间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空气淬火的合金晶界析出第二相,晶界析出相粒子粗大,呈不连续分布,无沉淀析出带宽度为130 nm,晶间腐蚀深度为300μm;经室温水淬和机油淬火并时效后,晶界上的析出相尺寸较小,呈链状分布,无沉淀析出带宽度分别为20 nm和30 nm。经室温(20℃)水淬火的合金未发生晶间腐蚀,经机油淬火的合金只发生局部点蚀,说明经室温水淬的合金比经空气和机油淬火的合金时效后具有更好的抗晶间腐蚀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