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城市街道是城市系统的基本单元,是城市公共空间与公共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街道活力是城市活力的重要因素,提高城市街道活力进而提升整个城市的活力提升城市内核动力,使城市快速发展。目前对街道活力的测度较为单一,在新数据的支撑下,意在构建多角度、多指标的城市街道活力体系,该评价体系兼顾街道的形态特征与空间特征,通过熵权法赋予相应权重进而可视化分析街道活力。结果表明,一级指标中,区位对街道的活力指数影响较大;二级指标中道路长度、功能密度对街道活力的影响较大,道路越长、功能密度越小,街道活力越低。通过多元线性回归与斯皮尔曼相关性分析发现,已构建的街道活力指数评价体系并不能完全反映POI种类及各类POI密度对街道活力指数的影响,体育休闲与其他POI关系较小。  相似文献   

2.
随着城市建设的加快,导致城市活力的缺乏,对城市街道空间进行了分析,从街道空间的作用、问题和现状,探讨了如何创建充满活力的街道,提出了创建城市街道的方法,解决了城市街道空间活力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地铁作为城市绿色交通的支柱,其站域周遭的步行环境备受关注,如何通过友善步行环境的建立促进绿色交通的推行,是近年来许多专家学者关注的议题。本研究聚焦于地铁站点周边步行环境及站域可达性,首先界定了相关概念、制定了研究目标,进而整理出所涉及的主要指标。再将多个空间形态指标绘制成一个评价空间活力的模型,并通过数据与实地调研验证,确定指标模型的显著性。最后通过实地调研聚焦在各出站口的行人情绪反应,识别情绪与城市活力之关系。研究发现,街道可达性、街道宽度与街道功能混合度,对其空间活力有显著影响,且能有效呼应部分地铁站出口行人的情绪反应。  相似文献   

4.
街道是城市重要的公共活动场所,是城市活力的发生器,塑造街道活力是提升城市活力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实地调研北京世贸天阶,以塑造街道活力的两个条件,营造空间形态良好的街道场所和创造丰富多样的街道生活为切入点,对世贸天阶如何塑造街道空间活力进行了研究和思考,以期为现代城市街道空间活力的塑造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5.
街道活力的量化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以成都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建筑》2016,(1)
街道在城市生活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是交通的主要载体,也是重要的城市开放空间。在龙瀛和沈尧提出的街道城市主义思想的基础上,对成都全市街道活力展开定量探索,明确了"街道""活力"和"街道城市主义"的概念,构建了街道活力定量评价的指标体系,分别探索了A类(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B类(商业服务业设施)和R类(居住)街道活力的外在表征和街道活力构成因素的关系。研究表明,不同类型街道的活力影响因子差异较大:A类街道活力受天府广场距离制约明显,B类街道活力则与地铁口紧密关联,R类街道活力更多受功能混合度影响。  相似文献   

6.
赵磊 《中州建设》2010,(23):75-76
商业是城市最具活力的产业之一,商业步行街则是城市最繁华的街道之一。以驻马店市温州步行街为例,研究其空间特征、景观界面、街道设施等,分析存在的问题,探讨优化的措施,以期塑造出更加富有魅力的城市公共空间。  相似文献   

7.
尝试以城市中的“典型地段”作为重塑城市街道活力的契入点,通过对城市街道活力及其构成要素的分析和研究,从街道空间秩序、功能复合、场所意义等方面提出重塑城市街道活力的目标与途径。  相似文献   

8.
城市商业街区承载城市人群活动、记录城市历史更迭,研究城市商业街区的街道活力对深入了解当前人群使用习惯和城市更新趋势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以安徽省合肥市淮河路步行街街区为研究对象,收集工作日与休息日的百度热力图示进行量化对比分析,得出该区域的街道活力时空变化特征,依据街道特性和活力特征,提出针对商业性街道、生活服务性街道、景观休闲性街道的更新策略,以期对城市商业街区的活力提升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9.
城市的特色往往由公共空间来展现,而街道是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类型之一。但在快速机动化背景下,街道作为城市主要公共空间的魅力和街道活力正在逐渐丧失。选取上海的三条社区街道和一条商业步行街进行现场踏勘和问卷调查,分析对于不同功能的街道,行人在公共活动方面的需求以及目前街道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改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活力是评价城市空间品质的重要指标,不同时段的活力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本文聚焦于街道这一重要城市公共空间,选择夜间这一特殊时段,结合实地调研与量化评价的方法,对北京二环内夜间街道活力及其影响因素进行量化评价与相关性探究。研究发现夜间街道活力受到街道形态与街道功能的显著影响,而街道可达性对其影响并不显著,并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应的规划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11.
耿跃 《建筑与文化》2020,(3):126-128
随着城市发展进入存量建设时期,城市街道作为承载人们日常生活的公共空间,将是恢复城市活力最重要的关注对象之一。文章通过对墨尔本中心区街道发展历程的回顾,分项解读中心区街道人性化转型的具体措施,得出坚持数十年以人为本的街道持续更新模式,是墨尔本街道成功转型的关键。最后结合墨尔本经验,对中国未来城市街道更新改造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李苏  李婉 《云南建筑》2007,(6):33-35
街道是一个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街道有活力,城市就有活力;街道沉闷城市就沉闷。可以说街道是客观评价一个城市的标志。街道空间是人们日常生活、休闲和娱乐的主要场所.其环境的质量影响着其中的每一个人。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发展迅速,旧城的保护和更新出现了许多问题,其中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街道建设忽略了人的生理、心理需求。因此,如何通过对街道空间的研究,加强对人的需求的探索.创造出人性化的街巷已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街道既包含公共活动空间也包括交通空间,城市中人们对街道有着最直观的感受。街道有活力,城市也应该是有活力的。文章对街道的活力进行研究找出其影响因素,为重新打造人性化街道空间做出建议。选取成都市东、西御街,运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使用者的感知情况进行分析,得出活力度等级及其特点;再通过分析街道物质环境构成现状,提取影响其活力的各项因子,对各类活力因子进行深入分析。最后,针对现状调研街道的特色与不足,提出相应的改造对策;对未来街道的活力营造,提出普适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我国快速的城市化进程背景下,城市街道步行体验存在的现状问题,强调了街道步行环境对城市活力的重要意义,并探讨了街道复兴的方法,使被遗忘的城市街道重新回到公众的视野。  相似文献   

15.
邱俊扬 《绿色环保建材》2020,(5):242-242,244
街道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是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旨在对城市街道景观与活力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和总结。首先,本文介绍了城市街道对城市活力的影响。其次对于目前的部分国内外文献从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等方面进行总结、阐述和综述。最后,对研究现状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16.
街景重构:打造品质活力的公共空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街道空间不仅承担着城市的交通功能,也曾经是人们主要的生活与交往空间。它是与老百姓关系最为密切的公共活动场所,也是城市历史文化记忆及当下市民文化的重要载体。街道空间还体现着城市的特色与活力,影响人们对城市的印象。然而,当今社会缺少对它的关注,导致街道功能混乱、缺少活动空间等问题愈发严重。通过发现城市街道空间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街景重构五原则,通过对国内外优秀案例的研究分析以及亲身创作实践,指出未来城市街道空间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城市街道空间作为城市公共生活的重要舞台,是人们生活、交往、活动的重要场所,街道是否有活力对整个城市的活力有着直接影响。本文通过对激发上海"巨富长"街区街道活力的空间品质要素进行研究,从多元的建筑风格、宜人的街道尺度和高品质的街道界面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试为街道活力塑造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卞广萌  程琦 《城市住宅》2021,28(5):124-125
后疫情时期"地摊经济"逐渐成为提振城市经济、激发城市活力的重要途径,但街道空间自身诸多不足及其对街道环境产生的影响也日渐显露.研究以重塑街道活力、有序引导摊位布局为目标,以典型街道适应性设计为实证,从街道平面与断面优化设计、街道家具与标识等方面,提出多维度、多层次的城市街道空间管控及重点地段设计改造策略,以期打造安全、有序、充满活力的城市街道风貌.  相似文献   

19.
关于城市街道活力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国内城市街道的观察以及对现有关于城市街道活力理论的分析,提出了街道上人丰富的活动意味着街道的活力.将中心地理论的"中心地"概念转化为城市中的"活力点"概念,再通过对城市中人的活动分析,提出了城市街道活力产生的一般组织原则.并提出了该原则可对以提高人的生活质量为目标的城市设计提供的支持.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通过对城市公共性空间——街道的活力和功能进行分析,提出了重塑城市街道活力的几个原则包括:街道功能的复合化、合理的交通布局、足够的人流密度、适合的街道尺度以及人的视觉感受,认为通过这几个原则可以重塑城市街道的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