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何帮金  杨毅 《住宅科技》2023,(12):46-52+68
文章从分析当代乡村民居日渐趋同、千篇一律的“城中村”现象着手,探讨传统地域建筑基因普遍缺乏承续的原因。结合大理市三哨村左家民居改造设计和楚雄彝人古镇两个案例,从个体改造与整体规划两个角度进行分析,从整体功能布局、材料与建构和建筑风貌三方面探讨重构当代乡村民居的在地性措施,指出当代乡村民居建设应注重地域建筑文化的传承,通过传统营造技艺与现代建造技术的结合运用,营造建筑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进而重构当下乡村民居在地性。  相似文献   

2.
在乡村振兴的发展背景下,探索传统民居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以研究传统民居建筑改造与提升的可持续发展策略。通过分析传统民居的建筑与环境因素、文化与经济价值、材料与构造工艺,总结传统民居建筑的可持续评价方法,并对江西关西客家民居改造项目产生设计作用。基于改造项目的项目概括与现状分析,研究得出可持续设计策略与方法积极地影响了传统民居建筑的空间功能优化,文化与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以及建造材料与构造的细节设计。最终,完善传统建筑,从环境、文化、经济、细节上的可持续再利用提升路径。  相似文献   

3.
以内蒙古中西部传统乡村民居建筑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对农村居民进行问卷及访谈调查,从院落、住宅内部空间对院落民居进行分析,总结民居的空间特征,了解老年人的居住现状以及需求特征,基于调研结果并围绕适老化改造原则探讨乡村养老建筑的设计要点与方法。  相似文献   

4.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设美丽乡村"等国家宏观政策的背景下,设计开始进入乡村并最先直接体现在农村建筑改造上,乡村环境逐渐变得日益不同,也出现了千村一面的现象。依据当下实际情况,通过对湖湘民居元素的提取与分析来设计具有地方特色的方案,以湘乡市泉塘镇农村建筑改造为例,该文尝试根据符合地域文化特色的新农村建筑改造方案,总结出立足于当地传统民居建筑基础上的建筑改造方法。  相似文献   

5.
在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的大背景下,本文以浦口王村一组传统建筑改造为例,探讨了如何在乡村建设中传承传统技艺和实现绿色设计。通过分析诗画学堂的建筑设计和改造,介绍了传统建筑的保护和利用方法,并探讨了绿色设计的实现策略。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为其他乡村建设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6.
胶东丘陵地区传统民居特色鲜明,伴随着乡村旅游与乡村振兴,胶东地区民居的节能改造设计逐渐被重视。结合胶东当地气候特点,从绿色与节能的理念出发,调研胶东传统民居建筑使用和运行状况,从建筑空间、围护结构、清洁能源的推广使用三方面入手,为胶东丘陵地区传统民居建筑节能改造提供设计与保护策略,为乡村振兴开拓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安徽建筑》2019,(12):173-175
徽州传统民居是建筑与自然环境、人文历史、施工技艺完美结合的代表实例。然而,现代化的生活对建筑节能提出更高要求,徽州传统民居已无法满足。文章对徽州传统民居能耗问题进行分析,从墙体、屋顶、天井、门窗四方面提出改造设计,力求在保持民居传统风貌的前提下增强房屋的整体保温隔热性能,使传统风貌与现代技艺相融合。  相似文献   

8.
高洁 《古建园林技术》2020,(151):52-56转67
众多传统民居面临着去留抉择,工匠断代,匠场衰落,师承体系瓦解,导致传统建筑营造技艺无法传承。探索传统民居的“源”与“流”,归纳构架特征和营造技艺,发掘传统民居大木构架的匠作谱系与流变关系,是继承古建筑营造智慧的关键。云南汉式合院民居与江南传统建筑有着重要的渊源关系。明清时期大量江南移民进入云南,形成“汉来夷走”的态势,文化输入的同时也带来了先进的营造技术,云南汉式合院民居继承了江南建筑优越的结构适应性,并与本土构造技艺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匠作体系,传承至今。通过对云南和江南合院民居的构架形式、构件特征和营造技艺的归纳,探索其中的系统性、关联性,促进对非物质营建经验及乡土建筑演化规律的认知。  相似文献   

9.
现有一般农村民居建筑大部分为自建房,大部分的民居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很差。通过对夏热冬冷地区民居建筑及总体布局进行整体分析,结合对某民居的围护结构进行详尽的测试分析,得出既有民居在建筑单体与场地环境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问题,提出将民居低能耗改造与美丽乡村改造相结合的方向,对既有民居的缺陷提出了若干具有适宜性的民居低能耗技术改造策略和措施。并通过计算机模拟结合室内温湿度测试,评价改造策略和措施。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农村空心化的情况正在日益加剧,伴随着大量劳动人口流失,农村经济失去了活力和生机。2021年2月25日,国家乡村振兴局正式挂牌,给乡村振兴带来了新的希望,本文正是基于这样的政策背景,开展云南昆明五岳村太宅的改造项目。改造设计的初衷是探索一套适用于云南传统民居的设计思路。以尊重传统生活习惯,用亲民的造价来开展建筑实践。希望五岳村太宅改造项目的完成,可以为当地村民提供一种新的建造思路。传统民居不代表落后的生活方式,相反传统民居中蕴含着祖祖辈辈生活的智慧,通过合理的改造和设计,也将会创造更加现代舒适的生活空间。  相似文献   

11.
当前乡村建设迎来了一个高潮,大批建筑师关注乡村建设并投身其中。本文以陕西洛南县赵南沟村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整治改造,并尝试与当地建筑工匠密切合作,将建筑师的专业知识、系统的空间设计与匠人的技艺、营建智慧结合,发挥各自所长。为延续传统乡村空间肌理、促进自然更新与发展,传承传统建造技艺和乡村文化,探索一条可行之路。  相似文献   

12.
高洁 《古建园林技术》2020,(6):52-56+67
众多传统民居面临着去留抉择,工匠断代,匠场衰落,师承体系瓦解,导致传统建筑营造技艺无法传承。探索传统民居的"源"与"流",归纳构架特征和营造技艺,发掘传统民居大木构架的匠作谱系与流变关系,是继承古建筑营造智慧的关键。云南汉式合院民居与江南传统建筑有着重要的渊源关系。明清时期大量江南移民进入云南,形成"汉来夷走"的态势,文化输入的同时也带来了先进的营造技术,云南汉式合院民居继承了江南建筑优越的结构适应性,并与本土构造技艺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匠作体系,传承至今。通过对云南和江南合院民居的构架形式、构件特征和营造技艺的归纳,探索其中的系统性、关联性,促进对非物质营建经验及乡土建筑演化规律的认知。  相似文献   

13.
乡村中的建筑改造和设计与城市中的设计有很大的区别,乡村建筑设计是基于本土思考的设计,更是思考本土乡情重塑的设计。应在乡村传统文化环境、传统文脉语境,以及传统建筑营建技艺中思考乡村建筑设计的独特性,在本土设计的思想下实现乡村建设的"在地性"。这样一方面可以推进乡村建设与乡村复兴,另一方面也是本土乡情的一次重塑。本文通过对福建省福州市寿山乡前洋村"抱山楹居"改造设计的分析与研究,为今后的乡村建设提供新的思路与尝试。  相似文献   

14.
影壁是冀南地区传统民居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传统民居有着不可忽视的建筑文化、空间构成、视觉景观艺术等多种意义,但其影壁营造技艺面临失传的现象.该文在文献研究基础上,通过对冀南地区传统村落中具有代表性的35个传统村落中的民居影壁进行调研和分析,并采取逆推的方法从影壁的建筑构成、参量特征、空间关系和功能需求4个方面探索并总结...  相似文献   

15.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乡村住居不能满足现代居民的要求,当地居民和集体开始自行对建筑进行改造,导致传统民居文化与风貌被破坏。本文以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乌素图村为例,通过实地调研,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对建筑结构与材料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得出轻型木结构对建筑进行结构改造的策略,并结合当地建筑文化,对内蒙古自治区乡村改造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6.
根据人类住区建筑形制、生活习俗的显著差异,本文将人类住区分为两大形态:城市与乡村。本文基于城市与乡村两大聚落的不同背景,分别阐述其住宅建筑特征及发展演变历程。以时间为主线,探讨了乡村聚落自原始巢居与穴居起,随着历史的推移,形成了日渐成熟并富有传统特色的建造技艺,及其具体的产物形式——传统的民居建筑。在此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地域背景的明显差异,各地区之间存在横向的差异化发展,进一步促进了我国特色民居体系的形成与丰富。近现代,乡村聚落住宅建筑趋于稳定,并无较大变动,这段时间内,城市住区的发展更加鲜明,富有时代特色,并日渐繁盛。在住宅建筑形制日益丰富、建造技艺趋于现代化、设计理念不断更新、人们对城市居住要求多样化的今天,城市住宅建筑在以前所未有的态势高速发展。  相似文献   

17.
我国地域辽阔,各地传统民居建筑技艺具有不同特征,如何对其进行再生需结合具体情况给出相应策略。本文从草原生态观内涵出发,对祁连山北麓牧民传统民居建筑技艺在建筑选址、资源利用、空间布局,建构方式四方面进行分析和总结。并通过甘肃肃南牧民定居点居住建筑设计研究提出西部山地草原地区传统建筑技艺以绿色发展为目标的再生策略与方法。  相似文献   

18.
红色文旅对赋能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近现代同质化建设使得乡村建筑缺失特色,人口流失等问题使得乡村更新动力不足,制约乡村发展。借力红色文旅,通过发掘红色资源、提升建筑品质、导入组织活动、艺术介入创新等方法,追溯传统及地方的建筑文化元素,关注文旅环境中民居建筑的创新使用,能让缺失特色的乡村建筑焕发生机。以辉山村参谋长小院为例,基于红色文旅视角,采用溯源、提质、赋能、介入等方法,实现乡村建筑更新及可持续发展。通过设计实践,对皖北民居建筑特征进行了提炼,并对参谋长小院进行了改造实践,项目效果明显。文旅活动与建筑更新的协同对带动乡村产业更新、人居环境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并可进一步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9.
受到时间、经济、观念等因素的影响,部分乡村民居建筑存在人为荒废、结构不稳定、功能滞后等问题,有碍乡村风貌与村民居住体验的提升.因此,乡村民居改造刻不容缓. 以尊重自然为核心的乡村民居改造设计.在原乡村民居建筑中,由于经济与人文条件的限制,此类建筑存在居住性能较差、功能不完善等问题,影响了人居居住体验与乡村整体风貌.  相似文献   

20.
张凌寒 《城市建筑》2024,(6):162-165
永顺县芙蓉镇一轩街“两进院子”,是以两座土家族高规格民居为主体进行改、扩建的一座合院式建筑。其改造设计合理融入了场地环境,依据土家族传统院落形制,立足于景区大门的各类功能需求,丰富其建筑空间形态,体现了业主和匠师处理问题的营建智慧与巧思。同时,该项目活化利用老屋旧料,使传统民居实物得以留存,改善了匠师生态,并提升了其大木营造技艺,是民间对土家族传统建筑进行适应性改造设计的自发营建活动优秀实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