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 毫秒
1.
<正>乡村发展的现代化、城镇化趋势不可避免地需要引入新的功能类型,互联网会议中心等大空间多功能建筑是其中之一。江宁石塘村项目以"公社礼堂"及"温室大棚"为原型,尝试重构乡土环境下的公共空间类型。采用工业化快速建造体系,引入预应力细柱结构技术,有选择地以适宜技术消解弱化物化的建筑存在,还原乡村原有的触感,在极短的建造时间内进行了一次乡村复兴的建筑实验。  相似文献   

2.
何凌华 《城市规划》2016,(9):97-104
从互联网对生活方式的改变着手,通过考察不同城市功能空间的变革,分析互联网与城市空间的作用关系。通过调查研究发现,虚拟的互联网实际正在向城市空间索取更多的公共空间,公共空间开始逐渐成为互联网环境下最重要的城市空间。同时,根据研究得出的相关趋势,在近年来的实际项目中探索互联网环境下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方式,尝试总结出四个关键点,以期为今后的公共空间设计提供符合时代特征的设计与管理方向。  相似文献   

3.
移动互联网的爆发促进了大众文化传播的变革,营销话语权和意识形态向大众转移的态势明显,为城市营销提供了新的内容、载体和路径,同时为我国更多城市和广大乡村地区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塑造了更加全面立体的景观形象。但短期高效益的营销行为所引起的跟风热潮对城乡发展的负面效应也不容小觑。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城市营销并不是空间生产的最终目的,而是城市吸引外部资源的一种新型手段,应该通过多方合作、协同机制的构建以及对公众心理诉求的回应,将其导向促进地方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罗震东 《城市规划》2020,(3):9-16,83
集聚的规模效应与分散的环境效应无法在实体空间中实现双优是田园城市在前信息时代无法突破的规模悖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城镇化让田园城市理想获得实现的可能,因为流空间所引致的虚拟集聚在创造更多经济发展机会与就业岗位的同时,并不必然引致实体建成空间开发密度与强度的大幅提升。流乡村与相对分散的流城镇构成的新兴田园城市,具有强劲的内生动力,能够链接更大范围的产业分工体系,从而提供更为充分的就业和更宜居的生活环境。新兴田园城市的出现预示着城镇化定义的改变。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城镇化是流空间扩展与消退的过程,更是精英群体改变社会空间关系进而推动人的城镇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从承载空间活动的角度看,网络空间的快速发展对城市公共空间产生了"可替代性"影响。该文从统一性、对立性、差异性和互补性四个方面分析了空间中可替代性活动的关系。并对城市公共空间中通行、休闲娱乐、健身、商业、认知、交流等六大类活动进行了调研与分析,总结了城市公共空间中活动的可替代强弱性,并提出了网络社会环境下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6.
企业信息化的核心是企业内部的信息化,而营销的信息化不仅要整合企业内部的资源,同样也要包含企业的上下游、渠道和消费者等资源。电子商务已经深入到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当中,并正在推动着传统企业生意模式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7.
《规划师》2016,(5)
在"互联网+"时代,电子商务作为网络化、虚拟的新型经济活动,深刻地改变了传统农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塑造了极具中国特色的乡村电子商务产业与空间集聚的实体形态—淘宝村,并促成了农村空间及产业形态的重构,为"互联网+"时代下农村实现新型城镇化提供了一种可能的新路径。本文以广州市番禺区里仁洞村为例,探索在"互联网+"时代下我国村庄的空间变迁与重构的特征和动力机制。研究发现,里仁洞村经历了"工业化发展期—商业转型期—电商升级期"的空间变迁历程,其空间结构呈现出"核心—边缘"特征,且边缘区不断扩展。另外,原有单一、混乱的空间形态向更加多元化、集聚化、立体化的新垂直和水平空间发展。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电子商务产业加速了空间重构的过程,自组织模式下的同乡社会网络成为空间变迁的触发器,以政府为主导的空间改造推动了村庄空间的良性发展和有机更新。这为我国村庄实现新型城镇化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基于我国城市公共阅读空间的发展现状,以空间变革为切入点,从空间公共性的延伸、空间尺度的变革、邀约形式的转变以及地方化建设4个角度,对城市公共阅读空间的空间变革进行了探讨.具体探讨了城市公共阅读空间公共性向泛私人性的过渡,不同的城市公共阅读空间尺度带来不同身体感受、城市公共阅读空间与人之间双向的邀约模式的变迁以及城市公共...  相似文献   

9.
移动时代的到来最终会改变我们的业务方式,同时转变企业外部的客户体验和企业内部及与合作伙伴韵工作方法。现在更多的企业也认识到移动应用的重要性,大力开发或重塑企业原有应用,企业正在借助于这些应用扩展客户市场。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中国社会的互联网时代已经来临,面对互联网对人们休闲方式的改变,城市居民对城市公共休闲空间的需求与使用方式也发生了变化。该文通过对比网络空间与城市公共休闲空间活动内容、活动方式、活动环境的差异,并归纳总结了"自由度"与"现实感"两大主要特征,试图探寻互联网时代下后者的核心吸引力所在,提出新背景下其吸引力提升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
共生时代与城市公共空间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当今,人类在科学领域中突飞猛进的发展越来越迅速地影响着文化状态的变化。在本世纪中叶后,这种现象表现得越来越明显。文化是一种过程,一种动态的过程。不同时期的文化表现方式才是所谓"风格"、所谓"形式"。就建筑学领域而言更是如此。建筑文化同样是一个过程,一个活生生的,属于全人美的建筑发展过程。在这一过程的长河中,每个时代、每个地域、每个民族都与之有相应的建筑风格和建筑形式。而决定这风格和形式的主要因素是那个时代、那方地域、那些民族所追求的文化意识,这正如历史唯物主义所指出的那样:物质决定意识,而意识是物质…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与"公共"观念有关的学术讨论渐次多了起来,"公共"越来越成为一个被广泛关注的话题。"城市公共空间"因其明确的"公共性"而正在成为这些被广泛讨论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3,(2)
无线网络应用于手机、PAD等移动终端,标志着我们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小巧、便携的移动终端为用户提供与互联网媲美的信息服务,将人从电脑前解放出来。同时移动终端的普及与运用也改变了传媒产业的格局与组织结构,使媒介融合呈现新面貌。  相似文献   

14.
陈虹  刘雨菡 《规划师》2016,(4):5-10
城市空间一直是城市地理学和城市规划的核心要素之一。伴随着工业化的进程,城市空间经历了理想空间—功能空间—人文空间—可持续综合空间的发展,在"互联网+"时代,社会组织又呈现出自组织、扁平、多元和碎片化的趋势。文章在梳理城市空间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思考"互联网+"时代对城市空间造成的影响,认为城市空间的组织将会趋向非均衡发展,城市功能分区将进一步模糊化,土地利用更加兼容混合,公共空间将成为城市空间的关键节点;同时,由于自组织化的时代特征、更广泛的技术支持公众参与及大数据支持空间研究,未来的城市空间尽管有多种不确定性,但其构成将会具有更多的人文因素以及导向的确定性。  相似文献   

15.
基于对美丽乡村背景下乡村公共空间面临的变化、发展与挑战的分析,从价值体系、功能、布局3方面进行乡村公共空间重构理路。价值体系重构要保障村民的权益与主体性,重构乡村公共空间的政治、社会、文化价值观,强调乡村公共空间公平性的资源观与规划设计价值观。功能重构以传统内生型公共空间的转型和新内生型公共空间的建构为主要内容。布局重构在优化乡村公共空间系统结构的基础上,强化乡村传统内生型公共空间在乡村公共空间系统结构中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城市公共空间是城市的血脉,它的脉动、流淌,涵构了城市生活的节奏与活力.城市公共空间也是城市居民生活得以实现的纽带,而由城市各功能要素组成的行政文化、商业金融、教育科研、医疗卫生等公共设施,以及它们之间的街道广场、绿化等,是城市公共空间的核心.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3,(12)
改革开放的30多年,不仅是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30年,更是中国保险业快速发展、营销模式不断变革的30年。然而,中国保险业与国外成熟的保险业相比,还是存在巨大的差距。自2010年以来,中国保险业借助移动互联网,开始了在营销模式等方面的大胆创新,甚至走在了世界前列。对信息化有天然依赖性的保险业来说,抓住了移动互联网,就抓住了在竞争中迎头赶上直至超越国外同行的利器。  相似文献   

18.
<正>物业服务企业将来发展终局就是:通过移动互联网技术和平台,整合线上和线下资源,建立新的商业模式,成为城市生活服务综合提供商。物业服务企业不能只做服务生产商,要做城市生活服务提供商。移动互联网发展大潮不可阻挡,物业管理行市场发展趋势已经越来越明晰。物业服务企业发展最大的危机,不是当下利润的多寡,而是对未来能否有清晰认识和把握。对移动互联网时代物业服务企业发展终局清晰和明确的认识和判断,是企业经营者  相似文献   

19.
肖彦  李知非  叶彤  李初航 《华中建筑》2022,(11):144-148
在乡村旅游开发背景下,游客与村民在乡村公共空间使用上存在利益冲突与需求差异。以辽宁省凌海市牤牛屯村为例,运用环境行为学理论,探究不同利益主体与行为主体的公共空间行为冲突。不同人群的行为特征与空间需求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广场、村民住宅、农田等空间交界处是不同人群空间行为冲突的主要发生区域,需针对不同空间活动类型进行空间分隔与边界围合,合理引导游客与村民空间行为,实现乡村空间主体的多元平衡。针对不同人群的空间行为特征与诉求,从观光展示、建设方式、空间营造、文化塑造等层面提出乡村公共空间的活力重构策略。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4,(4)
伴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企业的营销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于企业来说,如何在这样一个全新的时代里打造出属于自己的强势品牌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中国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现状,研究移动互联网的相关特性,总结移动互联网时代品牌的打造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