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关于北京城市发展与古都风貌保护的争论并非自今而始,争论中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且这种争论今后还会延续下去.然而,北京这座城市正是在“鼎力革新”与“怀古叙旧”这两种潮流的交替斗争之中,悄然改变着自己的面貌.到底什么是北京传统的“古都风貌”?哪些是必须保护的,哪些是可以变动的?保护是否意味着“不许动”,或者可以旧意新释?目前其说不一,不过有一点是必须承认的,那就是变化是永恒的.  相似文献   

2.
俄罗斯古城的发展与改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俄罗斯古城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启迪人们:怎样在新建筑群中组织好新旧建筑之间的关系?谁主谁从?是否可以把古建筑纳入到它所不适应的新的构图体系中来?是否有必要对古建文物存在过程的所有文化积淀都加以保护,还是复原它最初的形象或它在黄金时代的形象?在古代城市与古建文物中,哪些民族特性值得继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3.
钱云 《风景园林》2016,(1):62-69
旨在概述在新时期人居环境相关学科发展融合的形势下,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致力于建立宽口径的、强调风景园林与城市规划设计、文化遗产保护等相关专业高度交融的研究生课程实践探索。具体内容包含3个层面:首先回溯了"城市-风景-遗产"一体的研究视野的历史文化渊源尤其是对中国传统聚落营造实践的影响;随后对其在城市研究、遗产保护、风景园林3个学科领域中的实践价值进行了剖析;最后对这一研究视野在以"北京三山五园景观格局重塑"为题的教学实践探索进行了详细介绍。通过本文的论述,期望对拓展风景园林研究与教学的范畴、更紧密的加强相关学科交融的实践方面,均提供有益的启迪。  相似文献   

4.
“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回顾与展望”专家座谈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1年4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规划司启动了"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办法改革与创新"的课题研究,下设8个专项课题,分别邀请上海、北京、南京、成都、深圳、武汉等市承担。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和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承担其中两个专项课题研究任务,分别是"城市总体规划的定位和作用的研究"和"总体规划批后的动态评估维护管理机制的研究"。配合专项课题开展,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于2011年7月5日组织召开了"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回顾与展望"专家座谈会。会议邀请上海城市规划领域的老专家,重点围绕以下三个问题进行讨论:一是围绕上海总体规划的编制和实施过程中,上海有哪些创新、特点、问题和挑战?二是按照新的发展,总体规划编制有哪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完善?三是围绕总课题包括两个专项课题,对工作的思路和方法有哪些建议?现将部分专家发言稿和发言整理并摘录如下:  相似文献   

5.
记者:邹总您好,北京泰豪这些年紧跟时代变化,从最初的智能建筑行业领军企业成功转型升级为智慧城市建设与运营服务商.在这个过程中,泰豪抓住了哪些关键机会?您认为智慧城市发展前景如何? 邹卫明:北京泰豪的转型发展实际上主要得益于三个方面:一是始终紧跟国家政策导向和产业发展方向,随着智慧城市产业的起步很自然地跃入了智慧城市产业...  相似文献   

6.
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在我们迎来中国第二个“文化遗产日”的特殊日子,城市文化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召开。这对于全球化背景下城市发展和城市文化保护具有特殊和重要的意义。我代表中国政府,对会议的召开  相似文献   

7.
北京旧城是世界城市史上的“无比杰作”,是中国古代都城建设的“最后结晶”。目前,北京旧城在城市快速发展中虽已遭到一些破坏,但还保留有大量的文物建筑群、大片的四合院民居和园林等,基本保持原有平缓开阔、严整有序的空间格局。因此,北京;日城的保护与发展一直得到海内外多方面人士的关心。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系)自1946年成立以来,在梁思成、林徽因先生垂范下,几乎没有停止过关于北京旧城保护的研究工作。历届清华师生付出了艰苦努力,进行了大量工作。我本人也是自1950年回国后就开始投身北京的规划建设。1979年,在北京什刹海…  相似文献   

8.
正央广网北京8月22日消息(记者刘天思)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日前,方圆155平方公里的北京城市副中心的规划建设迈出关键一步,在设计方案全球征集工作中,经过筛选,来自9个国家和地区的12个联合设计团队将参加北京城市副中心城市设计工作,凝聚全球智慧的设计方案将于年底亮相。作为一项历史性工程,北京城市副中心未来将会是啥模样?规划、建设将有哪些新理念新思路?为一项历史性工程,北京城市副中心未来将会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4,(34)
<正>近期,笔者作了一次有关信息技术与历史课程整合的调查,调查内容涉及这些问题:你在历史课中主要使用哪些软件辅助教学?你一学期一般累计使用多少次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历史课?你有自己的BIOG网页或其他网页吗?你认为你使用的效果如何?有哪些失误?你认为现在的信息技术与历史课程有效整合的最关键点是什么?……从调查结果来看,历史教师PPT软件的使用率最高,达96.2%,其他辅助软件使用率只有3.8%。历史教师一学期  相似文献   

10.
学生视角的东南大学本科四年级城市设计教学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20世纪以来我国城市设计教学历史的梳理,提出城市设计课程是目前我国规划专业教学体系中最重要、最普遍的科目。东南大学作为建筑老四校之一,一直致力于城市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近期在教学目的、阶段、运作与成果上提出一套相对成熟的教学框架。在此基础上,以多年一线城市设计教学实践为依托,立足学生的视角与感受,通过对学习过程中一些普遍性的疑惑与误区的分析,在教学中提出相关应对,具体包括明确总体定位、突出结构先行、强调整体连贯和关注生态视角。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中国城镇化的深度发展,既有城市环境的改善与提升日益引起社会关注,本文基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研究生设计课程"城市微更新"的教学实践,以北京大栅栏历史文化街区为研究对象,从建筑学和社会学的多元视角出发,发掘居民对生活的真实需求,呈现了在历史保护背景下改善居住环境的设计思辨与大胆探索。  相似文献   

12.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进步,已影响城市和建筑的空间构成,并渗透和融入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之中。以云南大学设计初步(1)课程教学为研究对象,探讨将建筑遗产保护思想融入教学建构、教学解析以及研究与教学并重的设计专题,并运用到建筑学、城乡规划和风景园林三个专业教学中,从本科低年级设计课程开始就为学生打好建筑遗产保护思想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正喻文承:今年是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成立30周年华诞。请您就这30年北京规划院的规划编制信息化发展,介绍其主要历程和脉络。也请您谈谈有哪些真切的感受?黄晓春:今年是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成立30周年。巧合的是,我国规划信息化以1987年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部在昆明市召开了的"遥感技术、计算机技术在城市规划中应用交流会"为开始标志,这是中国城市规划界第一次召开信息技术领域的全国性会议,也即将满30年。时间上的一致表明,北京规划院的信息化发展  相似文献   

14.
城市作为生命体的基本属性以及历时性特征,决定了城市总是在不断演变发展中,城市设计的本质就是展示这一演变过程,揭示这一演变规律,描绘这一演变路径和图景,因此,城市设计本身就具有与历史城市保护的“一体两面”属性,以及与城市更新的学理内核一致性。城市更新是城市的固有规律和必然过程,中国城市的更新本质是不断追求的现代化和城市现代性彰显,并在这一过程中留存历史记忆,实现历史文化的保护传承。正是基于对城市设计学科发展的长期深刻认识,以及从1999年开始的城市设计教学探索和积累,清华大学教学团队继承了清华大学城市设计与历史城市保护高度融合的学术思想和学术传统,依托北京城在名城保护和首都建设的国家战略性需求,从既有建成空间的形态秩序梳理和空间整合视角,运用城市形态学理论方法,系统培养学生对纷繁复杂的城市空间进行抽象、呈现、认识、建构能力,建立贯穿“建筑—建筑群—场地—城市”的跨尺度一体化思考,并培养学生聚焦关键问题进行辩证思考的连续性设计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5.
吴强 《城市规划》2007,31(5):93-96
以安徽东至尧渡老街历史街区保护规划与城市设计研究为例,在基于城市设计思想方法的文化遗产历史空间保护的设计上,认为文化遗产的历史空间保护与城市设计,在本质上都是致力于文化传承与发展的空间设计,有着异曲同工之源的文化解读,文化遗产的历史空间保护,实质上是一个城市设计战略层面的把握与空间设计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伴随着北京城市现代化高速发展的步伐,日城中的若干片传统风貌协调区承载起了日趋繁杂的城市功能和责任,步履维艰.本文以国家大剧院西侧风貌协调区的城市设计为依托,在深入调研和挖掘街区资源的基础上进行研究和设计,对改善旧城现有居民生存条件,提升公共空间环境质量、完善城市空间结构、提升旧城整体品质等方面的保护策略与复兴模式进行探讨和归纳,希望能够对北京旧城风貌协调区的保护与复兴方式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简讯     
《世界建筑》2023,(1):114-115
<正>中国工程院院士关肇邺先生逝世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关肇邺(图1)于2022年12月2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关肇邺1948年进入清华大学建筑系,1952年毕业后留校任教,1981年作为访问学者在7所美国建筑院校进行建筑文化交流,回国后长期担任建筑设计课程教学负责人,先后开创“建筑评论”“建筑与国家尊严”等专业理论课程。他长期致力于文化、教育建筑的设计和研究,  相似文献   

18.
学术视野     
《华中建筑》2006,24(6):i0004-i0005
1 清华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城市设计合作教学二十年回顾展由清华大学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联合主办,北京规划委员会与《世界建筑》杂志社协办的“北京1985-2006:清华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城市设计合作教学二十年回顾展”,定于2006年6月17日~30日在北京城市规划展览馆举办。  相似文献   

19.
您认为北京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方面做的如何?不足和建议有哪些?北京已经付出惊人的努力来保护大量城市建成区的历史痕迹,但是和其他任何城市一样,永远还可以做得更多。当我们思考历史保护的时候,总是不自觉地想到那些主要的文化建筑,如故宫、天坛和传统的胡同。  相似文献   

20.
一个城市,位于一定的气候带,其特定的气候环境对城市发展有重要影响,反过来,城市发展到一定规模后,由于城市地貌变化和人类活动密集,又会使城市局地气候特点和生态环境发生变化.北京近50年中,城市建设有了巨大的发展,特别是1980年以来,城区面积不断扩大,以三环路及未来的四环路为标志,现在的城区面积要比二环路以内的老城区大4-5倍.在北京迈向现代化大都市的进程中,人口密度增长,道路拓展延伸,高楼大厦林立,其城市气候和气象灾害发生了哪些变化?这些变化对北京城区的发展将产生哪些不利影响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