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2 毫秒
1.
分别采用机制砂MB值、石粉流动度比和机制砂需水量比等指标,测试评价不同含泥量、不同石粉含量的花岗岩机制砂需水性能。结果表明,相比MB值,石粉流动度比和机制砂需水量比对花岗岩机制砂需水性能的评价更为快速有效,并通过混凝土流动性能试验进一步验证了所提出评价方法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广州建筑》2021,49(4)
机制砂的流动度比和胶砂强度是系统反映机制砂性能的关键指标,为揭示机制砂特性与机制砂流动比和胶砂强度之间的关系,本研究通过调整机制砂级配、石粉含量和添加泥粉的方式,系统研究了机制砂级配、石粉含量以及MB值对机制砂流动度比和胶砂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机制砂的级配改变、堆积空隙率增大,其流动度比随之降低,胶砂抗压强度呈现为线性递减趋势,表明通过调整级配适当降低机制砂堆积空隙率对胶砂流动度和抗压强度有利;随着石粉含量增加,流动度比线性下降,而抗压强度则线性增长,说明石粉存在最佳含量;随着MB值增大,流动度比显著减小,抗压强度则呈现为先增大而后降低的趋势,不过其并不会对抗压强度产生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3.
收集湖南地区的不同类型机制砂,对其物理性能进行测试,指标包含:颗粒级配、细度模数、石粉含量、堆积密度、表观密度、MB值、泥块含量、压碎值、表观密度、空隙率、饱和面干吸水率等,以此研究分析湖南各地区的机制砂质量情况。  相似文献   

4.
通过机制砂胶砂需水量比试验,研究了机制砂岩性、细度模数、石粉含量、MB值等材料特性对机制砂胶砂需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机制砂的需水量比与母岩岩性密切有关;机制砂需水量比随机制砂细度模数的增加而线性减小,随机制砂MB值增大而线性增加,随石粉含量的增加而呈线性或指数增加,其中吸附性高的含泥石粉对机制砂需水量比的影响作用显著大于纯石粉。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福建地区熔结凝灰岩和中粒花岗岩两种岩性的机制砂矿物组成、物理性能及对胶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机制砂级配和粒形相同的条件下,不同岩性的机制砂对水泥胶砂性能影响较大~([1]);花岗岩机制砂因石粉吸附性大,对胶砂和易性影响更大,与减水剂适应性更差;而凝灰岩机制砂7d和28d胶砂强度不如花岗岩机制砂。  相似文献   

6.
李军 《新型建筑材料》2020,(5):26-28,32
研究了颗粒岩性及形貌对机制砂混凝土工作性能和抗压强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不同颗粒岩性对机制砂混凝土工作性能影响与原岩的表观结构、石粉含量、MB值等因素相关,石灰岩和石英岩为原岩的机制砂混凝土工作性能明显优于花岗岩和片麻岩为原岩的机制砂混凝土。不同岩性种类对机制砂混凝土抗压强度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原岩的表观结构、原岩的压碎指标,以石灰岩为原岩的机制砂混凝土抗压强度最优。采用冲击式破碎和反击式破碎的机制砂颗粒形貌最接近球形,机制砂比表面积相对较小,拌合物的工作性能良好。经辊式破碎的机制砂颗粒粗糙度较大,这提高了骨料与浆体间的机械咬合作用,提高了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相似文献   

7.
为更好地适应目前多岩性矿石用于生产机制砂的现状,在机制砂相同级配和粒形的条件下,选取6种常见不同岩性机制砂,研究机制砂岩性对胶砂和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岩性机制砂对胶砂和混凝土的和易性影响与机制砂颗粒表面织构、石粉吸附性、化学组成等相关性较大,且钙质机制砂整体上优于硅质机制砂;颗粒表面织构不平整,石粉吸附性大的花岗岩、凝灰岩和片麻岩机制砂对胶砂和混凝土的和易性影响较大,与减水剂适应性较差;不同岩性机制砂的表面织构、石粉吸附性和化学组成对胶砂和混凝土的强度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结合机制砂的颗粒级配、MB值,压碎值等对混凝土的性能进行测试对比。实验表明:机制砂颗粒级配良好时,合理砂率可适当降低,能保持良好的和易性;砂率提高对外加剂掺量影响较小;当MB值≤1.4时,外加剂掺量处于低位,当MB值>1.4时,对外加剂掺量的增加有显著影响;机制砂压碎值越低,混凝土抗压强度越高。  相似文献   

9.
依托华丽高速项目,使用机制砂制备C50预应力混凝土,预制T梁浇筑效果良好。研究表明,通过机制砂级配优化及采取水洗措施,对颗粒级配、MB值、石粉含量等监控,使水洗砂细度模数控制在2.6~3.0,MB值小于1.4,石粉含量小于5%,其表观效果、早期强度、耐久性能等指标满足T梁施工要求。  相似文献   

10.
《混凝土》2018,(11)
为更好地适应目前多岩种矿石加工机制砂的现状,明确岩种特性对于机制砂及混凝土的影响,在机制砂相同级配和粒形的条件下,选取6种常见不同岩性机制砂,研究机制砂岩性对胶砂和混凝土和易性和强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岩性机制砂对胶砂和混凝土的和易性影响与机制砂颗粒表面织构、石粉吸附性、化学组成相关性较大,钙质机制砂整体上优于硅质机制砂;颗粒表面织构不平整,石粉吸附性大的的花岗岩机制砂和片麻岩机制砂,对胶砂和混凝土的和易性影响较大,与外加剂适应性较差;不同岩性机制砂的表面织构、石粉吸附性、化学组成对胶砂和混凝土的强度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机制砂的石质、细度模数、级配、石粉含量、亚甲蓝MB值等理化性能对混凝土的性能产生直接影响,不同产地的机制砂有不同的特性,本文研究分析了聚酸酸高性能减水剂与不同类型机制砂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2.
由于机制砂的颗粒级配没有天然砂好,粒形不好,生产时自带不少石粉,因而可能对其在泵送混凝土时造成不利的影响,在实际的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必须对机制砂的施工养护加强控制。本文探讨了机制砂中石粉的含量给混凝土性能带来的影响,并具体分析了机制砂泵送混凝土施工操作的关键点,可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研究铁尾矿、花岗岩、石灰石及再生骨料4种机制砂中粉体材性、比表面积及含量对MB值测试结果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铁尾矿、花岗岩、石灰石粉体细度及含量的增加,MB值均呈显著的线性增加趋势,表明上述材性机制砂均对亚甲蓝有一定吸附能力,且铁尾矿较强而石灰石较弱;再生骨料机制砂中粉体细度变化对MB值影响不大;云母矿物的存在可能影响机制砂自身吸附能力;机制砂中含泥量变化对机制砂MB值测试结果影响显著;泥粉含量4%时,MB值可能达到或超过1. 4;当机制砂中同时存在石粉和泥粉时,2类粉体各自独立地对MB值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4.
在天然砂资源相对匮乏的今天,用机制砂替代天然砂作为细集料应用于混凝土之中已经成为未来发展的趋势。本文论述了我国机制砂对混凝土性能影响的研究现状,从石粉含量、颗粒级配、亚甲蓝MB值对机制砂混凝土性能的影响以及对机制砂混凝土抗冻性能、抗渗性能和耐磨性能的研究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我国现阶段机制砂混凝土的研究进展提供较为有意义的总结。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人工砂母岩岩性、粒径、石粉含量及比表面积、黏土矿物类型及含量对人工砂亚甲蓝值(MB值)的影响规律及机制.结果表明:人工砂母岩岩性、粒径对其MB值影响较小,人工砂石粉含量及比表面积对其MB值有一定影响;人工砂黏土矿物类型和含量对MB值的影响显著,其中膨胀性黏土(如蒙脱石)的吸附性能远远强于非膨胀性黏土(如伊利石),相同含量蒙脱石人工砂MB值是伊利石人工砂的10倍左右.对于MB值超标的人工砂,降低其MB值的关键在于控制其中膨胀性黏土矿物的掺入及其他种类黏土矿物的含量.  相似文献   

16.
通过考察细度模数、石粉含量、机制砂MB值等参数确定了适合桥梁泵送混凝土的机制砂,确定机制砂细度模数2.8、石粉含量10%、MB值1.3以下;优化混凝土配比,选择混凝土水胶比0.43,经过现场试生产和混凝土性能指标跟踪,所得的混凝土泵送性能良好、强度和耐久性符合要求,在桥梁泵送施工中得到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17.
使用机制砂替代一定量的河砂来制备管桩混凝土,根据不同机制砂性能参数对管桩混凝土性能的影响规律,提出了适合生产管桩混凝土生产使用的技术参数,并进行了离心试验。实验结果表明:当机制砂细度模数在3.5~4.0时混凝土工作性较好;机制砂中石粉含量越高,混凝土需水量越高,导致强度偏低,当机制砂石粉含量小于5%时,对混凝土强度没有太大的影响;机制砂中石粉化学成分对混凝土性能也有很大的影响,当CaO含量越高、SiO2含量越低时,对混凝土性能影响越小;机制砂可以改善混凝土集料的级配,对混凝土离心性能有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18.
通过泵送阻力测定仪,测试了石粉含量、MB值、掺合料和外加剂对不同强度机制砂混凝土可泵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强度机制砂混凝土中,随着石粉含量和MB值的增加,泵送阻力逐步减小,石粉含量20%时,泵送阻力最小;粉煤灰和引气剂能有效降低泵送阻力。高强机制砂混凝土中,随着石粉含量和MB值的增加,泵送难度增大;MB值0.25时,5%~7%的石粉含量不影响高强机制砂混凝土的泵送;相比粉煤灰和矿渣粉,硅灰更能够有效降低高强机制砂混凝土的泵送阻力。超吸水树脂是一种有效降低机制砂混凝土泵送阻力的外掺料。  相似文献   

19.
目前机制砂生产技术比较成熟,已在国内外预制桩行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在预制高强混凝土方桩中使用量不大。本文主要研究了机制砂替代河砂的掺量、机制砂的细度模数、机制砂中石粉含量等对高强方桩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机制砂细度模数在3.1~3.5时混凝土工作性较好;机制砂中石粉含量越高,混凝土需水量越高,导致强度偏低,当机制砂石粉含量小于8.5%时,对混凝土强度没有太大的影响;机制砂部分替代河砂可改善混凝土中的集料级配,适量的石粉改善了混凝土的和易性,提高了混凝土密实性。  相似文献   

20.
机制砂在工程中已广泛应用,颗粒级配、砂率及石粉含量作为其配置混凝土的关键指标,对混凝土性能有重要影响。本文以石灰石机制砂为细骨料,配制了C50自密实混凝土,分析机制砂级配、砂率及石粉含量对其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机制砂级配不良,小于1.18mm颗粒过少时,会导致机制砂混凝土易离析、泌水等不良工作性能;在配制混凝土过程中,可通过调节机制砂中大于1.18mm和小于1.18mm颗粒的比例改善机制砂混凝土的级配,提高其保水性和黏聚性,保证混凝土强度;机制砂砂率过低会出现离析、泌水等现象,而砂率过高会显著影响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砂率在39%~42%范围内时,混凝土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良好;石粉可发挥微珠效应,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机制砂混凝土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但过高的石粉含量会打破混凝土密实状态,产生负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