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师炳河 《山西建筑》2004,30(24):223-224
结合某高速公路沥青面层施工实践,阐述了沥青面层均匀性的重要性,从沥青混合料的级配类型、摊铺等方面,介绍了提高沥青路面面层均匀性的技术措施,从而改善沥青混合料的拌和、运输、碾压施工工艺,以达到铺面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郭小宏 《建筑机械化》2006,27(10):49-52
通过对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的分析,指出了从沥青混合料拌和站集料的堆放、混合料拌和到运输、卸料、摊铺、碾压等各个工艺过程中,集料均匀性、温度均匀性、压实密度均匀性偏离设计目标的原因。提出了从完善施工工艺过程与施工设备性能的角度,基本保证混合料均匀性和压实密度均匀性的技术手段,从而为路面质量的整体稳定性与路面使用的耐久性提供技术保证。  相似文献   

3.
根据沥青混凝土路面不均匀性的实际问题,分析沥青面层不均匀性而产生多种早期破坏现象的原因,提出解决沥青混凝土路面不均匀性的措施,主要有:碎石由大碎石场按工程需要配置和生产;碎石进场后要重新筛分等。实践证明,这些措施对沥青路面的设计、施工和管理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徐爱华 《山西建筑》2009,35(1):298-299
对沥青混合料路面均匀性的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选择合适的沥青混合料类型和原材料、加强对原材料的管理、正确进行沥青混合料的设计、采用合适的拌和、运输方式和摊铺、碾压工艺,有利于提高沥青路面的均匀性。  相似文献   

5.
在小变形前提下,假设材料弹性模量为梁厚的线性函数,采用简易积分方程,推导出非均匀材料纯弯曲梁的弯曲问题解析解,考察了不同梯度变化弹性模量对应力分布的影响。数值算例结果表明:其横截面应力分布规律与均匀材料梁明显异同。此结果为结构的设计提供了准确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结构化学性质以及在成岩温度压力的变化等方面论述了花岗岩成岩过程中放射性元素分布的不均匀性及其原因  相似文献   

7.
采用压力胶片技术,选用不同规格压力胶片,在不同轮载及不同路面粗糙程度条件下就轮胎与路面接触区域的面积、压力分布和应力集中分布等展开了研究.结果表明:压力胶片技术能够很好地反映轮胎与路面间的真实接触状态;宜采用0.20~0.60MPa压力胶片和0.50~2.50MPa压力胶片分别研究轮胎与路面接触区域的面积和应力集中分布;轮胎与GAC-13C,AC-13级配路面的接触面积相近,但都小于轮胎与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接触面积;轮胎与GAC-13C,AC-13级配路面接触区域的应力集中分布均明显优于其与水泥混凝土路面接触区域的应力集中分布,轮胎与GAC-13C级配路面接触区域的应力集中分布优于轮胎与AC-13级配路面接触区域的应力集中分布.  相似文献   

8.
应用自主开发的数值模拟系统,通过数值试验,很好地描述了岩石破坏损伤演化过程中渗流场变化规律,包括岩石在应力.应变曲线不同阶段的渗透率演化规律、非均匀性对渗流场分布和渗透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非均匀性对岩石的应力峰值强度、峰值前后渗透性演化规律及其破裂机制的影响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非均匀温度对空间钢结构的影响,以武汉市东西湖区"国家网络安全与人才创新基地展示中心"钢结构为对象,以长期实测的数据为依据,研究分析了钢结构在露天施工条件下的非均匀温度分布规律,并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SAP2000 V15对钢结构进行模拟分析,与现场实际采集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同一时刻,结构在水平方向上温...  相似文献   

10.
为定量研究玻化微珠砂浆在搅拌过程中骨料分布均匀性受搅拌条件的影响,对新拌玻化微珠砂浆中的骨料进行分离,并根据分离得到的骨料与砂浆质量占比,定义了评价新拌砂浆中骨料分布均匀性的均匀度指数。试验结果表明:新拌砂浆中骨料分布均匀性随搅拌时间的延长呈先优化后劣化的变化趋势,搅拌过程中存在最优均匀度;卧式与立式搅拌机均在搅拌至4 min时达到最佳均匀度,卧式搅拌机的新拌砂浆中骨料分布均匀度优于立式搅拌机;玻化微珠骨料参与搅拌的时间相同时,采用先搅拌后投入玻化微珠骨料的方式能够优化骨料分布的均匀性。更高的搅拌机转速能更快提升新拌玻化微珠砂浆均匀度,但是较低的搅拌机转速下拌和的新拌玻化微珠砂浆极限均匀度更优,达到极限的耗时更长。  相似文献   

11.
基于线弹性层状体系理论,采用路面结构有限元法,主要探讨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剪应力的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在各结构层材料性能和厚度允许选择范围内,最大剪应力均分布在距路表3cm深度范围内;影响剪应力大小的最主要的因素是沥青层模量、泊松比和基层模量。通过计算数据与试验测试抗剪强度对比分析可知:对于普通三层沥青层面层结构,上面层和中面层应进行剪应力验算,且验算时需找到准确的计算点位才能得到各层内最大剪应力值。  相似文献   

12.
SMA路面的若干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SMA)路面的特点及其结构机理,并从工程实践考虑,讨论了采用该材料路面应关注的重点问题;提出了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路面的设计方法;认为SMA能大大提高沥青混合料和沥青路面的性能,延长使用寿命,减少维护费用,但也须因地制宜,结合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3.
针对桥面铺装混凝土调平层和沥青面层之间接触状态评价指标缺失的问题,提出了层间接触系数β的概念,运用理论推导的方法得出部分连续式双层梁层间接触系数的计算公式,并设计部分连续式双层梁弯曲试验,分别在混凝土调平层表面进行拉毛、刻槽和凿毛处理,然后在不同黏结层改性沥青洒布量的条件下进行层间接触系数的测算.结果表明:凿毛处理后的层间接触状态最好,此时层间接触系数最大值为0.483,黏结层改性沥青最佳洒布量为1.6~2.0kg/m2;拉毛和刻槽处理后,层间接触系数最大值分别为0.428和0.412,黏结层改性沥青最佳洒布量为1.2~1.6kg/m2.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人们对道路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通过严格规范的施工工艺,对路面接缝进行科学有效的处理,可以保证路面的平整坚固,提高使用质量。文章主要针对这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讨论。  相似文献   

15.
李明光 《城市建筑》2014,(30):247-247
随着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人们对道路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通过严格规范的施工工艺,对路面接缝进行科学有效的处理,可以保证路面的平整坚固,提高使用质量。文章主要针对这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讨论。  相似文献   

16.
基于表面活性温拌沥青路面技术平台,进行了温拌橡胶沥青混合料路面试验研究与上海首次工程试点应用,表明温拌橡胶沥青混合料与热拌橡胶沥青混合料性能相近,温拌橡胶沥青路面技术显著降低了橡胶沥青路面生产施工能耗与污染排放,路面具有良好压实特性与使用性能。  相似文献   

17.
水-荷载的耦合作用是沥青路面早期损坏的主要原因之一。首先基于饱和多孔介质理论,建立饱水沥青路面动力响应分析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并给出了荷载作用形式、边界条件和材料参数;而后对比分析了动态荷载作用下,饱水沥青路面和无水沥青路面的竖向位移、竖向应力、剪应力和孔隙水压力的空间分布情况。结果表明,与无水状态相比,饱和状态下沥青路面的应力场和位移场都发生了变化,且出现了较大的孔隙水压力的正负逆转,这种孔隙水压力的反复作用将导致集料和沥青粘结的破坏。  相似文献   

18.
城市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罩面层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水泥混凝土路面使用一定期限后加铺沥青路面在旧路改造中比较普遍。然而,沥青加铺层中迅速发展的反射裂缝也是此结构方案的主要病害。结合反射裂缝的发生机理,通过柳州市潭中西路铺筑的试验路段,从沥青加铺层结构设计和施工中旧路面的加固处置工艺两个方面阐述了如何预防和延缓反射裂缝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层间接触状况对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界面单元模拟了不同交通等级条件下水泥混凝土路面板与二灰碎石层的接触状态,重点讨论了层间接触面粘聚力和摩擦角变化时,路面板的弯沉和层间剪应力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当接触面粘聚力一定时,轮隙处最大垂直位移(弯沉)随接触面摩擦角的增加呈现不规则变化;当接触面摩擦角一定时,最大弯沉和板中最大拉应力基本上随粘聚力的增加而增加,但当粘聚力大于10kPa,最大弯沉和板中最大应力均不再发生变化;在各级交通等级条件下,层间接触面的剪应力很小,不会发生层间的剪切破坏,因此,在施工过程中企图以增大层间粘聚力来提高施工质量的作法是不可取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