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8根试件采用碳纤维板配套锚具及张拉装置,进行预应力碳纤维板侧面加固混凝土梁的抗弯性能试验,分析了预应力、配筋率、加固长度和高度对加固效果的影响,对加固后的混凝土梁的破坏形态、承载能力、挠度、裂缝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预应力碳纤维板侧面加固可明显提高构件的受弯性能。  相似文献   

2.
预应力碳纤维板对混凝土梁进行抗弯加固已被证明是有效的加固方法,以现场施工为依据,详细介绍了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施工过程,对选择原材料及锚具、安装底座及钻孔、处理梁底混凝土表面、安装张拉装置、控制张拉过程及进行表面防护等工艺进行了分析,对指导施工有很大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毛铁军 《山西建筑》2010,36(5):166-166,224
对预应力CFRP布加固补强钢筋混凝土梁进行了阐述,简述了预应力CFRP布较普通CFRP布加固补强钢筋混凝土梁的优点,着重介绍了其施工工艺和技术要点,以推广其应用。  相似文献   

4.
5.
采用自主研制的一套预应力碳纤维板锚固和张拉机械装置,在3根长5.6 m的混凝土梁上使用该加固系统对碳纤维板做了张拉和锚固,进行了变黏结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混凝土受弯构件的试验研究,对比分析了在碳纤维板和混凝土受弯构件之间使用有机胶黏结、不使用有机胶黏结和利用电加热装置使得前期有黏结而后期无黏结对混凝土受弯构件裂缝、承载力的影响情况。试验结果表明:变黏结预应力同时具有无黏结和有黏结预应力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碳纤维板在张拉及使用阶段的预应力损失分析是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技术的关键问题之一。在分析总结现有预应力碳纤维加固工艺的基础上,借鉴GB 50010—201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对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混凝土结构产生的预应力损失分项进行计算,并给出各项预应力损失的计算方法。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建议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混凝土结构的预应力损失估算值取为张拉控制应力的10%~15%。  相似文献   

7.
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钢筋混凝土梁预应力损失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25根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钢筋混凝土梁试验研究,分析了预应力加固梁制作各工序的预应力损失。试验结果表明:当预应力水平分别为20%和30%时,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梁的平均预应力损失(相对于初始预应力)分别为14.38%和15.36%。对碳纤维板采取超张拉和二次超张拉技术,可以有效减小预应力损失。基于国内外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的预应力损失计算方法,将预应力损失分为三部分:碳纤维板和锚具间的滑移引起的预应力损失、混凝土弹性压缩变形引起的预应力损失和碳纤维板应力松弛造成的预应力损失。在试验基础上,提出了三部分预应力损失的计算表达式,为预应力碳纤维板的加固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在多条预应力碳纤维板分次张拉加固混凝土梁的过程中,碳纤维板之间相互作用造成的预应力损失不容忽视。通过不同维度的应力分析,得到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混凝土梁多次张拉时产生的预应力损失计算公式,并对比分析了各维度计算公式的区别和适用范围。基于张拉预应力损失计算公式提出了碳纤维板预应力加固中的超张拉设计方案,并对其适用条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文章介绍了一座20m钢筋混凝土T梁桥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方法,并通过荷载试验、承载能力验算与技术状况对加固效果进行评定。荷载试验结果表明:同一试验荷载作用下,采用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后的T梁跨中截面应变减小约24%,挠度减小约7%,加固后各片梁受力更加均匀,桥梁的横向联系增大。加固前、后主梁的固有振型不变,一、二阶实测频率分别较加固前增加了2.54%和20.68%。承载能力验算表明:采用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后主梁抗弯承载能力提高了17%。技术状况评定表明:加固后桥梁总体技术状况评估等级由4类桥变为2类桥。研究表明,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法可以增加主梁的抗弯刚度和承载能力,是一种合理有效的桥梁加固方案。  相似文献   

10.
预应力碳纤维布加固混凝土梁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世宏  张怀东 《工业建筑》2006,36(Z1):1001-1003
对预应力碳纤维布加固的混凝土梁、普通方法粘贴碳纤维布加固的梁及未加固梁进行对比试验并分析。试验表明,用预应力碳纤维布加固梁,充分利用了碳纤维布强度,改善了梁的结构性能,加固效果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1.
针对现有加固方法中的诸多缺点,提出使用预应力加筋碳纤维板(SCFRP)加固混凝土梁的新技术。对预应力加筋碳纤维板加固混凝土梁进行试验研究,主要讨论试验梁的加固工艺和碳纤维板的张拉控制应力等参数对加固性能的影响,以未加固梁为参考梁,研究加筋碳纤维板与普通碳纤维板加固混凝土梁效果的异同。试验结果表明,预应力加筋碳纤维板加固成本低、锚具效果优且能较好地提高结构变形能力,达到极限拉伸应变从而充分发挥其作用。此外,该技术使高强钢丝与碳纤维丝在加固工程中优势互补,形成一种性能优良、成本较低且施工方便的新型加固材料,值得在实际工程中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预应力碳纤维布加固混凝土梁施工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李世宏 《施工技术》2004,33(7):60-62
研制了对碳纤维布施加预应力的锚具及施工机具 ,通过试验研究、工程实际应用形成了施工工艺。试验表明用预应力碳纤维布加固梁 ,能充分利用碳纤维布强度 ,改善了梁的结构性能 ,加固效果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3.
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混凝土梁的粘结锚固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预应力碳纤维板材加固混凝土梁构件的应用做了初步的研究,提出了应用预应力碳纤维板材加固梁构件的试验施工工艺;对施加预应力后的碳纤维板与混凝土结构结合面间的粘结锚固的可靠性和通过粘结锚固能施加到混凝土结构上的有效预应力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研究并采用了一种简单适用的新型粘结锚固措施后,碳纤维板张拉力能有效地通过粘结和锚固将预应力加到混凝土结构上,能施加的有效预应力为张拉力的65%~80%,试验结果可为工程应用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桥梁加固改造技术是针对正在使用的旧桥进行检测、评价、维修、加固或改造等技术对策的总称,是一项十分重要且需要将专业知识灵活运用的工作,是将专业的基础理论与实际的桥梁结构病害结合在一起,需要考虑的因素涉及方方面面。文章为验证板梁加固后的静载试验结果,对试验板梁采用Midas FEA有限元程序对板梁建立三维实体模型,对加固前后的板梁受力过程进行模拟分析。  相似文献   

15.
预应力碳纤维布加固混凝土梁预应力损失试验研究   总被引:25,自引:3,他引:25  
预应力碳纤维布加固混凝土结构技术是一种加固效果明显、应用前景广阔的加固技术,在这项技术中预应力损失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根据试验中所使用的张拉设备以及施工工艺,对张拉过程中装置变形造成的损失、粘贴碳纤维布过程中的损失、放张碳纤维布时的损失、材料特性造成的长期损失的产生机理进行了分析。试验中重点对2组试件共7根混凝土梁碳纤维布放张后的预应力损失做了深入研究,并提出了放张后预应力损失计算公式。还提出了有效预应力的计算公式及减少预应力损失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16.
以往使用不施加预应力的碳纤维材料加固构件不能最大限度发挥材料性能,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技术可有效解决上述缺陷。本文在此基础上优化了锚固设备,并对6根采用外部粘贴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的构件进行了抗弯试验,分析了3套锚具的性能,研究了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对试件特征荷载、裂缝发展、碳板与钢筋协同性等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可显著提高受弯构件开裂及屈服荷载,减小构件使用阶段内的变形,充分发挥碳纤维材料性能。  相似文献   

17.
面对数量众多,使用范围极广的旧危桥,拆除重建不仅耗资巨大,而且在新建期间全社会为之付出的综合代价更加高昂。实践证明,采用适当的加固技术和拓宽措施,能恢复和提高旧桥的承载能力及通行能力,延长桥梁的使用寿命,满足现代化交通运输的需要。碳纤维板、钢板加固是我国常用的桥梁加固方法。文章验证了碳纤维复合板材对预应力板梁的加固效果,选取某运营高速公路现役桥梁中较常见的20 m跨径的后张预应力空心板梁,进行板梁的单梁荷载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18.
基于延性的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混凝土梁设计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完成2根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混凝土梁试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根据确定的目标延性系数反算碳纤维板加固面积或初始张拉控制应力的设计计算方法。通过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的比较,说明计算方法具有良好的适用性,可为实际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碳纤维加固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新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20.
预应力CFRP板加固混凝土梁研究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薛伟辰  曾磊 《工业建筑》2006,36(4):12-14
CFRP板加固混凝土梁是一种新型的加固方法,但该方法存在着CFRP板强度利用率不高、对梁正常使用性能改善不明显等问题。通过对CFRP板施加预应力,不仅可以充分利用CFRP板的强度,还能有效地改善加固梁的受力性能,进一步抑制梁的变形和裂缝的开展。目前国内外已有的研究主要包括预应力CFRP板锚具研究、预应力CFRP板加固混凝土梁试验研究、预应力CFRP板加固混凝土梁非线性有限元分析以及预应力CFRP板加固混凝土梁理论研究等4个方面。对国内外预应力CFRP板加固混凝土梁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综述与分析,并对将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