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海绵城市顾名思义是指城市可以像海绵一样,遇水具备吸蓄、渗透及净化能力,让城市中的水处理更自然、灵活,以解决城市中逢雨必涝,旱涝并济的现状。据《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所指,未来城市建设须以"慢排缓释"和"源头分散"为规划宗旨,强调优先利用生态边沟、雨水花园、下沉绿地等生态措施来控制及组织排水。雨水花园作为城市的"海绵体"重要形式之一,是新时代的一种新型生态科技,是生态持续的措施手段,它可以有效的净化雨水,同时还具有成本低、效率高、使用方便等特点。本文在国家加强海绵城市建设要求背景下对雨水花园进行了一些介绍,主要是分析它的前期设计和建设理论,同时还针对它的后期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规划。本文对雨水花园一系列的讨论,希望可以给我国实际建造以参考。  相似文献   

2.
城市水生态问题已严重影响城市和谐发展。文章以厦门海绵城市建设为例,介绍了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性和雨水花园结构,分析了雨水花园建设的植物选择标准,阐述了雨水花园植物的选择和配置,以提高在海绵城市雨水花园建设中植物的科学合理搭配和有效应用。  相似文献   

3.
海绵城市的建设是为了减轻大暴雨时城市的排水压力,解决城市的内涝问题,其包括了"渗、滞、蓄、净、用、排"等多种技术措施。雨水花园是海绵城市建设的一种形式表现,在建设中,雨水的收集和净化是整个功能得以实现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4.
我国大中城市中现存老旧小区建设时间较早,规划设计要求不高,配套设施不足,供水和雨污设施落后,导致小区内供水不足问题日益显现,而在多雨时节却内涝成灾。"雨水花园"是城市海绵化改造中常用的可延续性的生态雨洪控制与雨水收集技术。基此,综述了"雨水花园"研究现状,分析了国内外案例应用情况,探讨"雨水花"园在福州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中的运用。研究结果认为,老旧小区的改造应是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但可以改善老旧小区的基础配套设施,也有助于增加城市的"海绵体",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城市的水体污染,让城市市民生活更美好。  相似文献   

5.
在城市规划和城市开发建设中贯穿海绵城市理念,对城市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本文通过一些实例探讨了屋顶花园、下凹绿地、植草沟、雨水花园和透水路面等海绵设施在缓解城市内涝、控制雨水径流污染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城市内涝成为现代城市建设中的主要问题,海绵城市建设能够合理分配雨水资源改善城市生态。本研究调查了福州海绵城市建设,分析其园林景观植物的特性,并阐述其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海绵城市理念的核心思想和周边技术,从下凹式绿地、小区绿化系统、小型人工湖、生态草沟、雨水花园等方面论述了海绵城市理念的具体应用,以解决城市内涝问题,达到打造生态、宜居、低碳城市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道法自然的海绵城市,无疑是实现良好生态环境的最佳方式之一。城市景观作为海绵城市的重要载体,小到雨水花园,大到湿地公园,景观用大大小小的细胞肌理给予海绵城市有效的支撑。本文以天津生态城美嘉园海绵城市建设为例,阐述建筑与小区的海绵城市与景观双融设计核心原则与技术原理,探索在项目中的实际运用与创新技术,实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热岛有缓解"的海绵城市建设目标,让老百姓切实感受到海绵城市带来的绿色、生态、和谐。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我国城市内涝频发,雨水得不到有效回收循环再利用。海绵城市的理念是对雨水利用的发展和创新,是新时代解决城市内涝问题的突破和完善。通过白城市海绵城市建设实践,针对目前城市现状提出海绵城市建设建议。  相似文献   

10.
<正>建设海绵城市是党中央、国务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倡导绿色发展的重大举措。为应对雨季频发的城市内涝,越来越多的城市建设实施"海绵"战略,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2016年以来,海绵城市建设进入加速期。福州、大连、深圳、上海、三亚、青岛、天津、北京等14个城市入选第二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江西、甘肃、江苏、安徽、四川、山东、吉林等多个省份陆续公布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实  相似文献   

11.
<正>所谓"海绵城市",就是指城市要像海绵一样,遇到雨水时把它们吸纳起来,缺水的时候再吐出来利用。建设海绵城市要求城市有更多的海绵体,包括河、湖、池塘等天然水系,特殊的规划设计让城市中的绿地、花园、道路、房屋、广场成为滞留雨水的绿色设施。届时,整个城市将建立"渗、蓄、滞、用、排"等多种生态化技术的新型城市雨水处理系统,将80%左右的雨水留住。目前,安徽省已全面启动海绵城市建设,按照要求,到2017年底,城市内涝积水点基本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12.
《安徽建筑》2019,(11):75-76
海绵城市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系统理念,其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非常重要,尤其是在一些容易出现洪涝灾害的城市,能够有效地防止城市发生雨洪和内涝出现。文章通过分析海绵城市的基本概述及应用原则,从城市道路绿化带、自然排水系统、雨水花园、可渗透路面几方面对海绵城市理念在城市园林设计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阐述。从而促进当前城市化进程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海绵城市具有优良的雨水综合管控的水力特性,是系统解决城市水问题的重要手段,成为国家重要战略发展目标。海绵城市的建设需要契合本地特征,因地制宜。对深圳市历史内涝点进行调查和分析,在内涝成因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针对深圳市内涝特点的海绵城市建设体系和策略,以缓解城市的内涝风险,为类似城市的海绵城市建设及内涝解决方案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居业》2015,(19)
<正>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海绵城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旨在指导各地推广和应用低影响开发建设模式,充分发挥城市绿地、道路、水系等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使城市开发建设后的水文特征接近开发前,有效缓解城市内涝、削减城市径流污染负荷、节约水资源、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清华大学校长陈吉宁认为,海绵城市,就是要让水在城市中的迁移活动更加"自然"。海绵城市强调优先利用植草沟、雨水花园、下沉式绿地等"绿色"措施来组织排放径流雨水,以"慢排缓释"和"源头分散式"控制为主要规划设计理念,先利用场地源头设施对径流进行促渗减  相似文献   

15.
每逢梅雨季,长江中下游地区降雨量长期过于集中,排水不及时,产生大量的积水和径流,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经济损失。针对此类现象,海绵城市的发展建设愈发重要。海绵城市利用下凹绿地、雨水花园等措施可以增大城市的雨水渗透能力,减小雨水径流,降低城市内涝现象。结合南京某新建小区的海绵设计,对海绵城市年径流总量控制和面源污染削减率两个重要指标进行计算方式分析,以满足城市规划要点要求。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城市内涝,减轻市政排水管网压力,上海推行了海绵城市的策略。上海市静安区中环绿地项目采用透水铺装、雨水花园、地埋式一体化水处理设施和水监测系统等多种形式,进行了海绵城市建设的实践。介绍了项目从方案设计到施工建设、后期维护的具体过程。为城市绿地的海绵城市建设、雨水控制循环再利用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7.
视点     
正海绵城市怎么建?李俊奇:海绵城市的建设首先应该尊重科学北京建筑大学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院长李俊奇认为,海绵城市的建设首先应该尊重科学。不能"一刀切",过分地夸大或者贬低绿色雨水基础设施(包括绿道、湿地、雨水花园、森林、乡土植被等)的作用。绿色雨水基础设施能够减少径流总量、减轻径流污染、美化环境,这是无可争议的。但是遇到大暴雨,若没有管渠系统的快速排放,城市还是会面临内涝的问题,因此在  相似文献   

18.
针对太原市的地理位置与气候特点,提出了防治内涝,建设海绵城市的理念,通过分析目前生态城市建设的情况,对海绵型城市建设对策进行了研究,提出了雨水就近截留利用、提高雨水入渗能力、加强调蓄设施建筑等措施。  相似文献   

19.
石碧岩 《建筑施工》2020,42(11):2152-2154
陕西西咸新区作为国家第一批16个“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之一,其在生态园林、绿化带、生态滤沟、透水路面、公路边沿、雨水花园、屋顶花园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规划设计,最终成效显著,给其他的海绵城市建设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0.
海绵城市建设对于解决城市内涝、净化雨水和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作用,是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把握城市建设现状、发展需求与面临的形势的基础上,介绍了当前海绵城市设计的主要途径,结合当前海绵城市设计过程中存在的缺陷提出了改进性建议,针对国家对于海绵城市建设所需起到的作用,对海绵城市建设提出了进一步的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