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综合管廊是现代化城市市政设施建设的新理念。论文剖析了综合管廊的技术优势,系统分析了综合管廊设计的要点和方法,并对综合管廊施工建造的相关技术进行了对比研究,促进城市综合管廊的应用实践。  相似文献   

2.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对城市管线的建设、运行、维护及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平潭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为例,针对地下综合管廊传统施工技术存在的施工周期长、施工环境污染等缺点,提出采用刚柔复合防渗漏可回收支护技术及预制叠合装配式技术,实现了缩短施工周期、减少环境污染及节约资源的绿色建造理念。同时,基于BIM及物联网技术,通过地下综合管廊监控系统建立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数据平台,精准控制及管理,显著减少了人为操作误差,实现物物相连、信息共享和交换功能,解决了地下综合管廊项目生命周期全阶段数据链断链及管理低效的问题,降低了维护管理成本,实现了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智能化、信息化的智慧运维。  相似文献   

3.
王鹏  王天野  郭少杰 《建筑施工》2021,43(7):1346-1348
当前现浇综合管廊施工中,传统施工工法多采用底板、侧墙和顶板分2次浇筑的方式,所涉及的钢筋绑扎、模板支设及混凝土浇筑也均分2次进行施工.对此,根据综合管廊的结构特点,阐述了综合管廊钢筋骨架和模板整体支设一次浇筑完成的施工新方法,以期为高速、优质、安全地建造综合管廊提供可靠的技术保证.  相似文献   

4.
为了减少脚手架、模板用量,降低综合管廊建造成本,提高隧道综合管廊施工工效和施工安全性。以十堰市地下综合管廊风神大道中段为例,对隧道综合管廊廊体进行了结构拆分设计,区别于传统现浇施工,此方法是借鉴装配式建筑节点连接方式,将一块块墙、板在工厂内进行预制并运输到安装现场,辅以安装设备进行装配作业。结果表明,这种新型的隧道管廊结构施工技术具有节省空间、极大地减少脚手架及模板用量、施工速度快、质量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夏源 《建筑技术》2021,52(6):691-694
某大型地下交通工程管廊施工中,通过分析智能建造技术应用关键点,提出BIM与IOT技术融合驱动的管廊智能建造方法,采用IOT技术实现施工现场的数据实时采集,应用BIM技术进行施工现场的智能安全管理;使用BIM与RFID技术集合管廊的基本信息和施工信息,通过管廊信息集成化、信息采集智能化、识别精确化、定位可视化,实现了管廊的施工过程全方位管理.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近年来大力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其建设量日益增大。但国内管廊施工技术体系尚不完善,施工过程中常常存在各种各样的难点问题,需求与技术矛盾日益凸显。而近年来BIM技术在国内发展愈发成熟,广泛应用于工程施工过程管理。BIM技术具有可视化、模拟性、参数化、协调性等优点,能帮助管理人员解决传统施工中的难题。本文通过工程实例应用,介绍了BIM技术在综合管廊中的应用,助力综合管廊施工过程精细化管理,对类似工程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针对综合管廊的优越性,作为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重要内容和保障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设施已逐步提上议事日程。文章初步探讨和分析了综合管廊在国内的发展概况,结合管廊的优点和管廊分类讨论了管廊不同施工方法在城镇建设中的适用性。同时,对管廊不同施工方法的工程造价、经济性指标、施工组织及工期安排进行了分析,展望了暗挖法管廊施工的技术前景。  相似文献   

8.
张帆 《福建建筑》2009,(11):101-103,114
目前,地下综合管廊已成为城市管线现代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通过对各种管线进入综合管廊的技术可行性进行分析,对纳入不同管线管廊的造价进行分析比较,提出目前阶段建造管廊推荐纳入的管线构成。最后分析目前国内管廊工程管线收容存在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对地下综合管线廊道建设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十堰市地下综合管廊PPP项目在进行中心城区管廊施工时采用了盾构法建造技术。以此为例,在施工盾构隧道管廊内部结构时,对如何确定盾构隧道分隔墙结构形式、如何确保后浇混凝土结构与预制盾构管片的有效可靠连接、如何解决盾构隧道内混凝土浇筑难题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最终总结得出了一整套盾构隧道管廊内分舱结构的设计与施工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0.
预制拼装综合管廊施工效率高、质量易于控制,可有效缩短现场施工周期、降低综合建造成本。针对目前工程中4类典型的预制拼装综合管廊结构体系(即整舱预制拼装综合管廊、叠合板式拼装综合管廊、预制板式拼装综合管廊和预制槽型拼装综合管廊),较为系统地介绍了其构造特点与适用范围。在此基础上,梳理了我国预制拼装综合管廊的结构设计方法与工程应用情况,并对今后我国预制拼装综合管廊结构的研究与应用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11.
长春市范家屯因地质、水文、气候等诸多复杂特性,地下管线较难开挖,最终建造预制拼装式综合管廊作为地下管路控制方案。本文介绍了预制管廊的技术特点及与普通现浇管廊的不同之处,并就二级防水设置下管廊细部节点的处理给出了解决方案,为全国其他管廊工程的防水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董迎健 《市政技术》2020,(6):234-236
对城市地下综合管廊中绿色施工技术的应用进行了分析,通过明确应用绿色施工技术重要意义,探讨综合管廊循环水喷淋养护系统、综合管廊组合式支架、综合管廊墙孔洞橡皮塞封堵技术、定型化盘扣式脚手架、组合式支护技术、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环境保护控制措施在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中的应用,同时对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绿色施工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研究表明,在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施工中应用绿色施工技术,符合当前工程建设绿色施工要求,满足可持续发展理念要求,能够实现环境保护理念与实际施工的有效融合。  相似文献   

13.
针对预制装配式地下综合管廊施工技术展开讨论,对地下综合管廊施工技术进行了阐述.分析地下管廊施工技术施工的主要特点,研究如何通过合理有效的方式,对装配式地下综合管廊施工技术进行有效提升应用.  相似文献   

14.
随着国家的大力推广,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采用综合管廊的敷设方式,管廊要经久耐用,首先要确保防水质量。本文结合淮北市综合管廊实例,介绍了管廊防水施工要点,为国内管廊的施工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为了调查综合管廊巡检机器人技术应用现状,从检测和运动形态方面对相关机器人技术进行了分析和分类研究,给出了综合管廊巡检机器人技术应用建议方案,并对综合管廊巡检机器人进行了经济性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目前综合管廊巡检机器人以日常视觉检测和轮式与履带式形态为主,实用性不足无法有效替代人工巡检;综合管廊结构缺陷的智能识别、应急与专业巡检机器人、标准化与大数据分析是未来综合管廊巡检机器人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机器人建造成本只有现有综合管廊建造成本3%,增加的成本仅占综合管廊产生收益很小的一部分,却具有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此外,在综合管廊工程设计阶段考虑机器人作业空间和检测需求,能够降低机器人应用成本。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提升单仓综合管廊建造质量并解决城市公共设施建设中的一些常见问题,本文以江门人才岛规划建设为例,介绍了单仓综合管廊预制的施工工艺。分析了分块预制工艺流程的各个关键步骤,提出采用立式浇注工艺模具、快速连接件、实现高效率浇筑以及稳定吊装,同时提出了包括模具开启、吊入钢筋骨架、混凝土浇筑作业、蒸汽养护等一系列重要施工环节在内的技术解决方案。研究结果表明,在城市综合管廊建设中应用分块预制技术能够有效提升施工效率,有效解决传统现浇法管廊建设模式存在的诸多问题,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地下综合管廊常埋在地下水位以下,不仅会缩短管道的使用寿命,而且高压线路常会因潮湿而着火,严重影响后期操作过程中的危害和安全性,因此,防水系统的构建是综合管廊的关键环节.本文总结了在富水区建造综合管廊的过程,分析了综合管廊防水施工的质量问题,并总结了预防和处理该问题的措施,实际防水施工质量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相似文献   

18.
地下综合管廊作为近年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关注的热点话题,学术界涌现了大量相关文献。为探析我国综合管廊研究的动态,明确综合管廊研究的热点和前沿,以2003—2018年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收录的与综合管廊研究相关的349篇核心文献为研究对象,借助Cite SpaceⅤ等工具,对综合管廊的研究特征、研究热点及前沿进行可视化分析。研究表明:同济大学的研究成果最为丰硕;建筑科学、城乡规划、管理学、经济学及交通运输为综合管廊主要研究领域;综合管廊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地下空间、规划设计、建造施工、投融资模式、运营管理及信息技术六个层面。通过热点关键词演进趋势分析得出,施工技术、规划布局、BIM技术在全生命周期的应用、PPP模式、收费价格、风险分担、智能运维管理等成为综合管廊研究的最新趋势。最后对综合管廊的后续研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9.
由于地下综合管廊施工涉及较多施工内容,因而也就涉及多项施工技术应用,地下综合管廊施工技术应用成为了其建设过程重要控制对象。基于此,对地下综合管廊施工技术应用及其相关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20.
在城市现代化建设及建筑业信息化大背景下,BIM技术用于综合管廊建设和运维管理是必然趋势。综合管廊具有工程环境复杂、管线种类繁多且高度集中、附属设施工程庞大等特点,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因此BIM技术在综合管廊建设和运营管理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在论述综合管廊建设必然性及BIM技术适用性的基础上,首先介绍了国内BIM技术在综合管廊协同设计、施工管理及运维管理方面的应用及研究现状;然后对BIM协同设计平台构建及实施、BIM 4D虚拟施工和BIM运维管理系统架构的关键技术进行了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