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存量发展阶段,城市由快速扩张转向"修补、调整和更新",使得致力于空间品质提升和公共活力激活的城市设计作用日益突出。当前,城市设计实施表现出单一的强制性实施特征,这与城市设计遵循的"活力公共、人本回归、多元创新"等理念背道而驰。文章检讨了当前城市设计的实施机制与潜在问题,倡导从静态蓝图向实施行动转变,注重设计实施的主动性和诱致性,构建基于多方协作与共同行动的系统性实施路径,并以深圳观澜河生态文化走廊规划设计为例,探讨实施组织和协作行动中的成效与困境,以期为城市设计实施机制创新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滨水地区的开发或改造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通过对城市滨水地区的开发建设问题分析,结合常州市武进西太湖生态休闲区环湖地区规划设计案例,提出新时期城市滨水地区规划应贯彻"保护生态、展示形象、营造活力"的设计理念,以"保护生态"为基础,以"展示形象"和"营造活力"为目标,走向"生态、形象、活力三位一体",并探讨其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3.
城市滨水区作为城市空间中人工环境和自然景观的交接地带,是一个城市发展的历史见证,具有深厚的文化传承和物质文明资源.我国的城市建设给滨水区带来繁荣的同时,也带来了建设性的破坏.本文以邯郸市滏阳河多元滨水空间为研究对象,分析邯郸市滏阳河滨水空间的现状,阐述主要滨水空间功能需求,提出滏阳河及两岸多元滨水空间的营造对策,以期为...  相似文献   

4.
分析现有国内外的滨水开发特征,结合对南宁市邕江沿岸滨水地区的调研与研究,提出关于沿江滨水地区规划设计及开发的~些总体规划理论方法,探索适合城市沿江滨水地区综合发展的规划思路。  相似文献   

5.
查君 《规划师》2008,24(4):83-86
大型滨水住区必须放在更高一层次的空间背景中加以研究,对滨水区整体进行考虑,通过引入城市设计的方法实现滨水区整体的优化.俄罗斯圣彼得堡波罗的海滨水城规划设计在进行居住类型分析、居住模式梳理、居住模式细分的基础上,形成了内外结合、双向渗透、三网并行,一线、三轴、三点、组团式发展,以及可提供多样化产品的布局特点.  相似文献   

6.
臧佳明  郑波  孙晖 《华中建筑》2010,28(6):72-76
近年来,随着我国快速客运专线大规模的建设,许多城市的老火车站地区面临着更新改造的问题。特别是对于异地新建火车站的城市来说,老火车站地区同时还面临着功能补缺的难题。该文首先对城市更新的一些理论进行了概念解析和研究,然后以石家庄老火车站周边地区的城市复兴设计为例,通过全面的区域现状分析,从"嵌入"与"织补"的城市设计视角对老火站及其周边地区提出了策略性的更新改造措施。  相似文献   

7.
孙强 《中外建筑》2012,(5):65-68
城市滨水地区是城市中地理位置最为优越,开发潜力最大的地段之一。本文从解析国外优秀的城市滨水空间开发的案例入手,总结出国外滨水空间开发可取的经验。然后以阜阳颖河东岸滨水地区的城市设计为研究对象,从尊重现状、延续文脉、体现本土气息、强调滨水空间可达性、满足居民亲水性等方面作了相关探索,旨在为国内同类城市的滨水空间开发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生态角度,分析了梅城镇滨水空间现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规划对策,通过生态化的滨水驳岸、山水格局的保护及绿地结构修复、注重生态的照明系统设计及镇民文化精神的重塑,规划设计了可持续的生态滨水空间方案,对发展小城镇滨水空间设计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滨水公园是城市规划发展的重要生态资源,它对城市空间品质的提升、景观的丰富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文章以徐州市新城区故黄河段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故黄河现状分析、新城区景观格局,提出分区规划设计策略,将滨河公园划分为六个分区,对各个主题滨河河段做植物配置的分区设计。  相似文献   

10.
山地城市滨水空间,因其独特的地形地貌呈现出生态敏感性、空间立体性及价值多元性等特点。基此,以泸县"两河四岸"景观规划设计为例,从宏观、中观、微观等层面总结、研讨山地城市滨水景观特点,及其规划设计,该如何从多层面景观体系构建、地域性文化景观展示、分层式公共空间布置、低干扰景观环境塑造等方面入手,从而创造出山地城市特色魅力滨水空间。  相似文献   

11.
许慧  肖大威 《华中建筑》2012,30(6):128-132
茅洲河是深圳流域面积最大的河流,经过长时间的历史积淀,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水文化,伴随着快速城市化进程,水文化出现了断裂和消失的危机,研究旨在全面解读茅洲河流域水文化的内涵,诠释不同社会阶段水文化的发展规律,从而提出流域水文化的传承途径。  相似文献   

12.
城市滨水空间是滨水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我国滨水城市的规划设计存在诸多问题,如生态破坏、发展不均、城水不融等。因此,了解滨水空间的现状,认识滨水空间的本质,探讨其制约和机会,是滨水城市发展和滨水空间规划设计的必经之路。本文通过对滨水空间的剖析,总结出滨水空间发展的四个关键因素,包括生态性、视觉性、可达性、地资性因素。并以广西柳州市“百里柳江”规划中标项目为例,具体提出六个滨水空间规划设计策略,分别是生态优先策略、视觉立面建构、立体交通组织、复合功能用地、活力场所塑造和价值提升引导。结果表明,可持续、受众广、创新型滨水空间是基于生态保护下多因素综合调配、巧妙利用潜力与挑战,充分发挥心理及文化作用,结合国家与地方政策,通过前瞻性规划设计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13.
以江西省武宁县朝阳湖景观规划设计为例,利用生态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针对朝阳湖景观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朝阳湖观规划原则和设计思路,并提出具体的规划设计策略及手法,以期为城市滨水绿地的规划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刘鸾君  李涛 《规划师》2010,26(10):67-69
对于河池市这样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城市而言,滨水区景观的塑造需要满足更高的要求,即在美化景观的同时,更要很好地展现民族特色、地方特色。其"一江两岸"规划设计通过采用基于民族文化的规划理念,构建以不同民族文化为主题的景观结构,并在重点节点设计中注重民族文化的演绎,将民族文化特色很好地融入滨水景观塑造中。  相似文献   

15.
基于国内城市中心区滨水空间整体开发的诸多不足,从五大普适化设计策略:1)交通组织,建立可达性和联系性;2)优化滨水景观环境;3)串接城市文化;4)多样化功能激活城市界面;5)标识性空间打造,去探讨如何提升滨水空间环境。并以上海苏州河两岸滨水环境提升为例,通过具体设计手段细致阐述。  相似文献   

16.
临沂历史悠久,是一座文化名城。近年来,在城市化快速发展中,临沂市以创建国家园林城市为目标,广泛植绿造绿,全面开展生态建设,倾力打造滨水生态宜居城市。  相似文献   

17.
在快速城镇化的背景下,城市粗放型发展遗留了许多生态问题,在生态文明、绿色发展总体思路指导下,国家针对性地提出了生态修复、城市修补的具体技术策略。在理论层面探讨了生态修复的定义、意义及生态修复的关键问题;在实际的项目实践中斟酌研究,探索了北方沙质土滨河绿地的生态修复方法:在采沙弃地、坑塘湿地、河口湿地、建筑垃圾4个方面量身定制了针对性的思考与解决方案;提出了生态修复工作的技术路线,强调了本类项目后期监测的重要性,分析了"生态设计"用词的合理性,论述了对于风景园林行业生态修复类项目的价值观和工作方式发生变化的体会。  相似文献   

18.
正"‘一江一河一湖’滨水空间必将成为长三角区域绿色生态可持续性发展的动脉和引擎,成为新经济的发展空间,引领区域绿色生态发展。"黄浦江和苏州河是上海特有的城市符号,是极具特色且最具代表性和象征意义的地标性区域。2015年启动的"黄浦江两岸地区公共空间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用三年时间实现了黄浦江两岸贯通目标;而自2018年全面推进的苏州河两岸贯通提升,到2020年将实现两岸共42km岸线的基本贯通开放。上海"一江一河"滨水贯通和功能转型对长三角滨水区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示范意义。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