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新钢二炼铁厂大量的生产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试着从煤粉燃烧率、理论燃烧温度、冶炼强度、理论煤焦置换比以及高炉操作管理等方面得出经济煤比。新钢二炼铁厂以经济煤比下的高炉操作要求,确保了喷煤的有效性和经济性。  相似文献   

2.
总结新钢焦炭产能及焦炉现状,结合国内目前大型焦炉的技术经济指标及节能减排指标比较情况,提出新钢焦化厂4.3m焦炉大修改造建议。  相似文献   

3.
如何利用计算机进行煤焦结算的信息管理 ,介绍了焦化厂煤焦结算管理系统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4.
王微 《江西冶金》2001,21(3):94-96
如何利用计算机进行煤焦结算的信息管理,介绍了焦化厂煤焦结算管理系统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5.
如何利用计算机进行煤焦结算的信息管理,介绍了焦化厂煤焦结算管理系统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6.
1.1987年度煤焦专业学术年会在宜兴召开中国金属学会炼焦化学学会煤焦专业学术委员会于4月21日至24日在我省宜兴丁山耐火器材厂召开了1987年煤焦学术年会。参加会议有全国主要的大中型焦化厂,有关高等院校和研究设计单位共60名代表。我省南钢、无锡焦化厂、镇江焦化厂参加。  相似文献   

7.
本文叙述了利用40kg试验焦炉进行掺和无烟煤配煤焦试验的过程,优化出了莱钢焦化厂当前配煤比下可以掺和无烟煤的最佳配量与最佳粒度。  相似文献   

8.
新钢焦化厂改良湿法熄焦技术后采用,降低了焦炭水分,提高了焦炭质量,改善了炼铁焦比指标.  相似文献   

9.
侯兴  熊小星 《中国锰业》1999,17(3):39-42
国内锰矿资源现状和高炉锰铁冶炼特点决定了高炉冶炼锰铁适宜使用高碱度烧结锰矿。新钢锰铁高炉熟料比曾长期在60 % ~65 % 徘徊。1996 年,新钢在1 号锰铁高炉进行了高熟料比冶炼试验,熟料比由60 % 逐步提高到100 % ,获得了增产节焦降低成本的好效果。目前,新钢锰铁高炉已按80 % ~90 % 熟料比组织生产。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太钢焦化厂煤焦数据管理系统的软硬件配置、网络结构、操作画面、系统架构、系统特点和效果。该系统达到了煤焦质量实时跟踪和大容量的煤焦质量历史数据存储的目的,为生产管理、数据分析提供了方便,使生产组织和质量控制更加实时有效。  相似文献   

11.
新钢公司焦化厂精制车间为适应焦化大生产的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自行设计实施,对焦油蒸馏系统进行扩容改造,实现日处理焦油240t的改造目标.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新钢焦化厂1#、3#焦炉改为单集气管工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阐述了施工改造的过程及改造后的运行效果.  相似文献   

13.
介绍新钢焦化厂6号装煤车三电系统的升级优化思路和实施方案,描述走行变频器优化及控制原理.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新钢焦化厂3号焦炉在高炉煤气富化改造中,采用插入式连接的新型的煤气混合器。技术实用、安全,低成本,生产使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5.
对新钢焦化厂新、老化产作业区生产的焦油渣直接回配炼焦方案进行了可行性分析,确定适合该厂特点的方案并实施后,发现该系统对炼焦生产的影响很小,不仅充分利用了二次资源,而且减轻了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江西省4家主要焦化厂的煤种资源、配煤情况、焦炭质量及配煤成本进行对比分析,掌握了省内焦炭质量及配煤成本水平,明确了新钢焦炭质量及配煤成本在省内同行业中的差距及潜力。  相似文献   

17.
分析新钢焦化厂物料疏松机钻杆轴断裂的工况,得出设计缺陷是钻杆轴断裂的原因。通过改进设计,设备运行良好,提高了生产效率,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焦炉生成焦炭的同时产生大量的荒煤气,带走相当可观的热量,针对焦炉荒煤气上升管换热器余热利用技术,介绍了该技术在新钢焦化厂的设计与应用。  相似文献   

19.
焦炭质量技术攻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介绍了焦化厂在改善煤焦工艺、加强煤质管理、科学合理配煤、保证焦饼均匀成熟等方面进行焦炭质量攻关,并取得良好的成绩,为炼铁稳产、高产创造了精料条件,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20.
李明富 《山东冶金》2005,27(Z1):147-148
莱钢焦化厂与安徽工业大学合作,研究开发了图象分析光学显微镜岩相分析系统,该系统在测定煤的镜质组反射率、焦炭气孔结构方面技术基本成熟,在测定煤焦显微组成方面也可以进行探索.借助于该系统可以开展煤焦显微性质的研究,从而为研究优化配煤及改善焦炭质量特别是热性质提供了较好的工具,该系统在硬件配置及软件开发方面还需提高和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