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深圳平安金融中心采用了巨型型钢混凝土柱,其最大截面尺寸为6.525m×3.2m。对整个工程做了简要的介绍,探讨了工程巨型柱脚的设计难点,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巨型型钢混凝土柱脚进行了有限元分析,获得了钢骨、钢底板、混凝土及钢筋的应力状态,对比了有限元分析结果与现行规范的计算结果,验证了该工程柱脚设计的可靠性,根据相关分析结论采取了有效的构造措施。有关结论和成果可为相关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针对深圳平安金融中心超大直径挖孔桩,提出了一系列措施降低其对周边建(构)筑物尤其是地铁的影响,如坑内高喷法及基岩裂隙帷幕灌浆法形成组合止水帷幕、加大挖孔桩护壁刚度、优化工序以及加强超深基坑支护体系的保护等,有效控制了地铁结构的变形。分析了巨型挖孔桩的施工特点和难点,详细介绍了巨型挖孔桩的成孔施工技术、巨型钢筋笼制作技术及桩芯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控制及温度监测技术。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巨型桩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和温度应力变化,需采取三维有限元法模拟巨型桩桩芯混凝土的施工过程、热力学变化等过程,以便提出合理有效的防裂及温度控制方案.结合深圳平安金融中心巨型桩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实例,介绍了该工程桩的混凝土温度现场试验与热学参数反分析.结果表明,采取三维有限元法模拟巨型桩桩身混凝土的施工过程、热力学变化过程、地基的条件与约束影响等进行仿真技术分析是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深圳平安金融中心采用巨型钢骨混凝土组合结构,其钢骨体积、重量巨大,节点区钢筋与钢骨连接复杂,模板支设及腔内混凝土灌浆施工困难。针对组合结构的施工难点,巨型钢骨柱采用合理分段原则,对组合节点区钢筋与钢骨连接节点进行了深化设计,采取了复杂腔体灌浆措施及模板支设工艺,施工效果良好。最后提出了创新钢骨与混凝土组合形式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以在建的深圳平安金融中心为工程背景,进行了施工阶段的健康监测与施工全过程模拟研究。施工阶段健康监测以结构的竖向变形、关键部位应力以及荷载监测为主,施工全过程模拟根据实际施工进度并考虑材料的时变效应对结构进行有限元建模分析。结果表明:核心筒的累计竖向变形大于巨柱,累计竖向变形与所处施工阶段和结构高度有关,施工压缩预调方法可以有效补偿结构的累计竖向变形;结构应力随着施工的进度而均匀变化,上部结构每施工1层,核心筒压应力约增加0.09 MPa,巨柱压应力约增加0.11 MPa;在实测荷载作用下,结构层间位移角满足规范要求,结构在施工阶段是安全稳定的;模拟分析结果与实测数据吻合较好,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深圳平安金融中心主塔楼建筑高度660m,基坑面积17 150m2,开挖深度-33.5m.采用护坡桩+钢筋混凝土内支撑+锚索并结合高压喷射注浆和袖阀管注浆止水帷幕的联合支护形式.首道支撑封板;设置环形坡道以利超深基坑挖土.施工监测表明:围护结构、周边环境的变形量均在设计允许范围内,较好地保证了深圳地铁1号线的持续运营.  相似文献   

7.
以深圳平安金融中心工程为例,介绍了在不影响超深基坑内支撑结构体系受力条件下运土坡道的设置.详细介绍了坡道设计考虑的因素,大圆环运输通道置换与内支撑的施工配合,坡道通往装土点临时通道的布置及转换技术.在施工过程中采用了洗轮机及其他环保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超高层建筑除了有高度高的共性之外,结构形式、机电节能新技术引入也是其共同建筑特征,深圳平安金融中心作为目前深圳的第一高楼及未来的新地标建筑,在节能、智能化技术引入方面先进性自然有很多可圈可点之处,现根据超高层机电技术亮点结合实际设计谈谈机电技术在深圳平安金融中心项目的运用,并结合相应的设计理念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9.
以在施工的深圳平安金融中心为研究对象,在结构关键楼层布设光纤光栅应变传感器,实现对整个塔楼高度范围内竖向变形的全面监控。根据8种施工工况下的实测应变,采用线性插值法计算了塔楼各层的竖向变形,并采用有限元法进行了施工过程仿真分析,提出了结合实测数据和有限元模拟的同比例法验证了线性插值法的可靠性。结果表明,用于深圳平安金融中心的竖向变形监测方案可以对该结构竖向变形提供有效的监控,也可为其他超高层建筑竖向变形监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针对深圳平安金融中心建造过程,采用北斗兼容GNSS接收机进行了施工变形监测,探讨了在复杂施工环境下,数据采集方法及后处理算法,有效解决了因环境因素造成数据质量差而无法高精度解算的问题;同时利用小波变换提取了大楼南北向、东西向和高程方向的自振频率;测定了风荷载下的楼体位移和超高层楼体高度及随昼夜温差引起的变形,为超高层建筑安全施工提供了可靠的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11.
以深圳平安金融中心为工程背景,对其进行重力荷载作用下的长期变形分析。考虑混凝土收缩徐变以及竖向构件含钢率的影响,按设计标高逐层找平、逐层找正施工模拟,研究超高层建筑重力荷载下长期变形规律,分析不均匀的竖向变形对结构安全的影响。进一步提出在施工中给竖向构件适当预留长度以补偿预计的竖向构件变形的设计思路,实现在设定阶段(如建筑投入使用1年)竖向构件达到设计标高,实现楼面平整,以满足建筑正常使用要求,并对楼层标高预留高度和竖向构件下料预留长度的控制方法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通过对超高层重力荷载作用下的变形分析与控制,可以掌握结构的长期变形规律,得到构件附加内力,控制楼面标高。  相似文献   

12.
钟剑 《建筑》2015,(13)
<正>由中建三局二公司安装公司承建的深圳平安金融中心机电总承包工程,楼高660米,是目前深圳在建的第一高楼。工程总建筑面积约46万平方米,地上118层,其中裙楼11层,地下5层。其机电总承包工程合同金额近13亿元,包括通风空调、强电及变配电、发电机组、给排水、消防、楼宇自控、停车管理、会议影音、制冷站及控制等20多个机电专业系统。空调系统总冷负荷为12910冷吨,设计总蓄冰容量为40000冷吨时;变配电总容量58330kVA,发电机总负荷20000kVA。  相似文献   

13.
以深圳平安金融中心为工程背景,对其进行重力荷载作用下的长期变形分析。考虑混凝土收缩徐变以及竖向构件含钢率的影响,按设计标高逐层找平、逐层找正施工模拟,研究超高层建筑重力荷载下长期变形规律,分析不均匀的竖向变形对结构安全的影响。进一步提出在施工中给竖向构件适当预留长度以补偿预计的竖向构件变形的设计思路,实现在设定阶段(如建筑投入使用1年)竖向构件达到设计标高,实现楼面平整,以满足建筑正常使用要求,并对楼层标高预留高度和竖向构件下料预留长度的控制方法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通过对超高层重力荷载作用下的变形分析与控制,可以掌握结构的长期变形规律,得到构件附加内力,控制楼面标高。  相似文献   

14.
对高度600 m的超高层建筑——深圳平安金融中心在外界环境风激励下的风振响应进行了现场实测。通过安装在塔楼118层的2组加速度传感器测得结构的风致加速度响应,采用经验模态分解法(EMD)与随机减量技术(RDT)相结合的方法计算了结构的自振频率和阻尼比。建立了深圳平安金融中心三维有限元模型,通过有限元分析得出结构的自振频率,并与实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由EMD和RDT相结合的方法计算得出结构1阶横弯自振频率约为0.12 Hz,阻尼比为0.3%~0.6%;结构1阶扭转自振频率约为0.28 Hz,阻尼比为0.8%~1.0%;深圳平安金融中心实测结构自振频率和阻尼比与其他结构高度相似的超高层建筑实测结果相近,且实测结果和有限元分析结果吻合较好,验证了EMD和RDT结合方法分析超高层建筑模态参数的有效性;测试结果可以为超高层建筑设计和相关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平安金融中心巨型结构的关键节点进行了计算分析,其结果表明对于体积超大的巨型节点,在节点试验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应用有限元计算分析可验证节点设计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施粱 《城市建筑》2010,(10):18-19
密集的超高层建筑的设计及建造加速了新的建筑形式的产生。纵观近年来国内外新近设计的超高层建筑,从创作理念到创作手法都呈现出新的特征和趋势。与此同时,数字技术支持下的超高层建筑设计开始在垂直向度上追求更多的自由。扭曲、旋转、倾斜、不规则、不明确、动态或塑性形体将成为超高层建筑新的新态语言。本期邀请五位国内外高层设计专家,针对高层建筑创新形态这个论题展开讨论,从不同的侧面和视角揭示创新形态背后的深层动因。  相似文献   

17.
混凝土热学参数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其温度场和应力场仿真计算的精度与成败。为了获得能真实反映施工现场混凝土相关特性的参数,水工大体积混凝土研究中已广泛应用反分析方法,通过实测数据分析获得所需参数。本文通过桩基混凝土现场温度检测值,进行反演分析,对比分析计算结果的合理性,并得到混凝土的真实热学特性参数。然后利用这些参数,通过三维有限元法仿真模拟方法对施工现场的巨型桩基进行反馈分析,确定合理的温控防裂措施,便于指导后续施工,保证工程质量。分析结果对今后类似土木工程的建设也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高层建筑与城市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洪刚 《安徽建筑》2003,10(1):23-26
本文在对国内现状充分调研和查阅大量国内外资料的基础上,借助于空间理论、城市设计理论、环境设计理论等科学分析方法,提出了高层建筑在与城市整体开发和城市设计相结合的基础上发展的方向——即与城市环境相结合走人性化设计的道路。由此对高层建筑的环境协调问题进行了初步的尝试性探索。  相似文献   

19.
18世纪末的产业革命带来了生产力发展与经济的繁荣,大工业的兴起使人口集中到城市,造成用地紧张,地价上涨,城市范围逐步扩大仍感局促,为了在较小的土地范围内取得更多的建筑面积,建筑物不得不向高层发展--这是高层发展的最根本原因.所以说,高层建筑是城市发展的必然产物.高层建筑只有在城市的滋润下才能较快地蓬勃发展,而城市的发展也依赖高层建筑的支持!  相似文献   

20.
巨型城市区域(Mege-City Regions)现象是近十年来讨论的热门话题,对于它的讨论早已超出规划学界的范围.涉及到国家和地区的行政管理部门、社会学界、文化领域和建筑学界.对巨型城市区域现象关注的原因来自于这种区域显现出的特有的政治与经济活力,以及文化交织与开放的特征.这些都直接引发了管理部门在策略方面的思考,也引发了学界新的研究课题.<图景与区域:巨型城市区域的可视化>(The Image and the Region-Making Maga-City Regions Visible!)一书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产生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