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探讨塞来昔布促进顺铂诱导人骨肉瘤细胞MG-63凋亡的作用。方法将人骨肉瘤细胞分为塞来昔布组、顺铂组和联合组,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塞来昔布、顺铂和塞来昔布+顺铂,采用MTT法检测细胞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比例;吖啶橙/溴化乙锭(AO/EB)双染色观察细胞并计算凋亡率。结果塞来昔布单独作用于MG-63细胞后,细胞抑制率随药物浓度的升高而升高;联合组细胞抑制率均较顺铂组明显升高;FCM分析联合组细胞凋亡比例明显上升;AO/EB染色结果显示,联合组的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塞来昔布组和顺铂组。结论塞来昔布和顺铂均可引起人骨肉瘤细胞的凋亡,两者联合使用可明显增强对人骨肉瘤细胞的凋亡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环氧化酶-2(COX-2)选择性抑制剂塞来昔布(Celecoxib)对鼻咽癌细胞株HNE-1增殖与侵袭能力、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及放疗敏感性的影响。方法HNE-1细胞经不同浓度塞来昔布处理后,采用MTT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水平,细胞侵袭试验检测细胞的侵袭转移能力,RT-PCR及ELISA分别检测细胞VEGF mRNA的转录水平及蛋白的表达水平,克隆形成试验检测细胞对放疗的敏感性。结果不同浓度的塞来昔布均可显著抑制HNE-1细胞的增殖与侵袭能力,并显著下调HNE-1细胞VEGF在mRNA及蛋白水平的表达,且均呈剂量依赖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克隆形成试验结果表明,125μmol/L的塞来昔布与放疗联用对HNE-1细胞有明显的协同抗肿瘤效应。结论塞来昔布对HNE-1细胞的增殖与侵袭能力及VEGF的表达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经塞来昔布处理可增强HNE-1细胞对放疗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3.
塞来昔布属于BCS Ⅱ类药物,水溶性差,体外溶出限制了其口服吸收。综述了塞来昔布增溶技术的研究现状,这些增溶技术通过采用适宜的高分子材料实现了塞来昔布的增溶以及生物利用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卢定强  沈东  凌岫泉 《化工进展》2014,33(6):1521-1525,1532
塞来昔布(西乐葆)作为首个选择性COX-2抑制剂类非甾体类抗炎药,主要通过抑制环氧合酶(COX)中的2型酶蛋白阻断前列腺素生物合成过程来实现抗炎作用,对胃肠道副作用较于传统抗炎药要小得多,其镇痛抗炎活性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西乐葆上市以来,一直是全球畅销药物。近年来,国内对西乐葆的需求日益增长,其较好的开发前景也备受关注。其化合物专利2015年(补发延期)到期。国内外对塞来昔布的合成报道较多,本文综述了通过脱水环合、环加成、偶联、Michael加成、催化作用、芳基化等不同反应机理合成塞来昔布的方法。着重分析了传统的酯缩合和脱水环合两步过程制备塞来昔布的工艺优化过程。得出传统的脱水环合的方法反应缓和稳定,适合工业化生产,其区域异构体杂质可以通过合适的重结晶溶剂去除。制得的塞来昔布可达国家药品标准。  相似文献   

5.
塞来昔布作为第一款环氧化酶-2选择性非甾体抗炎药,具有抗炎、抗风湿、抗肿瘤等广泛的药理作用。然而,其低水溶性与低溶出速率极大的限制了塞来昔布的临床应用。如何改善塞来昔布的溶解度,提高其口服生物利用度是目前该领域研究的重点。综述了纳米晶体、固体分散体、包合物、蛋白载药系统和脂质体技术在塞来昔布增溶方面的研究现状,以期为塞来昔布增溶技术的工艺放大与临床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与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塞来昔布原料药中塞来昔布甲基过氧化物杂质。方法:采用Waters CORTECSC18+色谱柱;流动相A为0.1%磷酸水溶液;流动相B为甲醇-乙腈(70∶30,体积比);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30℃;检测波长250 nm;进样体积5μL。结果:塞来昔布甲基过氧化物杂质的线性范围为0.04~0.18μg/mL,相关系数0.998;检测限0.3×10-6,定量限1×10-6,RSD为5.6%;准确度高,平均回收率为98.2%。结论:方法简便,准确,灵敏,可用于塞来昔布原料药中塞来昔布甲基过氧化物杂质的检查。  相似文献   

7.
马小彦  张振  杨再昌 《广州化工》2014,(17):40-42,53
肿瘤的生长和转移与血管有着密切的关系,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可以调节肿瘤的生长。近年来,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的药物已成为药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一些新生血管抑制剂已经进入临床试验阶段,本文对抗肿瘤血管生成的理论进行了概述,并总结了新生血管生成抑制剂的临床研究情况。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ActivinA对人胚胎干细胞体外神经外胚层诱导效率的影响。方法:对照组细胞在神经外胚层诱导培养基中培养5天;实验组细胞在神经外胚层诱导培养基中培养2天后换成含100 ng/mL Activin A培养基中继续诱导3天。通过免疫荧光检测细胞中PAX6蛋白的表达情况,利用RT-qPCR检测PAX6、POU5F1等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实验组中PAX6阳性的细胞明显多于对照组细胞,其PAX6基因表达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点,POU5F1基因表达下调更为显著。结论:Activin A能够显著促进胚胎干细胞向神经外胚层细胞的转变。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塞来昔布,即4-[5-(4-甲基苯基)-3-(三氟甲基)-1H-吡唑-1-基]苯磺酰胺的合成工艺。方法:以对甲基苯乙酮、三氟乙酸乙酯、对磺酰胺苯肼盐酸盐为主要反应原料,经Claisen缩合和环化反应合成选择性COX-2抑制剂塞来昔布。结果:在缩合反应中,用正己烷为反应溶剂,环化反应以乙醇溶液为反应溶剂,控制反应条件,这两步的摩尔收率分别为0.95左右和0.85左右;然后再用乙醇水溶液进行精制,总收率80.7%。结论:该工艺操作简便,反应时间短,收率比文献大大提高,适合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0.
李惠  叶庆  李运曼 《化工时刊》2009,23(5):19-22
以Avastin为阳性药,建立稳定、客观的肿瘤血管生成抑制剂的体外评价体系。用CCK-8检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的增殖情况;荧光定量的Boyden小室法检验HUVECs的迁移能力;荧光定量分析HUVECs对纤维蛋白的粘附能力;运用图象分析软件Image—ProPlus定量分析HUVECs的小管形成行为的图像。结果表明,在该体系中,Avastin能够抑制VEGF诱导的HUVECs与血管生成相关的生物学行为。该体系具有操作简单、可重复性好、易量化的特点,是一种在体外筛选肿瘤血管生成抑制剂的理想模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Hedgehog信号通路调控人胃癌SGC-7901细胞体外血管形成的可能分子机制。方法常规培养SGC-7901细胞和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HUVEC),将SGC-7901细胞分为对照组A(未给药)、实验组B(环靶明终浓度5μmol/L)及实验组C(环靶明终浓度10μmol/L),培养48 h后,免疫荧光检测各组胶质瘤相关癌基因1(Glioma-associated oncogene homolog,Gli1)和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D(Platelet-derivedgrowth factor D,PDGF-D)在胃癌SGC-7901细胞中的表达;通过小管形成试验和血管拟态试验检测细胞处理前后血管形成能力的变化;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处理前后Gli1、PDGF-D的mRNA和蛋白表达变化,并对二者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Gli1和PDGF-D在各组SGC-7901细胞中均有表达;实验组SGC-7901细胞的体外血管形成能力较对照组下降,且呈剂量依赖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Gli1和PDGF-D的mRNA和蛋白表达较对照组均受到显著抑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二者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829,r=0.786,P<0.05)。结论 Hedgehog信号通路可能通过Gli1来调控PDGF-D的表达,进而促进肿瘤血管的形成。  相似文献   

12.
目的构建含人血管抑制因子K15基因的重组腺相关病毒载体rAAVK5,研究其在体外表达及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将K15基因插入通用型AAV载体质粒pSNAV中,构建重组质粒pSNAVK5。用pSNAVK5转染BHK21细胞,经G418选择培养基培养载体细胞株BHKK5。用辅助病毒感染BHKK5细胞包装出重组病毒rAAVK5。研究rAAVK5感染BHK细胞获得的培养上清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抑制作用。结果已获得了重组病毒rAAVK5,滴度达0.5×1012v.g.ml。免疫斑点印迹实验表明,rAAVK5可介导人血管抑制因子K15的体外表达,表达产物对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具有抑制作用。结论重组病毒rAAVK5在体外对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具有抑制作用。为进一步用rAAV病毒载体进行抗血管生成基因治疗的动物实验及临床应用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水飞蓟宾是传统的保肝药,近年来由于发现其具有抗肿瘤活性而备受关注。本文就水飞蓟宾对肿瘤细胞的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其中包括调节细胞周期、诱导细胞凋亡、抑制新生血管形成、抗炎、抗肿瘤迁移及抗氧化活性等。  相似文献   

14.
以不同溶剂精制塞来昔布粗品,HPLC法检测产品纯度。考察了不同结晶溶剂对产品晶型的影响,产品晶型经X射线粉末衍射表征。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姜黄素(curcumin)对人胶质瘤细胞U87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对细胞中TGF-β1/Smad4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curcumin抗胶质瘤的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培养U87细胞,用不同浓度的curcumin(5、10、20、40μmol/L)作用不同时间(24、48和72 h)后,采用MTT法检测U87细胞生长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的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及其下游因子Smad4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低剂量curcumin对U87细胞生长无明显的抑制作用,细胞周期也无明显变化;高剂量curcumin能显著降低U87细胞的存活率(P0.05),明显降低S期细胞比例,增加G0期细胞比例,出现了明显的G0/G1期阻滞,而TGF-β1和Smad4蛋白的水平也明显受到高浓度curcumin的抑制,且这种抑制作用均呈浓度-时间依赖性(P0.05)。结论 curcumin对体外生长的U87细胞的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异常激活的TGF-β1/Smad4通路有关。本研究为临床治疗胶质瘤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视网膜神经节样细胞的分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乳鼠视网膜细胞条件分化液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的神经分化情况,以期为视网膜退行性疾病提供治疗方案。方法体外分离培养Wistar大鼠乳鼠BMSCs,观察BMSCs的增殖情况并进行鉴定;制备乳鼠视网膜细胞条件分化液,以其诱导BMSCs,观察BMSCs的神经分化情况,并行免疫组化鉴定。结果体外培养获得了较纯的BMSCs;在乳鼠视网膜细胞条件分化液的环境中,诱导后72h,BMSCs胞体收缩成锥形或球形,细胞突起变细、变长,呈神经细胞的典型形态;免疫组化结果显示,部分细胞呈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巢蛋白(nestin)和Thy1.1阳性反应。结论乳鼠视网膜细胞条件分化液可诱导BMSCs分化成视网膜神经节样细胞。  相似文献   

17.
昔布类药物(COX-2抑制剂)在治疗炎症、疼痛时,可以明显降低溃疡的发生,但临床应用发现这些药物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心血管副作用,大量临床研究表明并不是昔布类药物的"类效应",欧洲药品监管机构和美国FDA有关表决也认为昔布类药物的益处大于危险.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血脂康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新生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CFs)增殖及胶原合成的影响,并探讨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胰酶消化法分离培养Sprague-Dawley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建立AngⅡ诱导CFs增殖的模型,以MTT比色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分析法观察血脂康对CFs数目和细胞周期的影响。AngⅡ及不同浓度血脂康作用48 h后,用天狼星红染色法检测培养上清中胶原的含量;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TGF-β1蛋白表达;RT-PCR法检测胶原和TGF-β1 mRNA表达。结果AngⅡ对CFs增殖有明显促进作用,血脂康可明显抑制AngⅡ诱导的CFs增殖,且呈剂量依赖性;血脂康可增加G0/G1期细胞百分率,降低S、G2/M期细胞百分率,降低胶原含量、TGF-β1蛋白及胶原和TGF-β1 mRNA的表达。结论血脂康能抑制AngⅡ诱导的CFs增殖和胶原的产生,其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TGF-β1表达实现的。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三肽D-Trp-Arg-Leu-NH2(dWRL)对小鼠B16细胞的酪氨酸酶(TYR)活性、黑色素合成及相关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dWRL抑制黑色素生成的可能机制,我们体外培养小鼠B16细胞,采用MTT法测定细胞增殖情况、L-多巴氧化法测定TYR活性、氢氧化钠裂解法测定细胞黑色素含量、qRT-PCR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药物作用后B16细胞中小眼畸形相关转录因子(MITF)、TYR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显示三肽dWRL在试验浓度范围内可明显抑制α-黑色素细胞刺激素(α-MSH)诱导的B16细胞内TYR活性、黑色素合成量及MITF、TYR基因及蛋白的表达量,且呈浓度依赖性。所以三肽dWRL在体外能抑制B16细胞黑色素的合成,上述变化可能是通过下调MITF和TYR的基因转录和蛋白表达作用来完成。  相似文献   

20.
肿瘤的快速生长主要依赖于新生血管的形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刺激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和诱导血管生成方面起重要作用。肿瘤组织因血管含量丰富,VEGF特异性受体的数目远高于邻近正常组织,因此可以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某些细胞毒素构建为融合毒素,特异性定位于肿瘤部位,通过抑制血管的增生达到抑制肿瘤的目的。国外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开展这方面研究,国内尚少见此类报道。本文就此类融合毒素的设计及临床研究等方面的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