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立足于热量的3种传导方式,从絮状织物的实际使用角度出发,针对一定湿度、不同风级的寒冷环境,设计了新型保暖性测试仪。基于对测试絮状织物保暖性能装置的研究,制作了由气候模拟舱、测试圆筒、控制面板、测试结果显示装置组成的一个全方位的织物保暖性动态测试系统,采用自然冷却法的原理测试织物在设定环境中的保暖率,为絮状织物保暖性的测试提供了新的评价方法,建立了保暖性的研究评价新体系,客观地评价织物的服用性能。  相似文献   

2.
赖祥辉 《中国纤检》2011,(10):59-61
大多数涤棉交织面料按照GB/T3917.3—2009《纺织品织物撕破性能第3部分:梯形试样撕破强力的测定》测试织物的撕破强力时,常出现测试结果"空值"的现象,从而造成测试结果难以判别。本文通过研究夹钳位移的范围以及上下力学峰值的变化对测试的影响,探讨了如何避免测试中的"空值"现象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色织纬起花织物主要是由花纬起花,通过纹样的改变、色彩搭配的改变、花纬与地纬排列比的变化和织物所用筘号的改变,不断地改进设计出了4款色织纬起花织物。利用半自动小样机织造织物,对织物耐磨性、透气性、光泽及织物起毛起球性能进行了测试,得出"心心相印"系列的光泽度最好,"格窗"系列的耐磨性最好,"眺望"系列的透气性最好,"繁春"系列和"心心相印"系列抗起毛起球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一个由CCD数码相机、平板透射光源和PC机组成的简易织物图像分析系统,其测试原理是模拟移动式密度镜的测试原理设计图像识别算法,通过识别织物中纱线的间隙进而对经、纬纱线计数并完成测量。试验结果表明,它可以测量素色、印花、色织物等绝大多数常规织物,其测量精度应高于人工测量中的观测精度。  相似文献   

5.
针对热致变色纤维织物变色效果的影响因素,选用棉纱为经纱,热致变色粘胶长丝纱为纬纱,设计织造了3种不同纬密的机织物,对其变色前后的颜色空间(L*、a*、b*)进行测试,并分析加热时间、测试温度以及测试方向等参数对热致变色纤维织物变色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加热时间对织物的明度及色相影响不显著;测试温度对明度及色相有显著影响。随测试温度升高,织物明度提高,偏红程度减弱;织物沿经向、纬向的明度高,偏红程度低,测试方向对织物明度和色相有显著影响。研究结果对热致变色纤维在织物中的应用及变色效果的测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探讨标准《纺织品吸湿速干性的评定》(GB/T 21655.1—2008)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通过分析水分在织物中的传递过程和机理,指出吸水率描述的是织物的吸水和锁水能力,不能表征织物的速干性能。测试了Coolplus/JC混纺织物和Coolmax织物的吸湿速干性能。测试过程和测试结果表明,滴水扩散时间指标测试时主观性影响大,建议采用"滴水扩散面积"指标替换"滴水扩散时间"指标。指出织物水分蒸发速率测试方法存在对环境要求高、能源浪费大、实验员工作量繁重,结果不准确等弊病;建议采用"恒温恒湿箱-电子天平-计算机"测试方法,替代标准中规定的织物水分蒸发速率测试方法。  相似文献   

7.
利用设计的织物透湿电阻测试仪来研究不同插针方式对电阻法测试织物水分单向蒸发的影响,通过实验发现等长度等间距排列侧向插针中的探针之间干扰较小,测得的数据较为稳定,测试结果能反映出织物不同层面上水分蒸发的情况。  相似文献   

8.
探讨所设计织物回潮率在线测量装置的测试效果。依据电阻法测量回潮率的原理设计了硬件电路,将织物的回潮率转变为微处理器可检测的电信号;然后通过电阻箱模拟织物回潮率的变化,对硬件电路进行测试;再通过试验获取了纯棉、涤棉、麻、牛仔4种织物的回潮率-电压标定曲线;最后,设计开发了织物回潮率在线测量装置的软件程序,根据标定好的曲线计算出织物的回潮率。测试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测量装置的测量精度达到了6%。认为通过进一步改进测试精度,该装置可以作为织物回潮率在线测量装置。  相似文献   

9.
探讨几种多组分阻燃防护服织物的研制过程,并测试了织物的主要物理指标和阻燃性能。介绍了选用的几种阻燃纤维的性能指标;设计了8种纱线,并测试了其性能。分别生产了8种织物,介绍了织物规格;以某一织物为例,介绍了生产工艺;测试分析了8种织物的主要物理指标和阻燃性能指标。结果表明:使用一定比例的导电纤维或者在织造过程中加入导电丝可以有效降低织物的电荷面密度;高性能阻燃纤维在织物中的比例越高,织物阻燃性能越好。认为:根据各织物性能测试结果可将其应用到不同的领域。  相似文献   

10.
总结芦席斜纹织物的改进设计方法,并测试了其性能。设计了三种芦席斜纹织物,介绍了各自的组织图、织物CAD模拟效果等;对三种芦席斜纹织物进行了试织;分析了目测与手感的特性;在KES-FB上对三种织物的风格进行了测试与评定。结果表明:改进设计的芦席斜纹在光滑、匀整度及厚度不匀率等方面具有较好的提高。认为:设计的织物可以用于装饰织物和服装织物。  相似文献   

11.
从原料选择、纱线设计及生产技术措施几方面介绍了所设计的新型吸湿速干织物——聚酯/棉/珍珠纤维混纺方格织物,并测试织物的吸湿速干性能,结果表明所设计织物符合织物吸湿速干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采用特里科双面经编机技术,设计了三梳的复合组织,将三叶形截面涤纶长丝和全消光涤纶长丝分别覆盖于织物的两面,得到了双面异构织物。对织物密度、厚度、克质量进行测试,窗帘织物厚度仅为0.4 mm,克质量也仅有120 g/m2,该设计属于薄型织物。采用分光光度计法测试了织物的光学性能,结果显示,所设计织物具有透光、防窥、抗紫外线性能,改善了需多层窗帘搭配使用才能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针对目前常规织物导湿排汗性能测试仪器自动化程度不高,测试精度低等问题,依据织物干燥与润湿状态下电阻值的显著变化设计了一套高精度、全自动织物导湿排汗测试装置。借助自制仪器对11块Coolmax涤纶针织物的导湿排汗性能进行了测试,并分别将毛细效应法及质量称量法结果与自动测试装置测试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织物导湿排汗测试装置测试重复性和再现性好,可完成液滴在织物内部扩散及蒸发情况测试;织物多方向芯吸指标优于纵横2方向芯吸指标,织物干燥时间测试结果较传统质量称量法测试结果准确;液滴在织物不同方向上芯吸速率和干燥时间的最大极差率数值较大,织物各方向芯吸性能和干燥性能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14.
数码提花织物创新设计的实质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周赳  吴文正 《纺织学报》2007,28(7):33-37
提花织物在经纬交织织物中是技术要求较高的品种,具体表现在设计技术和生产技术上,随着数码技术的广泛应用,为数码提花织物创新设计的研究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以数码纺织研究的发展背景和阶段成果为依托,结合传统提花织物设计和生产中的基本特征,详细分析了数码提花织物在设计理念、设计原理和设计方法上的创新特点。提出数码提花织物创新设计的实质在于利用数码设计技术来创新织物结构设计方法,并分析了数码提花织物分层组合设计的创新本质,表明结构创新不仅是数码提花织物创新设计的最有效手段,也是衡量该领域创新设计实质内容的最好标准之一。  相似文献   

15.
总结一款菱形小提花织物的设计与生产要点。以JC 11.8tex集聚纱为织物的经纬纱,介绍了其质量指标;设计了织物组织、经纬密等指标;总结了整经、浆纱和织造中的生产要点;对下机后的坯布进行了一些后整理,以提高织物的舒适性、抗皱效果和附加值;对成品织物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织物成品各项性能均达到了较好的水平。认为:生产的菱形小提花织物可以做为夏季高档衬衫面料。  相似文献   

16.
纬全显色结构提花织物,采用不同颜色的纱线与织物结构相配合,能够在织物表面获取各种各样的花形图案及丰富的颜色,由于织物结构与各单色纱线种类的千变万化,颜色设计一直以来都是生产设计中的难题,为了求得纬全显色提花织物的色彩显色模型。本文采用黑、白、红、绿、黄五种颜色为纬纱,按两组分不同比例混合交织得到单经双纬的纬全显色提花织物试样,通过大量实验测试,用数学中的最小二乘方法求得Kubelka-Munk双常数理论中的单纱吸收系数K值和散射系数S值,从而得到纬全显色提花织物的配色算法、并对织物中各纬纱颜色的表面比例进行预测。结果表明Kubelka-Munk双常数理论可以较好的解释纬全显色提花织物颜色与各单纱颜色比例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面料的视觉遮蔽性取决于环境光源配置和织物对光波的吸收与反射特性,与织物结构参数和纤维材料的反射结构有关。提高纤维中的光线反射和散射比例、增加纤维间的光线反射机会以及设置弯曲的纱线间孔眼,对获得良好的视觉遮蔽性能有积极效果。现有测试方法有透光率测试、雾度测试、透光性测试、透明度测试、不透明度测试、遮盖力测试、能见度测试等源于塑料、纸张、涂料的测试方法和指标,以及专门为织物的视觉遮蔽性能设计的基于灰卡和基于专制样卡的评判方法,可实际应用。但还有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完善之处。  相似文献   

18.
通过改变柔软剂使用量、处理温度等测试条件,测试织物整理前后导湿及透气性能的变化情况.测试结果表明:经过柔软整理后,涤棉织物的亲水性得到改善,织物的导湿性有了明显提高,芯吸高度增加,在织物中的完全渗透时间缩短.由于织物的密度、厚度及面密度在整理后有所增加,织物的透气性能略有下降.  相似文献   

19.
采用不同"三防"(防水、防油和防污)整理剂对涤纶家纺面料进行整理,研究纳米分散液在"三防"整理中的应用,探讨焙烘温度、时间对整理效果的影响,并测试了"三防"整理后织物的性能。结果表明:纳米分散液明显提高了"三防"整理的效果,在优化工艺下,整理织物的"三防"效果好,且耐水洗,物理性能和色牢度等与未整理织物差别小。  相似文献   

20.
以纯棉纱和涤纶高收缩丝为原料,采用双层组织,设计开发了适用于服用及装饰用的表里换层条格起皱织物。通过试织研究了纯棉纱线与涤纶高收缩丝的排列比、织造工艺和后整理工艺,确定了织物的规格参数。测试了织物的各项服用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设计开发的表里换层条格起皱织物完全能满足服用及装饰用织物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