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传统保存方案的缺陷 传统的工程图样和资料的保存归档形式是通过纸质或胶片的形式进行的,很多企业都用专门的仓库保管这些珍贵的技术资料.这些资料的内容相当广泛,包括机械设计、建筑设计、工程设计、测绘及地图等各行业的信息.资料的介质也有不同的分类,包括硫酸纸、纸质蓝图、白图及胶片等.  相似文献   

2.
一种基于XML的个性化的资源需求描述机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基于因特网的教育资源网格体系结构和服务理论研究中,提出了教育资源网格中一种基于XML的个性化文件资源需求描述机制.需求者不仅可以更加准确地表达自己对各类文件资源的需求,还可以指明自己所期望的资源的区域和学校的来源.并且对备选的信息进行优先级的排序,在搜索的过程中按照优先级的顺序对搜索的结果进行优化.解决了资源需求描述机制中对教育资源网格的文件资源需求描述支持较少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电子业务是银行中间业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银行的信誉.本文根据银行业务部的短信理财系统的需求,结合现在移动梦网业务的发展,开发了短信理财系统,实现了短信理财的目标,并就系统的分析、设计和实现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4.
美国ANSYS公司是一家颇富传奇色彩的公司.1970年,当时还是匹兹堡大学力学教授的史沃森博士凭借一腔热忱和1282美元的资金,带领几个员工白手起家,创立了ANSYS公司.经过30多年的风雨和数代人的努力,ANSYS从一家名不见经传的私人小公司迅猛发展成为今天CAE领域的龙头企业,其依靠的就是对技术的无限追求和对市场的敏锐感觉.  相似文献   

5.
《数码世界》2008,(13):27
手机丢失,相信好多人都经历过这样的事情,而现实生活当中的小偷不会像<天下无贼>里面的李冰冰只偷名牌手机,好看的还是不好看的,高档的还是便宜货,只要有机会,都会有可能成为他们的囊中物.其实对于绝大多数朋友来说,丢失手机本身倒不是用户最担心的,反而是里面所保存的通讯录、短信息、照片、视频、录音等隐私资料的丢失才是最让人担心的.从早些时候美国希尔顿家族的继承人帕丽斯希尔顿手机中隐私照片的泄露,到娱乐圈类似"艳照门"事件以及最近发生的王学兵手机丢失导致短信曝光,这一次又一次的隐私暴露事件中,折射出的是高科技时代的人权隐私的脆弱.我们不禁要问:手机丢了,隐私怎么办?……  相似文献   

6.
李煌  邱崧  刘锦高 《计算机应用》2007,27(Z2):239-241
讨论了一种新的测试思想,不需要使用专用的脚本语言,自己定义简单的测试脚本格式,用VB来解释自己定义的脚本.研究了这种思想的实现方法和与硬件电路相关的基于VB的串口、并口的通信.开发出了实际使用的自动测试软件,大大加快了测试速度,提高了测试的自动化程度.  相似文献   

7.
基于XML的开放式WebGIS的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XML的开放式WebGIS的系统设计是解决传统WebGIS数据共享、服务互操作问题的好方法.本文分析了基于XML的开放式WebGIS系统的设计目标,提出了一个基于XML技术的WebGIS系统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8.
主要研究基于SOPC的DSP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根据待实现的DSP算法的特征,利用QUARTUS中提供的丰富的功能模块和VHDL语言进行设计.经过仿真和开发板上验证,证明了采用FPGA技术的数字信号处理器的速度要远远快于一般的通用DSP,为高速数据处理与通信技术的应用提供了另外一种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9.
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面临的问题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计算机的广泛应用把人类带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特别是计算机网络的社会化,已经成为了信息时代的主要推动力.目前,全世界的军事、经济、社会、文化各个方面都越来越依赖于计算机网络,人类社会对计算机的依赖程度达到了空前的纪录.由于计算机网络的脆弱性,这种高度的依赖性使国家的经济和国防安全变得十分脆弱,一旦计算机网络受到攻击而不能正常工作,甚至瘫痪,整个社会就会陷入危机.  相似文献   

10.
曹建芳  王鸿斌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7,28(9):2138-2141,2202
随着网络的发展,以及用户应用的不断变化,通用的搜索引擎已不能应对各种不同的检索请求.面向主题的搜集系统是针对一个主题,一类网页的搜集系统,即只搜集整个网络的一个特定子集.对目前采用的各种搜集算法进行了研究和评估,确定了一套面向主题的搜集算法.该算法是基于原有搜索引擎实现的,能够有效、准确的进行同主题搜索,根据实现的结果说明基于SVM和统计的面向主题搜集系统的优势所在及其发展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1.
在分析现有柔性流程建模方法的基础上,总结柔性流程建模的实现途径.在面向角色的柔性流程建模方法中采用角色类的划分和角色的动态选取和配置,简化流程的构造.同时提出将Agent技术和Services相结合,设计一种面向角色服务的、封装的、分层的和去耦合的建模系统,并讨论了基于服务组合的柔性流程建模的实现方案.  相似文献   

12.
一个基于智能的MAS模型及其方法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得到好的体系结构模式来将模式驱动的方法用于多智能体系统(MAS)的设计,必须有形式上抽象但是技术上细化的方法论.基于智能思想的提出,使得以智能作桥梁将AO,PO和OO的优点融合,并以此提出一种覆盖了从事务分析到Agent组织系统实现全过程而又比较技术化的方法论IB.同时提出一个基于智能的智能系统模型(MIBIS),通过模型的构造过程来叙述方法论.因为模型以及构造过程的形式化和整个过程的技术化,所以使得该模型和方法论能够被用于体系结构模式的归纳,也能用于工程的实用.而且该模型所表达的结构有良好动态组织性、实用性、实时性、扩展性和重用性.  相似文献   

13.
以计算机担当信号源和控制所实现的家庭影院方式,因其灵活、方便而受到了越来越多家庭用户的青睐。也正因如此,作为主打客厅数字高清娱乐平台的HTPC,以其强大的处理能力、灵活的配置和优质的画面输出等诸多优势而成为家庭用户在选购电脑时的首选。随着1080P显示设备的大量普及,以往动辄数万的家庭影院设备对于普通家庭亦变得触手可及,HTPC亦在此间作为新兴的客厅文化而广受追求生活品质的时尚达人们的热捧。  相似文献   

14.
梁振英  王朝立  陈华  李彩虹 《自动化学报》2016,42(10):1595-1604
研究了不确定非完整移动机器人系统的跟踪问题.首先,基于视觉反馈和状态输入变换,展示了一种非完整移动机器人运动学系统的不确定链式模型.基于反步法思想和跟踪误差系统结构,给出了两个重要的新变换.然后运用李雅普诺夫直接方法和扩展巴巴拉引理设计了自适应控制律和动态反馈鲁棒控制器,以实现理想轨迹的跟踪控制.严格证明了闭环误差系统的渐近收敛性.最后,仿真结果证实了提出的控制策略有效.  相似文献   

15.
Web应用所提供的体验和用户从桌面应用程序所得到的体验在响应速度、易用性等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距,为了改善Web应用程序给用户带来的体验,IT界引出了Ajax这个新名词.文章简要介绍了Web 2.0的Ajax技术的基础理论,就其关键技术中的XMLHttpRequest对象作了重点分析,并对Ajax技术的优缺点及其应用作了探讨,展示了Ajax所以能给用户带来更为强大的Web体验的实质.  相似文献   

16.
《信息网络安全》2008,(2):74-76
病毒"工业化"入侵凸显病毒经济病毒/木马背后所带来的巨大的经济利益催生了病毒"工业化"入侵的进程。2007年上半年,金山对外发布了病毒木马产业链的攻击特征,在此阶段,病毒木马的攻击通常是针对单个计算机的攻击行为。攻击的手法,一般利用社会工程欺骗的方式,发送经过伪装的木马以及通过网页挂马构造大  相似文献   

17.
与以往的层次化分类不同,本文使用了一种本质为图的层次结构,利用这种层次结构解决平面分类问题,从而提高平面分类的查准率和查全率.在普通的类别层次结构中,同一父类的兄弟类别之间的混淆关系是对称的,但事实上类别之间的混淆关系不是对称的.本文从分类器的混淆矩阵入手,引入了混淆类别的概念.利用混淆类别构造的类别层次结构,从查准率和查全率的角度来考虑类别之间的关系,表达出了混淆关系的非对称性.实验结果显示,使用类别的混淆类别构建类别层次结构的方法,无论从宏观上还是微观上都可以提高分类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8.
在网络暴力事件中,最初引发网民表达愿望的,是对有关行为的不满而产生的朴素正义感。这种正义感,在虐猫事件中表现为对残害生灵的谴责,在铜须事件中表现为夫妻忠贞的道德要求,在后妈事件中表现为对虐待儿童者的愤怒。这种动机的朴素正义性,决定了网络舆论的出发点是好的,如果可以控制在一定的、合理的范围内,则其后果往往是肯定性的。如在孙志刚事件中,网上舆论的不断推动,对于促进我国有关法制的发展进程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在大多数可以称得上网络暴力的事件中,这种动机的朴素正义性往往被扭曲、被掩盖。  相似文献   

19.
今天,Cimatron已在全球的35个国字和地区建立了自己的分支机构或代理商.在世界范围内,从小的模具制造工厂到大公司的制造部,CimatroCAD/CAM解决方案已经成为企业装备中不可或缺的工具.Cimatron的成功来自于与用户的直接交流.Cimatron通过与世界范围内用户的合作,更好的理解用户的需求,从而为用户提供独特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0.
"道德底线不似法律底线,没有明文规定,也没有强制性,是相对软性的东西,每个人心中都会有一些自认为神圣庄严的情感或信仰。那么我们只能够将其设定为‘不引起多数人的审美反感’、‘不伤害多数人的情感’、‘不损害多数人的利益’。""互联网拆除的不仅仅是进行表达时所可能遇到的障碍,它还拆除声音达致自己的受众的障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