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针对T接输电线路故障测距问题,将行波故障测距方法应用于T接输电线路故障.首先进行故障分支的判定,其次,把复杂的三端输电线路通过运算化简为比较简单的双端输电线路,然后利用双端行波故障测距的方法进行故障测距,得到故障的位置.同时在行波测距装置中增加行波波形记忆模块、使用较高的采样精度,确保双端行波测距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针对现有T型输电线路非同步故障测距算法的缺点,基于分布参数提出了一种三端数据不需要同步的T型线路测距新算法。算法直接利用解析表达式求取3条支路上故障距T接节点的距离,利用测距结果的特性区分故障支路与非故障支路。算法不需要判断故障相别,无测距伪根,对不对称短路和对称短路都适用。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算法不受不同步角度、过渡电阻、运行方式等影响,具有较高的测距精度和较快的计算速度。  相似文献   

3.
基于分布参数模型的高压输电线路故障测距算法   总被引:21,自引:3,他引:21  
输电线路故障定位一直是电力系统亟待解决的难题,快速准确的故障定位对电力系统有极为重要的意义,由于传统的单端法故障测距易受过渡电阻和对端肋增电流的影响,基于集中参数电路模型的故障测距算法又不适用于长线路测距,中提出一种只使用输电线路参数和2端电气量的基于分布参数电路模型的输电线路故障这位方法。并利用相模变化来减少实际线路的不换位和线路参数不平衡的影响,最后在模域求解故障距离。EMTP仿真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4.
超高压T接线路高精度故障测距算法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提出一种为超高压T接线路进行精确故障定位的算法。该算法利用各端正序电压和电流以及线路正序参数首先进行故障支路的判定,然后对故障支路按照双端线路进行故障定位。算法以π型等值建立线路模型,较为真实地反映出分布电容的存在。算法不需要故障类型的判别,不受故障电阻、系统阻抗及负荷电流的影响。EMTP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精度高且稳定,定位误差一般不超过0.5%。  相似文献   

5.
吴轶群 《电气应用》2006,25(8):24-26,30
T形接线系统的故障测距算法并不能只是对两端系统的简单推广,T形接线系统故障测距的主要困难来自于第三端的中间馈入电流。本文首先介绍了故障分支的识别问题,之后采用分布参数线路模型求解故障距离。理论分析及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较高的测距精度。  相似文献   

6.
韦钢  王庆 《电力情报》1999,(4):26-30
提出了一种T型接线系统故障测距的时域算法,它可直接应用故障电压、电流的采样值进行测距。该算法的测距精度,不受故障类型,故障过渡电阻以及系统运行方式的影响,是故障精确定位的一咎有效算法。  相似文献   

7.
T型支接线路的自适应故障测距算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提出一种基于-型等效线路模型的在线计算线路正序参数,利用T型支接线路三端正序电压和电流的突变量进行故障定位的自适应算法.该算法利用正常运行时的各端口的电压、电流,在线计算线路的正序参数;利用故障附加分量电压值来判断故障支路,在此基础上,将非故障支路化简合并,得到故障时支接点的等效电压、电流,再对故障支路应用双端测距算法进行高精度的故障测距.将在线计算得到的参数用于故障测距,解决了线路实际参数与电力局提供参数的不同、线路参数在运行过程中的不确定性等因素引起的测距误差问题.本算法的测距精度不受故障类型、故障电阻、系统阻抗及负荷等的影响.EMTP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正确性和高精度.  相似文献   

8.
T型输电系统故障测距算法研究   总被引:34,自引:3,他引:34  
利用单端工频量的输电线路故障测距算法,较难解决多系统的故障定位问题,基于分布参数线路模型,提出三端系统故障测距的新方法,其特点为;(1)各端之间不需同步测量,因此,不需实时通信,只需故障后分析,(2)对于单回线T结和单回线-双回线T结,不需区分短路模型。(3)亦适合于长线的短路点定位,且原理上,测距精度与分布电容,过渡阻抗,负荷电流和系统运行方式等因素无关,模拟故障测距的数字仿真试验表明,方法有效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一种考虑线路电容参数的单端测距算法,算法中充分利用了各种故障的边界条件;此外还给出了一种简单的迭代算法,通过迭代可以解决测距方程式出现的多根问题。采用实际录波数据和仿真数据的计算结果表明该算法有很高的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10.
当电力系统在功率低频振荡等动态情况下发生故障时,电力信号幅值和频率往往表现出一定的动态特性,影响了传统的T形输电线路故障测距算法的精度.因此,提出了动态条件下T形输电线路故障测距算法.该方法拓展了传统的静态信号模型,建立了时变的信号模型使其能正确表示信号的动态特性,并加入基于同步相量测量单元(PMU)的动态同步相量测量...  相似文献   

11.
宋艳  曾铁军  于旭东 《浙江电力》2010,29(3):6-8,60
提出一种基于线路参数估计的故障测距二分法。该方法基于线路分布参数模型,无需获得准确的线路阻抗参数,根据正序故障分量电压沿线分布规律,用二分法通过搜索迭代求取故障距离。这一方法理论上不受故障过渡电阻的影响,不必判断故障相别。MATLAB仿真结果表明此算法具有较高的测距精度。  相似文献   

12.
一种T形高压输电线路故障测距新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对T形线路的故障测距,现有方法都是先判断故障支路,再将3端线路等效成2端线路进行测距。但在T节点附近短路,尤其是经高阻短路时,现有的测距方法由于无法正确判别故障支路而存在一定范围的测距死区。针对上述缺陷,分别假设故障发生在某一支路,由假定正常的2段支路端的电压、电流推算求得T节点电压和注入假定故障支路的电流,从而分别求得3个故障距离。经证明,求得的3个故障距离有且仅有1个在0和对应支路总长度之间,该距离就是真实的故障距离,故障发生在对应支路上。该方法无需事先判别故障支路即可测距,在T节点附近经高阻故障时无测距死区。其测距精度理论上不受过渡电阻和故障类型影响,无需故障前数据,且对滤波无高要求。EMTP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正确、有效,测距精度高。  相似文献   

13.
高压直流输电线路故障测距对保障输电线路安全稳定的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提高故障测距的精度,利用故障频谱对线路故障进行测距分析,并且故障行波在传播过程中具有强烈的固有频率信号。因此,文中将固有频率主频以及2倍频的幅值和频率作为输入训练样本,将故障距离作为输出训练样本,提出一种基于Elman动态神经网络的高压直流输电线路故障测距算法,并采用粒子群(PSO)算法优化Elman神经网络的初始权值和阈值。最后,采用MATLAB软件进行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较高的收敛速度与测距精度,可以为高压直流输电线路故障测距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4.
为了改善超高压输电线路沿线电压分布和无功分布,减少潜供电流,加速潜供电弧的熄灭,限制系统过电压等,一般要安装并联电抗器.利用线路两端母线处的暂态电压电流进行故障测距,会因为并联电抗器的安装存在较大误差.本文基于线路的分布参数模型,考虑高压长输电线路两端电抗器的影响,构造了新的频域测距方程;为了消除线路参数的测量误差对测距结果的不良影响,把输电线路的长度、电阻、电感等参数与故障距离—同作为未知参数,建立线路故障网络的频谱方程;然后提取故障暂态电压电流的工频信号与自由分量,并求解方程组;最后将该测距算法应用到带多个并联电抗器超高压长输电线路的故障测距.电磁暂态仿真程序仿真数据表明,该测距算法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测距精度不受过渡电阻、系统不同步角的影响,具有较强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一种新的电力线路短路故障测距算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了一种瓣的电力线路故障精确测距算法。该算法仅利用线路两端的故障后电压、电流向量测量值。  相似文献   

16.
利用人工神经网络中海明网模式判别的功能,来对输电线路发生的故障定位,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扩充。  相似文献   

17.
18.
现场中TV、TA、电缆以及保护装置等对电压、电流传输的时延,众多因素导致两端数据很难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双端数据同步,因此寻找一种既能精确反映高压输电线路参数的真实情况,又不需要两端数据同步采样的实用的精确定位算法,具有很大的理论和实际意义。针对此情况,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参数估计且原理上不受采样不同步影响的同杆并架双回线路的精确故障定位新算法。该算法采用分布参数线路模型,利用双端数据和六序分量法,并考虑对不准确线路参数识别的问题。EMTP仿真表明该算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定位精度较高,且不受故障过渡阻抗、负荷电流和系统运行方式的影响,不需要双端数据同步,对不准确的线路参数具有较好的自适应能力。该算法具有一定的工程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杜召满  赵舫 《浙江电力》2004,23(1):13-15
文章提出了一种新颖的超高压输电线路故障双端测距精确算法.该算法采用相-模变换技术和分布参数线路模型,考虑了双端数据的不同步问题,运用拟牛顿法迭代求解非线性方程组,仿真计算表明具有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20.
随着电网规模的日益扩大,输电线路的电压等级越来越高,存在互感的线路也就越来越多了,且互感的影响不容忽视,若继续采用传统的不考虑线路间互感的故障定位方法,就能进行了精神的故障定位,快速排除故障与陷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