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H13热作模具钢微弧氧化复合陶瓷层的组织和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热浸镀铝/微弧氧化复合工艺对H13模具钢进行表面改性以提高模具表面质量。在热浸镀铝过程中,将H13钢基体浸入710℃纯铝液6 min,得到了以Fe2Al5为主中间合金层,使得镀层与基体紧密结合。经过微弧氧化处理后,镀铝试样表面铝层转化为氧化铝陶瓷,主要由α-Al2O3和γ-Al2O3相组成。用带有能谱分析装置(EDX)的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分析了膜层的形貌、成分和相组成。微弧氧化陶瓷层主要由Al、O、Si元素组成,其中O、Si主要来源于硅酸盐电解液。  相似文献   

2.
利用脉冲微弧氧化技术在钛合金(Ti6A14V)表面制备陶瓷层.用 SEM 观察了陶瓷层的表面形貌和截面显微组织,XRJ)研究陶瓷层的相组成,用球-盘磨损实验机对陶瓷层的摩擦学性能进行了研究,并用光学显微镜镜观察了磨痕的形貌.结果表明厚度约为10 μm的微弧氧化陶瓷层由疏松层和致密层组成.陶瓷层主要由金红石TiO2相和锐钛矿TiO2相构成.抛光后的陶瓷层在干摩擦小滑动距离下表现出良好的减摩作用,耐磨性能也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3.
镁合金微弧氧化陶瓷层的耐蚀性   总被引:42,自引:7,他引:42  
通过NaCl中性盐雾腐蚀试验定性地分析镁合金微弧氧化陶瓷层的耐蚀性,初步研究了陶瓷层表面微观结构对其耐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镁合金微弧氧化陶瓷层的微观组织结构的结合方式和生长方式直接影响其耐蚀性,微弧氧化试样的耐蚀性与陶瓷的厚度有关,陶瓷层厚度的增加并不一定能使其耐蚀性提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不同电压、电流和氧化时间下,钽表面微弧氧化陶瓷层的生长机理与耐磨性能的变化。方法通过微弧氧化技术在钽金属表面制备陶瓷层,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陶瓷层的表面形貌,采用摩擦磨损试验仪对陶瓷层的摩擦学性能进行研究,探讨放电电压、放电频率、氧化时间对陶瓷层摩擦系数的影响。结果在电压400 V、频率1000 Hz、氧化时间20 min条件下获得的陶瓷层表面质量最好;在电压350 V,频率1000 Hz,氧化时间10 min条件下获得的陶瓷层耐摩擦性能最好。结论对钽金属表面进行微弧氧化处理,可以显著降低钽金属表面的摩擦系数,提高耐磨性能。  相似文献   

5.
ZL101铸造铝合金微弧氧化陶瓷层的组织和性能   总被引:7,自引:6,他引:7  
通过等离子体微弧放电在Al-Si铸造铝合金表面沉积出较厚的陶瓷层。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分析了膜层的形貌、成分和相组成,用显微力学探针测定了硬度和弹性模量分布,并探讨了陶瓷相的形成机理。陶瓷层主要由α-Al2O3、γ-Al2O3和莫来石相组成,膜外层还含有大量SiO2非晶相。膜外层的硅元素主要来自电解液而不是Al-Si合金基体。硬度和弹性模量在陶瓷层里分布具有相似性。从表面到内部,硬度和弹性模量逐渐增加.并在内层有一个极大值。  相似文献   

6.
镁合金微弧氧化陶瓷层耐蚀性的电化学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IM6e型电化学工作站,测试了镁合金微弧氧化后陶瓷层的电化学阻抗(EIS)、稳态电流/电位极化曲(Steady State1/E Recording)以及Tafel斜率。结合测量结果对微弧氧化处理镁合金的耐蚀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经过微弧氧化处理后试样的电化学阻抗比未经处理原始试样的电化学阻抗高3个数量级。微弧氧化处理过程中存在一个最佳陶瓷层厚度,当超过或低于这个最佳厚度时,试样的耐蚀性都较差,只有达到这个最佳厚度时,试样的耐蚀性才是最佳的。  相似文献   

7.
钟涛生  蒋百灵  付球涯 《表面技术》2009,38(5):44-46,95
为了探索工艺参数对铝合金微弧氧化陶瓷层表面光泽度的影响规律,加速微弧氧化产品在光学领域的应用,采用MA0240/750电源设备对6061铝合金试样进行微弧氧化处理和用电导率仪测量溶液的电导率,分别利用WGG60-E4光泽度计量仪和JM6460扫描电子显微镜进行光泽度测量和表面形貌组织观察,研究了电流密度大小、溶液温度和试样尺寸等因素对铝合金微弧氧化陶瓷层光泽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微弧氧化前期阶段,陶瓷层的光泽度随着氧化时间的延长呈指数规律下降,并且电流密度和溶液温度都对陶瓷层的光泽度变化具有重要的影响,电流密度越大和溶液温度越高,光泽度随氧化时间延长而下降的速度越快,到了中后期,它们对光泽度大小无影响,光泽度大小都变为2.5且不随氧化时间而变化;试样尺寸大小对陶瓷层光泽度大小无影响,不同尺寸试样的光泽度随时间的延长按照η=519.8e^-1的指数规律下降。  相似文献   

8.
利用微弧氧化技术在7075铝合金表面形成微弧氧化陶瓷膜层,通过SEM、XRD手段分析了微弧氧化陶瓷层的显微结构、表面形貌和相组成,并在HIT-Ⅱ摩擦磨损试验机上测试了陶瓷膜层的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7075铝合金表面的微弧氧化陶瓷膜层由疏松层、致密层构成,其相组成主要是α-Al2O3和γ-Al2O3两相;氧化陶瓷层与基体结合良好,厚度为25~45μm,表面硬度可达到1900HV0.1左右;微弧氧化表面处理技术可以显著提高铝合金的表面耐磨性,在与GCr15钢球对磨时,膜层具有较低的磨损率,但摩擦因数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9.
碳钢热浸镀铝及微弧氧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进行了碳钢热浸镀铝后微弧氧化的试验研究。观察、分析了镀铝层表面微弧氧化陶瓷膜的微观形貌以及组织结构;探讨了微弧氧化膜的形成机理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镀铝层表面形成的氧化膜为两层,表面疏松层和内部致密层。致密层硬度很高,疏松层硬度较低。微弧氧化膜的质量与热镀铝层质量及微弧氧化的工艺参数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钛合金微弧氧化陶瓷层的结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微弧氧化技术,采用甘油磷酸钙和乙酸钙混合电解液体系,在Ti6A14V钛合金表面制备了陶瓷涂层,并对涂层的结构特征进行了综合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微弧氧化层为富含Ca、P元素的粗糙多孔结构。陶瓷层可分内外两层,内层薄而致密,存在分布较为均匀的细小孔洞。外层厚而多孔,孔径尺寸和深度随氧化电压的升高而增大。陶瓷层中Ca、P元素分布不均匀,内表面Ca元素含量明显低于外表面,而P元素含量内、外表面相近,在陶瓷层的次表层二者的含量相对最高。微弧氧化后钛合金基体表面变的粗糙不平,并有少量Ca、P元素扩散进入到钛合金基体表层。  相似文献   

11.
基于表面生物学改性的钛合金微弧氧化陶瓷层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张菊梅  王志虎  蒋百灵 《铸造技术》2007,28(8):1063-1066
采用微弧氧化法于(CH3COO)2Ca-CaC3H5(OH)2PO4溶液中制备了富含Ca、P成分的钛合金微弧氧化陶瓷层,研究了陶瓷层中的相结构、Ca和P的分布、电压与电流密度对Ca和P在膜层中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陶瓷层主要由金红石型和锐钛矿型TiO2及非晶相组成;沿膜层由表及里,Ca在膜层的含量分布呈现类似二次曲线递减趋势,P在膜层中的含量则大体均匀,但在膜基交界面迅速降为零。随着电压或电流密度的升高,膜层中Ca、P相对含量增大,Ca的增长速度远快于P,使得Ca、P的摩尔比随电压的升高而增大。  相似文献   

12.
硅酸盐电解液中铝合金微弧氧化陶瓷膜层的结构与性能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硅酸盐电解液中利用微弧氧化方法,在LYl2铝合金上制备了陶瓷膜层。用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衍射仪(XRD)观察分析了其形貌和相组成,测定了膜层厚度、显微硬度,并对涂层进行了耐蚀性和抗热震性研究。结果表明,涂层分为两层,外层为疏松层,内层为致密层,涂层总厚度76μm,致密层厚度50μm,硬度1500HV;涂层相组成为γ-Al2O3和α-Al2O3;涂层在30℃、10%NaOH水溶液和30℃、20%Nacl水溶液中的耐蚀性极好。  相似文献   

13.
在其他加工参数固定的条件下,对Ld_(10)铝合金试件进行处理,然后采用扫描电镜对膜层表面显微结构进行观测分析,研究由KOH、KF、Na_2SiO_3、(NaPO_3)_6构成的溶液中各种成分浓度的变化对膜层表面放电孔径的影响.结果表明:KOH浓度变化对膜层孔径影响最小;随着Na_2SiO_3浓度的增加,膜层放电孔径先减小后快速增加;而增加KF和(NaPO_3)_6的浓度时,膜层孔径都会逐渐减小,最后趋向一个最小值.实验表明:调整好上述溶液的配比,可在试样表面获得最小放电孔径为350 nm的微弧氧化膜层.  相似文献   

14.
采用微弧氧化法在MB6镁合金表面制备了陶瓷化涂层.采用SEM、XRD、EDS等方法分析涂层的组织结构,并评价涂层在模拟体液中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涂层主要由MgO相组成,并含有电解液所含Si和P元素.涂层厚约6 μm,表面有微孔,但涂层内层致密.在模拟体液中进行浸泡试验后,镁合金基体的失重量明显高于微弧氧化涂层.致密涂层具有较好的抗Cl-离子侵蚀的能力,但随浸泡时间延长,涂层表面出现明显的微裂纹,加速对基体的腐蚀.  相似文献   

15.
钛合金表面微弧氧化膜及抗氧化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微弧氧化技术,通过增加涂层致密性的方法及选择合适的放电电压,在钛合金表面制备出致密的、与基体结合优良的微弧氧化膜。微弧氧化膜分为3层:过渡层、致密层和疏松层。XRD分析表明,微弧氧化膜主要由Al2TiO5和Al2SiO5组成。在700℃循环氧化100h后,经微弧氧化处理的钛合金的氧化增重量为2.08mg/cm^2,低于未经微弧氧化处理的钛合金的增重量(20mg/cm^2),因而微弧氧化能有效地提高钛合金的抗高温氧化性能。  相似文献   

16.
AZ91D镁合金表面微弧氧化陶瓷膜微观结构与组成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自制的恒流非对称方波电源用微弧氧化法在AZ91D镁合金表面制备了耐腐蚀陶瓷膜,通过微观分析手段对微弧氧化膜的截面特征、元素成分分布及表面膜的相组成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微弧氧化工艺参数对膜层表面形貌、微观结构与组成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电流密度会造成组织疏松微孔孔径增大;硅酸盐溶液中微弧氧化制得的陶瓷膜优于铝酸盐溶液.而且电解液中的离子可参与成膜反应,硅酸盐溶液体系镁合金微弧氧化陶瓷层主要由MgO和Mg_2SiO_4相组成,铝酸盐溶液体系微弧氧化膜层主要由MgAl_2O_4相组成.  相似文献   

17.
LY12铝合金微弧氧化陶瓷膜的纳米压入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用纳米压入法测定了LY12铝合金微弧氧化陶瓷膜的硬度H和弹性模量E分布,并探讨了陶瓷氧化膜的生长机理。氧化膜的硬度和弹性模量分别为18GPa-32GPa,280GPa-390GPa。靠近膜/基体界面的氧化膜硬度和弹性模量仍然相当高。H和E沿膜深度的分布都存在一个极大值,并同膜内α-Al2O3含量变化是一致的。其形成原因在于微弧区熔融物在膜不同部位冷却速率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8.
俄罗斯微弧氧化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介绍和讨论近年来俄罗斯在铝合金微弧氧化技术方面的研究与工业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改善TA15合金(Ti6Al2Zr1Mo1V)与异种金属间接触时产生的电偶腐蚀性能。方法 采用微弧氧化(Microarc oxidation,MAO)方法在硅酸盐电解液中,于钛合金表面制备TiO2基陶瓷涂层。采用XRD、SEM和EDS等方法,表征涂层的物相成分、组织结构及元素分布,用极化曲线、电化学阻抗谱和电偶腐蚀等测试涂层的耐腐蚀性能。结果 微弧氧化涂层由内外两层组成,内层致密,外层疏松多微孔,且内层与基体的结合呈现凹凸界面,出现“局部过生长”现象。涂层以金红石和锐钛矿TiO2相为主。与基体合金相比,陶瓷涂层的自腐蚀电位提高了0.672 V;随氧化时间的延长,涂层厚度增加,内层变得更加致密,涂层的自腐蚀电位提高。涂层内层的阻抗模值,随氧化时间的增加而增大,分别为1.16×106 Ω?cm2(10 min)、1.2× 106 Ω?cm2(30 min)和3.8×106 Ω?cm2(50 min)。在3.5%NaCl溶液中进行电偶腐蚀试验15天后,30CrMnSiA钢/TA15合金微弧氧化涂层对偶件的平均电偶腐蚀速度,明显低于30CrMnSiA钢与TA15合金、巴氏合金、铝青铜偶接时的腐蚀速度。结论 微弧氧化致密阻挡层具有良好的阻隔特性,降低了电偶腐蚀敏感度,有效缓解了电偶腐蚀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