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克民 《世界宽带网络》2007,14(5):85-86,88
目前我国有线电视网络都采用了HFC光纤同轴电缆混合网络构建.网络拓扑采用了1550nm双环型光纤白愈骨干网+1310nm星型支干网+同轴电缆分配网构成,模拟电视/数字电视信号采用VSB/QAM调制方式调制到110-862MHz有线电视频谱内的8MHz频道上进行电视节目传输.为了提高有线电视信号的传输质量,HFC网的光节点/光接收机覆盖用户一般要求控制在500户以内,  相似文献   

2.
杨国亮 《有线电视技术》2007,14(1):30-31,35
用户接入网直接与用户终端设备相连接,既是传输网络的末段,同时又是上行通道的信号始发端。同轴电缆分配网作为有线电视HFC的用户接入网,是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有线电视HFC网络的  相似文献   

3.
高金平 《中国有线电视》2011,(11):1326-1327
有线电视网络一般分为传输网络和分配网络,从前端机房混合器往后到用户分配系统之前的传输网络称为干线传输部分,采用光缆传输。从光节点到用户的分配网络采用同轴电缆作为传输媒介,通过电缆放大器和分支器及分配器到达用户。电缆放大器是放大射频电视信号、提高信号电平、弥补系统中同轴电缆分  相似文献   

4.
用Cable Modem实现高速数据通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余庆  蓝磊 《现代通信》1998,(12):10-11
在光纤同轴混合HFC网络上,使用CableMo-dem可以进行诸如Internet接入之类的应用,是现阶段最为经济的高速数据通信手段。1.HFC网络结构传统的有线电视网络采用同轴电缆作为传输介质,用放大器来延长传输距离,是一种单向广播树型结构。近来,副载波多路复用模拟光传输技术被应用到有线电视网中,在干线上采用光纤传输,而用户分配网络仍然使用同轴电缆.这种光电混合传输方式即所谓HFC网络,提高了图像质量,并且可以传到很远的地方,扩大了有线电视的使用范围。HFC网络采用光纤到服务区的概念,每个服务区对应一个光节点,覆盖500…  相似文献   

5.
张腾 《电子世界》2003,(4):16-16
<正> 2002年,实力雄厚的上海有线网络有限公司全面完成了有线电视双向宽带网络的改造工程,历时3年,耗资数十亿人民币,使拥有350万用户的上海有线电视网络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宽带城域网。 上海有线电视网络采用的是光纤同轴电缆(HFC)接入网,一般来说,当网络频宽达到550MHz就属于宽带范围,上海有线电视网络  相似文献   

6.
广州花都区有线电视网络始建于1989年,现已拥有6万模拟电视节目城区用户。花都区有线电视网络为750MHz双向光纤同轴电缆混合网,采用65/87MHz频率分割。网络上行工作频带为5-65MHz,下行工作频带为87-750MHz。网络前端共使用6组光收/发设备,下设120个光节点,每个光节点覆盖500左右网络用户。  相似文献   

7.
目前,国内有线电视HFC多为750MHz(或862MHz)系统网络。为解决时移电视、点播电视,迫切要求提高传输系统的带宽。HFC1GHz系统的网络能够解决目前CATV系统多频带服务频宽不足的问题。在广大农村用户稀疏的地方,出于投资运营成本考虑,采用CATV放大器覆盖更多的用户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本文就有线电视1GHz系统同轴电缆网,以用“瑞萨”砷化镓模块组合的干线放大器和分配放大器为例,进行指标计算,为网络频宽升级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有线电视网中通过HFC主干网络至乡镇分前端或者村中心所在地,光/电转换后进入同轴电缆主干网络、分配网络至用户。而分配网到用户在200~300m的距离上,采用2级分配放大器放大分配。光/电联网后,本系统从300MHz升级为550MHz传输网时,分配放大器采用长江LA5300C型。在本系  相似文献   

9.
何恒经 《中国有线电视》2005,(15):1515-1517
1998年以来,福清市各镇村级CATV网络经多次改造升级,现已敷设市-镇-村光缆干支线近1200km,安装光节点近600个,有线电视用户达20多万户,基本形成了光缆到村、光节点以下用同轴电缆分配入户的HFC网络.  相似文献   

10.
1 前言1994年,采用光纤同轴电缆混合(HFC)拓扑结构的宽带接入技术取得了重大的进展。HFC网络结构的提出,不仅解决了传统的电缆有线电视广播业务传输距离受限的问题,而且通过采用先进的光纤传输技术和新型的网络拓扑结构,增加了上、下行通道的传输能力,使HFC网具备了承载双向交互式宽带业务的能力。HFC接入网以其频带宽、容量大、成本低等优点,已成为有线电视系统的主要模式,目前也是大家公认的多媒体宽带接入网的最佳方案之一。为了提供交互式的宽带业务,HFC接入网必须是双向的。因此,如何满足HFC接入网网络的双向指标即优化回传通…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CATV网络的逐渐发展、频道的逐年增加,有线电视传输技术已由单纯的同轴电缆网向光纤电缆混合网(HFC)过渡.HFC网络结构是前端至光节点之间采用光纤作干线,在光节点至用户之间采用电缆入户,即HFC是光纤到节点、电缆到用户的光纤电缆混合网.  相似文献   

12.
一、 HFC的潜在优势光缆有线电视网可作为未来宽带接入网的基础,其对数字和模拟信号的传输是透明的。未来宽带接入网大致有光纤到家庭(FTTH),以双绞线为基础的高速数字用户线(HDSL)、不对称数字用户环路(ADSL)以及光缆/同轴电缆混合系统(HFC)等方案。在过渡阶段宽带交互式终端业务的信息接入,倾向于充分利用现有的有线电视高频电缆,在超干线、干线及分配网上引入光缆/同轴电缆混合系统HFC,具有技术经济综合优势。有线电视的48-550MHz可传递59路模拟电视,550MHz~750MHz频段可传输MPEG压缩信号及视频点播(VOD)节目,并可接入N-…  相似文献   

13.
有线电视系统中,通过HFC主干网络至乡镇分前端或者至村所在地,光/电转换后进入同轴电缆主干网络的传输网,分配传输网至用户。而同轴电缆主干传输网中的干线放大器,在有线电视系统中起到至关重要作用,是决定总前端传输指标和质量稳定、可靠到用户的关键。所以我们十分重视干线放大器质量和检修。市、乡镇光/电大联网后,原全市有线电视网中的300MHz、450MHz系列干线放大器,现在有线电视网从300MHz、  相似文献   

14.
HFC用户双向分配网络设计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有线电视网以宽频带。大容量和经济性被人们称之为通向信息高速公路的捷径,但必须彻底解决双向交互传输问题。计算机网络从广域开放性讲,只有借助于有线电视网或通信网才能得以实现。正因如此,专家们把以有线电视光缆同轴电缆混合网(HFC)为基础的接入网作为通向信息高速公路的最后一公里,对网络接口、传输体制、方式等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实践,取得了很大的成效,是一条行之有效之路。笔者认为,交互式HFC网络除光端技术和服务管理等技术外,对广播电视等技术设备应用部门,电缆分配网络传输技术更显重要。从光节点端机到用…  相似文献   

15.
南京有线电视台从1998年开始实施从原有450MHz同轴电缆网络到750MHz HFC网络的升级改造工作,规划建设四个局间站,架设约600km环网和分配光缆,安装380个光节点。 为尽快发挥HFC网的优越性能和体现网络投资的经济效应,我们结合光缆架设的进度采用Backbone传输技术,分批对原电缆干线进行过渡性改造,先后建设了8个Backbone传输点,为40级  相似文献   

16.
莫尔道嘎有线电视网络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现拥有18.5 km的光缆网,带宽为860 MHz,同轴电缆网为750 MHz,期间经历了最初的300 MHz的模拟有线电视网络变换到550 MHz的邻频传输系统,再到860MHz的HFC混合网系统,从模拟电视转换到数字电  相似文献   

17.
作为光纤同轴电缆混合(Hybrid Fiber Coaxial,HFC)网络前身的有线电视(Cable TV,CATV)网络不是面向双向通信而设计的,而且上行信道往往分配在CATV频谱的较低部分(5-42MHz),而这部分频谱(特别是5-15MHz)常常充满着各种宽带噪声和入侵干扰,由于上行信道的噪声漏斗效应的影响,基于频分复用/时分多址(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相似文献   

18.
HFC传榆技术深入到有线电视领域以来,以传输频带宽、传输信息量大、传输损耗低、抗电磁干扰等优点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特别是近两年光纤传输成本下降,光纤/同轴电缆混合网应用更加广泛,海拉尔铁路有线电视网络也经历了光纤到小区、光纤到楼栋几个阶段,下面就双向HFC网络建设谈几点经验体会。  相似文献   

19.
作为承载千家万户业务的接入网正面临着严峻挑战,接入网技术已成为制约通信发展的瓶颈。由于HFC网络改造后,很多光节点已经到楼,有线电视运营商更具有优势,有线电视运营商可以利用现有HFC网络的光缆网络资源来部署GEPON网络。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的有线电视向数字化、多功能化、产业化和全国联网的方向发展,各地有线电视网都在积极地进行网络的改造升级。以光纤为骨干,光节点到小区,同轴电缆接入用户的HFC网络正成为全国有线电视网络改造升级的首选目标。面对公众对信息需求的不断增加,有线电视网正由单一广播式传送向双向交互式的多媒体宽带网络方向发展。加强有线电视分配网络的升级改造工程管理和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