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一、前言结网机理的研究,文献中有报道指出,干燥工艺对结网影响很大。冷干燥(<40℃)薄膜中的明胶大分子,其复性过程较好,薄膜刚性强;而热干燥(>40℃)则使明胶大分子的复性过程受阻,薄膜刚性差,因而容易结网。文章还从化学动力学角度来研究。不同温度条件下的膨胀初速度,从理论上进一步阐述了结网的机理。除此之外,明胶本身的质量差异也严重影响胶片的表观质量,随着高温快速显影胶片的不断问世,对明胶物理力学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从应用的角度评价和选择明胶,这就是本文要讨论的课题。  相似文献   

2.
明胶的冻力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正> 冻力是明胶多项理化指标中的一项重要指标。早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国内明胶用户从应用明胶的实践中,觉察到明胶冻力在应用中的重要作用,因此向明胶厂提出,要求生产供应高冻力明胶,价格可以从优。明胶厂为了满足用户的需求,将“高冻力明胶”作为科研课题列入工作日程。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国  相似文献   

3.
<正>1前言按照A.G.Ward提出的定义:"明胶是胶原蛋白经过温和而不可逆断裂之后的主要产物"[1]。明胶能在溶胶和凝胶之间进行可逆的转变。理论推测明胶分子中的一小部分首先相互联结形成微晶,这些微晶是高度分枝的三维网状结构,能够固定液体,形成弹性的"固体"或凝胶。Ferry[2]认为氢键和范德华力的共同作用使明胶分子相互连接形成不牢固的凝胶结构。Bello和Vinogard[3]则认为凝胶的形成与肽键有关。明胶的凝胶化包含几种机理,迄今为止没有一个最佳的解释。但是这些研究与推测能够让我们对于明胶凝胶化过程中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相似文献   

4.
鱼明胶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正>1概述本文介绍的鱼胶原(fish collagen)及由鱼胶原所制取的鱼明胶(fish gelatin),最早是由Kenny&Ross公司于上世纪50、60年代生产的。它是从鱼皮、鱼骨中提取的。在鱼明胶的发展过程中,其产品的种类,按用途[1]分为:食用明胶、工业明胶、照相明胶,以及主要用作为添加剂或胶粘剂等的鱼胶。  相似文献   

5.
干燥温度对明胶粘度的影响(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实验探讨了明胶干燥温度对明胶粘度的影响。明胶经常温干燥再经55℃干燥与只经常温干燥相比,粘度下降。明胶经常温干燥后再经70℃或87℃干燥与只经常温干燥相比,粘度下降,其下降幅度与明胶经常温干燥后再经55℃干燥相当。而明胶经常温干燥后再经105℃干燥与只经常温干燥相比,快胶、食用胶、惰胶的粘度较大幅度上升,PA胶粘度较大幅度下降。快胶、食用胶、惰胶,经常温干燥和先经常温干燥再经55℃或再经70℃、87℃干燥,其粘度下降值大体相当,而先常温再经105℃干燥,胶样粘度下降值有较大幅度上升。PA胶由于自身特性,先常温后55℃干燥与只经常温干燥相比,粘度下降值减小,先常温后70℃或87℃干燥与先常温后55℃干燥相比,粘度下降值相当,而先常温后105℃干燥与先常温后55℃干燥相比,粘度下降值减小。  相似文献   

6.
<正> 1.前言 拜读了傅延勋先生《干燥温度对明胶粘度的影响》,认为这篇文章对明胶生产很有指导意义。仅就其中的一点请教于傅先生。  相似文献   

7.
<正> 前言照相明胶是制备感光乳剂的三大主要原料之一。照相明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乳剂的合成和涂布工艺。它是决定感光材料产品质量的关键。为此,国内外在提高明胶的质量,提高明胶本身的物理机械性能,明胶内微量杂质对乳剂照相性能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工作。这些工作对指导明胶的生产和应用无疑地提供了理论依据。国外从60年代初就着手于惰胶(国内称纯胶)研制和应用。70年代,惰胶普遍用于乳  相似文献   

8.
<正> 一、前言在研究与照相明胶相结合的醛时发现,将明胶溶于水随后使溶液干燥,明胶中醛含量将增加。实际上醛含量的增加与溶解无关,因为溶解了的明胶与原胶的醛含量没有明显的差别,而醛含量的增加是在明胶溶液干燥过程中出现的,显然是明胶中一个或几个组分在干燥时发生了分解。为了测定其性质,已进行了系统的实验。  相似文献   

9.
在国内旧陶瓷工艺学教科书[1,2,3]中,一般将石英在瓷坯中的作用总结如下: (1) 石英是瘠性原料,它的引入可以降低坯体的干燥收缩和变形,有助于加速干燥过程; (2) 石英在高温时发生多晶转化并产生体积膨胀,可以部分抵消坯体烧成时产生的收缩,减弱由于烧成收缩过大而造成的应力,从  相似文献   

10.
明胶在生物高分子化合物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它广泛地用于许多工业制品中,这是由于其独特的物理与化学性质所决定的,特别是用于食品制造业[1]、医学[2]、生物技术[3、4]、感光工业[5],以及其他的技术部门,而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即是其溶胶-凝胶的可逆转变性能[6]。但是,明胶仍然有  相似文献   

11.
《干燥技术与设备》2010,(3):135-137
<正>中国通用机械工业协会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文件中通协[2010]14号信产[2010]86号各有关单位:干燥设备行业是我国装备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服务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干燥行业是一个耗能巨大的行业,其所用能源占我国国民经济总能耗的12%左右。目前国内干燥技术能源利用率只有40%~50%,国外则达到70%以上。因此,在化工、石化、医药、建材、轻工、饲料、食品、造纸、木材、粮食等行业推广节能干燥技术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2.
<正> 《明胶的科学与工艺学》指出,“干燥的无灰的碱法和酸法明胶的总氮量分别为18.15%和18.30%,故把氮的重量转换为明胶的因子相应地定5.5l和5.46。常应用于计算食品中蛋白质含量的因子为6.25,但当鉴定蛋白质和测定其氮含量时,它往往导致错误。”这段话说明,国外测定明胶蛋白质含量用的是无水无灰明胶,其换算系数F为5.51和5.46。  相似文献   

13.
<正> 照相明胶是制造胶片的主要原材料之一,它的质量优劣对胶片的质量有重要影响。近几年来,由于各制胶厂引进了国外部分关键设备,如板式蒸发、长网干燥、无菌包裝等,大大改善了明胶后期生产的工艺条  相似文献   

14.
<正> 一、1945年以前的研究“关于照相用明胶的化学性能的文献”,浜田,日写.11,№.3,14(昭23). 1.敏化剂(Sensitizer) (1)S.E.Sheppard:Phot.J.,65,380(1926). 由于所使用的明胶不同,乳剂的敏度也有所差别,从这一点着眼,认为明胶中是存在着敏化成分(gelatin-x)的。如从明胶的生产工艺进行解析,则在浸灰(liming)后  相似文献   

15.
<正> 引言明胶是感光材料重要原料之一。国外从60年代起,已大量采用除去了活性杂质的明胶—纯胶。为了制备重复性好、性能一致的纯胶,需要对纯胶的平均分子量,尤其是分子量分布规律有较好的了解。这是因为,纯胶的物理力学性能平几分子量分布之间有密切的联系。另外,研究纯胶的分子量分布还有助于深化明胶大分子链对乳剂微晶形成与生长的影响规律的了解。凝胶层析法是60年代兴起的一门分离科学,它为研究高分子物质的分子量分布提供了一种快速而又有效的手段[1]。基于分  相似文献   

16.
<正> 一、绪言磷酸氢钙是骨明胶制造业中的副产品之一。在制造明胶过程中,兽骨经盐酸浸渍脱去无机盐,所得到的乏酸溶液(含HC10.22~0.30%),经过脱氟、过滤、合成、离心脱水、干燥、筛分、包装,即得到有两个结晶水的磷酸氢钙。磷酸氢钙的干燥,一般都是采用气流干燥法。其优点是:干燥速度快,传质传热速率大,物料受热史短,易于干燥热敏性物料,装置结构简单,干燥处理量大;适合于批量大的细小颗粒物质的干燥。磷酸氢钙的产品质量,各企业由于受工艺和设备等各种因素所限制,产品顷量不稳  相似文献   

17.
<正> 前言 明胶低温干燥通常是在20℃左右进行的。完成低温干燥,主要是要有相对湿度很低的干燥空气,使它与明胶冻接触,干燥空气吸收明胶冻蒸发的水蒸气而升高空气相对湿度来实现的。若干燥空气相对湿度较高,则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完成这一干燥过程;只有使用相对湿度很低的干燥空气,才能使过程较快地完  相似文献   

18.
<正> 1 冻力测定方法与冻力指标的演变 国内生产明胶的历史不长,先是上海明胶厂生产皮制明胶,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才开始有骨制明胶厂的建立和生产,产品的档次也不高,标准也不太统一。80年代初才有了较为一致的质量标准。到目前为止,作为胶囊明胶、食用明胶和药用明胶的质量标准共计5个。这5个标准是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制定的,具有当时的时代特征。使用冻力仪测定明胶的冻力在国内起步于70年代,以前因为没有冻力仪,用凝冻浓度指标代替冻力指标,以后  相似文献   

19.
<正> 我国照相明胶建国以来发展迅速,60~70年代以来,明胶界立足国内资源,共同攻关,探索微量杂质的关系,使照相明胶质量得到提高,结束了当时完全依赖进口照相胶生产黑白胶片的局面,改革开放以来,各照相胶厂部分或全部引进了浓  相似文献   

20.
<正> 照相明胶是感光材料生产的主要原料之一.由于它对感光材料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故建立照相明胶国家标准是十分必要的.然而标准和测试方法只有经常不断地被更新和改善,才能满足感光材料生产的需要.为此参照法国 Rousselot“照相明胶标准测试方法”和日本“PAGI”方法,我们认为照相明胶国家标准测试项目似需要增加以下几项:一、钙的测定、二、铬矾指数的测定、三、物理抑制性的测定、四、增感性的测定、五、改性明胶改性度的测定等.从实际情况出发,提出的这些测试方法,有的尽量采用国际标准,向国际标准靠拢,有的则是在国外先进国家测试方法的基础上加以改进的,其目的是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