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针对特长公路隧道营运通风的技术问题 ,应用流体力学的基本理论 ,分析了送排式通风压力平衡模式和送排风量间的关联性 ,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公路隧道一单元和二单元送排式纵向通风的基本方程 ,提出了一单元和二单元送排式纵向通风的相关控制点 ,为特长公路隧道营运通风的理论和应用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2.
针对特长公路隧道建设制约因素之一的隧道营运通风问题,以湖南雪峰山隧道(7000m)的通风方案为对象,开展全射流风机通风模式、斜(竖)井送排式纵向通风模式以及送排风口(道)几何参数等的研究和计算分析,并指导该隧道通风的总体设计、初步设计、技术设计及其相关的通风用土建结构设计。  相似文献   

3.
多竖井送排式通风方式能将特长公路隧道划分成若干通风区段,通过竖井排出隧道内污染空气并同时送入新鲜空气,因此可以加大纵向通风方式的适用长度.多竖井送排式通风方式的流量守恒和压力平衡方程更加复杂,很难求得其解析解.以流体力学连续性原理和伯努利定理为基础,建立了多竖井送排式通风方式的流量平衡方程和压力平衡方程.基于二分法数值分析方法提出了流量平衡方程数值解的求解过程,并对迭代计算过程中目标函数的确定、初始试算值的界定、计算约束条件的选取作了介绍.以二分法为核心算法,并采用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VBA (Visual Basic for Application,以下简称VBA)编制了"多竖井送排式与射流风机组合通风方式"计算程序,该程序已经在多个特长公路隧道通风设计中得到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长大公路隧道纵向通风控制方法的选择,直按影响行车安全性、舒适度及营运电力耗费.在对国内外主要的几种控制方法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可适用于长及特长公路隧道的前馈式智能模糊通风控制系统的基本原型.  相似文献   

5.
况鲁  许怀林 《山西建筑》2006,32(13):256-257
通过流体力学的假设,并结合连续性方程、动量方程、伯努利方程,推导了隧道内风流的动量方程和能量方程.分析了压力计算模式和送排风量的关系,由此建立公路隧道送排式通风的基本理论。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5,(Z1):150-152
本文利用三维建模技术建立了长大公路隧道竖井送排式短道通风模型,并基于有限元理论,通过计算流体动力学仿真,对长大公路隧道竖井送排式通风特有的短道通风状态进行了仿真分析。通过对送风口速度、排风口速度和排风角度不同组合的仿真分析,利用流体迹线图进一步确定了排风量与第一区段设计风量之比、送风量与第二区段设计风量之比及排风角度的量化关系。  相似文献   

7.
云山隧道为特长分离式公路隧道,现采用"竖(斜)井送排式+射流风机"组合式纵向通风方案。随着隧道内车流量的增加,隧道内空气的污染程度逐渐加剧。提出了采用射流式ESP空气净化系统的技术整改方案,可有效改善隧道内的空气污染状况。  相似文献   

8.
公路隧道稳态纵向温度升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隧道的长度不断加大,交通量逐年增长,机动车排出大量的热量,这些热量的积聚会造成隧道内纵向温度升高。作者研究了计算机动车排出热量的一般方法,并且针对隧道通风采用的横向、半横向、纵向以及竖井送排式纵向通风方式,根据能量守恒理论,建立了一维稳态模型,研究得到了不同通风方式下的纵向温度升高的理论计算方法。并且,以某长大隧道为例,计算了不同交通量下的隧道内温度升高的分布。研究成果可以应用在各种长大隧道通风的研究与设计计算中。  相似文献   

9.
终南山特长公路隧道火灾模式下网络通风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特长公路隧道火灾模式下的通风技术研究一直是公路隧道界关注的焦点,本文结合秦岭终南山18km特长隧道的实际情况,将网络通风理论应用于实际工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官田隧道属于海峡西岸经济区高速公路网漳州至永安联络线华安段龙岩境内的一座特长公路隧道,全长2×6.1 km。本文主要阐明了隧道营运通风系统各方案的比选,经计算、分析和论证,确定了技术可靠、投资相对节约的通风方案。  相似文献   

11.
在公路建设事业不断发展过程中,特长公路隧道的施工数量越来越多,为保证特长公路隧道的施工通风质量,必须加强对特长隧道施工通风进行研究和分析。在对特长公路隧道施工中的通风技术问题进行研究的过程中,需要明确在施工中应采取的通风方式,同时要对特长公路隧道的施工通风需风量进行准确计算,还要保证通风机以及风管选型布置的合理性,同时要加强特长公路隧道施工通风管理工作,才能保证特长公路隧道的通风效果,确保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12.
武汉东湖隧道长度6 522m,为目前全国最长的城市湖底隧道。由于隧道位于国家5A级风景区,对空气质量、景观要求极高,通风系统设计为工程难点。结合隧道线路走向、洞口周边环境条件,对三段竖井送排式通风、自然通风+全射流纵向通风、自然通风+竖井分段纵向通风3种典型的通风方案进行了研究和比选。采用SES模拟软件对自然通风口和隧道内通风量进行了模拟计算,从隧道污染物排放、初投资、运行费、环保和景观等多方面进行了经济技术比选,推荐采用自然通风+竖井分段纵向通风的通风方案。  相似文献   

13.
武汉东湖隧道长度6 522m,为目前全国最长的城市湖底隧道。由于隧道位于国家5A级风景区,对空气质量、景观要求极高,通风系统设计为工程难点。结合隧道线路走向、洞口周边环境条件,对三段竖井送排式通风、自然通风+全射流纵向通风、自然通风+竖井分段纵向通风3种典型的通风方案进行了研究和比选。采用SES模拟软件对自然通风口和隧道内通风量进行了模拟计算,从隧道污染物排放、初投资、运行费、环保和景观等多方面进行了经济技术比选,推荐采用自然通风+竖井分段纵向通风的通风方案。  相似文献   

14.
特长隧道通风系统选型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蔡珊瑜 《地下空间》2004,24(1):75-79
介绍国内外特长隧道通风系统设置现状,分析了影响通风系统形式的相关因素,并以目前国内某一特长水域公路隧道的通风设计方案比选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特长公路隧道火灾模式下的通风技术研究一直是公路隧道界关注的焦点 ,本文结合秦岭终南山 1 8km特长隧道的实际情况 ,将网络通风理论应用于实际工程中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3,(4)
<正>近几年,随着我国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公路隧道越建越多,对隧道建设技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长大公路隧道的通风技术问题。目前我国长大公路隧道通风方式主要采用竖井送排分段纵向通风技术,由于通风竖井特殊的建设上艺及通风特点,存在多处联络风道的变向,易导致风压发生不均匀突变而产生偏流,造成了风压大量损耗,大大降低了竖井的通风效率。设置导流叶片均衡风量的分布,是有效降低风量损耗的途径之一。为了能够有效利用导流叶片降低联络风道的风压损耗,本文将对长大公路隧道相同断面圆形折曲风道导流叶片设置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针对南大梁高速公路铜锣山特长瓦斯隧道施工的阶段性及未专门设置通风井等特点,将压入式通风与巷道式通风有机结合起来,合理配置通风设备,经济、有效地解决了该特长公路瓦斯隧道施工通风难题,有力地保障了隧道施工安全.该通风方案在铜锣山隧道具体工程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通风效果,为类似隧道工程的施工通风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公路隧道送排风短道流场数值分析及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竖井送排式通风时,排风口和送风口之间可能产生短道流动,这种短道流动会阻碍隧道内的空气交换.文章利用有限元方法对送排风短道流场进行三维数值分析,研究表明:采用竖井送排式纵向通风时,短道内风流回流区总是存在的;回流区的范围L随短道长度的增加而显著减小;考虑到降低通风能耗和满足空气质量两方面的因素,短道的长度一般适宜取65m~80m.  相似文献   

19.
吴存兴 《土工基础》2012,26(3):57-60
泰宁隧道属特长、大断面、深埋、高地应力隧道,施工过程中面临诸多技术挑战。通过采取“择机封堵、超前帷幕注浆、径向灌浆、模袋和索囊封堵灌浆”等技术,有效封堵了高压大流量地下水;通过采用长短距离相结合的综合地质超前预报方法,提高了不良地质体和地下水的预报精度;通过采取“超前应力解除、控制爆破、水胀式锚杆、挂网、钢筋拱肋、喷超细沸石粉添加剂混凝土为主”的岩爆预防体系,有效防治了岩爆灾害;通过采用斜井送排式纵向分段通风,解决了隧道施工、运营通风技术难题。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针对高楼山隧道特殊的工程特点,本文展开通风方案研究。首先,借助规范及以往工程设计经验计算高楼山隧道的需风量,通过计算分析得出,全射流纵向通风不能满足高楼山隧道运营通风的需要,宜采用分段式通风。其次,通过对各分段式通风方案进行定量分析比选得出,高楼山隧道钻爆法施工采用2斜井送排式与射流风机组合通风方案,TBM导洞扩挖方案采用1斜+1竖井通风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