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乳品消费是食品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统计年鉴(2021)》数据显示,2014年-2020年,我国居民人均摄入的主要食品配比日趋均衡,但奶类摄入不足问题依然突出。《中国居民营养膳食指南》建议,每人每天摄入奶及奶制品300g,大约为每天一杯奶。然而,《中国统计年鉴(2021)》数据显示,2020年人均奶摄入量仅为13Kg,约合每天35.6g,缺口巨大。为满足我国居民不断提高的食品安全和优质营养物质的需求,每人每天一杯奶已经成为健康生活的新要求。奶中的营养物质含量极其丰富,不仅能保证优质蛋白质的摄入,  相似文献   

2.
以北京及伯明翰地区大学生为例,就消费者对于乳品产业的安全的信任度展开调查。利用Survey Monkey软件共收集电子问卷368份,并使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统计方法包括:频率分布、列联表分析、KruskalWallis (KW) Test、Mann-Whitney Test。结果表明:伯明翰地区消费者的人均奶制品消费量远大于北京消费者。伯明翰地区消费者在巴氏杀菌奶、黄油和奶酪品类的消费量较大,而北京地区奶制品消费量较大的品类包括UHT牛奶、奶油、冰激凌。影响伯明翰地区消费者进行乳品购买的主要因素包括价格、营养价值、风味、货架期;除上述影响因素较大外,北京消费者还会受到广告、促销行为、包装设计、家人及朋友推荐等因素的影响。北京消费者更加关注乳品三聚氰胺(60. 5%)、乳品造假的安全问题(69. 3%),而伯明翰地区对于乳品本身可能发生的安全问题关注度不高,更加关注动物福利的问题(29. 8%)。北京地区消费者更加相信进口乳品的安全,而伯明翰地区消费者,特别是伯明翰地区的英国人对于本土乳品的信任程度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3.
刘政 《饮食科学》2004,(1):19-19
老张半年来一直将一种名为“优酸奶”的盒装奶制品当作纯酸奶购买,我看了标签,告诉他,此产品的营养价值仅及纯奶的三分之一。  相似文献   

4.
自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爆发以来,乳品安全一直备受关注。为了加大对乳品行业的监管力度.使中国乳品行业迅速恢复元气.相关职能部门出台了多项措施:在质量控制方面.要求对奶源做到严格把关.有效提高乳品质量安全系数。因此.在奶站收奶环节,企业对原料奶的检测把关显得尤为重要.同时为保证牛奶不发生腐败变质的现象.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对其进行检测并立即入罐冷藏,  相似文献   

5.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奶和奶制品的需求也随之增加。除了奶制品本身的营养保健功效外,伴随着现在的功能性食品潮流,功能性食品添加剂的介入能很好地让人们在液态奶的饮用中得到全面、多功效的营养。益生菌的早期认识源于酸奶,现在,伴随着功能奶概念的提出和兴起,益生菌、益生元在液态奶中的添加应用和功能性表现.也已引起了广大乳品企业和研究人员的注意。  相似文献   

6.
经历了纯果汁与果汁饮料的混淆视听,揭开了还原奶对纯鲜奶的搅局,近年来,消费者对名号五花八门的饮料不断提出严峻的拷问。近来,热爱乳品饮料的消费者突然发现.一些以乳酸菌、双歧杆菌等益生菌命名的乳品饮料悄然占据了超市的乳品货架。国内乳业巨头们看到了诱人的前景,为了能够抢占先机,开始通过联手有着丰富乳制品行业经验的相关企业,不失时机地打出“益生菌”这张健康牌。与此同时,国外的益生菌企业不甘落后,纷纷摩拳擦掌,争相介入国内市场。  相似文献   

7.
针对近朝少数乳品企业宣称生产“无抗奶”误导消费者的现象,卫生部、农业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局近期联合发出公告.严禁在乳品标签、标志和广告中宣传“无抗奶”等不科学、不符合实际的内容。  相似文献   

8.
《乳品与人类》2008,(5):48-57
K市场作为新疆省第二大城市一直是Y乳业心中一块难以割舍的“疼”,作为一个拥有近百万人口,消费成熟、收入水平较高的市场,乳品消费潜力巨大,仅箱装奶每月的销售量在600吨约15万件左右,但是由于座拥该市场的两大乳品企业生产厂家R和T品牌占据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产品品牌影响度较大,消费者认知度也较高等因素.很少有外来乳品品牌表现优秀,  相似文献   

9.
在国内乳品行业内,“中国制造”在消费者面前已不再是荣耀,已经变得沉重和纠结。国产奶粉不受欢迎,国产牛奶让人忐忑,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究其原因,可能众说纷纭,但国内乳制品行业的公信力让消费者不信服却是最核心的原因。这次国家质检总局从政策层面强制加强乳品企业的产品检测,有利于恢复消费者对乳品行业的信心。真正破解乳制品行业的公信力危机,最大的根源在于人。比如从国内乳业历次爆发的危机来看,损害行业形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利益分配不均衡造成的奶农与奶企之间的紧张博弈关系。年景不好时,奶农杀牛减产;等到年景好了,产量跟不上,奶农又制假掺假。这次增强企业的产品检测能力,补强了乳制品行业产业链中的最后一环.但如何保证奶农和奶站在源头提供安全的奶源,还需要政府部门继续提高行业自律、加强监管力度。  相似文献   

10.
<正> 打破乳品行业的营销误区随之而来的是乳品企业在乳制品生产工艺方面的争论:从去年的“无抗奶”到今年的“还原奶”,引起了乳品企业大战。这种对加工技艺、生产方式的争论,某种程度上对行业的进一步发展会起到良性的作用,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过多的争论也会困扰消费者,从而使消费者采取一种暂时放弃或者选择一些洋品牌的态度。尤其是一些企业出于竞争的目的,使用了一些不科学的概念,将消费者的乳品知识引入了歧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