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三种南方贝母的RAPD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RAPD技术对三种南方贝母品种浙贝母、川贝母和湖北贝母进行分析.RAPD扩增结果显示扩增产物的分子量介于100-2300 bp之间,共扩增出39条谱带,多态性条带数在6-10条范围内.引物S303的扩增效果最好,稳定性亦较高,其扩增产物的多态性分布图可以作为浙贝母的中药分子鉴定依据.利用RAPD分析三种南方贝母的遗传关系,发现浙贝母与川贝母亲缘关系较近,和湖北贝母亲缘关系较远,其亲缘关系的远近与地理分布相似.  相似文献   

2.
应用RAPD技术筛选三种药用麦冬品种湖北麦冬,川麦冬和浙麦冬的分子鉴定标记,为构建麦冬特异性PCR鉴定方法奠定基础.对RAPD反应的关键影响因子进行优化,确立最佳反应条件.以麦冬嫩叶中提取的基因组DNA作为RAPD反应模板,逐一使用40条随机引物对三种麦冬基因组DNA进行RAPD分析.从引物S86,S65,S64,S22和S20结合下的RAPD图谱中找到了8条麦冬分子鉴定标记,其中湖北麦冬分子鉴定标记4条,川麦冬和浙麦冬各2条.这些分子鉴定标记在琼脂糖凝胶中的分子量介于500~2 000bp之间,条带明亮清晰,可供回收进行序列分析,以便设计出特异性PCR引物,实现三种麦冬特异性PCR鉴定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采用RAPD技术对产自四川绵阳、内江、雅安和重庆忠县的24尾野生黄鳝基因组DNA进行引物筛选,40条随机引物中有4条引物扩增出片段。选择在4个地区黄鳝个体间多态性较丰富的RAPD引物A10在绵阳黄鳝群体进行扩增分析。RAPD引物A10在6个绵阳黄鳝个体的扩增,产生比较清晰的条带并且呈现一定的多态性,绵阳黄鳝群体内的平均遗传相似率为0.8947,群体内的平均遗传距离为0.1053,从一定程度反映出绵阳地区黄鳝较低的遗传多样性。本研究所筛选引物可为黄鳝分子标记和遗传多样性的分析、亲缘关系和种质的鉴定以及遗传资源的保护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菠菜叶片线粒体DNA的提取及RAPD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菠菜叶片为实验材料,采用差速离心法、DNaseI处理得到无核污染的线粒体、以SDS法去除蛋白,消化RNA得到单纯的菠菜叶片mtDNA,通过对mtDNA纯度的测定,从而建立了菠菜叶mtDNA快速、高效的提取技术体系;同时选取30个引物对三种菠菜mtDNA进行RAPD扩增,对提取的mtDNA体系进行了RAPD分析,结果表明,由引物S7、S16、S21、S24扩增出的条带清晰、多态性较好,片段大小在200~2000 bp之间,表明菠菜各品种的mtDNA各碱基序列上的多态性,是各品种之间进化凸现的原因之一。本研究建立的试验方法耗时短、对离心机的要求不高,并且提取的mtDNA产率高、结构也比较完整。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七种不同类型的大白菜为实验材料,选用改进的CTAB法进行七种大白菜基因组DNA提取,使用28条随机引物进行初步的筛选,筛选出有效引物5条进行RAPD-PCR反应体系的分析,利用NTsys 2.10e软件得出七种大白菜相似系数及树状图。多态性分析结果表明:5条引物在七种大白菜基因组DNA样品中共扩增出67条条带清晰且重复性好的DNA带,其中有41条具有多态性,多态性比率为61.2%,呈现出较为丰富的多态性。使用NTsys 2.10e软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七种大白菜基因组DNA样品的相似系数,介于0.4~0.8之间,即得平均相似系数为0.6。  相似文献   

6.
采用SDS方法纯化高粱总DNA,通过花粉管通道将高粱DNA转化P138、丹改340、7922、06NY-2、组3等5个品种的玉米自交系,后代的玉米种子经随机筛选后在实验室盆栽得到幼苗。使用不同序列的59条RAPD引物,对高梁基因组DNA和导入前后的玉米基因组总DNA进行PCR扩增。结果表明,其中9条引物在后代玉米和玉米原种之间具有RAPD差异,并证明了高梁DNA导入了4个玉米自交系,为今后的玉米自交系花粉管导入法育种的分子检验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人参属重要的药用植物竹节参(Panax japonicus C.A.Mey)野生资源已近濒危,开展其遗传多样性研究对于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构建并优化了竹节参DNA的SRAP-PCR扩增体系。以竹节参根茎为材料,对PCR反应体系中的d NTPs、DNA模板、引物、Taq DNA聚合酶浓度和复性第二阶段的退火温度等条件进行探索和研究,得到了能稳定扩增竹节参基因组的最佳反应体系(25μl):DNA 40ng,d NTPs 0.2 mmol/L,Primer 0.36μmol/L,10×PCR Buffer 2.5 ul,Taq DNA polymerase 2U,退火温度50℃。进一步检测了随机组合的24对引物,进行扩增,得到了2对带型清楚、重复性较好的引物Me1/Em5和Me3/Em1。以这2对引物对10个不同产地竹节参DNA样品进行SRAP-PCR扩增。产物的电泳图谱表明,竹节参不同产地的DNA谱带多态性丰富,带型清晰,重复性好。说明建立的该SRAP-PCR反应体系稳定可靠,为利用SRAP分子标记技术研究竹节参的植物遗传多样性奠定了工作基础。  相似文献   

8.
提取4种白芍的DNA基因组,筛选26条随机引物对浙白芍、亳白芍、山白芍和川白芍进行PCR扩增,共扩增出385条带,多态百分率为89%.聚类分析得到山白芍与亳白芍遗传相似性系数最高(为0.723 7),而与浙白芍的遗传相似性系数最低(为0.520 2).其中引物S17,S7,S61,S98筛选到浙江白芍、安徽白芍和山东白芍的分子鉴定标记.实验筛选获得的分子鉴定标记经克隆和测序后,可为白芍的特异性PCR鉴定的引物设计打下基础,也为其他中药材品种的分子水平的鉴定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了对益母草品种进行分子鉴别及分析不同品种间的亲缘关系,试验采用EST-SSR (Expressed Sequence Tag-Simple Sequence Repeats)分子标记技术构建了生产上常用的10个益母草栽培品种的数字指纹图谱及遗传多样性分析。试验共筛选出13对益母草EST-SSR分子标记,检测等位位点61个,其中含多态性位点52个,多态性比率为85. 2%。EST-SSR引物扩增2~11个等位位点,平均每对引物扩增4. 69个基因型,扩增条带100~600 bp,多态信息含量(PIC) 0. 551,基因流(Nm) 1. 319,平均杂合率0. 647。从13对引物中,筛选出5对核心引物,即LJ17、LJ21、LJ29、LJ47和LJ62,以引物组合方式构建指纹图谱可区分10个品种;聚类分析表明在遗传距离0. 66处10个品种被分为3类,聚类结果与品种的来源具有较高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0.
采用RAPD技术对广东和湖南养殖鳜群体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从4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22个有效引物,共扩增产生289条RAPD标记片段,广东养殖群体共产生155条扩增片段,湖南养殖群体共产生134条扩增片段,有122条带为两群体共有。广东和湖南养殖群体内平均遗传距离分别为0.063 3和0.062 9,两群体间遗传距离为0.129 9。广东和湖南养殖群体Shannon多样性值分别为0.069 0和0.072 3,多态座位比例分别为25.16%和10.15%。与脊椎动物平均多态座位比例比较,发现其遗传多样性并不很丰富。因此,需要在生产过程中要采取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以避免或减少遗传多样性水平的降低,确保鳜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黄土高原广泛沉积的新近纪红黏土序列对东亚古气候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通过甘肃灵台红黏土剖面7.0、6.5、5.5、3.2 Ma沉积物和山西保德红黏土剖面6.56、5.24、3.50 Ma沉积物碎屑锆石U-Pb年龄的对比,表明黄土高原不同区域红黏土沉积物物源在空间上具有一致性,而在时间上具有差异性。通过与周缘潜在物源区碎屑锆石U-Pb年龄对比,可将黄土高原红黏土沉积物物源的差异划分为3个沉积阶段:第一阶段(5.7~7.0 Ma)物源主要为西昆仑山、帕米尔高原;第二阶段(3.4~5.7 Ma)物源主要来自塔克拉玛干沙漠;第三阶段(2.6~3.4 Ma)物源主要为阿拉善区域。红黏土沉积物物源的变化表明2.6~7.0 Ma处于西风逐渐减弱伴随东亚季风逐渐增强的过程,物源的两次变化对应于约5.7 Ma墨西拿盐度危机和约3.4 Ma青藏高原的隆升,说明青藏高原以及中国西部山脉的隆升和板块运动控制下的特提斯洋演化是影响黄土高原风成沉积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西伯利亚克拉通是世界上典型的稳定克拉通之一。雅库特地区位于西伯利亚克拉通东北部,有大量的金伯利岩产出,也是世界上金刚石的重要产出地之一。前人研究表明该地区仅在年龄为360 Ma的金伯利岩中有金刚石的产出,而在年龄为160 Ma的金伯利岩中没有金刚石的产出,暗示着雅库特地区岩石圈地幔的性质在160~360 Ma之间可能发生了变化。总结并对比了雅库特地区不同时代喷发的金伯利岩中橄榄岩包体的岩石学、矿物学、地球化学及年代学特征,确定了该地区360 Ma与160 Ma的岩石圈地幔在时代与厚度上有很大的不同。这一不同可能与西伯利亚克拉通1.9 Ga碰撞拼合事件有关,而与西南部约250 Ma的超级地幔柱事件无关。  相似文献   

13.
通过分析新生代以来亚洲板块与周邻板块运动学特征、鄂尔多斯盆地区域构造应力场变化及盆地抬升的 地质学证据,探讨鄂尔多斯盆地—高原转型期的地球动力学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新生代以来鄂尔多斯盆地— 高原转型期的驱动力主要源于印度板块北移、青藏高原隆升和太平洋板块向西俯冲产生的远源波及力。鄂尔多 斯盆地抬升的时期主要分为:新生代早期(65~45、45~25)MaBP,盆地处于缓慢阶段性抬升期;新生代晚期(25 ~0.78、0.78)MaBP,盆地处于快速阶段性抬升期,且抬升的频次有逐渐加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下高川盆地为扬子地块和秦岭造山带结合处的特殊构造单元,其构造演化与相邻的构造单元存在明显差异,晚泥盆世尤为突出。为全面理解下高川盆地的构造演化,重点研究了下高川盆地上泥盆统铁矿梁组砂岩的沉积物源。以石英砂岩为研究对象,分析重矿物组成,进而进行电气石电子探针分析和LA-MC-ICP-MS锆石U-Pb定年。砂岩样品的闪锌矿、白钛石、钛铁矿重矿物组合说明其物源为岩浆岩。电气石电子探针分析结果表明,铁矿梁组石英砂岩主要来自于变质板岩和变质砂岩,少量为贫锂花岗岩类、伟晶岩和细晶岩。砂岩锆石U Pb年龄谱分析表明,铁矿梁组砂岩的主要物源来自425~530 Ma的天水和丹凤花岗岩、佛坪片麻岩、清水英安岩,以及578~982 Ma的柞水(黑沟)碱性花岗岩、天水和西峡的花岗质片麻岩、丹凤和卢氏的花岗岩。另外,1 015~1 551 Ma的佛坪黑云母斜长片麻岩,1 658~1 957 Ma的太白和宝鸡花岗岩、佛坪片麻岩,2 329~2 502 Ma的丹凤石榴黑云斜长片麻岩和2 625~3 147 Ma的商南太古宙结晶基底岩石均经历多次搬运,为扬子北缘下高川盆地提供次要物源。综合区域资料,晚泥盆世的物源大致来自北部,同时古地理格局表现为天水、丹凤、清水、西峡等地区岩体隆升剥蚀,成为物源区,而在华北古陆与扬子北缘下高川盆地之间可能存在多个较小古陆,如佛坪也属于物源区。  相似文献   

15.
通过锆石SHRIMP U-Pb测年,获得了海原岩群南华山岩组变质基性火山岩(绿片岩)的碎屑锆石同位素测年数据为1 925±8 Ma,说明海原岩群形成时代应晚于古元古代.对已有研究成果历年来于海原岩群中所获得的同位素测年数据进行了分析,认为Sm-Nd模式年龄1 700 Ma大体为海原岩群变质基性火山岩的形成年龄,而1 400 Ma应属海原岩群中原岩为辉绿岩脉或岩床的侵位年龄,800~1 100 Ma的Rb-Sr等时年龄为海原岩群变质年龄,长英质片岩(原岩为杂砂岩)的Sm-Nd模式年龄2 317 Ma为海原岩群的陆源年龄.结合本次所获得的变质基性火山岩碎屑锆石SHRIMP U-Pb测年结果,进一步判断出海原岩群的形成时代为中元古代长城纪.  相似文献   

16.
大别超高压变质造山带南部的宿松地体主要由高压变质宿松岩群或杂岩组成,其岩性和物源构成复杂,历来的研究颇具争议。报道了宿松岩群的片麻岩、片岩和变质基性岩石等主要岩石类型的锆石U-Pb年龄和Nd 同位素组成,限定了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探讨了宿松地体的属性及地壳演化。两个片麻岩样品的锆石U-Pb同位素年龄为750 Ma至约770 Ma,初始εNd值为-7.3~-1.6,可以推测原岩为新元古代岩浆岩;两个片岩样品的碎屑锆石U-Pb年龄值分布范围较大,并主要集中于晚太古代(2 700 Ma至约2 800 Ma)、早元古代(2 000 Ma至约2 500 Ma)、中元古代(1 100 Ma至约1 500 Ma)和新元古代(700 Ma至约800 Ma),推测原岩为新元古代沉积岩。片岩的Nd同位素组成变化较大,初始εNd值(回扣至750 Ma)为-20.2~-1.4,暗示剥蚀区的物质组成复杂。相似的碎屑锆石U-Pb年龄分布特征也普遍地记录在扬子陆块的基底岩石或沉积盖层中。新元古代岩浆岩广泛分布于宿松岩群、大别—苏鲁造山带超高压变质地体乃至扬子陆块边缘,指示宿松高压变质地体具有扬子陆块属性和相似的地壳演化历史。  相似文献   

17.
大别造山带宿松地体大量早白垩世中—基性脉岩侵位于宿松群高压变质岩石中,它们是认识大陆板块深俯冲过程的壳-幔相互作用和折返过程中岩石圈构造响应的重要载体之一。报道了这些中—基性岩脉LA-ICP-MS锆石U-Pb年龄,并讨论了其隐含的地质意义。单颗粒锆石的年龄范围分布较广,主要可分为太古代(>2 500 Ma)、古元古代(1 850~2 500、1 650~1 800 Ma)、新元古代(720~850 Ma)、早古生代(420~450 Ma)、早中生代(190~230 Ma)和早白垩世(120~140 Ma)。具有岩浆成因的早白垩世锆石U-Pb加权平均年龄约为132 Ma,应代表中—基性岩浆的侵位时代,证明其为大别地区碰撞后岩浆作用的重要组成部分。综合锆石形貌、内部结构和微量元素特征,这些年龄群落与扬子板块记录的典型构造-岩浆事件具有对应关系。早中生代之前的继承性锆石年龄分布与扬子板块的锆石年龄特征有明显的相似性,暗示着宿松地体可能具有扬子板块属性。因此,推测宿松地体中—基性脉岩成因与早白垩世中国东部强烈岩石圈伸展背景下大别造山带增厚的岩石圈拆沉作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马占山部义勇军是以马占山将军为首的主要活动在黑龙江省的一支义勇军,兴起于"九.一八"事变之后,发动的江桥抗战是打响抗日战争的第一枪。义勇军在马占山短暂降日过程中发展受制,随着马占山再次举起抗日大旗,这支队伍迅速壮大,并发展到高潮,最后在罗圈甸被日本军包围。队伍冲出包围圈后,开始分散:马占山率领一部分队员转退苏联,并出访欧亚,一部分队员撤进关内继续抗日。马占山部义勇军是众多东北义勇军中的一支,他们的抗日活动在东北地区以及在整个中国的抗日战争中占重要历史地位,为中华民族的解放立下不朽的历史功勋。  相似文献   

19.
塔里木盆地西北缘柯坪地区玄武岩由夹于二叠纪沉积岩系中的两套玄武岩组成,被普遍认为是塔里木大火成岩省的组成部分。对其喷发时限,目前有270~290 Ma和290 Ma前后两种认识。这些认识不仅在时限上存在明显差别,也与该区现在被广泛接受的地层划分方案不协调。针对这一问题,采用碎屑锆石定年方法,对采自3个剖面不同层位7个砂岩样品的碎屑锆石进行了LA-ICP-MS U-Pb定年,结合已有其他资料,试图通过限定夹有玄武岩的碎屑岩沉积时代,间接探讨该区玄武岩喷发时限。采自下部玄武岩之下的3个碎屑岩样品都含有数量可观的年龄介于275~290 Ma的碎屑锆石, 指示其沉积时代不早于早二叠世晚期;采自下部玄武岩中陆源碎屑岩夹层的1个砂岩样品,除了含有20粒年龄介于280~290 Ma的碎屑锆石外,还含有11粒年龄介于270~279 Ma的碎屑锆石;采自两套玄武岩之间陆源碎屑岩的3个砂岩样品都含有大量年龄介于260~280 Ma的碎屑锆石。这些碎屑锆石的年龄表明,柯坪地区夹有玄武岩的二叠纪地层沉积时代不会早于早二叠世晚期,很可能是中二叠世至晚二叠世早期。因此,该区的这些沉积岩所夹玄武岩不可能是在早二叠世期间喷发的。考虑到这些碎屑锆石从结晶经过隆升剥蚀搬运再到沉积需要一定的时间,以及两套玄武岩之间和上部玄武岩之上的沉积岩中所含的古生物化石,推测柯坪地区玄武岩喷发时限可能为中—晚二叠世。这些资料揭示出,塔里木盆地西北缘柯坪地区玄武岩的喷发时限有可能与峨眉山玄武岩是大致相同的。  相似文献   

20.
三通沟海相沉积型锰矿是近年来东昆仑地区锰矿找矿工作的新突破。对三通沟锰矿中两件粉砂岩样品进行LA-ICP-MS碎屑锆石U-Pb定年,获得年龄为(1 497±17)~(427±4)Ma,主要集中在441和473 Ma两个峰值附近,最年轻的碎屑锆石年龄为(427±4)Ma,表明其沉积时代晚于427 Ma,并且指示其沉积物质来源于纳赤台群中段。三通沟锰矿黑色页岩Re-Os等时线年龄为(387.4±6.2)Ma,表明其成矿作用中成岩转化过程的时间为中泥盆世,而锰质的初始沉淀早于这个时间。综合同位素定年结果,将三通沟锰矿的沉积时代限定在晚志留世—中泥盆世。结合早古生代海相沉积型锰矿矿床成因的主流观点,探讨三通沟锰矿的成矿作用与原特提斯洋俯冲作用之间的关系,认为早古生代原特提斯洋的俯冲闭合是三通沟锰矿成矿的主要原因,三通沟锰矿的成矿时代与原特提斯洋闭合时间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