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织机送经卷取机构存在的缺陷是造成织物稀密路主要原因之一.通过调查研究,提出了一种适合国情的无梭织机机械式送经机构的改造方案.文章介绍了织机送经机构的改造技术,讨论了电子送经系统的动力、控制、张力探测部分的设计准则和选用方法.实验表明,改造后织机的织物稀密路缺陷得到了改善,稳定了织物张力波动,有效的提高了织物的质量,为其他无梭织机改造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本文推导了泡泡纱织物泡轴与地轴的送经规律,得出两轴送经变化率与时间的关系公式。利用公式可制订调换变换牙的时间表,从而能控制整个织造过程中泡、地经纱的送经比。  相似文献   

3.
曲面织物的织造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针对椭圆体曲面织物的织造原理、织造工艺进行详细阐述,在改造了卷取机构和送经机构的小样机上进行织造,并研究在织造过程中的工艺控制及其对织物的影响。 改造后的具有椭圆体形状的卷取辊对形成的织物进行卷取,织物就会根据卷取辊的形状对其进行包覆,进而形成具有椭圆体形状的仿型结构;与此同时,改造后的送经机构根据椭圆体曲面织物不同位置所需经纱长度不同,进行分别送经,以使交织的纬纱同时平行到达卷取辊。并在织物不同位置引入根数不同的纬纱,使椭圆体曲面织物拥有均匀、同质的外观效果,以满足织物各处经、纬密度均匀一致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通过三种色织泡泡纱泡轴送经装置的应用与研究,分析了第一、二种送经装置的使用效果及优缺点,指出了第三种-半积极上置式齿轮胶辊泡轴送经的优点和推广价值,为在普通织机上提高色织泡泡纱的布面质量提供了一种经济合理的新型送经装置,同时也为在剑杆织机上配套泡泡纱装置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麻棉泡泡纱是在以纯棉、涤棉为原料生产机织泡泡纱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颖的含麻类色织布,围绕该产品的试制情况,我们重点研究三个方面的问题: 1.对原料、纱支、紧度和送经比选用得当,使织物具有优异的起泡效果; 2.合理设计工艺,使之有着机织泡泡纱独特的外观风格; 3.现有生产条件对开发麻棉泡泡纱的适应  相似文献   

6.
泡泡纱是一种指表面局部有明显凹凸状泡泡的织物。它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舒适性,是童衫、女衫、睡衣或窗帘、台布、床罩等装饰用布。泡泡纱的加工方法有机织法和印花法两种。机织法只能加工条形泡泡纱,机织法采用地经和起泡经两种不同的经轴,起泡经的纱支较粗,起泡经的送经速度比地经快30%左右,织成凹凸状泡泡纱坯布,再经松式染整加工而成。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泡泡纱织物起泡不匀原因分析,认为张力感应杆拉力弹簧弹性性能的不稳定是主要原因,提出了用易于量化控制的纹板装置控制泡经轴送经运动的观点。  相似文献   

8.
第三代色织泡泡纱装置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三代色织泡泡纱泡轴送经装置的应用与研究,分析了第一,寺代送经装置的使用效果及优缺点,指出了第三代-半积极齿轮胶辊上置式泡轴送经的优点和推广价值,为在普通1515布机上提高色织泡泡纱的布面质量提供了一种经济合理的新型送经装置,同时也为在剑杆织机上配套泡泡纱装置打下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9.
ZW403型喷水织机送经机构的调整及其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振奇  程玮燕 《丝绸》2001,(8):28-29
从送经机构对织物质量的影响入手,对ZW403型喷水织机送经机构进行了全面分析,详细介绍了送经机构的调整方法,对提高织物的质量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圆环形织物的织造原理与设计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研究了圆环形仿形织物的织造原理和设计。改造了现有织机的送经和卷取机构,采用纱架送经可满足仿形织物经纱不等长的要求;采用圆台形成型控制辊,既控制织物的卷取,又控制织物的形状结构,形成圆环形机织布,织物的纬纱沿圆台体的母线方向,经纱沿圆周方向。不等纬密仿形织物织造简单,但织物结构不均匀;等纬密仿形织物要求织机的开口机构复杂,纬纱分为与全部经纱交织的长纬和仅与部分经纱交织的短纬,应合理设计纬纱的完全组织循环和短纬在长纬中的分配,以使织物的结构均匀。  相似文献   

11.
针对先进经编机用电子送经系统精度高、响应速度快的要求,设计了一种全闭环控制的电子送经系统,它主要由控制单元、送经驱动装置、测速反馈装置和主轴信号装置4个部分组成。阐述了该全闭环送经系统的控制过程,并对其控制算法进行了研究。为了提高系统的快速响应性能,设计了修正PID(比例-积分-微分)控制算法,即当经编机正常运转时,则采用PID控制以提高系统的控制精度;而当开停车时,采用PD(比例-微分)控制以减少超调量,增强系统的快速响应能力。  相似文献   

12.
王道兴 《纺织学报》2007,28(12):110-112
通过观察分析,对无测量反馈装置的电子送经系统的经轴线速度计算公式提出疑义。针对目前研究电子送经计算公式的相关文献及Karl Mayer公司的最新资料都将经纱视作刚体来计算瞬时送经速度,以此作为控制瞬时送经量的指令,指出这种计算公式存在计算误差,其误差属送经系统中固有的微量误差,无法通过合理的操作方法给予消除。并进一步对该误差作了定性分析,认为其定量分析十分繁复,建议立题研究。  相似文献   

13.
织机电子送经装置工艺性能的评价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目前高速无梭织机电子送经装置工艺性能评价方法较少的现象,提出用极差不匀率和贴近度2个指标来评价织机张力的变化程度和张力波动的一致性,进而评价送经装置工艺性能的优劣。利用这2个指标对必佳乐OMNI-190喷气织机和丰田JAT710喷气织机在织造紧度相差较大和织造相似规格织物时各自送经装置的工艺性能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必佳乐织机在织造不同规格织物时送经装置性能稳定,2种织机在织造相似规格织物时送经装置性能都较优越,没有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4.
The seersucker effect is formed when stripes on a cotton cloth shrink, and as a result the nonshrink parts are forced to take up a wavy form. Printing stripes on cotton cloth with pastes containing sodium hydroxide is one method of producing this effect. Until now, seersucker effect has been assessed quantitatively by measuring the percentage shrinkage of the shrunk parts. In this study, two algorithms, namely, spectral density function and angular power spectrum function, are presented. These algorithms are capable of assessing the three-dimensional seersucker effect qualitatively and are far superior to percentage shrinkage method. Various seersucker effects were produced by choosing different conditions for some major independent variables, such as sodium hydroxide concentration, fabric pretreatment, weft density, and the kind of weft yarn. These were successfully analyzed by the algorithms qualitatively.  相似文献   

15.
针对玻璃纤维纱线在经编成圈编织时易受损、不易形成织物的现象,通过对不同生产机型、不同规格纱线的编织试验,探讨了经编成圈机构、送经机构和牵拉机构、纱线捻度、捻向及玻纤浸润剂类型等因素对玻璃纤维编织性能的影响,分析了玻纤纱因捻度和捻向造成的织物单边烂边问题,阐述了玻璃纤维在经编机上生产的关键技术,总结出淀粉型玻璃纤维纱线在复合针特里科经编机上采用积极送经方式可以正常成圈编织成玻纤布。  相似文献   

16.
朱坚  仇玉琴 《染整技术》2010,32(3):15-17
通过对泡泡浆的选择及其用量的试验,介绍了印制泡泡纱的活性染料与泡泡剂CREEPEL FLT同浆印花工艺,并提出了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7.
着重介绍了GE296D-EL/J型无缝内衣经编机的两种关键技术:一是贾卡导纱装置,包括导纱装置的构成、配置、工作原理、等效电路和移位过程;二是梳栉横移驱动装置,包括该装置的构成、配置关系,及与传统的横移机构比较的优越性.此外还涉及多段多速送经、辅助牵拉、四连杆传动机构等技术.  相似文献   

18.
高志刚  刘磊磊  王勇  徐阳 《纺织学报》2019,40(12):119-126
针对目前编织帘织机在选纬和引纬过程中仍依赖于人工操作,自动化水平较低的问题,自主研发设计了一种集纬料的存放、筛选、选取、输送于一体的自动选纬装置。通过对自动选纬装置关键零件结构设计要求的详细分析,在SolidWorks软件平台上进行三维建模和虚拟装配,并利用SolidWorks自动生成的相应二维图纸进行零件的加工和装配,成功搭建了自动选纬装置。同时,将现有易导致织物纬密不匀、经纱动态张力不匀等一系列问题的消极式机械卷取送经机构配套升级为电子卷取送经系统,结合编织帘织造的工艺要求,自行设计了编织帘织机的控制方案。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案结构简单,成本低,品种适应范围广,有利于提高织机的自动化水平。  相似文献   

19.
针对经纱卷绕过程中半径变化导致张力和速度时变和非线性扰动等特性,以及对控制系统稳定性、精度和动态性能产生的严重影响,提出一种经纱张力速度分散控制策略。首先,建立送经辊精确数学模型。然后,将张力调节解耦为张力速度协调控制,再给出送经辊参考速度算法,并且与前馈补偿算法、PID控制算法有机结合,构成了送经辊张力控制系统。以经纱张力为控制对象,对传统分散PI控制方法和所提出的控制方法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控制策略能有效地抑制卷绕直径变化对张力的影响,且具有精度高、响应速度快、鲁棒性强和适应范围广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