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综合考虑水资源安全主要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从水资源、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四个方面选取16个定量指标作为评价因素,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评价指标初始权重,并采用投影寻踪法修正,引入物元分析法对江西省各市水资源安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2011~2015年江西省各地市水资源安全等级整体呈上升趋势,地域差距比较明显,其中南昌、赣州、九江等人口聚集且经济发展迅速的地区水资源安全等级相对较低,与江西省水资源安全的实际状况相吻合,评价方法可供类似区域水资源安全评价参考。  相似文献   

2.
城市水安全是保障城市自身及其所处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通过分析南京市水安全现状及影响因素,从资源、社会、经济、环境四个方面构建了南京市水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并根据权重对指标进行排序,对南京市2005~2009年的水安全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南京市近几年的水安全状态处于安全和基本安全水平,水安全状况较不稳定。基于指标权重分析和评价结果比较,从开源节流、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提高水源水质和加强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四个方面给出改善水安全状况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针对沙坪坝区水资源现状,基于水资源安全内涵,从水资源供需环境、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角度筛选15个代表性指标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对重庆市沙坪坝区2000~2011年水资源安全进行模糊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该地区水资源安全评价得分由2000年的0.48上升为2011年的0.62,除2003、2007、2011年处于基本安全状态外,其他年份均处于临界安全状态,水资源安全状况总体趋于改善,但存在风险可能性很大。  相似文献   

4.
基于层次分析法,根据矿井实际状况,共选择了15小类指标建立了安全评价体系,通过量化处理等方法,对各指标进行了评价.此外,成功预测了2015—2020年之间矿井人员负伤率,证明了安全评价体系的可行性、可信性.  相似文献   

5.
建立完善的中国石油安全预警系统,对瞬息万变的国际石油市场的运行监测及时采取应对措施,有利于提高中国石油安全水平,进而有效促进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在对我国石油安全状况调查、分析的基础上,选取能够比较全面反映石油安全预警的主要指标,确定第一层指标为石油市场、资源禀赋、石油需求、石油进口4大类,第二层指标包括石油价格、油价波动率、国际市场的石油可获得性等13个指标。通过将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结合起来,构建我国石油安全预警指标体系并进行预警,得出我国石油安全非常脆弱的结论,迫切要求实时监控各类影响因素,尤其要对石油储采比、油价波动率、石油价格以及对外依存度等因素给予更多关注。提出了提高中国石油安全对策及建议:深化石油安全预警研究,建立统一管理机制;积极参与国际市场,争取国际石油定价话语权;完善战略石油储备体系,避免受制于人;优化能源结构,加快开发新能源;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优化地缘政治环境。  相似文献   

6.
鉴于水工钢闸门的安全状态评价需要考虑闸门运行情况、腐蚀情况、强度、刚度、动态性能等多方面的因素,提出了基于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的水工钢闸门安全评估方法。首先构建了水工钢闸门评估体系层次结构,然后根据层次分析法定性和定量确定了各影响因素的权重,最后建立了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某水利工程水工钢闸门的安全状态进行了全面评价,评价结果为二类等级,比较准确地反映了闸门的实际安全状态。  相似文献   

7.
水资源安全已成为人们关注的核心。提出了水资源安全的定义与研究内容,对水资源安全的性态进行了研究。指出水资源安全系统具有利己性、针对性和公共性。明确了水资源安全的目标,介绍了水资源安全评价的理论与方法。建立了水资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对山西各地市的水资源安全状况进行了评价,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以合肥市为例,选取人均水资源量、年产水模数、人均供水量、植被覆盖率、日生活用水量、万元GDP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需水量、人口密度、城市化率、农田灌溉定额、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人均GDP、污水排放达标率、水功能区达标率、生态用水率15个指标,在建立合肥市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及等级标准体系的基础上,构建模糊分析模型并借助Matlab工具计算隶属度、确定指标权重,进而计算2013~2017年水资源承载等级,获得了合肥市水资源承载力情况,计算结果对合肥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
针对传统地下水超采区划分方法存在单一衡量指标的偶然性等问题,提出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地下水超采区划分综合评价方法。运用该方法将地下水开采系数、地下水位下降速率、开采引发的生态地质问题作为影响因子,构建综合评价体系,并以榆次区为例,综合评价地下水超采区划分效果。结果表明,开采系数法和水位变幅法对超采区的划分较为合理,诱变环境因子指标法划分结果存在滞后性,有较大偏差。该研究为后期地下水超采区治理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为改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现状,从经济、社会、生态环境、水环境和管理能力5个方面考虑,建立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基于物元理论构建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模型,并以西安市为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陈威  周铖 《水电能源科学》2014,32(7):48-51,43
结合武汉市水资源的实际情况,采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建立动态模型,并结合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动态指标的权重,利用加权指数法和平衡指数模型进行定量计算,获得了武汉市水资源承载力综合指数和平衡指数。结果表明,与延续现状发展的方案对比,在开源节流治污的同时优化调整产业结构的方案下,武汉市水资源承载力综合指数增长了15.5%、平衡指数增长了5.2%,反映了水资源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表明采用开源节流治污的同时优化调整产业结构的方案,可以最大程度地提高武汉市水资源承载力。  相似文献   

12.
为了更好地了解南京市水资源承载状态及其变化趋势,引入协调发展度作为评价标准,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南京市水资源承载状态评价指标体系,以此评价南京市2015、2020、2030年的水资源承载状态,并分析各年份水资源承载状态结果。结果表明,南京市2015年的水资源承载状态为"中",但随着"构建全国水资源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等相关政策的颁布,2020、2030年协调发展度水平将逐步提高,到2030年南京市水资源承载状态为"好"。  相似文献   

13.
针对水资源承载力评价存在的不确定性问题,提出采用物元评价法评价南宁市水资源承载力,并采用由博弈论法确定的综合权重替代传统单一权重,评价效果较好。评价结果表明,南宁市2020、2030年的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等级较现状年呈下降趋势,且幅度较大。为实现南宁市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以不降低水资源承载力为准则,通过优化调整重要产业的节水指标,得到可行的工农业节水指标优化组合集,可为相关部门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为了合理有效地评价现役水工钢闸门的安全性,结合水工钢闸门结构和受力特点,引入安全度的概念,建立了一种评价闸门结构安全的方法。该方法将闸门结构予以分层,将构件分为Ⅰ、Ⅱ类。在确定每层各类构件的安全度后,借助层次分析法确定每层内某类构件的权重得到层安全度,从而评判闸门结构的安全状态。实例计算结果表明,结构整体安全度约为1.70,与试验评定结果较为吻合,说明计算结果能够准确、客观地反映现役闸门结构安全状况,验证了该评价方法的正确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5.
南京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综合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针对南京市水资源利用现状,分析了影响南京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主要指标,根据指标对系统的贡献,运用三标度法确定各指标对评价目标的影响程度及各指标的权重值,以模糊数学为工具建立的数学模型对南京市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程度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为一般.  相似文献   

16.
基于AHP方法的船舶柴油机健康状态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船舶柴油机健康状态的综合定量评估指标—健康度,用层次分析法(AHP)建立了柴油机健康评估的模型,确定影响柴油机健康状态的各评估内容及其权重系数。对于可量化的监测数据通过试验数据的拟合和无量纲化处理来获得评估健康值,对于非量化的程度描述则根据专家系统直接评估健康值,加权分析计算后可得柴油机各分系统的健康度,再以加权的方法最终确定柴油机整体健康等级。实现柴油机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评估,为柴油机的维护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针对水资源源承载力是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和确定社会经济发展方向的基础,以鄂尔多斯市为例,基于非参数评价模型无需假定评价函数的具体表达形式,综合评价了水资源承载能力,并揭示了评价标准数据自身隐含的的评价信息,提出重视水资源综合管理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途径.结果表明,鄂尔多斯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已具相当规模并有一定潜力,该方法直观简便,行之有效,为经济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10kV配电线路存在结构紧密、线间距较小、作业环境复杂等作业安全隐患,且存在非线性的特征。为评估配网作业的安全影响因素,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包括作业管理制度、作业环境、作业机具、作业人员等配电作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结构,并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了配网作业的综合评价模型,对东莞虎门镇的配网同塔双回线路带电作业的安全性进行了定量分析,确定作业的安全等级为较好状态,安全隐患主要集中于现场环境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