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土石坝沥青混凝土心墙酸性砂砾石料的适用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双桥土石坝沥青混凝土心墙为例,系统地进行了酸性砂砾石料的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试验,包括了添加和不添加抗剥落剂的水稳定及拉伸、抗压、弯曲、渗透和三轴性能对比试验。经系统地进行配合比和酸性砂砾石料适用性试验研究,推荐该工程心墙的沥青混凝土配合比为粗骨料采用50%破碎砂砾石料和50%天然砂砾石料,细骨料采用50%破碎砂砾石料和50%天然河砂,水泥用作填料又兼做提高沥青与骨料黏附力的措施。结果表明,添加与不添加抗剥落剂的酸性砂砾石料沥青混凝土的性能没有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2.
努尔加水库周围天然砂砾石料丰富,而碱性岩石料源距离坝址较远,为节省工程投资,对碾压式土石坝沥青混凝土心墙采用酸性砂砾石料进行了配合比试验研究,主要包括抗剥落剂的选型和沥青混凝土的水稳定试验,并对所推荐配合比的沥青混凝土进行了压缩、拉伸、弯曲、静三轴和渗透试验。结果表明:推荐配合比的沥青混凝土其各项物理力学性能均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3.
以新疆五一水库砂砾石坝沥青混凝土心墙为例,进行了天然砾石骨料与沥青的黏附性试验、天然砾石骨料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试验以及压缩试验、渗透试验、小梁弯曲试验、水稳定性试验,并与碱性白云岩骨料沥青混凝土相关性能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以水泥作为填料又兼做提高沥青与骨料黏附力的措施,可明显改善天然砾石骨料与沥青胶浆的黏附性,使天然砾石骨料沥青混凝土各项性能指标满足规范要求,且近似达到碱性白云岩骨料沥青混凝土的性能。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4.
传统观念认为水工沥青混凝土防渗结构中,碱性骨料可以与沥青中的表面活性物质产生化学吸附,有很好的黏附性;酸性骨料与沥青主要是物理吸附作用,与沥青的黏附性和耐久性无法保证,在长期浸水作用下,沥青膜易被水逐渐置换而从骨料表面剥离,从而导致结构破坏。奴尔水利枢纽工程坝址区内有丰富的酸性天然砂砾石料,距坝址较近,便于开采,但其附近没有碱性骨料料场。依托奴尔水利枢纽工程,采用人工灰岩骨料及天然砂砾料2种骨料,进行了室内沥青混凝土配合比性能试验研究,提出了级配指数r=0.40、填料F=12%、人工灰岩骨料沥青含量B=6.9%和天然砂砾石骨料沥青含量B=6.0%优选配合比,供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5.
在进行沥青混凝土心墙坝配合比设计时,为保证沥青与骨料间有较强的黏附性和心墙的可靠性,沥青混凝土骨料中主要采用碱性破碎料。但新疆碱性岩石的分布较为稀少,偏酸性及酸性骨料分布较为广泛。在新疆五一水库、奴尔水库工程建设中,根据料场特点,对天然砾石骨料进行了探索性试验工作。通过调整级配指数、沥青含量、填料用量,选取合理的沥青混凝土心墙配合比;采用水泥、抗剥落剂作为填料,以提高沥青与骨料之间的黏附力,最终近似达到碱性骨料的性能指标,节约了工程造价,为今后的类似工程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6.
沥青混凝土原材料选择,配合比设计,物理力学性能研究及现场尤其碾压试验是土石坝沥青混凝土心墙正式摊铺碾压施工前的几个关键环节,由于茅坪溪土石坝的重要性,这方面所做的工作相当充分,本文简述了茅坪溪土石坝心墙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和有关试验研究的成果。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酸性骨料与沥青粘附性试验、酸性骨料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试验及力学性能试验,分析酸性骨料在心墙沥青混凝土中的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沥青混凝土中将水泥作为填料,可以有效地提高酸性骨料与沥青的粘结力,改善酸性骨料的粘附性。研究成果可为酸性骨料在沥青混凝土中的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天然砂砾石多为酸性岩石,通过添加水泥、抗剥落剂等可使应用天然砂砾石骨料的心墙沥青混凝土水稳定性合格,然而目前针对天然砂砾石骨料沥青混凝土长期耐久性的研究相对较少,使工程上应用天然砂砾石骨料仍多有疑虑。通过分析在高温水浸泡及冻融循环条件下天然砂砾石沥青混凝土力学变形性能的变化规律,探讨了使用天然砂砾石骨料的心墙沥青混凝土长期耐久性。试验结果表明:掺加抗剥落剂的天然砂砾石骨料沥青混凝土的长期水稳定性能与灰岩骨料沥青混凝土相当,且具有良好的抗冻融特性;孔隙率对天然砂砾石骨料沥青混凝土的小梁弯曲强度及其冻融损伤变量、最大弯拉应变、最大压缩应变等指标均有较大影响;提高沥青混凝土的压实度,减小孔隙率,对于保证心墙沥青混凝土的弯曲强度和变形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一、概述珊溪水电站工程,初步设计推荐沥青混凝土心墙的砂砾石坝,坝高126米,心墙全高146米,与当前国内外同类型工程相比,规模居于前列。沥青与骨料的粘附性,关系到心墙的阻水效果及耐久性。我们在沥青混凝土试验工作的基础上,针对沥青与骨料的粘附性或粘结力进行探索,但目前尚无标准的测试方法可循。为此我们从同济大学、西北农学院以及有关参考资料上,选择了一些试验方法,分别测定沥青与石料、砂料、混合料的粘附性,并对原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进行检验。  相似文献   

10.
旁多水利枢纽大坝设计为碾压式沥青混凝土心墙砂砾石坝。沥青混凝土配合比通过室内试验提供室内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成果,据以确定沥青混凝土心墙的设计参数,选择合理的沥青品种、沥青用量和矿料级配,使沥青混凝土性能满足设计要求的各项指标,为现场沥青混凝土试验及结构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由于深厚覆盖层具有一定的可压缩性,修建在其上的沥青混凝土心墙坝坝体会发生沉降,且最大沉降位于距坝顶2/3坝高处;受坝体的影响,坝基深厚覆盖层也会向上、下游发生水平位移;沥青混凝土心墙存在明显的应力拱效应,蓄水后减弱.以在120 m深覆盖层上修建坝高100 m沥青混凝土心墙坝的有限元分析为例,探讨了沥青混凝土心墙上石坝在深厚覆盖层上的应力变形特性.  相似文献   

12.
从监理的角度出发,根据冶勒水电站沥青混凝土心墙堆石坝坝体填筑料种类多、填筑方量大、强度高、工序繁多、施工交叉作业干扰大、技术问题复杂等特点。建立了科学的质量保证体系。并制定了符合实际、可操作性强的质量控制程序、措施和现场控制方法,最终确保了坝体填筑的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13.
沥青混凝土心墙的变形是不可避免的,但应力求使心墙变形与坝体变形协调一致。在分析了三峡工程茅坪溪土石坝沥青混凝土心墙的变形特性后,提出了如何通过施工过程的控制使心墙变形与坝体变形相协调,即使在最大剪应变作用下也能发挥其良好的抗渗性能,从而保证工程安全稳定的运行。  相似文献   

14.
某水库工程拟采用沥青混凝土心墙坝,心墙高度达到116.43 m 。在保证工程安全的前提下,为了提高该沥青混凝土心墙坝的经济性指标,对该坝进行了坝坡优化计算分析。对坝坡方案 A 、方案 B 、方案 C 心墙的计算分析表明:三种方案心墙的最大沉降均出现在坝体中部高程附近,最大沉降量分别为-44.383 cm 、-44.241 cm 、-44.927 cm ,沥青混凝土心墙与坝体协调变位好。在竣工期,各方案坝坡的抗滑稳定安全系数分别为1.537、1.467、1.373;在正常蓄水条件下,各方案坝坡的抗滑稳定安全系数分别为1.461、1.396、1.243,依次降低。方案 B 挖填方量比方案 A 减少了39.96×104 m3(10.15%),坝体稳定性满足设计要求,上下游坝坡坡度适宜,建议设计施工优先采用方案 B 。  相似文献   

15.
阿勒泰市处于高寒地区,冬季漫长,施工工期比较短,新建一座水库一般需要3年时间完工;而沥青混凝土心墙坝可在较低温度下施工,施工期较长,对坝基坝体变形适应性强,心墙自愈能力好。本文以乌拉斯特水库为例,介绍了其混凝土心墙堆石坝的坝体分区、防渗体结构设计、沥青混凝土与基础和岸坡的连接、沥青混凝土心墙配合比设计和坝肩及坝肩防渗处理,供同类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为保护茅坪溪流域的丰产田地,三峡前期工程决定修筑茅坪溪防护大坝。在选择防护大坝方案过程中,专家们经过多次评审论证,比较4个防护大坝防渗型式设计方案后,认为这4个方案在技术上均属可行,但从坝区具体情况分析,从技术、安全、经济等方面全面考虑,决定选用沥青混凝土心墙方案。  相似文献   

17.
本文结合新疆某在建碾压式沥青混凝土心墙坝工程,通过室内试验进行了心墙沥青混凝土细骨料全部使用天然砂和人工砂的性能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相同配合比下,两种细骨料制备的心墙沥青混凝土各项性能均能满足规范要求;表面光滑的天然砂与沥青作用后形成了较多的自由沥青,力学性能略低于人工砂,但可有效改善沥青混凝土拌和物和易性,提升心墙沥青混凝土适应变形的能力;由于坝址区天然砂储量丰富,可就地取材方便施工,并能节省工程造价。因此,选择天然砂作为该工程心墙沥青混凝土的细骨料是合适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