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聚碳酸酯—g—聚苯乙烯共聚物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聚碳酸酯与苯乙烯的悬浮接枝共聚,考察了PC/ST质量比,引发剂质量分数,反应时间对共聚合的影响,获得了接枝率为35%,接枝效率为65%的接枝共聚物,并对接枝共聚物进行IR、DSC、DMA等表征,测定了支链PS的分子量及支链数。  相似文献   

2.
反相乳液聚合合成DDAC/AM阳离子型共聚物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介绍了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和丙烯酰胺阳离子共聚物的性能,研究了反相乳液聚合合成高固含量、高级分子量DDAC/AM阳离子型共聚物的方法;分析讨论了引发剂种类单体浓度,共聚单体配比以及油水体积比对DDAC/AM阳离子型共聚物特性粘数(η)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和丙烯酰胺阳离子共聚物的性能;研究了反相乳液聚合合成高固含量,高分子量DDAC/AM阳离子型共聚物的方法;分析了讨论了引发剂种类,单体浓度,共聚单体配比以及油水体积比对DDAC/AM阳离子型共聚物特性粘数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LDPE悬浮接枝PS合成LDPE-g-PS接枝共聚物的工艺,此接枝共聚物可作为某此聚合物共混的相容剂。讨论了苯乙烯溶胀LDPE时间、引发剂浓度和LDPE与苯乙烯投料比对接枝率的影响,发现溶胀时间为4h、反应时间为8h、引发剂浓度为1%时、LDPE与苯乙烯投料比为1:1时,其接枝共聚物接枝率最大可达38.5%。并对LDPEg-PS接枝共聚物进行了DSC、IR及接枝率测定的表征。  相似文献   

5.
淀粉与聚乳酸低聚物接枝共聚反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淀粉与聚乳酸低聚物接枝共聚反应.以淀粉链上的醇钾盐为引发剂,引发丙交酯开环聚合,得到淀粉-聚乳酸低聚物接枝共聚物,并用红外光谱和X射线证明接枝共聚物淀粉-聚乳酸低聚物的存在.此外,还探讨了引发剂浓度、单体浓度、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对接枝率的影响.所得到的最佳反应条件为:引发剂浓度0.025 mol/L;丙交酯单体浓度0.35 mol/L;聚合时间55 min;反应温度55 ℃.在此条件下,反应产物的接枝率可达22 %.  相似文献   

6.
以硝酸铈铵盐为引发剂,水为反应介质,制得了玉米淀粉与丙烯酸丁酯的接枝共聚物,研究了反应工艺条件(引发剂浓度、单体浓度及反应温度)对接枝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淀粉和丙烯酰胺的接枝共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KMnO_4酸性溶液作为丙烯酰胺和未经氧化处理的淀粉接枝共聚的引发剂,通过实验研究了接枝共聚过程中淀粉与单体的重量比、pH、引发剂浓度、反应时间、温度等对接枝链分子量的影响,并对接枝共聚物阳离子和阴离子化条件以及阳离子接枝共聚物用作造纸助留、助滤剂做了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以Tween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为添加剂,聚乙二醇为分散剂,高锰酸钾为引发剂的双水相中淀粉接枝丙烯酰胺共聚反应.重点考察加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对双水相中进行的淀粉接枝丙烯酰胺共聚反应的影响,讨论了Tween的种类和浓度、PEG质量分数、引发剂用量等因素对单体转化率、接枝率、特性黏数的影响,并通过红外光谱对接枝共聚物进行...  相似文献   

9.
LDPE、PP熔融接枝马来酸酐反应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讨论了LDPE、PP与马来酸酐(MAH)在熔融挤出反应中,引发剂DCP的用量、MAH 的用量以及反应温度、物料的停留时间对接枝物的影响。结果表明:在LDPE接枝过程中,DCP用量为0.08~0.1 份,MAH 用量为4~5 份,反应温度160~170℃,螺杆转速为40~50 r·m in- 1为宜。对PP接枝过程中DCP用量为0.2~0.4 份,MAH用量为5~7 份,反应温度为175~180℃,螺杆转速为30~35 r·m in- 1为佳  相似文献   

10.
甲基丙烯酸丁酯与玉米淀粉接枝共聚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硝酸铈铵为引发剂,研究了甲基丙烯酸丁酯与玉米淀粉接枝共聚的反应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当引发剂浓度为4.5mmol/L,单体浓度为1.1mol/L,反应时间为3h,反应温度为55℃时,接枝率较高.通过红外光谱对合成的接枝共聚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甲基丙烯酸丁酯与玉米淀粉接枝共聚反应生成了淀粉/甲基丙烯酸丁酯接枝共聚物,在实验的基础上,对该反应的机理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两类可聚合型季铵盐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烯丙基氯与叔胺的SN2亲核取代反应,制备了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和三甲基烯丙基氯化铵(TMAAC)两种可聚合型乙烯基季铵盐。采用元素分析,FTIR,H^1-NMR和C^13-NMR等手段对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在过硫酸盐引发剂的引发下,使两类可聚合型乙烯基季铵盐分别与丙烯酸在羧甲基壳聚糖的分子链上接枝共聚后再进行交联,制得CMCTS-g-(PAA-CO-PDMDAAC)及CMCTS-g-(PAA-co-TMAAC)两类新型两性聚电解质高吸水性树脂。采用FTIR对两类树脂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对所制得的两性聚电解质高吸水性埘脂在不同pH值下的溶胀规律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以淀粉、丙烯酰胺(AM)、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为原料,采用氧化还原引发体系,以煤油作为连续相,通过反相乳液聚合法制备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絮凝剂。考察了乳化剂种类和用量、引发剂浓度、反应时间及反应温度等因素对单体转化率、聚合物特性黏数及接枝率、接枝效率的影响,以及阳离子单体用量对聚合物特性黏数的影响。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乳化剂质量分数6%,两种单体共占水相质量分数45%,阳离子单体占总单体的质量分数为30%,引发温度45℃,引发时间4h。在此条件下,单体转化率可达97.82%,特性黏数为340.21mL/g,接枝效率为97.93%。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以淀粉为基材,以丙烯酰胺(AM)、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AAC)、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为聚合单体,采用溶液聚合技术合成两性接枝共聚物的方法。考察了引发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溶解助剂用量、络合剂用量等因素对单体转化率、接枝率、产物特性粘数及溶解性的影响。最佳反应工艺条件为:引发剂的质量分数为0.1%,m(单体)∶m(淀粉)=7∶3,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4 h。所得产物的接枝率为217.92%、转化率为93.74%、特性粘数为543.31 mL/g。  相似文献   

14.
应用水溶液聚合法合成淀粉接枝丙烯酰胺聚合物,研究了聚合反应机制。以过硫酸铵为引发剂,淀粉与丙烯酰胺在水溶液中进行接枝共聚反应,研究了反应温度、淀粉种类、糊化、pH值对接枝反应的单体转化率、接枝率、接枝效率以及产品支链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50℃、丙烯酰胺与淀粉的质量比2∶1的条件下,产品接枝率71%,单体转化率97%,支链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700万。用偏光显微镜、扫描电镜分析等手段表征了淀粉及其接枝共聚物的形态结构。结果显示:合成的淀粉接枝共聚物保持团粒结构,表面接枝丙烯酰胺均聚物低;糊化的淀粉接枝后,形成了均匀的淀粉接枝共聚物。  相似文献   

15.
利用自己合成的3-氯-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简称CTA)阳离子淀粉,对其在造纸上的应用过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取得了成功.合成的CTA阳离子淀粉做为造纸助剂应用到造纸上,成纸断裂长提高了0.171km,耐折度提高了6次,成纸灰份提高0.29%,单程留着率提高3.09%,其质量优于目前企业生产中使用的同类型阳离子淀粉,具有较大的推广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报道了两性天然高分子絮凝剂的合成方法 :以淀粉为基材、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酸等为原料 ,利用反相乳液聚合技术 ,采用四元聚合的方法。论述了引发剂用量、乳化剂用量、油水体积比、单体浓度、单体配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反应产物的转化率、接枝率、接枝效率、阳离子化度、阴离子化度等方面的影响。利用正交实验确定了最佳实验条件 :(NH4) 2 S2 O8浓度 0 .330mmol/L ,NH2 CONH2 浓度 2 .5 0mmol/L ,单体质量分数30 % ,单体与淀粉质量比 1.5∶1,AM、DMDAAC、MAA质量比 70∶2 0∶10 ,乳化剂质量分数 8%、油水体积比 1.4∶1,引发时间 10min ,反应温度 4 5℃ ,反应时间 4h。  相似文献   

17.
用自制的引发剂MT-1,通过溶液聚合反应,制备了淀粉、丙烯酰胺(AM)、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AC)三元共聚物。最佳反应条件为:引发剂用量占反应物固含量的0.10%,丙烯酰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与淀粉质量比为4.2∶2.8∶3,反应温度为55℃,反应时间为4 h,产物的接枝率可达142.3%,特性粘数[η]为446.9 mL/g,阳离子度可以达到22.1%。接枝共聚产品通过红外光谱表征。利用最佳反应条件制备的产物,对炼油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污水絮凝试验表明各项指标都优于市售产品。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硝酸铈铵, 过硫酸铵, 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等三种引发剂, 对淀粉接枝丙烯酸和丙烯酰胺共聚合反应进行了研究, 确定最佳引发剂是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研究其他重要影响因素, 优化条件下, 丙烯酸(g) /丙烯酰胺(g) 为30%, 引发剂用量为3mL, 单体中和度为80%, 吸蒸馏水倍率为520g/g。  相似文献   

19.
复合离子型乳化剂对淀粉接枝丙烯酰胺的聚合反应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反相乳液聚合法,合成了淀粉接枝聚丙烯酰胺的反相乳液产品,研究了反相乳液聚合工艺条件。考察了乳化剂种类,乳化剂组成、乳化剂用量以及乳液形成方式对单体转化率、接枝率、乳胶粒径和产品特性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以脂肪酸(盐)为乳化剂,乳液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低温溶解性;将表面活性剂进行复配得到的混合乳化剂的乳化效果优于单一乳化剂。以油酸与油酸钠复配物为乳化剂时,合成了单体转化率98%,接枝率80%,特性黏度1 300 mL/g的淀粉接枝丙烯酰胺反相乳液产品。考察了过硫酸铵、过硫酸铵-尿素引发剂体系对单体转化率、产品特性黏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以羧甲基纤维素(carboxymethylcellulose,简称CMC)为基材,石蜡为油相,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丙烯酰胺(AM)为共聚单体,在反相乳液中合成羧甲基纤维素 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 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CMC g DMDAAC AM)。考察了乳化剂、引发剂、油水体积比和单体配比对接枝共聚反应的影响,得到合成CMC g DMDAAC AM的最佳条件为:w(totalmonomers)=35%,m(DMDAAC)∶m(AM)=1∶1.75,w(Span 80)=6%,引发剂c[(NH2)4S2O8]=0.055mol/L,油水体积比V(油)∶V(水)=1.2∶1,θ=48℃,t=4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