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利用已胶合的钢蜗轮传动副来研究消除胶合的方法,发现润滑油添加剂的化学腐蚀作用能消除因胶合而产生的齿面破坏。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理论上推证了光学透镜胶合时,胶合承座使用V型块定位情况下,透镜外径椭园度误差对胶合定中心的影响,并且找出了V型块最佳定位角度,可供分析胶合定中心质量时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胶合木具有环保节能、轻质高强、抗震性能优越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现代结构中,其中胶合木空间网格结构作为一种重要的结构体系,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结合已有胶合木空间网格结构实际工程,总结了现有胶合木空间网格结构的分类,并对节点力学性能和整体结构力学性能的研究现状进行了阐述,讨论了胶合木空间网格结构研究尚需解决的问题,可为该类体系的推广与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本文应用光学成象原理和中心误差基本知识,结合胶合定心装置,论证透射象胶合定心附加透镜时,被检胶合组中心偏C与定心仪测出的中心偏C~*应有的正确换算公式。并对原公式错误的可能性作出判断,以期深入了解公式来源及其物理意义,纠正长期使用的换算公式谬误之处,从而提高胶合组的质量。  相似文献   

5.
在一可动态加载的DCS-150型齿轮试验台上进行了胶合试验,对齿面温度和磨损粒子进行了在线监测,试验表明,胶合发生的磨损烈度指数有稳定的特征值,同温升速率亦协调一致的发生显著变化。本试验采用的在线监测技术,可以监测出初期胶合的发生,这对控制胶合的扩展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6.
采用花旗松胶合木作为芯材,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GFRP)作为面层制备夹芯结构桥面板,在对花旗松胶合木芯材和 GFRP 开展基本力学性能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开展了 GFRP-花旗松胶合木夹芯梁的受弯性能试验,得出了其荷载-跨中挠度曲线与 GFRP 荷载-跨中应变曲线,并对抗弯刚度测试值与理论计算值进行了对比;针对某 GFRP-花旗松胶合木桥面板,提出了完整的结构设计流程,给出了桥面板的合理设计参数。研究结果表明:GFRP-花旗松胶合木桥面板应用于钢梁-复合材料桥面板组合桥梁结构较为可行。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蠕变对层板胶合木拱的稳定承载力的影响规律.方法通过建立层板胶合木的蠕变本构模型,推导应力-应变的迭代计算公式,结合ABAQUS有限元软件,编制描述胶合本蠕变行为的用户材料子程序UMAT,提出判断拱发生蠕变屈曲的双重条件,用有限元法分析不同跨度、矢跨比和截面规格的层板胶合木拱的蠕变屈曲特性.结果得到了层板胶合木拱的荷载水平与蠕变屈曲临界时间呈指数衰减的关系.当荷载水平为40%时,蠕变屈曲临界时间接近15N;当荷载水平为35%时,蠕变屈曲临界时间增大到接近60N;蠕变屈曲承载力-临界时间曲线在35%的荷载水平处出现一条水平渐进线,荷载水平在35%以下,木拱不会发生蠕变屈曲.结论层板胶合木拱蠕变屈曲临界时间只与荷载水平相关,不受跨度、矢跨比和截面规格的影响.胶合木拱的长期稳定荷载为瞬时稳定荷载的35%.  相似文献   

8.
为达到优化胶合模板支撑体系,节约胶合模板施工成本的目的,根据胶合模板支撑体系特点,结合优化理论提出胶合模板体系优化模型,以施工成本最低为目标,各支撑杆件承载力为约束条件,根据楼板尺寸,合理计算主、次肋及支撑间距.优化结果表明:传统的模板支撑体系设计过于保守,且没有考虑楼板尺寸对支撑体系设计的影响,胶合模板体系优化模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支撑类型、优化设计支撑间距,可达到节约施工成本的目的.同时,开发了模板优化设计软件,使复杂的模板优化设计过程变得简单易操作,大大提高了设计者的工作效率,并与BIM技术相结合,利用BIM技术3D可视化、施工模拟等优势解决了设计图纸复杂,设计交底困难等问题,实现胶合模板设计、施工、管理的一体化.  相似文献   

9.
对21根竹板增强胶合木梁的抗弯性能进行了研究,对比分析了竹板层数和厚度影响下木梁破坏形态、极限荷载和跨中挠度等参数。试验结果表明,与纯胶合木梁相比,底部粘贴1~3层胶合竹板梁的破坏荷载提高了16.8%~45.9%,随着竹板层数的增加,梁变形能力增强,但层间错动明显,致使梁的承载力不升反降;竹板总厚度不变,每层竹板厚度的减小对竹板增强胶合木梁的破坏形态无明显影响,整体变形明显,延性提高;竹板增强胶合木梁跨中截面应变符合平截面假定,破坏时梁顶达到抗压强度且有一定塑性高度,梁底达到极限拉应变。提出了竹板增强胶合木梁抗弯承载力计算公式,验证了公式的合理性,并给出了竹板最佳厚度比。  相似文献   

10.
以两个任意函数表示扭转作用下胶合套接管接头的应力,应用余能原理,导出了应力的封闭解.同时导出了扭转作用下以圆筒胶合加强管的应力  相似文献   

11.
对中心距为120mm,150mm的钢制蜗轮减速器进行试验研究及理论分析,从钢蜗轮摩擦副的润滑条件、蜗轮制造、安装与调整、跑合等的试验分析,对钢蜗轮传动在实际中的应用,减小胶合倾向,提承高载能力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为分析圆柱滚子包络环面蜗杆不同啮合方式对蜗杆传动性能的影响,基于微分几何与空间啮合原理建立圆柱滚子包络蜗杆传动的啮合方程;通过选取蜗轮旋转角得到普通环面、端面、内啮合3种典型蜗杆传动,利用诱导法曲率方程和润滑角方程对蜗杆传动进行啮合与润滑性能分析。研究结果表明:3种不同啮合方式的蜗杆润滑性能由高到低依次为圆柱滚子包络内啮合蜗杆、圆柱滚子包络端面蜗杆、圆柱滚子包络环面蜗杆;3种结构在啮合性能上无明显差距。该研究对滚子包络蜗杆传动的不同啮合段和参数的选取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
本文针对蜗杆蜗轮传动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非对偶蜗轮蜗杆严重失效问题,使用SolidWorks对非对偶蜗轮蜗杆建模,利用ANSYSWorkbench对非对偶蜗轮蜗杆的啮合进行静力学有限元分析,计算出轮齿在不同啮合位置的等效应力并对计算结果作了相应分析。为设计非对偶蜗轮蜗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圆柱蜗杆斜齿轮传动是在传统的蜗杆蜗轮传动中用斜齿轮取代蜗轮而形成一种新的蜗杆.传动形式.采用机械传动试验台对蜗杆斜齿轮传动与蜗杆蜗轮传动进行传动效率的比较试验,通过结果分析了圆柱蜗杆斜齿轮传动代替蜗杆蜗轮传动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随着齿轮传动技术的发展,齿轮的磨擦学设计显得越来越重要,通过对润滑油发展过程和润滑油性能的分析,阐明润滑油在齿轮磨擦学设计中的重要性,并指出,跑合对齿轮是一种必不可少的加工工序。同时跑合技术的发展以及润滑油质量的提高,又对防止齿轮的疲劳破坏,胶合失效等起到抑制作用,使齿轮的寿命大幅度提高,因此使齿轮设计制造更加简单。  相似文献   

16.
根据齿轮整体误差测量的特点,在交错轴斜齿啮合原理的基础上,讨论了小齿形角蜗杆与齿轮的跄合特性,为研究小齿形角蜗杆测量齿轮整体误差奠定了理论基础,从小齿形角蜗杆与齿轮的啮合原理及特性出发,分析了小齿形角工具蜗杆螺旋线误差规律,为测量过程中的误差补偿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无侧隙端面啮合蜗杆副瞬态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获得无侧隙端面啮合蜗杆副的动力学特性,分析不同结构类型的蜗杆之间承载能力、变形间的关系。利用有限元法,建立蜗杆端面啮合杆副的动力学分析模型,对啮合瞬间进行瞬态动力学分析。首先,根据建立的端面蜗杆的动力学模型,进行瞬态动力学分析,分别得到端面啮合蜗杆副的接触应力、等效应力和总变形。其次,对无侧隙端面啮合蜗杆副的动力学特性进行理论分析与比较,分别比较分析无侧隙端面啮合蜗杆副与无侧隙环面蜗杆副、无侧隙端面啮合蜗杆副与双滚子端面啮合蜗杆副的瞬态动力学性能及变形的情况。结果表明:有限元分析中端面啮合蜗杆副的应力、应变云图表明,啮合瞬间,蜗轮蜗杆至少同时啮合8对齿,可以清晰地看到最大应力在齿顶;同等条件下,端面啮合蜗杆副的接触应力较无侧隙双滚子包络环面蜗杆减小超过33%;端面啮合蜗杆副的最大等效应力仅为无侧隙双滚子包络环面蜗杆的22%;端面啮合蜗杆副较双滚子端面啮合蜗杆副具有较强的抗变形能力,当t≥0.056 5 s双滚子端面啮合蜗杆副随时间变形影响显著。几种新型蜗杆副的分析和比较可以反映其动/静力学特性,从而为该新型蜗杆在减速器等领域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平面包络环面蜗杆传动是一种新型啮合传动,轮齿容易加工,与其他啮合传动比较,齿面容易达到较高的精度和较低的表面粗糙度值,是一种理想的精密分度机构.蜗杆与蜗轮齿面瞬时接触线的界限曲线是圆锥曲线,蜗杆齿面是直纹曲面。  相似文献   

19.
以圆柱斜齿轮代替蜗轮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圆柱斜齿轮、蜗杆啮合与蜗轮、蜗杆的啮合作了比较,提出在传递载荷不大的情况下,用圆柱斜齿轮代替蜗轮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