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张小钦  安锦辉 《河北化工》2013,(9):136-137,139
手机外壳、LED灯的迅猛发展,带动了高品质抛光液的市场需求大增。而抛光液的重要成分是大粒径硅溶胶,目前国内大粒径硅溶胶产品相对不稳定,进口份额较大,价格较高。介绍了对大粒径、高浓度硅溶胶的优良性能,分析了大粒径高浓度硅溶胶的晶种的制备、粒子增长机理、影响粒径长大的因素、粒径的稳定性、影响稳定性的因素、浓缩机理。  相似文献   

2.
大粒径纳米二氧化硅的制备技术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介绍了一种制备大粒径、高浓度硅溶胶的工艺方法,研究了硅溶胶生产中影响纳米二氧化硅粒径的增长因素。结果表明,纳米二氧化硅粒径的平均大小、粒度分布受pH值、温度、杂质离子浓度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控制条件处于最佳状态有利于二氧化硅粒径均匀提高。  相似文献   

3.
日本化学工业公司用硅溶胶开发成功比以往的微粒子保持大粒径的新牌号。由于这种牌号保持有硅溶胶的新功能,以电子有关产业为主,在历来的用途以外可以进行开拓市场,预料可以积极进行扩大新用途。  相似文献   

4.
硅溶胶是胶体状态的二氧化硅,是以Sio_2为基本单位的水中的分散体。SiO_2的含量为30~50%的硅溶胶称为高浓度硅溶胶。它作为无机粘合剂、绝热材料、载体等广泛用于纤维工业、造纸工业、钢铁铸造工业、瓷器和催化剂制造业等。例如上海金山石油化工总厂生产丙烯腈时用的催化剂C_(41)中的载体,便是高浓度低粘度的硅溶胶。其中SiO_2的浓度40%,  相似文献   

5.
常压浓缩法生产硅溶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涂料、粘接剂、耐火绝热材料、陶瓷、纺织等工业对硅溶胶的需求日益增大,特别是近来无机高分子建筑涂料的兴起,更为硅溶胶的大量应用开辟了广阔的市场。与此同时,对目前硅溶胶产品也提出了高浓度,高稳定性,低价格的要求。制备低浓度硅溶胶的方法很多,归纳起来,大致有三种:1.电渗析硅酸钠法。2.水解有机硅法。3.离子交换硅酸钠法。最常用的是离子交换法。无论使用那种方法生产高浓度硅溶胶,都必须进行浓缩。硅溶胶是不稳定体系,控制何种条件进行浓缩,往往成  相似文献   

6.
高浓度酸性硅溶胶的制备技术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提供了一种制备高浓度、低黏度酸性硅溶胶的工艺方法,研究了二氧化硅粒径大小对酸性硅溶胶的稳定性及器度的影响作用,得出要制备高浓度、低器度酸性硅溶胶应先提高硅溶胶粒径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文章介绍了硅溶胶的主要性质和应用领域,以及国内外硅溶胶领域的发展现状,并阐述了硅溶胶制备的基本方法及其优缺点。离子交换法、单质硅水解法是目前工业化最成熟的工艺。开发新的硅溶胶制备工艺,制造高浓度、高纯度、高稳定性、特殊用途硅溶胶产品是硅溶胶制备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硅溶胶的制备与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章介绍了硅溶胶的主要性质和应用领域,以及国内外硅溶胶领域的发展现状,并阐述了硅溶胶制备的基本方法及其优缺点.离子交换法、单质硅水解法是目前工业化最成熟的工艺.开发新的硅溶胶制备工艺,制造高浓度、高纯度、高稳定性、特殊用途硅溶胶产品是硅溶胶制备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200吨/年高浓度硅溶胶生产装置1985年6月在浙江省温州催化剂厂破土兴建,投资140万元,预计明年一季度可建成投产。该装置投产后,每年可生产40%SiO_2的高浓度硅溶胶200吨,是目前我国第一套规模最大的  相似文献   

10.
选用超滤法浓缩硼改性微粒硅溶胶,在室温、操作乐力3.5kPa的条下,选用截留相对分子质量为10000的醋酸纤维素超滤膜浓缩硼改性微粒硅溶胶,其截留率真大于93%,可将硼改性微粒硅溶胶浓缩到15%~16%,并且硼改性微粒硅溶胶不易变性实验采用阴离子及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来提高高浓度硅溶胶的稳定性,结果表明,用量0.01%的羧甲基纤维素分散效果最佳,对硼改性微粒硅溶胶的性能几乎没有影响,有利于实现商品化。  相似文献   

11.
朱慧仙  王力 《广东化工》2008,35(2):19-22
酸性硅溶胶是二氧化硅微粒在水中均匀扩散形成的胶体溶液,pH为2~4,具有许多优良性质和特点,作为一种精细化工产品,被广泛应用于化工、材料、纺织、造纸、电子等工业。文章介绍了酸性硅溶胶的制备工艺、结构及特性,分析了pH、电解质盐浓度和二氧化硅粒径对其稳定性的影响,并对酸性硅溶胶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硅溶胶稳定性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硅溶胶是二氧化硅微粒在水中均匀扩散形成的胶体溶液,有酸性和碱性之分.本文简要介绍了硅溶胶的结构及稳定机理,综述了影响硅溶胶稳定性的系列因素,包括pH值、粒径、电解质等,并对硅溶胶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大颗粒、高浓度硅溶胶的制备新方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水玻璃为原料,采用滴加工艺制备一定粒径大小的二氧化硅作为母核;采用在催化剂和分散剂共同作用下水解硅粉的方法使母核二氧化硅颗粒进一步增长,得到了高均匀分布的平均粒径在100nm以上、浓度可达50%的二氧化硅溶胶。并对新方法下pH值、温度以及母核SiO2的浓度、粒径大小对二氧化硅平均粒径及其均匀性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对制备大颗粒、高浓度的硅溶胶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李渊  孙丹  杨晨芳  谭小耀 《化工进展》2020,39(9):3701-3707
在合成SAPO-34的过程中加入不同粒径的硅溶胶来考察其对分子筛酸性和甲醇制烯烃(MTO)性能的影响。采用XRD、SEM、FTIR、NH3-TPD和29Si MAS NMR等表征手段对合成的分子筛进行表征,并通过固定床反应器对制备的SAPO-34分子筛进行MTO催化性能评价。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粒径的硅溶胶对合成的分子筛酸性有很大影响,通过NH3-TPD表征结果可以看出,随着硅溶胶粒径的增大,分子筛的强酸量、弱酸量均降低。由分子筛的NMR表征结果发现,大颗粒硅溶胶合成的SAPO-34分子筛中存在硅岛。从MTO性能评价结果可以发现,适宜的硅溶胶粒径更有利于提高催化剂的双烯选择性和催化寿命。  相似文献   

15.
大粒径硅溶胶在涂料、化学机械抛光、催化剂载体等工业领域中都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在添加适量催化剂的条件下,采用单质硅粉氧化法制备了大粒径溶胶。重点介绍了大粒径硅溶胶的分类、性质及应用,通过研究不同条件下大粒径硅溶胶的粒径增长过程分析了大粒径硅溶胶制备过程中的粒径增长机理。在添加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条件下,采用浓缩蒸馏实验研究了大粒径硅溶胶粒径增长与其浓度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大粒径硅溶胶浓度的增大,大粒径硅溶胶的粒径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最后提出了制备大粒径硅溶胶的粒径控制工艺。  相似文献   

16.
The effect of particle size of silica, as catalyst binder, on the chemical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iron based FT catalyst was studied in this work. The samples were characterized using XRD, BET, TEM, FT-IR, and H2-TPR, respectively. The attrition resistance and the FT activity were tested. Si-8–Si-15 catalysts prepared with 8–15 nm silica sol show good attrition resistance(attrition loss b 4%), especially Si-13 with an attrition loss of 1.89%. Hematite appeared in XRD patterns when silica sol above 15 nm is used. TEM micrographs show that no obvious Si O_2 particles appear when silica sol particle with size less than 8 nm was used, but Si O_2 particles coated with small ferrihydrite particles appear when silica sol above 8 nm was used. Si–O–Si vibration peak in FT-IR spectra increases with increasing silica sol size. Samples prepared with silica sol show good stability of FT reactions, and the average molecular weight of FT products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Si O_2 particle.  相似文献   

17.
黎珊  戴红旗  姜兴茂  陈龙龙 《化工进展》2015,34(8):3093-3098
二氧化硅溶胶的导电性与其储存稳定性及纳米材料的制备和应用密切相关。本文通过Stöber法制备了分散性较好的非晶型二氧化硅纳米微球,用激光粒度分析仪、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对微粒进行了表征。通过电导率的变化监测了不同条件下的溶胶-凝胶动力学过程,并详细地研究了影响二氧化硅溶胶体系电导行为的各个因素。实验结果表明,氨水用量对溶胶-凝胶过程的平衡时间有很大影响,氨水用量少,体系平衡时间短,反之亦然。二氧化硅的浓度、粒径、分散介质的温度、pH值和电解质浓度对溶胶体系的电导率都有显著的影响,并得出了二氧化硅的浓度和体系温度与电导率之间呈线性关系,同时发现,硅溶胶体系的电导率与胶体粒子总的比表面积成正比,与颗粒表面的ζ电位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