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谢米鲁基耐火材料厂在耐火材料原料颗粒组成不稳定的情况下,通过调节配料颗粒组成,制定了生产镁碳质碳火材料的工艺,并进行了工业试生产,对铸造石墨,元素石墨和坩埚石墨作为耐火材料的主要含碳组分进行了综合比较评价。结果表明,采用坩埚石墨最能满足性能要求,对不含金属铝和其含量不贩 镁碳质耐火材料在马哥尼托格尔斯克钢股份公司385t钢包壁上试用查明,针对内衬使用的条件特点,可以有选择地使用抗氧化剂。  相似文献   

2.
探讨了研磨外加剂对制备粉煤灰纳米颗粒的影响。外加剂石墨按与粉煤灰1∶10(质量比)混合后进行研磨,发现研磨后粉煤灰的颗粒粒径与未加石墨相比,粉煤灰的平均粒径减小6.8%,纳米颗粒增加9.6%。分散剂六偏磷酸钠与粉煤灰(质量比1∶200)混合后进行研磨,发现研磨后粉煤灰的颗粒粒径与未加分散剂相比,粉煤灰的平均粒径减小25%,纳米颗粒增加35.2%。将石墨、分散剂与粉煤灰按上述比例混合后进行研磨,发现研磨后粉煤灰的颗粒粒径与未加外加剂相比,粉煤灰的平均粒径减小79.5%,纳米颗粒增加94.8%,在石墨和分散剂的作用下纳米颗粒大大增加。使用纳米粉煤灰处理废水,与未用纳米粉煤灰处理相比,重金属离子去除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3.
以油系针状焦为原料,在1 500~3 000℃范围内,探索不同石墨化温度对二次颗粒石墨微晶层间距d002、微晶堆砌厚度Lc和微晶基面宽度La等微观结构的演变,揭示了碳原子从二维无序到三维有序排列的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石墨化温度的升高,石墨微晶层间距逐渐减小,晶粒尺寸变大,同时石墨微晶的d002与La的倒数具有一定的线性关系;同时研究了不同石墨化温度对二次颗粒电化学性能的影响,二次颗粒的首次比容量、首次效率及真密度随石墨化温度的升高而增加;温度在2500℃及以上时,充放电曲线呈U型且存在稳定的电压平台;石墨化温度在3 000℃时,油系针状焦的首次比容量和首次库伦效率分别可达343 mAh/g、94.7%。  相似文献   

4.
用于冶金铸造水口的石墨材料,是以石墨骨架材料,配以氧化铝,熔融石英,长石及硅铁等组分,按规定的比例进行混合制造而成。  相似文献   

5.
制氟用炭阳极石墨化度的确定及其检测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正交偏光加石膏检板的显微镜光学干涉分析法测定制氟阳极误混入的石墨碎(粉)含量。结果表明:试样的可检测面积为15~20cm^2,≤0.15mm石墨碎颗粒控制在10处以内,〈0.4mm石墨碎颗粒控制在5处以内。  相似文献   

6.
以水为分散介质,用激光法测定了球形天然石墨炭包覆(C-NG)试样和人造石墨(AG)试样的粒度分布特性.实验结果表明:由于石墨表面的疏水性,其颗粒在水中会聚集成团,因此不可能准确地测定试样的粒度分布特性.在水中添加具有复极性分子结构的单宁酸后,由于其非极性端定向吸附于石墨颗粒表面,极性端面向水,与水分子结合形成水分子层,从而阻挡了石墨颗粒的团聚,起到了分散(隔离)作用;单宁酸的添加量必须适当,过量时将使石墨颗粒表面的饱和单分子层叠加为双分子层,使石墨颗粒表面又逐渐转变为疏水性,从而使石墨颗粒之间再次发生团聚;测试时增加分散(搅拌)时间有利于石墨颗粒的分散,但影响甚微.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各种不同的碱金属盐对镁碳质耐火材料的侵蚀作用。此类材料的显著损毁系因碳酸钾作用引起的,它与石墨形成中间化合物。当Mg0颗粒组成达到最佳化时,在制品与碱类物质发生相互作用的情况下,可以改善制品的性能。研究表明,在较低温度下有可能使碱类物质的影响作用达到最低程度。此类镁碳质耐火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较小的尺寸,对炼钢炉炉衬来说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用两种方法对石墨进行了表面处理 ,得到了亲水性石墨 ,并将其应用到MgO -C质浇注料中。结果表明 ,与使用未处理石墨的浇注料相比 ,性能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 ,处理后的石墨使MgO -C质自流浇注料的研制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9.
渗硼石墨对人工合成金刚石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关长斌  董占海 《硅酸盐通报》1993,12(5):10-13,28
石墨渗硼对合成金刚石性能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渗硼石墨合成金刚石,可提高金刚石的粗颗粒百分比、抗压强度、热稳定性和单次合成产量,是一比较理想的合成金刚石的石墨材料。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石墨填料对聚氨酯弹性体(PUE)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石墨颗粒在PUE基体中分布均匀,不影响其微相分离特征,并可提高材料的软化温度;当石墨加入量小于30%时,PUE材料硬度基本不受石墨添加量的影响;石墨质量分数为10%时,复合材料的强度出现峰值;添加石墨颗粒可以显著改变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1.
电热模压焙烧半石墨质炭块的电阻和导热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电热加压焙烧法制得半石墨质炭块试样,测定结果表明,用这种方法制得的半石墨质炭块较比传统方法制得的半石墨质炭块具有较高的密度,较低的电阻和较高的导电系数。借助于本文中建立起的数学模型,讨论了实验和测定结果。半石墨质炭块的导热和导电性能的提高可以用在配料中减少沥青量和沥青焦化炭密度的方法实现。  相似文献   

12.
李莉 《碳素译丛》1997,(3):17-20
用平均颗粒尺寸不超过5微米石墨粉末与沥青湿混合制备含100%石墨的高密度各向同性结构石墨。这一混合物形成的各向同性结构石墨的密度在1.70 ̄1.95gms/cc范围之内。在封闭的石墨模具中加热结构石墨,升高温度使沥青炭化,并基本上去除全部易挥发物质,同时密度的取值在1.70 ̄1.95gms/cc范围之内。在200℃,等静压力至少为4500p.s.i.压力下实施一系列的沥青浸渍结构石墨的重复步骤。加  相似文献   

13.
用激光粒度法测定石墨微粉颗粒的粒度分布特性时,表面活性剂类分散剂的起泡性对于测量结果的影响往往为人们所忽视.为此选用十二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铵和N-月桂酰基-L-谷氨酸钠作为分散剂对同一种石墨微粉颗粒的粒度分布特性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在机械搅拌和超声的作用下前一溶液中不产生空气微泡,因此采用激光法与采用显微镜法所测得的数据非常接近;而在后一溶液中除了石墨微粉颗粒外还出现了单个空气微泡以及石墨颗粒与空气微泡的结合体,因此采用激光法时就不可能得到真实的石墨微粉颗粒分布特性数据.由此可见在激光法中所采用的分散剂必须没有起泡现象.  相似文献   

14.
晁俊楠  吕俊复  杨海瑞  张缦  刘青 《化工学报》2014,65(8):2869-2875
密相区内自由移动的煤颗粒表面传热系数是循环流化床锅炉设计和运行的重要参数。利用石墨球模拟煤颗粒,在小型流化床实验台上对由粒度较小的石英砂颗粒组成的密相区内自由移动的石墨球表面传热系数进行了测量。测量结果显示,随着流化风速的增加,石墨球表面传热系数首先升高,当流化风速达到某一临界值时,继续增大流化风速,传热系数将保持不变,从传热的角度证明了流化床内煤颗粒基本停留在乳化相内。在多数情况下,石墨球表面传热系数随床料粒度的增大而减小。而在较低流化风速的情况下,随着床料粒度的增大,石墨球表面传热系数呈先下降后升高的趋势。当流化风速和床料粒径保持不变时,石墨球表面传热系数随着石墨球直径的增大而减小,且下降的趋势随石墨球直径的增大而减弱。而随着床层高度的增加,石墨球表面传热系数将会略有 升高。  相似文献   

15.
21.多晶石墨多晶石墨是具有一定大小的和清晰的结晶区域的石墨材料,而不管它们晶体结构的完整性和择优定向性如何(参见石墨材料,清晰结晶区域)。注:术语多晶石墨通用于多颗粒石墨,定义是相一致的,但是这并不确切,因为多颗粒石墨的所有颗粒本身是多晶的,多晶石墨可能呈无规则的定向、程度不同的择优定向或如在某些热解石墨中那样呈高度定向的结构(高定向热解石墨)。但是,在典型的多晶结构和高定向热解石墨(HOPG)的“单晶状”结构之间没有明显的过渡[参  相似文献   

16.
密相区内自由移动的煤颗粒表面传热系数是循环流化床锅炉设计和运行的重要参数。利用石墨球模拟煤颗粒,在小型流化床实验台上对由粒度较小的石英砂颗粒组成的密相区内自由移动的石墨球表面传热系数进行了测量。测量结果显示,随着流化风速的增加,石墨球表面传热系数首先升高,当流化风速达到某一临界值时,继续增大流化风速,传热系数将保持不变,从传热的角度证明了流化床内煤颗粒基本停留在乳化相内。在多数情况下,石墨球表面传热系数随床料粒度的增大而减小。而在较低流化风速的情况下,随着床料粒度的增大,石墨球表面传热系数呈先下降后升高的趋势。当流化风速和床料粒径保持不变时,石墨球表面传热系数随着石墨球直径的增大而减小,且下降的趋势随石墨球直径的增大而减弱。而随着床层高度的增加,石墨球表面传热系数将会略有升高。  相似文献   

17.
铜镀覆石墨粉末的研制及其性能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朱满康  杨桦 《炭素》1996,(3):22-25
通过将两种活性剂混合使用,不仅改善了石墨的分散性能,同时提高了铜对石墨表面的镀覆效果,使颗粒很小的石墨也能被铜所均匀镀覆。实验表明,活性剂的浓度和配比对铜的镀覆效果具有显著的影响。本文还分析了这种钢镀覆石墨粉末及其烧结材料的金相结构,解释了材料的高导电性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以石墨、硫酸铜和锌粉为原料,羧甲基纤维素钠和锂基膨润土为增稠剂和悬浮剂,制备了滑板用石墨及铜包石墨润滑涂料。研究了铜包石墨颗粒的表面形貌,铜包石墨涂料的稳定性和黏度,以及涂层的干燥速度和抗氧化性。结果表明:1)铜呈细小颗粒状,聚集附着在铜包石墨的表面。2)铜包石墨涂料的稳定性比未包铜石墨涂料的高,而其剪切黏度较低,这表明铜包覆层有效地改善了石墨表面的疏水性,提高了石墨在水中的分散性。3)铜包石墨涂料在室温条件下的干燥速度与未包铜石墨涂料的相近;铜包覆层有效地降低了石墨颗粒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从而显著提高了涂层的抗氧化性。  相似文献   

19.
本文作者探讨了利用低品位石墨作制造耐火材料添加剂的可能性,他们对准晶质石墨的试验进行了一系列的报道。这种矿物存在于印度Palamau Belt的上部矿层中,虽然储藏量丰富,但是其结构不适宜制造优质耐火材料。热处理后制造的产品性能缺点较少,比较适宜作镁碳耐火材料的添加物,并且在许多方面可以与直接可用的片状石墨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20.
为了模拟氧化铝-石墨质耐火材料的连铸期间与钢水接触的极热状态,成功地应用一台1kWCO2激光器和一台7kW感应加热装置。它们以不同的加热频率对三个级别的氧化铝-石墨质材料进行了热冲击试验,首先是对机械性能,即抗弯强主和弹怀系数进行了估计和比较,然后再进行热冲击,同时监控其微观结构,发现两种试验导致了不同形式的微观损伤。在用激光定位热冲击处理的条件下,材料内部石墨的方向性在产生微观损伤的程度上有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