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用水煮法提取了天然茶叶染料,研究了茶叶色素的吸收光谱。对固液比、提取温度、浸提剂酸度、反应时间等提取条件进行了研究,并测定了色素在不同pH、温度等条件下的稳定性。结果表明,提取茶叶色素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固液比1∶20,在沸煮(100℃)的条件下提取50分钟。该色素受pH影响较明显,对氧化剂、还原剂较敏感,但耐热稳定性较好。金属离子Ca2+、Cu2+、Zn2+、Mg2+、Na+、K+、Pb2+、Sn2+、Ni2+的存在对色素色泽基本无影响,Al3+、Fe2+、Fe3+的存在对色素有不良影响。茶叶色素易溶于水、乙醇、低浓度乙酸等极性溶液,不溶于苯、丙酮、氯仿、乙醚等非极性溶剂,属水溶性色素。  相似文献   

2.
用通常方法从原胶加工片胶时,有20—30%的虫胶树脂在不同阶段作为副产品损失掉。为了减少损失,使加工方法更为经济,试图发展一个省去中间的粘胶阶段直接从原胶加工片胶的方法。试验了把原胶溶于溶剂(蒸馏的甲基化酒精或丙酮),而虫胶色素和其他杂质不溶于这些溶剂中。在初步试验中,把宝树原胶在室温下经搅拌溶于溶剂,将溶液过滤,并用溶剂洗滤渣。然后从滤液中通过蒸馏或用1%的普通食盐水沉淀以回收虫胶。片胶回收率为原胶  相似文献   

3.
从土槿皮中分离得苷1和苷2,1为白色粉末状固体,难溶于乙醚等低极性溶剂中,亦难溶于水和碳酸氢钠水溶液中,易溶于乙酸乙酯和醇中。2为无色粉末,经试用多种溶剂重结晶均未成。经化学和物理方法  相似文献   

4.
用通常方法从原胶加工片胶时,有20~30%的虫胶树脂在不同阶段作为副产品损失掉。为了减少损失,使加工方法更为经济,试图发展一个省去中间的粒胶阶段直接从原胶加工片胶的方法。试验了把原胶溶于溶剂(蒸馏的甲基化酒精或丙酮),而虫胶色素和其他杂质不溶于这些溶剂中。  相似文献   

5.
双官能度阴离子引发剂可用于合成具有优良性能的热塑性弹性体及遥爪型聚合物。双烯烃的阴离子聚合,只有在非极性溶剂中才能获得高1,4-结构的聚合物;而可溶于非极性溶剂中的双官能度引发剂,至今报导得还不太多。  相似文献   

6.
《湖北化工》2012,(5):74-74
据报道,韩国和美国的研究人员通过混合固态二氧化碳和相应溶剂,能简单、经济地大规模生产出高质量的纳米石墨烯薄片。石墨烯源自石墨,因极佳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坚固性闻名。无法大规模生产石墨烯薄片阻碍了它的广泛应用。而目前常用的生产方法是酸性氧化法,因需要使用有毒的化学物质,推广受到影响。韩国蔚山国立科技学院的研究人员将石墨和固态二氧化碳置于装满不锈钢球的筒罐中,2d后可经羧酸处理和机械力磨制加工生产出石墨薄片,且边缘处于打开状态,以便进行化学反应。由羧酸处理的边缘可使石墨溶于质子溶剂中,如水和甲醇;也可溶于极性非质子型溶剂中,如二甲基亚砜等。  相似文献   

7.
以具有不饱和双键的油酸为表面活性剂,对水溶胶中的CeO2纳米粒子进行表面修饰.TEM分析表明,经表面修饰的CeO2纳米粒子基本呈球形,粒径约为3 nm,分布均匀,并且表面包覆油酸的CeO2纳米粒子易溶于弱极性溶剂,不易溶于极性溶剂.  相似文献   

8.
相转移催化     
在有机化学反应中,一直存在着如何促进二相之间反应的问题,过去一般多使用能和水发生互溶的极性有机溶剂,如甲醇、乙醇、丙酮、二氧六环等来进行改善。近年盛行如二甲基亚砜(DMSO)、二甲基甲酰胺(DMF)、乙腈(AN)、六甲基磷酰胺(HMPA)等双极性非质子型溶剂(dipolar aprotic solvent),由于它能使阳离子发生强烈的溶剂化作用,因此能很好地溶于有机相中。但是,前者阴离子在极性质子溶剂中受到较强的溶剂化会使反应活性下降;后者阳离子在溶剂中受到较强烈的溶剂化,阴离子的溶剂化会变弱,  相似文献   

9.
二甲基亚砜(简称DMSO)外观为无色无臭及具有吸湿性的可燃液体,毒性极低,热稳定性好,能溶于水、乙醇、丙酮、乙醚、苯和氯仿等大多数有机物,是一种强极性惰性溶剂。二甲基亚砜作为一种新兴的石油化工产品,用途极为广泛,在有机合成中,它可作为  相似文献   

10.
板栗壳色素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板栗壳色素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溶解性,以及pH值、金属离子、光、热、氧化剂、还原剂和常用食品添加剂对色素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板栗壳色素易溶于极性溶剂,在不同pH值水溶液下呈不同的颜色,有较好的耐热性和抗氧化还原性,金属离子Ca^2 、Mg^2 、Ba^3 、Na^ 、K^ 对色素水溶液颜色的影响较小,但Fe^3 、Pb^2 、Cu^2 有不良影响,食盐、蔗糖和葡萄糖对色素水溶液的颜色影响也小。  相似文献   

11.
柳滢春 《广东化工》2012,39(8):83-84
本实验通过在菊花色素传统制备工艺过程中的浸提前增加冻融-超声联合细胞破碎法破碎细胞步骤,使菊花瓣的细胞壁充分破裂,色素直接溶出,达到缩短浸提时间、提高色素提取率的目的。且本实验通过改进工艺与普通提取工艺提取结果的比较对新工艺的可行性进行评价。实验结果表明:新改进的工艺对菊花色素的提取率(8.51%)比原工艺的提取率(5.61%)显著提高。且色素在不同PH值条件下显示不同的颜色。并制备出菊花色素产品,初步研究显示菊花色素加入食品后较稳定。  相似文献   

12.
塑料用铁酸锌黄颜料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混合、煅烧-研磨法制备耐高温颜料铁酸锌黄。测试了不同改性剂制备的颜料对颜色的影响,通过CIE测色系统对添加有耐高温颜料铁酸锌黄的通用塑料外观颜色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选用氧化铝作改性剂时,生产出的颜料着色力高、颜色鲜艳。  相似文献   

13.
《云南化工》2016,(4):12-16
为了解决传统溶剂萃取贡菊净油过程中溶剂残留和香味物质损失的问题,通过二甲醚亚临界萃取贡菊的单因素实验及正交实验,研究了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及液固比对萃取提取率的影响,确定了二甲醚亚临界萃取提取贡菊净油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各影响因素对贡菊净油提取率作用的大小依次为:萃取压力液固比萃取温度萃取时间。最佳工艺参数为:萃取压力0.5MPa、萃取温度20℃、萃取时间3 h、液固比7∶1 m L/g,贡菊净油提取率平均值为4.19%。该净油可提升烟草香气丰富性,能赋予卷烟产品独特的风格特征,明显提升卷烟的抽吸品质。优化得到的工艺可提高贡菊净油的得率,工艺可行稳定。  相似文献   

14.
以姜黄为原料 ,用食用乙醇提取黄色素并对该色素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可得到 2 4%的黄色素浆 ,该色素对光和热都有一定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从楔叶茶果实中提取了食用黄色素 ,研究了该黄色素的性能及稳定性。结果表明 ;该黄色素在 p H=6时较稳定 ,对氧化剂 (H2 O2 )的耐受能力强 ,蔗糖介质对色素的稳定性影响不大 ,多种金属离子对色素有增色作用 ,光和热对色素有明显的降解作用。  相似文献   

16.
以水栀子果实为原料、水为提取溶剂,采用大孔树脂吸附分离技术富集纯化栀子黄色素。结果表明,选取HPD100A大孔树脂作为吸附剂,将3级提取液过滤除渣后分别以10BV·h-1、30BV·h-1、60BV·h-1(BV表示柱体积)的速率通过树脂柱,树脂吸附饱和后,先用水洗,然后用70%乙醇以0.5BV·h-1洗脱收集,浓缩干燥后得纯化的栀子黄色素,其色价达384.3±4.3、OD比值为0.34±0.004。对栀子黄色素的稳定性进行考察发现:使用时,溶液应控制pH值4~10,现配现用;储存时,宜避光、低温。  相似文献   

17.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菊花精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从菊花精油中检测鉴别出43种物质,其中酮类5种、醇类14种、酯类6种、酸类3种、烃类及杂环类15种。加香试验发现,在每100 g烟草浓缩液中加入1.5‰~2.0‰(质量分数)菊花精油能够有效改善造纸法再造烟叶的刺激性和灼烧感,改善吸味并提高香气质量,在添加比例为2.0‰(质量分数)时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8.
梁志 《广东化工》2012,39(13):42-43,4
对龙眼壳黄色素的提取工艺及其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50%乙醇溶剂作为提取剂,料液配比为1︰20,温度为70℃,提取时间为2 h是最佳提取工艺条件;龙眼壳黄色素在酸性、温度低于70℃、有氧化剂(H2O2)的加入下稳定,但在强碱、光照、高温及还原剂(Na2SO3)和防腐剂(苯甲酸)下不稳定。  相似文献   

19.
密蒙花黄色素性能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殷彩霞  唐春  李聪  彭莉 《化学世界》2000,41(1):33-37
对西双版纳密蒙花进行色素提取和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密蒙花黄色素水溶性好,对光、热有一定耐受性,当pH为4~7 时,色素稳定性好,适于食品的pH范围。当色素溶液中添加NaCl、CuSO4 FeCl3 及苯甲酸、柠檬酸、蔗糖等化合物时,它们的协同和拮抗作用不显著。色素对氧化剂H2O2 的耐受能力较弱。密蒙花资源丰富,黄色素提取工艺简单,食用安全、无毒副作用,有开发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栀子黄色素是从栀子果实中提取得到的天然色素,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和化妆品行业。目前栀子黄色素的生产工艺复杂,产品的得率和色价较低,制取高色价高纯度的栀子黄色索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本文按照提取精制方法的不同,综述了近10年来国内外对栀子黄色素的研究成果,着重探讨了栀子黄色素的性质和分离纯化的工艺条件,并展望了栀子黄色素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