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了进一步分析辣椒品种对辣椒油品质的影响,以10种辣椒制备的辣椒油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品质指标及抗氧化效果.研究发现:西域椒王、湘辣9号、火辣王2号、火辣红、二荆条5个品种辣椒制备的辣椒油a*值较高,其辣椒红素和辣味物质含量及辣度明显高于其他样品;10个品种辣椒制备的辣椒油共发现46种挥发性风味成分,其中共有成分33种...  相似文献   

2.
以四川干辣椒为材料,索氏提取获得干辣椒油树脂,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分析干辣椒油树脂的挥发性风味成分。结果表明:干辣椒油树脂共检出50种挥发性成分,酯类物质是构成干辣椒香气的主要成分,主要包括乙酸芳樟酯、2'-己基-1,1'-二环丙烷-2-辛酸甲酯、(E)-10-十七碳烯-8-炔酸甲酯和(7E,10E)-7,10-十八碳二烯酸甲酯,相对含量分别为3.51%,1.71%,1.30%和1.07%。酸类物质是干辣椒油树脂中主要的挥发性成分,其中棕榈酸、亚麻酸和9,12-十八碳二烯酸所占比例较高,相对含量分别为13.03%,10.82%和7.82%。  相似文献   

3.
为控制食品辣度和保证食品品质,辣椒油树脂在食品中应用越来越广泛,但目前对辣椒油树脂的辣感量化相对研究较少。本研究通过建立10人的感官评价专家小组对不同商品化合成辣椒油树脂样品和天然辣椒油树脂样品进行感官评价,构建辣椒油树脂辣感评价5个维度,并对辣感强度、感知时间、持续时间指标进行量化描述,建立辣椒油树脂辣感量化评价体系。为进一步验证该评价体系适用性,对天然辣椒油树脂与合成辣椒油树脂按照相同辣度应用于麻辣休闲、火锅底料、卤制食品、腌制食品中进行辣感对比评价。整体上看,在相同辣度条件下,天然辣椒油树脂辣感层次更为丰富,天然辣椒油树脂在辣感强度、持续时间上优于合成辣椒油树脂,感知时间方面无显著差异。通过上述应用实验证明了辣感评价体系的可行性,可以为辣椒油树脂应用评价提供参考,为建立更加完善的辣度综合评价体系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辣椒油树脂微囊化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向云峰  刘达玉 《食品科学》1997,18(11):27-30
用经连续渗漉抽提的辣椒油树脂为心材,以食用胶为壁材,经均质,乳化,喷雾干燥制成辣椒油树脂微胶囊。其主要技术参数:心材包埋率92.6%,收得率91.5%,含水率4.0%,辣椒素含量0.38%(W/W),乙醇残留量4.0mg/kg。  相似文献   

5.
我是一位在新疆石河子市开饭馆的个体户,在经营过程中,辣椒油的用量较大,但我这个厨师却总是炼不好辣椒油,要么是辣味不够,要么是香味不够,要么就是颜色不红,请问老师:怎样才能炼好辣椒油?  相似文献   

6.
作为辣椒提取物之一的品种——辣椒油树脂,辣椒素含量比较低,究其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受到原料种辣椒素含量的限制,二是作为辣椒红色素副产品,未被重视。导致产品品质不佳,直接应用困难。本文主要是以辣椒红色素脱辣后精制而成的辣椒油树脂为原料,以分子蒸馏为处理手段,以压力、温度为影响因子,以纯化后辣椒油树脂中辣椒素含量为响应因子,从而实现辣椒油树脂纯化。经过实验对比辣椒油树脂原料保温条件为:60℃~70℃为宜,得到辣椒油树脂两个阶段的最佳纯化条件:温度162℃~172℃,压力:20Pa~30Pa,冷颈冷却后出料温度以50℃~60℃为宜,该条件下实现辣椒油树脂的纯化倍数为:3~7倍。  相似文献   

7.
辣椒油树脂(paprica Oleoresin)是干燥红辣椒用已烷等有机溶剂抽提的油性粘稠液体,呈现特有的橙红色系的色调,是一种热稳定性好的天然色素,广泛用于番茄酱、沙司、奶油、人造黄油、奶酪、调味料和点心等多种食品的制造。可是有机溶剂不能选择性地抽提辣椒红色素,凡能溶解有机溶剂的物质全被抽提出来,因此在辣椒油树脂中除色素  相似文献   

8.
以干红辣椒为原料,采用超声辅助提取辣椒油树脂。根据单因素实验结果,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提取工艺,并对辣椒油树脂体外抗氧化活性和抑菌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辣椒油树脂提取最优工艺参数是:液料比8:1mL/g、超声温度45℃、超声时间30min,在此条件下,其得率可达到6.01%。采用铁氰化钾法测辣椒油树脂的还原力并测定其对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考察辣椒油树脂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辣椒油树脂对两种自由基均有清除效果,其对DPPH·、ABTS~+·的清除率最高可达60.30%和73.30%,同时还具有较高的还原力。采用琼脂打孔法和二倍稀释法研究辣椒油树脂对不同菌种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辣椒油树脂对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表现出抑制作用,其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最强,其最小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为1.25 mg/mL。  相似文献   

9.
从辣椒中提取辣椒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老熟后的红火辣椒干,是目前销量最最大的辣调味品,进而加工成辣椒粉、辣椒油、辣椒酱。这些传统的加工方法有两个缺点,一是辣椒干或辣椒粉易霉变,保存困难,霉变后辣椒色香味均大为失色。二是辣椒中辣味的利用率很低,大量辣味仍残留在辣椒渣中。为了适应辣味食品发展,提高辣味利用率...  相似文献   

10.
11.
辣椒油树脂的提取及其微胶囊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正交试验对从红辣椒中提取辣椒油树脂的工艺进行了优化。在此基础上用相分离法对辣椒油树脂进行微胶囊化,并对不同pH下制备的辣椒油树脂微胶囊产品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同时对产品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2.
以红辣椒粉为原料,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辣椒油树脂。以辣椒油树脂的收率为评价指标,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25MPa,萃取温度30℃,萃取时间3h,此条件下辣椒油树脂收率为10.09%±0.29%。对比实验结果显示:超临界CO2法所得的辣椒油树脂的色价为303±5,辣椒素质量浓度为3.7%±0.7%,均明显优于传统的索氏提取法。对超临界CO2法所得的辣椒油树脂进行二次超临界萃取,可将辣椒红色素和辣椒素进行初步分离。  相似文献   

13.
以辣椒红色素生产过程中的副产品辣椒油树脂为原料,采用食用油洗和甲醇萃取工艺进行辣椒油树脂的纯化研究。试验表明,最佳方案为:3倍质量的大豆油将辣椒油树脂在45℃下油洗,静置分层后,放出下层杂质,然后采用75%甲醇在45℃下对食用油层萃取,萃取3次,使辣椒油树脂中辣椒素含量由14.72%提高至34.19%,得率为95.25%。  相似文献   

14.
蓝勇 《烹调知识》2011,(9):69-69
葱油:将做菜剩下的葱根、老葱皮和葱叶洗净,晾干水分,与食用油一起放进锅里,稍泡一会儿,再开最小火,让它们慢慢熬煮,不待油开就关掉火,晾凉后捞去葱,余下的就是吞喷喷的葱油了。辣椒油(红油):把干红椒切段(更利辣味渗出)装进小碗,将油烧热立马倒进辣椒里瞬间逼出辣味。在制辣椒油的时候放一些蒜,会得到味道更有层次的红油。  相似文献   

15.
1.引言辣椒色素(又称辣椒红素或辣椒玉红素)来自于辣椒,无辣味,深红色油状液体,耐热性好(180)℃,pH2~12范围内色调稳定,主要由辣椒红素(C40H57O3)和辣椒玉红素(C40H57O4)组成.属叶黄素类共轭多烯烃的含氧衍生物,溶于甲醇、乙醇、石油醚和正己烷等。工业上多用乙醇或正乙烷等从辣椒粉中萃取得到辣椒油树脂,再经分离出辣味辣椒素后得到无辣味深红色的油状液体-辣椒色素。天然辣椒色素可用于食品。药物及化妆品的着色和调色。但由于辣椒色素的油状特性使得通常溶剂提取的产品中残留溶剂(如正己烷等)的去除很难达到FAO…  相似文献   

16.
以辣椒油树脂为原料,研究树脂分离与结晶条件对辣椒碱类化合物纯度的影响。结果表明:NKA-Ⅱ大孔树脂对辣椒油树脂的分离效果最好,最佳吸附条件为:样品浓度4.0mg/mL,pH7,上样流速2.5mL/min;最佳洗脱条件为:洗脱剂90%乙醇,pH4,洗脱流速2.0mL/min。NKA-Ⅱ树脂分离辣椒油树脂后,经石油醚、乙醚两次萃取,得到辣椒碱类化合物粗品,用石油醚溶解,配成浓度为20mg/mL的溶液,在-5℃条件下重结晶3.0h,得到纯度为92.46%的辣椒碱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17.
辣鲜露调味料是一种新型的辣鲜复合调味料,通过萃取干辣椒和天然香辛料中的辣味成分和辛辣物质,能有效提高各式菜肴的复合口感和鲜辣风味。辣与鲜的口感调和均匀,高度浓缩,无论是对菜肴前期腌制或是后期烹炒,都能起到鲜香并重、提升整体风味的效果。研究以水为溶剂,通过萃取干辣椒和天然香辛料中辛辣风味成分制备成辛辣汁,再添加辣椒油树脂、酵母抽提物、谷氨酸钠、黄原胶、食用盐、I+G、白砂糖等辅料,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对辣鲜露调味料的配方工艺进行优化,研制出辣鲜风味独特、香气馥郁诱人、质量稳定的调味产品。  相似文献   

18.
利用正交试验对辣椒中提取辣椒油树脂的工艺进行优化,得到含1.19%的辣椒油和64.4%水分的油树脂.将所得油树脂为料,以食用胶为壁材,将油树脂进行乳化、均质和喷雾干燥进行微胶囊化,所得微胶囊水分含量为4.0%、芯材包埋率为92.43%、辣椒素含量为1.10%.  相似文献   

19.
川菜辣味调料中辣味物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苏扬 《中国调味品》2000,(10):29-31,24
本文着重阐明川菜常用辣味调料的辣味分类,辣味与其物质化学结构的关系-C9最辣规律和顺反异构对辣味的影响。对川菜常用辣味调料中的辣味物质及其化学结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辣椒油树脂、辣椒红素及辣椒素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回流提取法中各因素对辣椒中辣椒油树脂、辣椒红素及辣椒素提取效果的影响。方法:采用L16(45)正交试验,以辣椒油树脂质量及其中辣椒红素相对量、辣椒素含量为指标,确定回流提取法各因素对辣椒中有效物质提取效果的影响,同时研究粉碎粒度对辣椒中各成分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辣椒最佳回流提取工艺为粉碎度20 目、料液比1:10(g/mL)、体积分数95% 乙醇、70℃回流提取5h、提取3 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