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从《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及《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的有关条文规定出发,结合实际工作,探讨了防排烟设计中碰到的一些问题,包括排烟防火阀的设置、地下汽车库排烟方式的选择、自行车库及摩托车库的防排烟、机械排烟量的计算等问题,并提出了自己的理解和修改意见。  相似文献   

2.
针对建筑中庭排烟设计中的一些问题,如中庭的定义、排烟系统设计、排烟量或自然排烟窗(口)面积计算及排烟口的布置等,列举了目前国内外的一些普遍认识和做法,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并提出了个人的看法,供设计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机械排烟场所单个排烟口的最大允许排烟量的理论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计算了几种典型建筑在不同室内净高及不同挡烟垂壁高度的条件下单个排烟口的最大允许排烟量,结合工程实际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对排烟口的个数及挡烟垂壁高度的设置给出了一些设计方法与建议,希望能给同行设计师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针对近年来我国隧道工程界出现的关于在长大公路隧道纵向式通风系统中运用排烟风道的争议,本文首先介绍了排烟风道在国内外公路隧道通风工程领域中的应用现状及其发展趋势,继而进一步对涉及到公路隧道火灾排烟风道设计中重要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最后,以公路隧道发生火灾的规模、排烟量、临界风速以及救援逃生时间为控制条件,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系统地研究了公路隧道排烟风道排烟口的设置间距、开口个数等参数及其对排烟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认为文中给出的具有C型规格及设置的排烟口可以用于公路隧道纵向式通风排烟风道设计中.  相似文献   

5.
本文着重介绍了舞台自然排烟排烟口面积的计算及排烟口风量计算。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建筑中庭的概念及分类.在对国内外现行设计方法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机械排烟量和自然排烟口面积的计算,并介绍了对自然排烟进气口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陈異 《建筑》2014,(10):65-66
上海市的工程建设规范《建筑防排烟技术规程》中要求;需要补风的排烟区间,其补风量不应小于排烟量的50%。但是在实际设计过程中,如果简单地套用排烟量的50%作为补风风量,而不经过风量平衡的验证计算,很有可能遇到由于补风风量不足造成排烟量无法满足设计要求的问题。对于一些密封性能好,排烟量特别大的房间应由风量平衡计算来确定补风量。  相似文献   

8.
针对某办公楼中庭特点,分别采用换气次数法及羽流法对该办公楼中庭部分需要的排烟量进行确定,考虑安全系数1.5,采用换气次数法计算出中庭排烟量为250000m3/h,采用羽流法计算出中庭排烟量为150000m3/h。通过对发生在一层地面的火灾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两种不同排烟量工况下的烟气控制效果。结果显示,排烟量为250000m3/h时烟气层最终稳定维持在6m,排烟量为150000m3/h时烟气层最终稳定维持在3m,换气次数法计算出的250000m3/h排烟量工况的排烟效果较好。因此,实际中庭建筑工程排烟量的确定应该结合中庭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并通过模拟实际建筑物场景加以定性研究,以得出最佳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9.
防烟系统采用机械加压送风方式或自然通风方式,防止烟气进入疏散通道;排烟系统是采用机械排烟方式或自然通风方式,将烟气排至建筑物外。防排烟系统直接关系到地铁工程中乘客的人身及财产安全。本文结合实际工作,就地铁环控系统设计中遇到的一些防排烟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包括地下防火隔间的防排烟、火灾工况防排烟控制模式、防火阀设置原则、地下车站屏蔽门漏风量的计算及场段区间公路隧道的防排烟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10.
赖庆林 《暖通空调》2012,42(1):17-21
针对建筑防排烟系统设计中的一些问题,如加压送风系统中一些参数与做法的确定、排烟量计算、自然排烟窗及一些特殊场所排烟设计等,列举了目前国内通行的一些做法,进行了分析讨论,并提出了个人的看法,供设计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中庭烟气管理系统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华  吴红华 《煤气与热力》2003,23(7):440-443
介绍了中庭建筑防火系统烟气填充、自然排烟和机械排烟3种方式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2.
以实体试验研究单个移动式排烟机在不同安放距离、不同俯仰角下对封堵面积和排烟量的影响.得出排烟口和送风口的风速分布图,确定排烟机的最佳安放位置,不同安放位置下的实际排烟量.单个排烟机的最大封堵直径为1.4m;排烟机的最佳俯仰角度约为18.,安放距离为1..~1.5m.排烟机放置在建筑内进行排烟时应注意防止烟气倒灌.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空间细化人防工程的特点,就该类人防工程的实际情况,对排烟量及排烟口的设置进行了探讨,并对排烟时的补风问题提出了强制性补风的要求。防烟分区的合理划分及排烟口的正确设置,不仅可以节省工程投资,而且也可以更好的实现消防排烟的要求,完善该类工程的消防系统设计。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常规排烟设计方法在剧场建筑排烟设计申存在的问题,重点讨论了性能化排烟设计方法在剧场建筑排烟设计申排烟量计算、烟层高度设计、排烟口位置选择等方面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为了比较顶棚机械排烟和侧向机械排烟在隧道火灾中的排烟效果,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隧道火灾中两种排烟方式的温度分布、流场分布、排烟量、排热量以及排烟效率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两种排烟方式的流场分布与烟气吸入方式差别较大;侧向机械排烟更容易发生吸穿;顶棚机械排烟的排烟量和排热量更高,排烟效果更好;侧向机械排烟由于更容易发生吸穿...  相似文献   

16.
王健  焦萌 《城市建筑》2014,(17):213-213
本文采用 FDS 模拟在特定热释放率下,不同排烟量对火灾烟气的影响。对比不同排烟量火源中心面温度、CO 浓度随时间增长特性,得出排烟量对排烟效果的影响规律。在5MW火灾功率负载下,60 m3/(h·m2)排烟量可达到较好的烟气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7.
王鹏飞  李毅 《消防科学与技术》2022,41(10):1358-1361
摘 要:开展了不同火源间距(1.5D、1.75D、2D)和不同油盘直径(1.0,1.4,1.7 m)下户外多火源燃烧和单火源燃烧对比试验,试验中利用摄像机、电子天平、热电偶阵列分别监测了火焰高度、火源燃烧速率和几何中心温度。结果发现,四火源燃烧时各个火源的燃烧速率高于相同直径下单火源的燃烧速率,而且均在火源间距1.5D时发生了火焰融合现象,火焰融合高度高于相同直径下单火源的火焰高度,表明多火源燃烧危险性更大。四火源融合后,在连续火焰区、间歇火焰区、羽流区几何中轴线火焰温度随高度的指数变化分别为0.13、-1.02、-1.46,与普通浮力池火公认的中轴线温度变化基本保持一致,表明多火焰融合后形成了一个普通的浮力池火。  相似文献   

18.
长区间隧道的防排烟系统设计通常是设置中间风井,但中间风井的设置容易受到多方面因素制约,可采用拱顶排烟道代替部分中间风井。为验证并拓展拱顶排烟道代替方案可行性,通过理论分析了3种排烟道设置方案对应的烟气控制方式。基于广州某区间地铁,通过数值模拟对排烟道设置方式进行验证,得到不同条件下3种排烟道设置方式控制烟气效果对比,结果表明:单侧送风1.6 m/s且排烟量为140 m3/s时基本可以控制火灾位于中间通风区段时烟气的排出。当火灾位于靠近风井或排烟口下方时,送风风速1.4~1.6 m/s、排烟量140~150 m3/s可有效控制烟气。证明了排烟道代替部分中间风井的可靠性,拓展了该方案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