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汤军 《无线电工程》2010,40(10):46-49
基于频谱管理仿真平台,介绍战场复杂电磁环境建模方法,构建基础电磁计算环境,建立台站模型以及不同传输手段的传播模型,实现系统级及设备级的仿真。对系统的抗干扰技术和电磁兼容性等进行仿真计算,实现覆盖计算、干扰分析、无线电计算及频率指配,检验系统抗干扰能力和电磁兼容能力,为科学合理地规划和使用频谱资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复杂电磁环境下电磁频谱服务特点进行研究,阐述了动态电磁频谱服务的基本概念,给出了动态电磁频谱服务的总体架构,设计了一种动态电磁频谱服务系统模型.  相似文献   

3.
针对无人直升机的特点,预测了无人直升机系统内外的电磁环境,提出了全面具体的电磁兼容性管控方案,包括频谱管理和规划、天线布局、搭接和外部接地、静电防护、机体屏蔽等,可为各型号无人直升机电磁兼容性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董晋 《移动通信》2002,26(5):62-64
无线电频谱规划对引导市场发展,指导运营商开展业务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无线电频谱规划原理,研究了频谱电磁兼容性分析模型,并就当前频谱规划和使用的市场热点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对MIL-STD-464D:2020(系统电磁环境效应要求)的正文和附录进行了初步分析,对其中文字更新较多的一般要求、外部射频电磁环境、电磁脉冲(EMP)、分系统和设备电磁干扰(EMI)、静电环境、辐射危害(RADHAZ)、系统辐射发射和电磁频谱兼容性等相关内容进行了汇总.重点介绍了这些技术要求的起因,防护设计的对象和目标以及测试验证中的注意事项,供关注系统级电磁环境效应分析、设计和验证的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6.
罗德与施瓦茨公司在“第七届中国上海国际电磁兼容技术与安规认证展览会”上,展示了其先进的电磁兼容性测试解决方案。罗德与旌瓦茨本次展出了其全系列的EMI测试接收机。包括R&S ESU、ESCI、ESPI和ESL。该系列产品全部支持最新的CISPR-AV和CISPR—RMS检波方式,符合不同层次的客户需求。展出的EMF电磁环境测试系统R&STS—EMF用频谱分析仪或测试接收机配合全向EMF测试天线,实现电磁环境的自动测试。  相似文献   

7.
复杂电磁环境战场频谱管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现代战争中,电磁领域已成为与地面、海洋、空间和太空并存的第五维战场,制电磁频谱权成为制信息权的核心,战场频谱管理是夺取制电磁频谱权的重要保障。阐述了战场频谱管理基本概念,重点介绍了外军研究现状,并针对当前战场频谱管理的热点问题,论述了复杂电磁环境下联合作战战场频谱管理面临的技术挑战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魏睿  张令召 《电讯技术》2023,63(7):987-992
现代战争中,有效的电磁频谱管理是打赢电磁频谱战的关键。为提升电磁频谱管理能力,提出了分布式电磁频谱监测定位系统,采用分段射频采样方法进行全频带监测,同时采用Chan算法进行定位方程计算。系统具备电磁环境全频段实时监测能力,同时可以对威胁辐射源进行到达时间差(Time Difference of Arrival, TDOA)高精度定位。开展了城市环境中的电台信号监测实验和海上作战场景中辐射源定位仿真验证,实验结果证明该系统能够实现对电磁信号的实时监测和精细化分析。系统整体定位误差小于100 m,重点区域定位误差小于35 m,能够实现辐射源的高精度定位。本系统能够满足电磁频谱管理的需求,对我国电磁频谱战系统的发展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
面对日益复杂的电磁环境,电磁空间态势因其整体性、动态性、关联性、可视性、海量性、多维性等特点,为提升用频系统综合性能、实现移动通信系统频谱共享及保障重大安保活动频谱安全等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已经逐渐成为国内外频谱领域最具活力的研究方向之一。本文从电磁空间态势的角度出发,重点介绍了国内外电磁空间态势研究的相关技术,并进一步系统性介绍了国内外的代表性工作。最后,总结了电磁空间态势研究的重要性与发展现状,并提出了该领域在未来面对的挑战。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某红外跟踪装置的电磁兼容性设计方法。某红外跟踪装置采用了从器件到系统级的电磁兼容性设计技术,经过改进设计,通过了专业电磁兼容检测机构的检测,满足了GJB151A的要求。在同类产品中处于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11.
张宁  周正廉  张祖尧 《电讯技术》2021,61(6):780-784
简要介绍了美军联合电磁频谱作战的发展沿革及项目进展,重点总结了全球电磁频谱信息系统(Global Electromagnetic Spectrum Information System,GEMSIS)项目建设的发展现状及技术特性,结合GEMSIS系统在美最新提出的"低-零功率"、机动式、认知化电磁频谱战中的应用,分析了系统的未来发展趋势,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电磁频谱管理仿真技术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仿真技术是继理论研究和试验研究之后的第三种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重要手段。本文将仿真技术应用于电磁频谱管理之中,分析电磁频谱管理仿真在用频装备频谱特性参数分析、用频台站电磁兼容性分析、作战用频筹划分析、空间卫星频率/轨道规划分析中的应用及其实现方式,探讨电磁频谱管理仿真的发展趋势,以期为电磁频谱管理提供一种新型、有效的技术分析手段。  相似文献   

13.
Ka波段雷达收发系统电磁兼容性分析与干扰抑制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描述了Ka雷达收发系统电磁干扰频谱,以雷达收发系统的实际构成为基础,对其电磁兼容性进行分析,详细探讨电磁兼容性设计及具体实施措施。  相似文献   

14.
在日益复杂的电磁频谱环境中,精准获取完备的频谱态势信息是做出准确频谱决策的重要前提。首先,介绍了频谱测绘并对比了其与频谱感知的主要区别。接着,综述了现有频谱态势生成方法的研究现状。然后,提出了异构性、大尺度缺失、动态性、环境复杂性等挑战下的多维频谱态势压缩测绘技术研究工作,有效弥补了传统频谱态势生成方法忽略频谱态势感知过程而导致的频谱测绘框架不完整性,该研究可进一步为提升频谱利用效率、增强频谱安全维护以及强化军事电磁对抗的决策提供更精准的指导。最后,对未来频谱压缩测绘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电磁频谱是有限的、不可再生的重要战略资源,同时也是信息化战争中大量电子设备赖以发挥作战效能的平台。围绕电磁频谱的有效利用,针对美国最近提出的电磁频谱战略,介绍并分析其战略背景和目的,提出频谱管理上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6.
智能化电磁频谱作战,需要基于预置策略,进行电磁频谱作战筹划与行动控制,以获取电磁频谱作战决策优势和行动优势。文中设计了立体分布式侦察策略、集群攻击策略、差异化分层防御策略、基于规则的动态频谱共享策略、基于效果的作战资源调度策略。由电磁频谱作战机理、作战冲突消解对策、作战规则、作战政策法规与原则等构成电磁频谱作战策略体系结构,构建了电磁频谱管理策略库作为样例。设计了动态可变、代码耦合程度低的电磁频谱作战策略本体模型,并采用八元组描述每一策略。设计的基于联机处理的策略库体系架构包括数据监控层、元数据层、自主数据层、应用区、数据存储区等。  相似文献   

17.
电磁频谱是继陆、海、空、天、网之后的第六维作战空间,并贯穿于其他五维空间的作战中。为有效应对电磁频谱空间的挑战和威胁,美国国防部提出了电磁频谱作战概念,对未来作战样式乃至战争形态产生深远影响。本文从电磁频谱应用角度出发,系统性介绍了美国国防部对电磁频谱的应用现状和代表性工作。首先,系统性梳理了电磁频谱的传统军事应用,如无线通信、雷达、信号情报、红外传感器、电子战、导航战;其次,重点介绍了电磁频谱的新兴军事应用,如5G通信、人工智能应用、激光通信、定向能武器、反无人机系统以及新兴概念;最后,总结了美国国防部制定的电磁频谱战略和政策,结合国内电磁频谱的发展水平,提出了加强我国电磁频谱作战能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袁誉红  周宁  罗瑞评  赵华维 《通信技术》2012,45(4):102-104,107
体系结构对指导系统建设,保证系统满足应用需求,降低系统研制风险有着重大意义。在首次系统提出在建立电磁频谱管理仿真系统的基础上,针对仿真系统的多功能化和复杂化要求,创造性地提出运用体系结构设计方法完成电磁频谱管理仿真系统的顶层设计。进而在全面比较分析各国体系结构设计方法后,提出运用全视图、作战视图、系统视图、信息视图和技术标准视图五大视图的体系结构设计方法,完成了电磁频谱管理仿真系统的体系结构设计与描绘,为仿真系统的实现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9.
电磁频谱管控是现代战场中各作战单元有效联合的关键环节。加强信息化条件下电磁频谱管控建设是一项重大而又紧迫的课题。通过对战场电磁环境内涵、特性进行分析,阐述了电磁频谱管控基本概念与内容,最后从应用角度考虑,提出了一套电磁频谱管控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20.
电子产品的电磁兼容性设计与实用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电子产品电磁兼容性设计的目的,是使产品在一定的电磁环境中能正常工作、无性能降低或故障,并具有对电磁环境中的任何事物不构成电磁骚扰的能力。首先介绍电磁兼容性的基本概念与研究领城,然后介绍了电子产品的电磁兼容性设计的一些实用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