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应用化工》2016,(12):2395-2397
以氧氯化锆和正硅酸乙酯为先驱体,乙醇为溶剂,四乙基溴化铵(TEAB)和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为模板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SiO_2/ZrO_2复合溶胶,考察了氧氯化锆含量、陈化温度、DMF和TEAB对复合溶胶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陈化温度对溶胶稳定性的影响最为显著,陈化温度愈高,溶胶稳定性愈差;锆含量的影响次之,锆含量越高,复合溶胶的稳定性越低;加入TEAB会明显提高复合溶胶的稳定性,而DMF则会使溶胶稳定性下降。最优配比为:n(ZrOCl_2·8H_2O)∶n(EtOH)=0.05∶15,模板剂选用TEAB,陈化温度为0℃。  相似文献   

2.
《应用化工》2022,(12):2395-2399
以氧氯化锆和正硅酸乙酯为先驱体,乙醇为溶剂,四乙基溴化铵(TEAB)和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为模板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SiO_2/ZrO_2复合溶胶,考察了氧氯化锆含量、陈化温度、DMF和TEAB对复合溶胶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陈化温度对溶胶稳定性的影响最为显著,陈化温度愈高,溶胶稳定性愈差;锆含量的影响次之,锆含量越高,复合溶胶的稳定性越低;加入TEAB会明显提高复合溶胶的稳定性,而DMF则会使溶胶稳定性下降。最优配比为:n(ZrOCl_2·8H_2O)∶n(EtOH)=0.05∶15,模板剂选用TEAB,陈化温度为0℃。  相似文献   

3.
作者采用正交实验和单因素分析法对SiO2/ZrO2复合溶胶的稳定性进行探究.重点考察ZrOCl2·8H2O、乙醇、DMF、pH、水等因素对复合溶胶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溶胶的凝胶时间随着锆含量的增加而变短,随着乙醇、DMF的增加延长;pH对复合溶胶稳定性影响很大,pH=2.6时比较适宜;复合溶胶的稳定性随着水量的增多而增强,随着配制温度升高而减弱,温度不宜超过30℃,保持在25~30℃.  相似文献   

4.
以硅酸乙酯和氧氯化锆为先驱体,用乙醇为溶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在Al2O,基体上制备ZrO2/SiO2无机复合膜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考察了各主要因素(涂膜温度、ZrOCl2摩尔百分含量、乙醇含量、添加剂DCCA量)对ZrO2/SiO2无机复合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乙醇含量(即溶胶浓度)对无机复合膜的影响最为显著。控制干燥化学添加剂(DCCA)对成膜性的影响仅次于乙醇含量。研究给出了各主要因素对ZrO2/SiO2无机复合膜影响的大小先后顺序为:乙醇含量添加剂DCCA量ZrOCl2摩尔百分含量涂膜温度。  相似文献   

5.
溶胶-凝胶法制备Al2O3-ZrO2-SiO2复合薄膜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采用溶胶-凝胶法以异丙醇铝、正硅酸乙酯和氧氯化锆为原料,HNO3为催化剂,PVA为成膜助剂,在多孔陶瓷管上制得了Al2O3-ZrO2-SiO2复合薄膜。研究了组分配比对溶胶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Al2O3:ZrO2:SiO2在8:1:2~12:1:2之间时可得到性能符合要求的溶胶。通过扫描电镜可观察到膜的孔径为2~5μm,且膜与基底结合良好。  相似文献   

6.
以正硅酸乙酯(TEOS)和氧氯化锆(ZrOCl2·8H2O)为先驱体,乙醇为溶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在Al2O3基体上制备了SiO2/ZrO2无机复合膜。重点考察了锆含量、浸没时间、涂膜方式对膜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锆含量的增大,渗透比达到最大值时的涂膜次数减少,采用高低锆浓度结合涂膜以及适当的浸没时间可以提高膜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7.
溶胶-凝胶法制备ZrO2/SiO2复合无机膜时用正交试验法系统地研究了各因素对溶胶稳定性和ZrO2/SiO2复合无机膜成膜性的影响。研究表明:溶胶浓度、加水量、催化剂和控制干燥化学添加剂DMF是制备良好成膜性溶胶的关键因素。DMF在加入量超过一定比例后对抑制膜层开裂有明显作用。研究给出了成膜性优良的硅溶胶组分比例。  相似文献   

8.
以硝酸铝、正硅酸乙酯、氧氯化锆、钛酸丁酯为前驱体,水和无水乙醇为溶剂,用溶胶-凝胶法制备适合涂膜的复合溶胶。  相似文献   

9.
在乙醇中,分别以盐酸、醋酸为催化剂,以正硅酸乙酯、钛酸正丁酯、硝酸铝、氧氯化锆为金属醇盐前躯体,通过分步水解法制备了SiO2-TiO2-Al2O3-ZrO2复合溶胶,利用浸渍法将陈化后的复合溶胶涂覆到不锈钢表面制得透明的复合涂层。对SiO2-TiO2-Al2O3-ZrO2复合涂层进行了差热分析(DTA)、失重分析(TG)、红外光谱(IR)、X射线衍射分析(XRD)以及耐HCl、CuSO4和FeCl3溶液浸泡腐蚀实验。结果表明,涂层中存在TiO、SiO、AlO键的氧化物网状结构,其XRD图中出现了锐钛矿和板钛矿的相结构。该涂层致密,具有良好的耐蚀性能。  相似文献   

10.
将氧氯化锆、正硅酸乙脂、无水乙醇3种物质按物质的量比135放进烧杯搅拌均匀后,再放进微波炉加热10s取出,得到SiO2-ZrO2溶胶。然后,将100mL氨水、50mL硝酸铝溶液和50mL硝酸铬溶液混合均匀后,放进微波炉加热1min后取出,即制得Al2O3-Cr2O3溶胶。取SiO2-ZrO2溶胶和Al2O3-Cr2O3溶胶按n(SiO2)n(ZrO2)n(Al2O3)n(Cr2O3)=6211混合,搅拌2h,得到SiO2-ZrO2-Al2O3-Cr2O3复合溶胶。将打磨、除锈、除油处理后的不锈钢基体浸入SiO2-ZrO2-Al2O3-Cr2O3溶胶一定时间后,以浸渍提拉法得到均匀的溶胶涂层,真空干燥48h,经700℃热处理1h后便可得到SiO2-ZrO2-Al2O3-Cr2O3复合陶瓷涂层。采用XRD、IR和SEM对不同条件热处理的复合陶瓷涂层的物相组成、表面形貌进行分析,并对复合陶瓷涂层的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SiO2-ZrO2-Al2O3-Cr2O3复合溶胶热处理后为非晶态材料,且在凝胶中形成了三维的硅氧四面体网络骨架;(2)涂层试样不出现龟裂或脱落的循环次数(900℃,空冷)在15~30次范围内,涂层的抗热震性较好;(3)在700℃热处理1h条件下,涂层单位面积的质量损失最小,具有较好的抗腐蚀性;(4)有涂层试样较无涂层试样的氧化速率低,且以3次涂膜的氧化速率最低;涂层由粒径为2~3μm左右的微粒组成,涂层较致密,抗氧化性较好;(5)有涂层试样的耐磨性均优于无涂层试样,有涂层试样的以3次涂膜的耐磨性最好。  相似文献   

11.
采用Sol-Gel法制备了Al2 O3-SiO2 -TiO2 -ZrO2 复合多孔膜 ,并在不同基体上进行了涂膜实验研究。结果表明 ,以孔隙率为46.8%、最可几孔径为几个微米的α -Al2 O3作基体 ,可以制备出膜厚为 1~ 2 μm纳米级孔径的Al2 O3-SiO2 -TiO2 -ZrO2 复合多孔膜 ,Al2 O3复合膜与α -Al2 O3基体的结合性最好。通过对α -Al2 O3基体分析发现 ,基体的成型压力、烧成后基体的孔径大小以及膜与基体之间的应力作用对Al2 O3-SiO2 -TiO2 -ZrO2 复合多孔膜形成影响甚大。对膜与基体的结合强度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膜的热稳定性高 ,耐酸、耐碱性好 ,相对硬度介于 6~ 7之间  相似文献   

12.
贵金属对TiO2悬浮液光照过程中H2O2形成的促进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众所周知,TiO2是一种能进行光能化学能转换的半导体材料.70年代初期,日本的Fujishima等人[1]发现TiO2电极能利用光能将水分解为氢气和氧气.从此,TiO2作为光能转换材料,在太阳能利用,环境保护,卫生医疗等许多领域逐渐引起研究人员的注...  相似文献   

13.
贾鹏  李亚娟 《中国陶瓷》2007,43(8):50-52
采用高分子网络凝胶法制得Li2O-Al2O3-SiO2系微晶玻璃粉体,加入TiO2以调节其析晶性能,采用TG-DTA、IR、XRD等手段来表征和分析烧结产物,研究掺杂TiO2对微晶玻璃晶化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TiO2的掺杂使析晶温度提前,降低了析晶活化能,引起了玻璃的整体析晶,促使β-石英固溶体向β-锂霞石固溶体的转变,掺杂还使晶粒细化。  相似文献   

14.
TiO2/SnO2复合薄膜的光催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溶胶-凝胶法常温合成含有一定晶型的TiO2溶胶和SnO2溶胶,使用浸渍提拉法在普通载玻片上制备出TiO2/SnO2复合膜。考察了不同SnO2薄膜层数对TiO2/SnO2复合膜光催化活性的影响,并对其光催化活性提高的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SnO2层的加入能有效提高薄膜的光催化活性,这是由于SnO2的导带电位低于TiO2的导带电位,其价带电位高于TiO2的价带电位,光激发下,TiO2中产生的光生电子注入到SnO2层,有效抑制了薄膜内电子-空穴对的复合,增加了复合薄膜表面空穴的浓度,因而光催化活性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杜勇  金展鹏 《硅酸盐学报》1989,17(6):507-513
用双亚点阵模型处理了ZrO_2-Y_2O_3、ZrO_2-MgO系统中的体心立方ZrO_2基固溶体相。用正态分布函数和样条函数相结合的方法,由部分相图数据优化了上述赝二元系中各相的相互作用参数,并用优化的相互作用参数及本工作估计的各氧化物的点阵稳定性参数计算了上述赝二元系相图。此外,还用DTA和X射线衍射方法测定了赝二元系在1300℃以下的固态相关系。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符合。  相似文献   

16.
利用XRD和SEMEDS等测试技术对CaOSiO2P2O5H2O系统中CBC材料的水化产物组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水化进行,OHAp、βC2S和βC3P的量均减少。水化365d时,体系中出现了一些不知归属的衍射线,三强线为:0.2092(100),0.8216(56),0.3091(41)。此外在水化产物中出现了两种不知名的水化磷酸盐:7CaO·3P2O5·xH2O和6CaO·P2O5·yH2O。前者是一种大片状的晶相,后者呈连续的大小不等的圆形小颗粒,难以断定是晶相还是凝胶相。  相似文献   

17.
二氧化氯和氯气对饮水中氯仿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二氧化氯是一种新型的消毒剂,可以代替液氯用于饮用水消毒。作者通过实验对比了二氧化氯和氯气对氯仿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加氯是饮水中形成氯仿的主要原因,而投加二氧化氯则不会形成致癌岐变的氯仿。  相似文献   

18.
TiO2光催化剂的应用及其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论述TiO2光催化剂在水处理、氮氧化物的降解、有机物的光解、杀菌、表面自洁、除臭等六大领域的应用,提出了影响光催化效率的机理和改进途径.  相似文献   

19.
碳化硅晶须增强氧化锆复相陶瓷材料的组织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双喜  雷廷权 《中国陶瓷》1998,34(2):9-11,25
本文用TEM,SEM等手段研究了SiCw增强2Y-ZrO2复相陶瓷材料的组织,结果表明,SiCw的加入可以显著细化2Y-ZrO2材料的粒子,并使基本的断裂方式由以沿晶为主的混合型变为以穿晶为主的混合方式,晶须周围的m-ZrO2可显著缓解该复合材料中的热应力。  相似文献   

20.
对SiO2-C-N2系统中的主要化学反应和SiC晶须在该系统中的合成条件进行了热力学分析,采用SiO2微粉为硅源、石墨、活性炭和碳黑为碳源,氧化硼为催化剂,分别在1 500℃、1 550℃和1 600℃利用碳热还原法合成碳化硅晶须,通过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电子探针分析合成晶须的特征.结果表明:在氮气气氛下利用碳热还原反应合成SiC晶须的温度在1 450℃以上,且随着温度的升高,SiC晶须的生成量增多,晶须直径变大;以炭黑和活性炭等较高活性的碳源代替石墨可以使反应速度加快,但合成的SiC晶须较粗甚至生成SiC颗粒;杂质含量较多会使得SiC晶须生成数量降低,同时晶须出现弯曲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