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铜管游动芯头拉拔参数的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极值原理对小铜管游动芯头拉拔参数的优化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优化计算结果与实验值非常接近,最优拉拔模角和芯头锥角与拉肱变形量和摩擦等有关,而且一般比大规格铜管游动芯头拉拔模角和芯头锥角略高些。这对于我国精密小铜管游动芯头拉拔参数的选择有着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铝管材游动芯头拉拔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正交试验法对影响铝管游动芯头拉拔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润滑剂、芯头锥角、拉拔速度进行优化,并详细分析影响稳定性的原因,提出了确定最佳工艺依据。  相似文献   

3.
用正交试验法对影响铝管游动芯拉拔稳定的主要因素,润滑剂,芯头锥角,拉拔速度进行优化,并详细分析影响稳定性的原因,提出了确定最佳工艺依据。  相似文献   

4.
管材游动芯头拉拔的上限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管材拉拔力的上限分析中,运用Avitzur连续速度场模式求解,确定了游动芯头拉拔时的速度场和拉拔力,并通过优化确定了最佳的模角和芯头锥角值,所得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比较接近,这为游动芯片拉拔工艺的合理制定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使用不同的道次设计和加工轨迹渐进成形了一个具有直壁、凸台等结构的复杂薄壁零件,并针对不同成形方案对零件壁厚分布、凸台平面弯曲程度和表面质量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加工道次的增加有利于提高零件的最小壁厚;相对于深度优先轨迹,层优先轨迹提高了零件斜壁部分的平均厚度;三道次层优先加工方案最有利于提高零件成形精度(中间凸台部分),但会增加成形时间;经过三道次加工零件的表面质量优于二道次加工零件,零件直壁部分的表面粗糙度小于斜壁部分。  相似文献   

6.
文章研究旋压间隙对大型复杂薄壁壳体多道次复合旋压的影响。通过采用导入第一道次旋压卸载回弹后工件形状尺寸与场变量信息的方法,建立了包含回弹和退火的第二道次旋压成形实体单元模型。研究了旋压间隙对大型复杂薄壁壳体第二道次成形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①随着旋压间隙的增加,成形高度先增加后减小,不同旋压间隙下大型双锥形件小锥角段均不同程度地存在局部壁厚减薄现象;随着旋压间隙的增加,周向压应力和切向拉应力减小,因此起皱和拉裂的可能性减小。②在大型复杂薄壁壳体多道次的旋压过程中,第一道次必须尽量减薄,形状尽量逼近后续道次成形形状。基于数值模拟结果确定的实验方案,获得了满足终旋要求的大型复杂薄壁壳体旋压预成形件。  相似文献   

7.
通过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冲击试验等分析二次淬火温度对G20CrNi2Mo轴承钢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780~860℃二次淬火温度范围内,晶粒尺寸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三种不同淬火温度下G20CrNi2Mo轴承钢基体组织均为马氏体组织,且马氏体组织板条尺寸随淬火温度升高而逐渐细化;对不同二次淬火温度下经170℃回火后的G20CrNi2Mo渗碳轴承钢试样进行力学性能检测,发现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在860℃最大,分别为1212.5MPa和1431MPa,室温冲击韧性和伸长率在二次淬火温度为780℃时最高,达到121.50J和16%;三种不同淬火温度下洛氏硬度值大于40HRC,残余奥氏体含量≤1.0%,均达到轴承钢的应用要求;二次淬火温度为820℃时强韧性匹配最好。  相似文献   

8.
多道次变薄拉深的模拟与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道次变薄拉深将成形过程分为几个子过程顺次完成,成形次数和各道次变薄量的分配对成形过程能否顺利完成以及产品质量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建立了多道次变薄拉深变薄区的刚塑性有限元模型,对其工艺过程进行了模拟分析。提出了承载裕度的概念,建立了多道次变薄拉深各道次变薄量分配关系优化设计的目标函数与约束条件,由此建立了一种给定总变薄量与变薄次数后,确定各次变薄量分配关系的最优化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9.
球形面多道次多点成形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球形面多道次成形的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了多道次成形数值模拟的关键技术,研究了多道次成形的特点及规律,阐述了成形过程中易产生的缺陷和需解决的关键问题。结果表明:多道次成形可以优化板材的变形路径,使变形均匀,有效地抑制起皱,提高板材成形能力。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传统锻压工艺存在的不足,本文提出了一种液芯锻造成形的新工艺.以船用曲轴钢S34MnV为研究对象,在DEFORM-3D中进行了2道次液芯锻造工艺压下过程模拟,得到了钢锭不同截面的特殊点受力状态及不同压下率、坯壳厚度、压下速度对液芯锻造S34MnV金属流动变形规律的影响.同时在实验室条件下制备出多层梯度物理模型,验证...  相似文献   

11.
电沉积工艺参数对铜箔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在不同的电流密度、铜离子浓度、聚乙二醇(PEG)添加剂3种工艺参数下,电沉积制备铜箔试样。利用扫描电镜(SEM)、电子万能试验机和高温拉伸机,分析各种电沉积参数对铜箔显微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铜箔的力学性能主要取决于其组织结构;电流密度、铜离子浓度以及添加剂PEG是影响铜箔的力学性能关键因素,三者对铜箔性能的作用机理相似,都是通过改变阴极极化来影响铜箔的电结晶过程,最终导致铜箔显微组织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等离子体处理对芳砜纶纤维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改善芳砜纶纤维的可纺性,对其进行了低温常态等离子体处理,经数理统计分析处理前后纤维力学性能指标的测试数据表明:等离子体处理不会对芳砜纶纤维的力学性能形成损伤;处理工艺中时间、功率指数对芳砜纶纤维的断裂伸长率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3.
通过力学性能检测及金相组织观察,研究微量Mn的添加对纯铜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纯铜中添加微量Mn可以提高纯铜的强度,随着Mn加入量的增加制冷铜管的强度随之变高。并且发现,Mn在纯铜中分布不均,导致Cu-Mn合金再结晶不完全.  相似文献   

14.
采用Brabender塑化仪,双辊开炼机研究了AS树脂对PVC/CPE共混体的熔融加工行为及力学性能的影响。实验表明:填加少量AS树脂能缩短PVC/CPE共混体的塑化时间,改善其塑化性能,提高基体的流动性,降低加工能耗。当加入AS树脂的份数适量时,基体的力学性能也有改善。  相似文献   

15.
羊拉铜矿尾矿料动力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羊拉铜矿尾矿料为研究对象,按照中线法堆坝工艺要求,将羊拉铜矿尾矿砂人工配比成全尾矿、粗尾矿、细尾矿三种尾矿试样.使用DDS-70微机控制电磁式振动三轴仪,对三种尾矿砂试样进行了动强度、动本构关系、动弹模阻尼比三方面动力特性研究.确定了尾矿料的动力强度和动力参数.并探讨了颗粒组成、固结围压、固结压力比、动应力对动强度的影响.为羊拉铜矿尾矿坝在8度地震作用下的稳定性分析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6.
成型压力对ZrO2陶瓷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含Y2O3的ZrO2粉末,在不同压力下冷等静压成型、常压烧结,制备出了ZrO2陶瓷材料.分别利用三点弯曲、单边切口梁(SENB)法等力学方法和扫描电镜(SEM)测试方法,研究了冷等静压成型压力对ZrO2陶瓷材料力学性能和显微组织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冷等静压成型压力的增加,ZrO2陶瓷的抗弯强度及断裂韧性均下降,在弯曲载荷下,微裂纹首先在ZrO2颗粒界面形成并沿此界面扩展,最终导致材料断裂.  相似文献   

17.
首先从理论上论述了温度及变形速度对高分子材料机械性能的影响;然后通过实验予以证实;并求出了屈服应力的实验公式、以及PC材料的热膨胀系数α;最后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8.
初始直径为Φ8 mm的纯铜杆坯经拉拔得到直径为Φ1.8 mm和Φ0.171 mm的铜导线.采用光学金相显微镜、微机控制电子万能实验机和直流低电阻测试仪研究了拉拔过程中纯铜导线微观组织、力学性能和电阻率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拉拔过程中导线微观组织沿拉拔方向逐渐形成纤维组织.抗拉强度和电阻率随着变形程度的增加而增大,直径为Φ8 mm的纯铜杆坯经过单道次拉拔后得到直径为Φ1.8 mm的纯铜导线,抗拉强度由226 MPa增至380 MPa,断后延伸率由45%下降至35%,电阻率由0.0169Ω?mm2?m-1增至0.0172Ω?mm2?m-1.由拉拔过程中的微观组织变化情况得到了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之间的关系,即随着纤维状组织的形成,纯铜导线的抗拉强度增加,断后延伸率降低.  相似文献   

19.
膏体充填材料力学性能的初步实验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介绍了一种适合于煤矿膏体充填的专用膏体胶结料,它可以在50kg/m^3左右的极少用量条件下,保证膏体快速凝结固化,达到膏体充填不迁村采煤工程需要的强度性能,该膏体充填材料具有典型的塑性特征,弹性模量大,在低围压下就转变为应变强化特征,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充填胶结材料。  相似文献   

20.
The influences of different nano-SiO_2(NS) contents on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rheological behavior of sulfoaluminate cement(SAC) based composite materials were studied.Results show that with increasing content of NS,the apparent viscosity,and shearing strength of fresh paste gradually increase but the fluidity decreases.With a dosage of 3.0%NS,the tensile and flexural strengths of mortars at 56 days were increased by 87.0%and 84.6%,respectively,compared with that in the absence of NS,indicating that the toughness of hardened mortars is significantly improved.Besides,the exothermic peaks of hydration are obviously increased and will earlier occur,and the second and the third peaks appear 2.61 hours and 2.56 hours earlier,respectively than that in the absence of NS,and the hydration of SAC before 8 hours is accelerated.The forming mechanism of strengths was reveal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hydration heat,X-ray diffraction(XRD) and derivative thermogravimetry(DTG).The micro-aggregate filling effect and nucleation effect at early age and weak pozzolanic effect at late age of NS make the microstructure more compact,which obviously enhances the strength of SAC morta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