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链篦机是球团生产的核心装备,其篦床温度场是一个大惯量、纯滞后、分布参数的被控对象,常规PID控制器难以保证温度控制的精度和稳定性;本文采用模糊控制技术和带死区的前馈控制算法设计了链篦机篦床温度场的智能控制器,并利用模块化编程方法编写了S7-300的控制程序,通过仿真实验看出,控制器满足系统的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2.
针对目前链篦机篦床在循环工作过程中自身余热无回收的问题,根据传热学理论,分析了链篦机篦床余热回收的可行性;结合传统链篦机的热风流系统,采用多次热交换热能传递原理,设计了链篦机篦床余热回收装置和余热回收风流系统;通过仿真分析,篦床余热回收技术及装置可以提高回收热风的温度和余热利用率,大大减少链篦机球团工艺的热废气排放,具有较好的节能减排效果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链篦 机布料方式篦床装配,链机与转窑衡接及冷却设备选择,并提出了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为今后链篦机-回转窑球团厂的设计,工艺设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昆玉钢铁球团生产线链篦机风系统的问题直接影响球团生产的稳定及链篦机使用寿命,文章分析了链篦机运行稳定性差的原因,并制定针对性的改进措施,保证了链篦机长期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5.
链篦机布料不均,直接影响球团生产线的产量、煤气消耗及篦床的使用寿命。通过长期观察和分析,找出了影响布料的原因。在采取相应的改造措施后,链篦机布料不均问题得以解决,产量增加,煤气消耗降低,同时延长了篦床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6.
张彦博 《烧结球团》2001,26(3):44-47
本文对链篦机的连篦床产生的某些故障原因进行了分析,针对这些故障提出了事先应采取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7.
针对链篦机-回转窑温度场具有多变量、纯滞后、非线性和强耦合等特点,本文分析研究了链篦机-回转窑温度场中的耦合因素,结合现场PLC控制提出了模糊解耦控制方法,并在Microsoft Visual Basic6.0软件开发平台上设计了模糊解耦控制器。实际应用效果表明,模糊解耦控制算法可以提高温度场的控制精度。  相似文献   

8.
链篦机-回转窑氧化球团窑尾密封是链篦机与回转窑连接的关键部位,它的密封效果对整个链篦机,回转窑氧化球团生产至关重要。本文介绍了通过窑尾密封改造,解决了影响链篦机一回转窑生产的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9.
链篦机-回转窑氧化球团生产线铲料板是把链篦机篦床上的料球导入回转窑的关键部件,其使用效果对整个链篦机-回转窑氧化球团生产至关重要。本文介绍了莱钢通过链篦机铲料板改造,彻底解决了制约链篦机-回转窑生产的一大难题。  相似文献   

10.
强化链篦机-回转窑氧化球团生产的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叶匡吾 《烧结球团》2004,29(2):23-27
本文通过对原料选择到成品球团矿产出各个工艺环节的分析,提出了强化链篦机-回转窑氧化球团生产的途径。特别强调了优化造球原料、造好球、布好料以及保证链篦机的运行和提高链篦机尾部温度提高入窑强度是强化生产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某闪速炉水套的原有冷却水监控是通过电缆将现场热电阻连接到DCS控制柜内相应的IO模块。鉴于这种连接方式维护和更换的不便,系统改造采用现场总线方式完成测温点信号的采集,并通过一套独立的PLC系统完成监控,显示各测温点位置的温度值及报警信息。该控制系统投入使用后,节省了大量电缆采买费用和系统维护费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刘辉  刘军  钟实 《武钢技术》2014,(3):51-54
为了实现控冷温度命中率的自动统计,在武钢热轧总厂中厚板分厂现有的轧后控冷系统基础上,研发了温度命中率现场判定及网络查询系统。该系统采用OPC技术现场采集数据,把现场数据计算加工后,上传到本厂的数据中心。通过架设Web服务器,对数据中心的数据进行sql查询来实现网络查询功能。此系统提高了对于控冷产品的质量监控和追溯管理,便于工艺人员根据统计数据改进工艺。  相似文献   

13.
新型螺杆压缩机在高海拔低温环境矿山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高海拔低温地区中使用的螺杆压缩机的性能及特点,并与活塞压缩机在投资、运行等方面进行了对比;给出了采用现场总线控制方式的压缩机站与监控系统的通讯网络。  相似文献   

14.
孔金满  周懿 《鞍钢技术》1997,(11):1-8,15
详尽介绍了到目前为止所开发及使用的各种传感器及其功能与应用范围,如:连铸机结晶器铜板温度的测量、检测结晶器中钢水液位所用仪表、结晶器振荡的监测,结晶器和板坯之间摩擦力的检测。测量结晶器铜板壁和铸坯之间缝隙中的渣膜厚度和结晶器内钢水池上熔融保护渣层深度的技术……等等。阐述了这些检测控制技术对连铸技术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在建新连铸机或改造老连铸机时,必须采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检测和控制方法,并不断开发新方  相似文献   

15.
采用有限元计算中的间接法,对H型钢在加热炉内的加热过程进行二维耦合求解分析,求解温度场时分别计算H型钢的对流及辐射热流,而后代入Ansys有限元软件进行求解,求解应力场时以温度场计算结果为初始条件。分别计算了不同热负荷下H型钢温度场及应力场的变化状况,得到了H型钢炉内加热过程温度场及应力场的变化规律,为H型钢的加热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针对目前回转窑炭素煅烧存在的工况不稳定和石油焦回收率低等问题,在分析了煅烧工艺中煅烧温度场对煅后焦质量的影响后,分别对温度场影响最大的给料量和窑尾负压进行了恒料恒压控制系统的设计。该系统利用自校正控制技术和PID技术分别实现了给料量和负压的恒定,同时根据现场需要完成了煅烧过程重要参数的监视、故障的在线诊断和控制方式间无扰切换等功能。实际运行表明系统可靠性高,实用性好。  相似文献   

17.
为实现矿山充填环管输送工艺的自动化运行,研制了一套自动化充填料浆环管试验系统。该系统主要由给配料系统、泵送系统、监测系统、管路系统和以PLC编程控制器为核心的自动控制系统等子系统组成,可完成充填料配比、料浆浓度、料浆流速、料浆流量、料浆温度等料浆流变参数及特性的测试工作,并自动绘制出各项测试参数之间的关联变化曲线。结果表明:该系统流速控制范围宽,管道布置方式多样,操作键盘化,集成度高,使用方便可靠,是进行矿业工程领域矿山充填研究与分析的重要基础设备,为科研与教学工作提供了自动化的试验与教学环境。  相似文献   

18.
冶金竖炉烧结温度的仿真与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建民  娄国焕  郝成 《冶金自动化》2004,28(5):47-49,53
叙述了影响冶金竖炉烧结温度的基本因素,建立了竖炉烧结温度的仿真模型,在仿真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案,用智能控制方法实现了非直接测量的冶金竖炉烧结温度控制。  相似文献   

19.
亢岚  孙玉梅  马和平 《冶金设备》2011,(Z1):134-136
针对翻卷机控制系统,提出了以西门子S7-300系列PLC及PROFIBUS-DP现场总线控制的网络配置方式,重点设计了翻卷机电气控制系统及WinCC组态的上位机监控系统,实现了主站对现场从站的控制,现场各种数据的采集和设备运行状况的监测。通过实际工程检验,满足了翻卷机控制系统自动化通讯的需要,为其稳定可靠安全运行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20.
High temperature, short time pasteurization was used to evaluate a computer-based system for controlling the pasteurization process, acquiring data, and monitoring records. Software was used for the control of hot water temperature, flow rate through the centrifugal timing pump, and diversion of under-processed product. Three types of control strategies were conducted: single loop, cascade, and multivariable. The single loop control strategy showed the most rapid responses to temperature changes, but the temperature response curve was slowest to return to its set point. The cascade control strategy showed slower recoveries to temperature changes, but the temperature response curve was smoother. The multivariable control strategy responded slightly faster than the cascade control strategy, and the temperature response curve was slightly smoother than the cascade control strategy. The multivariable control strategy was able to control the flow diversion valve by the use of a lethality controller. The data acquisition system, used to monitor the data obtained from the high temperature, short-time pasteurization system, was within +/- 0.1 degree C of the temperature recorded by the safety thermal limit recorder. Reliability was determined by examining the changes in the position of the flow diversion valve to identify process deviations and by comparing the changes to the event marker on circular charts. The data acquisition system was an effective alternative for monitoring the completeness of dat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