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以桩土复合地基为研究对象,将桩、土、垫层、承台视为一个相互作用的复合地基体系,通过考虑桩土界面接触摩擦作用、土体的非线性特性及系统各个部分的主要作用及其相互影响,采用三维有限元数值分析对复合地基承载变形特性进行系统地分析,模拟桩土界面接触作用,研究分析复合地基沉降变形的组成及影响复合地基变形的因素,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为复合地基的理论分析及工程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用半解析单元法分析了厚圆板基础与弹性地基的三维动力相互作用,提出了一种新的半解析位移函数. 采用在水平两方向解析,竖向进行离散化的方法,使三维动力相互作用的问题简化为一维数值计算问题,大大减少了计算工作量. 数值计算表明:在结构和地基相互作用分析中,地基的计算厚度可取为地基深度H与基础的半径R之比H/R大于10,地基的计算面积可取为地基计算面积与基础面积之比S1/S2大于30.  相似文献   

3.
采用边界元(用于地基和库水)与有限元(用于坝体)耦合和子结构法对相互作用的地基、库水、拱坝系统进行了较全面的三维地震动力分析,着重探讨了地基的变形特性(包括刚度变化)、库水的压缩性以及地震波类型和入射方向对大坝动力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地震情况下地基,库水,拱坝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边界元(用于地基和库水)与有限元(用于坝体)耦合和子结构法对相互作用的地基、库水、拱坝系统进行了较全面的三维地震动力分析,着重探讨了地基的变形特性(包括刚度变化)、库水的压缩性以及地震波类型和入射方向对大坝动力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软土地基工程特性与地基处理方法适用性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软土和软土地基的工程特性进行了归纳分析,并对目前常用的几种软土地基处理方法的特点及适用范围做了比较和分析,指出选用软土地基处理方法时应周密考虑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并可以联合采用多种地基处理方法来加固软土地基。  相似文献   

6.
不考虑上部结构刚度影响的常规设计方法及共同作用分析的二维方法尚未真实地或全面地反映上部结构-筏板基础-地基的联合工作机理.为此,基于三维Biot固结理论,结合Mohr-Coulomb理想弹塑性模型考虑地基土的非线性特性来反映地基的固结效应,对上部结构-筏板基础-地基共同作用体系进行了三维有限元数值分析.计算与分析表明:当考虑三维空间效应时,地基的固结作用对上部结构-筏板-地基共同作用体系的承载机理与变形协调能力具有显著的影响,共同作用体系中各部分受力变形特性具有明显的时间效应,并且紧密地依赖于超孔隙水压力随时间的变化特征,同时上部结构刚度对共同作用时间效应的影响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7.
对砂土地基上圆形浅基础在竖向荷载V 、水平荷载 H 及力矩 M 复合加载条件下的承载力进行了系统的三维有限元分析。在分析中,砂土假定为纯摩擦材料,遵循基于 Mohr-Coulomb 破坏准则的理想弹塑性本构关系。首先,对圆形浅基础的竖向承载力进行了有限元计算,并与滑移线解法进行了对比,两种方法所得结果比较吻合。进而探讨了砂土内摩擦角对于基础在 V-H 、V-M荷载平面与V-H-M 三维荷载空间内的破坏包络轨迹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与不排水情况下软黏土地基上基础破坏包络面相比,砂土地基上圆形浅基础的破坏包络面形状有较大差异,但V-H 和V-M 平面内的破坏包络面形状仍具有较好的归一化特性。基于有限元计算结果,建立了圆形浅基础在V-H-M 三维荷载空间内的破坏包络面方程,该方程可用来合理评价复合加载条件下砂土地基上圆形浅基础的整体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正在施工的景电二期向民勤调水工程5号渡槽地基特性与处理方法的论述,阐明了沙漠地基研究中应注意的问题及地基处理方法,对风积沙地基加固处理具有一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将路面板作为三维弹性体,建立路面-饱和弹性地基动力响应的层状弹性半空间体模型,对移动荷载作用下路面板-饱和弹性地基系统的动力特性进行了分析.将移动单元法引入到饱和弹性土介质的半解析方法中,构造了随荷载按照相同速度运动的移动层单元,基于移动坐标下饱和弹性土介质的动力控制方程和边界条件,应用加权残数法建立了饱和弹性土介质移动层单元动力方程,该方程可退化为单相弹性路面板移动层单元动力方程,基于此,建立了移动荷载下饱和弹性地基与路面板系统的三维动态响应的统一的半解析方程.数值分析了饱和弹性半空间地基上路面板的动力特性,研究了荷载速度、饱和层渗透系数等参数对路面板位移和土体孔隙水压力响应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为路面结构的施工设计及路基动力响应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本文用8结点不协调三维实体单元,以陕西中部东雷抽黄工程某抽水站为例,对钢筋混凝土整体烧筑的厂房底板和侧墙及其地基进行了整体空间有限元分析研究。论述了抽水站厂房底板和侧墙结构模型化的有关问题,给出了不同的地基处理水平下结构及地基的受力和变形情况,可为抽水站厂房的结构设计和地基处理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了探讨工程设计和施工中适用膨胀土膨胀力的测试方法.方法对“压力-膨胀量曲线法”进行了改进,利用改进的测试方法,对西安南京铁路,合肥南京试验段进行了6组现场原位地基土的膨胀力试验.结果确定了膨胀土地区合理的地基处理原则以.及现场膨胀土合理的地基处理深度.结论膨胀土路基为半无限体空间体,采取有侧限的原位膨胀力试验是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考虑降雨入渗影响的边坡稳定分析方法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分析了残积土、膨胀土等边坡在降雨入渗情况下土体抗剪强度降低的主要原因 ,探讨了现有的考虑雨水入渗影响的边坡稳定分析方法 .运用非饱和土强度理论 ,提出非饱和土等效凝聚力新概念 ,从而可方便地使用常用的Bishop法等极限平衡法进行考虑雨水入渗影响的边坡稳定分析计算  相似文献   

13.
城市土壤环境质量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日益受到人们关注.本文综述了城市土壤环境监测点位布设的应用进展,比较了各方法的优缺点,并对今后城市土壤环境监测点位布设方法的选取提出了建议,以期能为我国城市土壤环境监测和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福建省高速公路边坡上部为土下部为岩,整体稳定状态良好,为对在开挖后及支护前后出现局部滑塌现象的岩土边坡进行快速、准确的稳定性评价,基于极限平衡法,提出一种适合于岩土边坡岩土体质量评价的方法,首次综合岩和土的质量评价方法对边坡稳定性进行分析,扩充了边坡岩体分级的范畴.用该法评价福建省7条高速公路的102个边坡,结果与实际...  相似文献   

15.
运用正交试验原理,以深基坑土体的摩擦角、弹性模量、粘聚力、地连墙刚度、支撑刚度为影响因素,设定周边土体最大沉降、地下连续墙最大水平位移作为分析基坑开挖后变形的两个指标,对合肥地区逆作法深基坑稳定特征用数值模拟进行了分析。采用极差分析法揭示了各因素在深基坑开挖过程中的重要次序。结果表明在施工方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地表沉降、地连墙水平位移的最显著影响因素均为土体的弹性模量,地表沉降的其他影响因素依次为地连墙刚度、土体黏聚力、支撑刚度、土体内摩擦角。地连墙水平位移的其他影响因素依次为地连墙刚度、支撑刚度、土体内摩擦角、土体黏聚力。  相似文献   

16.
不同地区土层参数各不相同,基坑变形对各参数变化的敏感性也不相同。以深圳某深基坑工程为研究对象,借助加权残值法和弹塑性有限元分析软件,计算该基坑在各工况下的变形,结果与实测值基本吻合。同时重点研究了土层参数变化对基坑开挖过程中水平位移和地表沉降的影响规律:土体的弹性模量、粘聚力、内摩擦角对基坑的水平位移和沉降影响较明显,尤以内摩擦角最为敏感,且地表沉降量随着土层内摩擦角的减小呈线性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17.
软土地基施工期稳定性分析评价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软土地基上填筑路堤时,必须对其稳定性作出合理的评价。本文提出孔隙压力法、有效应力路径法、有效固结应力验算法、侧向位移法等四种施工期稳定性评价方法,以及实例综合分析评价,对于软基路堤施工程序的设计有着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本文将地基土和结构作为联合动力体系,对地震作用下(平稳高斯白噪声)的随机能量反应行进了分析,给出了滞回耗能均值、方差的表达式.并就不同土质的情况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19.
黑龙江省耕地土壤主要类型有白浆土、黑土、黑钙土、草甸土,其土壤质地涵盖了除沙性土外的各种类型,由于季节性干旱频繁发生,需要对土壤干旱程度进行快速、科学的判定。利用不同土质、不同层位土壤的干容重、重量田间持水率、土壤空隙率等的实测值,采用统计分析中回归分析方法,求解三者之间的内在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黑龙江省耕地主要土壤的土壤空隙度与干容重呈极显著性线性相关,干容重越大,空隙度越小;重量田间持水量与土壤干容重同样呈显著性线性相关。由此确定出体积含水率与土壤容重的关系,并加以概化,以简便判别实测容积含水率代表的土壤干旱状况。  相似文献   

20.
结合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提出了空间分析技术评价城市土壤污染的技术路线并探讨了与之相关的数据处 理方法、评价单元的划分、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以及各指标的权重设定,借助GIS软件Arcview的空间分析模 块,编程实现了用空间分析方法对城市土壤污染的评价。利用该方法对北京市城区及近郊区土壤污染进行了评 价,结果表明,空间分析技术是一种在可视化条件下对城市土壤污染进行评价分析的有效方法,评价结果真实 可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