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基于BP神经网络的P2P流量识别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研究了BP神经网络技术,分析P2P流量的特征,构建BP网络,通过对该网络的足够训练,得到相关的测试结果.发现在网络中使用基于BP神经网络技术判定P2P流量方案可行而且具有适应性好、效率好等优势,并可以取代深层数据包检测等目前使用的技术手段,作为P2P流量识别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
P2P流量技术在对Internet起巨大推动作用的同时,也带来了因资源过度占用而引起的网络拥塞以及安全隐患等问题,妨碍了正常网络业务的开展。本文介绍了目前主流的P2P流量检测技术并分析了这些技术的优缺点,提出了一种在防火墙中基于主动识别技术来检测和控制P2P流量的方法,以便对P2P流量进行识别和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3.
随着P2P实时流媒体在网络上的流行,来自P2P实时流媒体应用的流量占据了在ISP主干链路的流量中相当大的比例.对于种类繁多并且私有化了应用层协议的P2P流媒体应用来说,目前很少有针对性的方法在不损害用户播放效果的前提下来缓解其对主干网的流量压力.通过对目前主流的基于Mesh结构的P2P流媒体直播系统工作原理的分析,提出一套基于应用层协议的针对局域网用户的P2P实时流媒体优化方案,能够从整体上有效减少P2P流媒体应用对该局域网外部节点的依赖,同时从下载效率以及播放延时等方面改善该局域网内部的P2P流媒体服务的用户体验.实验结果表明,在局域网内具有一定数量的P2P实时流媒体用户以及相对集中的节目源的情况下,该方案在改善网络流量和用户体验方面均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随着互联网和宽带技术的发展,P2P的应用日益广泛.但随着P2P应用的发展,网络中也暴露出如违反版权法律法规、传播病毒木马等恶意程序、吞噬带宽、造成网络环境恶化等诸多问题.如何有效地控制P2P流量,关键在于如何有效地识别出实时网络中的P2P流量,这也是网络运营商和一些公司高度重视的难点问题.传统的以固定端口方式识别已经很难准确检测P2P流量,而DPI技术是一种相对简单、高效的数据流检测技术,将此技术运用于P2P流量监测控制_中,将大大提高协议的识别效率和准确度.以典型的P2P应用软件KuGoo2008为例进行分析,采用DPI原理,剖析KuGoo音乐工具网络流量的特征,分析提取出该流量的指纹信息,并提出一种优化的P2P流量识别方案,设计一个基于DPI技术的P2P流量监控系统.该监控系统旨在检测并控制网络P2P流量,释放网络带宽,优化网络环境.  相似文献   

5.
由于P2P网络技术的技术特征,其流量对网络带宽的较大占用会导致其它业务无法正常使用。为保证关键业务的正常使用,客户需要针对P2P流量进行控制,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保证关键业务的正常使用,因此对企业网路中的P2P流量识别控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针对P2P应用消耗大量网络带宽而影响互联网传统业务服务质量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反馈原理及Kal- man算法的P2P流量控制方案。本方案借助控制论中的反馈原理,对互联网中的P2P流量进行调节控制,较好地解 决了P2P流量抢占大量网络带宽的问题。仿真研究表明:本方案能抑制过高流量,提高过低流量,使对等端发送速率 可快速响应网络状态的变化,有效避免拥塞的发生,并使链路带宽得以充分利用。  相似文献   

7.
李双庆  左建勋路遥 《计算机应用》2007,27(B06):166-167,169
基于P2P技术的BitTorrent(BT)应用消耗了大量的网络带宽,影响了网络中关键业务的正常运行。通过对BT报文的内容研究,正确地识别BT流量。并基于ABV算法提出了一种高效率的BT流量分类方法,进而可以根据约定的控制规则实现对BT流量的有效控制。通过实验验证了这种BT流量识别和分类方法的有效性与正确性。  相似文献   

8.
P2P流量逐渐占据了互联网主要流量,在对Internet 起巨大推动作用的同时,也带来了因资源过度占用而引起的网络拥塞以及安全隐患等问题,妨碍了正常的网络业务的开展.介绍了各种P2P流量识别方法及特点;然后提出一种基于双重流传输特性的局域网内P2P流量检测方法,即基于连续动态端口变化和P2P应用独特的上下行流量比率特征.该方法的创新之处在于仅使用一部分包基本统计信息,无需检测数据净荷就可以识别P2P流量.实验结果显示该方法克服了传统的基于payload特征的方法不能检测加密和未知P2P应用的缺点,具有较高检测效率和合适的检测精度.  相似文献   

9.
基于主机的P2P流量检测与控制方案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P2P流量逐渐成为了互联网流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Internet起巨大推动作用的同时,也带来了因资源过度占用而引起的网络拥塞以及安全隐患等问题,妨碍了正常的网络业务的开展.由于P2P采用了动态端口等技术,使得传统的端口映射的方法对P2P流量的识别不再有效,如何有效地监测和控制P2P流量是网络测量领域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介绍了各种P2P流量识别方法及优缺点,然后提出一种新型的检测与控制策略--基于主机的P2P流量检测与控制.实验结果及分析表明该方法能比较有效地检测P2P流量并具有更好的检测精度和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0.
陈晟 《福建电脑》2010,26(9):51-52,69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各类应用对于出口带宽的需求越来越大,尤其是基于P2P技术的程序占用了大量的流量,影响了正常业务的开展,如何有效地对P2P程序进行流量监控,是目前局域网管理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尝试部署低成本的Panabit流量控制系统,有效地控制了校园网中P2P程序所占用的出口带宽,提高了校园网的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11.
云平台下的虚拟机在物理机内部交互流量,而不通过防火墙等安全组件。针对这类流量无法在网络边界被获取并检测的问题,分析了OpenFlow技术的原理,提出了一种基于OpenFlow技术将虚拟机流量重定向到入侵检测系统进行检测的方案。方案使用OpenFlow虚拟交换机和控制器替代传统交换机,然后基于OpenFlow技术控制流量转发过程,将其导向外部的安全组件进行处理,并构建了由虚拟交换机、控制单元、入侵检测和系统配置管理4个模块组成的流量检测系统。实验结果表明,系统能够在满足虚拟机网络正常使用的前提下,将待监管流量导向入侵检测系统进行处理,而且能够同时提供交换机级及虚拟机级两种粒度的流量重定向控制。通过对虚拟机引流的方式实现在传统场景中解决云计算环境下流量检测问题,同时能够基于OpenFlow轻松实现流量处理的扩展操作。  相似文献   

12.
随着信息化校园的普及和发展,各类网络应用对于出口带宽的需求越来越大,尤其是基于P2P技术的程序占用了大量的流量,影响了正常教学办公的进行。如何有效的对P2P程序进行流量监控,是目前局域网管理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该文通过尝试部署了成本较低的Panabit流量控制系统,有效地控制了校园网中P2P程序所占用的出口带宽,提高了校园网的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13.
在国家高度重视网络信息安全的大背景下,建设安全的企业无线局域网,避免使其成为黑客进入企业内网的捷径。文章首先调研分析了无线局域网黑客攻击技术与安全防护技术,然后研究设计了企业无线局域网安全方案并开展安全评测,最后从用户接入、基础设施和安全防护等三个方面总结提出了企业无线局域网安全方案建议。  相似文献   

14.
李进宇  赵云 《软件》2011,(11):52-53
随着信息化校园的普及和发展,各类网络应用对于出口带宽的需求越来越大,尤其是基于 P2P 技术的程序占用了大量的流量,影响了正常教学办公的进行。如何有效的对 P2P 程序进行流量监控,是目前局域网管理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尝试部署了成本较低的 Panabit 流量控制系统,有效地控制了校园网中 P2P 程序所占用的出口带宽,提高了校园网的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15.
随着信息化校园的普及和发展,各类网络应用对于出口带宽的需求越来越大,尤其是基于P2P技术的程序占用了大量的流量,影响了正常教学办公的进行。如何有效的对P2P程序进行流量监控,是目前局域网管理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该文通过尝试部署了成本较低的Panabit流量控制系统,有效地控制了校园网中P2P程序所占用的出口带宽,提高了校园网的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16.
一种P2P流量监控系统的设计及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P2P流量已经成为互联网流量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互联网中存在大量的P2P业务流量影响了互联网关键业务的应用,设计了一种P2P流量监控系统.该系统采用分布式检测技术,通过网络抓包工具Analyzer分析的P2P业务流量特征,对P2P流量进行检测,并在网卡驱动NDIS层实现P2P流量控制.其监控策略由系统管理员制定,而策略的具体实施是在各个终端的网卡驱动层,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方案的可行性.实验结果显示该系统检测精度高和扩展性强,易于在现有网络中部署实现.  相似文献   

17.
随着P2P应用的不断增多,P2P流量所占网络总流量的比重越来越大。准确地识别出网络中P2P应用的流量对网络规划设计、QoS保证等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介绍了当前P2P流量识别的研究现状,综述了四种典型的P2P流量识别技术:端口识别法、应用层特征识别法、流量模式识别法以及连接模式识别,分析了各个技术的优缺点,并对P2P流量识别的发展趋势进行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8.
P2P技术的应用为人们提供了高效率的网络传输,同时这些应用也消耗了大量的网络带宽。为了有效地管理和控制不同类别的P2P流量,建立准确的P2P流量分类模型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基于贝叶斯分类技术,提出一种P2P流量分类方法,该方法利用网络流量的统计特征和基于统计理论的贝叶斯分类方法,对不同应用类型的P2P网络流量进行分类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分类精确度。  相似文献   

19.
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计算机已被广泛的应用在人们的生活。但是在实际的生活中,人们不能够很好的将P2P网络技术应用在局域网中,导致各种问题的出现。基于此,本文通过对计算机P2P网络技术在局域网中的应用作详细的研究探讨,以期对界内相关人士提供相关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20.
为了减少P2P流量对网络带宽造成的影响,合理分配和利用网络资源,更好地保障网络QoS,准确检测和控制P2P流量,提出一种基于Linux系统的P2P流量检测和控制的解决方案,通过扩展Netfilter/Iptables 框架,根据特征码识别P2P连接,和Linux QoS工具一起使用以限制P2P的带宽占用,避免了P2P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