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中国-东盟博览会已经举办了整整九届。九届博览会所走过的九个年头,其实也是广西自改革开放以来发展最为迅猛的九个年头。其中,城市的高歌猛进尤为令人注目,从这里折射出了太多的光芒与荣耀,以至于这么多年来,有些媒体仅习惯于把博览会高高挂起,专为它涂彩抹油,高唱颂歌。  相似文献   

2.
会展,直白地、顾名思义地可以这样去理解,即将某种东西会集在一起进行展览。会展是工业资本的产物,因为只有在工业资本物质生产和物品/信息交流的巨量需求下,才会有会展的必要,同时也才能支撑得起会展的大规模、高耗费的运营模式。  相似文献   

3.
会展,直白地、顾名思义地可以这样去理解,即将某种东西会集在一起进行展览。会展是工业资本的产物,因为只有在工业资本物质生产和物品/信息交流的巨量需求下,才会有会展的必要,同时也才能支撑得起会展的大规模、高耗费的运营模式。对会展史稍有所知的读者或都知道,真正意义上的会展的产生,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英法两国的万国博览会。彼时的西方世界正值工业资本大爆发的时代。一百多年后的今天,早在北京奥运和上海世博获得巨大成功前,会展已悄然进入中国继而迅猛渗入全国各地的大中小城市,会展热瞬间火起。对比于早前的西方,历史  相似文献   

4.
北京正东电子动力集团有限公司(原751厂)现在发展的文化创意产业和之前的工业生产,其实性质是一样的,都是为提升城市品质和居民生活品质服务.之前,它是向大山子地区供应水,电、热等能源的大型综合性动力企业,具有很强的综合信息印记;现在,在规划改造推进的过程中,工业元素的符号同样不能损毁,同时,希望通过改造利用,从城市功能的角度,给首都增加一些不同方式的文化展示元素,如时尚、娱乐等.如果说以前751厂为城市提供的是物质文明,那么现在提供的则是精神文明.  相似文献   

5.
会展经济发展、会展城市竞争力与城市功能提升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把我国已经出现的一些主要会展中心城市定义为会展城市,运用城市竞争力"弓弦箭模型"分析框架,结合会展业发展的特点构建了我国会展城市竞争力模型,并选取了2005年我国的22个城市进行了实证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把我国的会展城市分为国家级、区域性及一般性会展城市,并对我国会展城市进行了定位,进一步确定其发展战略。城市发展会展经济对城市功能与空间结构影响的结论表明,会展经济适应并推动了城市经济结构的转型,提升了城市功能,提高了城市竞争力,同时带动了城市空间结构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6.
方案设计从城市设计学的角度进行思考,妥善处理大型公共建筑与城市建设的关系,注重城市环境和历史文脉。该文通过赤壁市会展中心方案设计,阐述了建筑形式的生成不仅取决于功能,而是对于人—建筑—环境所构成的场所关系的特有反应,同时强调形式对于文化展览类建筑表达深层内涵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中国的城市建设经过20年建设高潮,已经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的居住条件出现了可喜的变化。但是在这种可喜的变化背后,也有一些不协调的现象。日前,在时代奥城主办的一次论坛活动中,笔者采访了五合国际建筑设计集团副总曹一勇先生。  相似文献   

8.
国际城市、国际城市区域以及国际化城市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自80年代以来,国际城市(Global/WorldCity,又译全球城市、世界城市)的研究在西方主要发达国家一直方兴未艾。研究主要侧重于城市的功能、组织结构、形成机制、竞争力等方面。在国际城市研究的基础上,近年来另外2种新的现象也逐渐为研究者所注意。一是由国际城市及其周边腹地形成的国际域市区域(Global City-Region),另外就是在东亚、东南亚、中南美地区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大城市,逐渐形成一种既难于归结到其所在国家城市体系中,又不能完全称之为国际城市的地域现象,学术界一般称之为“国际化城市”(Globalizing City)或“崛起中的国际城市”(Emerging Global City)。本文将对国际城市、国际城市区域以及国际化城市这3种地域现象的研究进行综合阐述,以期对中国城市在国际化时代的城市规划与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自80年代以来,国际城市(Global/WorldCity,又译全球城市、世界城市)的研究在西方主要发达国家一直方兴未艾.研究主要侧重于城市的功能、组织结构、形成机制、竞争力等方面.在国际城市研究的基础上,近年来另外2种新的现象也逐渐为研究者所注意.一是由国际城市及其周边腹地形成的国际城市区域(Global City-Region),另外就是在东亚、东南亚、中南美地区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大城市,逐渐形成一种既难于归结到其所在国家城市体系中,又不能完全称之为国际城市的地域现象,学术界一般称之为"国际化城市"(G1obalizing City)或"崛起中的国际城市"(Emerging Global City).本文将对国际城市、国际城市区域以及国际化城市这3种地域现象的研究进行综合阐述,以期对中国城市在国际化时代的城市规划与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探讨了国际性城市的概念和国际化城市及现代化城市指标体系:针对青岛目前城市发展的水平和发展阶段.清醒地认识到青岛市国际性城市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准确把握青岛市现代化发展程度和发展水平,制定科学合理的现代化发展战略积极稳妥地把青岛建设成国际化城市.以避免国际化城市发展中的盲从和冒进。  相似文献   

11.
我依然记得2010上海世博的那句口号——“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句言简意赅的口号,表达的大概是人类对自己所居住的城市一种美好的希望和期待吧。事实上,这也是众多城市努力营造自己的一种动力。只是。抛开作为硬件的众多因素不谈,这一次,我更愿意把目光,放到与我们密切相关的自然因素之上……  相似文献   

12.
想要弄清楚城中村之于中国的真实境况,也许还得从中国的城市化说起——在中国,真正城市化是从80年代开始的,此前,中国绝大部分国土面积还在被农村盘踞着。这些农村依附在千百年来一成不变的、有形或无形的某种体系里,其地位就跟它们的贫鄙与粗陋一样牢不可破、坚不可摧。  相似文献   

13.
1.洪堡和柏林的表面爱德华德·加埃特纳1834年的画作《从弗里德希维尔德教堂屋顶的全景》,是柏林最为珍贵的绘画与教育遗产之一。如同维姆·文德斯电影作品《柏林苍穹下》中的天使,建筑师辛克尔、贝乌特和亚历山大·冯·洪堡从高处俯瞰1830年的柏林新城,杂乱的房屋延展至城市远处的边缘,仿佛他们是柏林的守护天使。从加埃特纳的全景可以看出对摄影图像深景的渴望,事实上正是由于这种愿望,画面已经暗示了19世纪柏林正在发生的变化——这个大都会成了一望无际的城市风景。在工业化征兆之下,急速扩张的大城市变成了僵化的荒漠,房屋海洋的蔓延超出哪怕最广的视角。这幅绘画可以让人领会从绘画  相似文献   

14.
祠堂作为徽州建筑“三绝”之一,具有维系徽州宗族社会的重要作用。文章通过对黄山区程氏宗祠的测绘,分析其总体布局、平面构成及形态特征,以求对大中型祠堂作深入研究的补充,作为古祠堂异地重建保护的重要资料。同时,也为区域文化变迁的文化线路研究,以及同一文化圈内建筑形式的差异性研究提供重要的实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