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焊接热循环对HQ130钢热影响区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模拟焊接热循环的方法,研究了不同峰值温度(Tm)和800℃冷却至500℃时间(t)对HQ130钢热影响区(HAZ)显微组织、硬度、冲击韧性和断口形态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单次热循环时随着HAZ中Tm的降低或t的增加,冲击韧性和硬度相应地降低。在Tm=800℃附近的HAZ区域出现脆性区,韧性明显较低;Tm=700℃附近出现回火软化区,韧性较高,但硬度明显下降。在焊接生产中应采用多层多道焊并应严格限制焊接热量输入(t应以20s为下限),以防止或减弱HAZ软化和脆化现象。 相似文献
2.
采用热模拟试验、显微图像分析仪、扫描电镜 (SEM )和透射电镜 (TEM )等对HQ130钢热影响区峰值温度Ac1~Ac3 区间 (ICHAZ)不完全淬火区的组织性能进行了研究。针对ICHAZ峰值温度 (TP) 80 0℃区域冲击韧性下降的问题 ,着重分析了M -A组元及碳化物聚集对脆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HQ130钢热影响区ICHAZ的显微组织为板条马氏体 (ML)、粒状贝氏体 (Bg)和索氏体 (S) ,晶粒细小但不均匀。ICHAZ脆化的原因是局部M -A组元的产生及片状碳化物的聚集。焊接线能量E对M -A组元的体积含有率 (Vf)有较大影响 ,但对细长M -A组元体积含有率 (SVf)影响不大。通过控制焊接线能量可使ICHAZ避免出现M -A组元和碳化物聚集 ,同时限制M -A组元的有效直径dM -A<1.0 μm ,可以保证该区域的冲击韧性 相似文献
3.
4.
焊接热循环对H1130钢热影响区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模拟焊接热循环的方法,研究了不同峰值温度(Tm)和800℃冷却至500℃时间(t)对HQ130钢热影响区(HAZ)显微组织、硬度、冲击韧性和断口形态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单次热循环时随着HAZ中Tm的降低或t的增加,冲击韧性和硬度相应地降低。在Tm=800℃附近的HAZ区域出现脆性区,韧性明显较低;Tm=700℃附近出现回火软化区,韧性较高,但硬度明显下降。在焊接生产中应采用多层多道焊并应严格限制焊接热量输入(t应以20s为下限),以防止或减弱HAZ软化和脆化现象。 相似文献
5.
6.
7.
HQ130钢焊接区组织的显微图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XQF-2000型显微图像分析仪对CO2气体保护焊条件下HQ130钢焊接区不同显微组织的相对含量和热影响区晶粒度进行了测定,分析了焊接线能量对焊接区组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严格控制焊接能量可使热影响区淬火粗晶区避免产生上贝氏体(Bu)组织,防止热影响区晶粒粗化,以确保焊接热影响区的组织性能。 相似文献
8.
焊接热循环对ASTM4130钢热影响区组织及韧性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采用金相、扫描电镜(SEM)和焊接热模拟方法,研究了不同峰值温度和焊接线能量对ASTM4130钢焊接热影响区(HAZ)显微组织、冲击韧性和断口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ASTM4130钢热影响区除回火软化区外均发生脆化现象.当峰值温度为1200 ℃和1350℃时,由于晶粒粗大,且产生了贝氏体、未回火马氏体和M-A组元等非平衡组织,其冲击韧性损失达母材的94.5%,脆化现象最严重.当峰值温度为950℃,冲击韧性较低的原因是该区产生了未回火马氏体和块状铁素体.当峰值温度为800℃时,晶界附近碳化物聚集和不均匀分布,以及块状铁素体的存在,造成该区发生脆化.焊态下焊接线能量对ASTM4130钢粗晶区的冲击韧性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9.
热循环峰值温度对HQ100钢热影响区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焊接热模拟技术模拟焊接热影响区经不同峰值温度热循环后对对应的组织,并通过铆相分析,断口分析和冲击韧度试验等方法研究了热循环峰值温度对低合金高强度钢焊接热影响区组织和性能的影响。采用透射电镜对熔合区组织的精细结构进行了分析,并与手工电弧焊熔合区组织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10.
11.
利用Gleeble-3500热模拟试验机模拟粗晶热影响区的焊接热循环,研究了热输入对欧标低合金结构钢粗晶热影响区晶粒长大、硬度及韧性和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峰值加热温度的提高和高温停留时间的延长,奥氏体晶粒将发生不同程度的长大,粗晶热影响区的最高硬度也逐渐提高;同时随着t_(8/5)的延长,粗晶热影响区的组织将由少量低碳马氏体、针状铁素体以及粒状贝氏体和大量块状铁素体组织,逐渐转化为大量侧板条贝氏体、粒状贝氏体以及粗大长条状M-A组元,甚至出现一定数量的上贝氏体,使得粗晶热影响区的低温冲击韧度急剧下降,由低温韧性断裂转化为低温脆性断裂。 相似文献
12.
微合金钢模拟焊接热影响区组织和韧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焊接模拟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峰值温度(Tmax)和不同冷却时间(t8/5),对合Ti-N、TI-NB-N两种微合金钢热影响(HAZ)显微组织、奥氏体晶粒度、冲击韧性影响。试验结果表明:Ti-N钢焊接热影响区比Ti-Nb-n钢具有更高的冲击韧性、更适用于大线能量的焊接条件。 相似文献
13.
B.Liu J.X.Qu W.J.Sun 《金属学报(英文版)》2004,17(3):274-278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peak temperature (Tp) and cooling time (t8/5) on hardness, impact toughness and fracture morphology in the heat-affected zone (HAZ) of HQ130 steel was studied by using welding thermo-simulation test.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impact toughness and hardness decrease with the decrease of Tp or increase of t8/5 under the condition of a single thermal cycle. There is a brittle zone in the vicinity of Tp=800℃, where the impact toughness is considerably low. There is softened zone in vicinity of Tp=700℃, Where the hardness decreases but the toughness increases. In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multi-layer and multi-pass welding, the welding heat input should be strictly limited (t8/5≥20s) so as to reduce the softness and brittleness in the HAZ of HQ130 steel. 相似文献
14.
15.
采用热模拟法研究了2205DSS焊接HAZ的组织与性能,探讨了冷却时间对模拟HAZ冲击韧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冷却时间对组织及性能有很大的影响,随冷却时间的延长,铁素体含量减少,奥氏体含量增加,冲击韧性增大:随冷却时间延长,模拟组织显微硬度降低,而且模拟组织中铁素体的硬度低于奥氏体的硬度:固定冷却时间t8/5时,随冷却时间t12/8的增加,冲击韧性提高:固定冷却时间t12/8时,随冷却时间t8/5的增加,冲击韧性降低。 相似文献
16.
17.
用Gleeble-3800热模拟机对Ni-Cr-Mo-B低合金高强度钢进行不同焊接热输入条件的下热模拟试验,研究了模拟焊接热影响区的组织和性能,探讨了不同热输入条件(对应不同的t8/5)对钢中微观组织及形态的影响以及组织与低温韧性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热输入能量的增加,此类钢焊接热影响区的低温韧性呈现先增后降的规律。当以中等焊接热输入施焊,在热影响区形成贝氏体/马氏体复相组织,先形成的贝氏体对原始奥氏体晶粒的分割作用,使后生成的板条马氏体具有更细的板条束,从而获得最佳的低温韧性。而低热输入时形成全马氏体组织,高热输入时获得一定量的粒状贝氏体,两种组织的低温韧性均低于贝氏体/马氏体的复相组织。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焊接热模拟工艺参数中,冷却时间t8/5对Ti-N和Ti-Nb-N两种成分系列钢热影响区(HAZ)显微组织和冲击韧性的影响,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SEM,TEM)观察了不同试样的HAZ中,铁素体(F)和粒贝组织的特征,特别是M-A组元的形态、数量和分布,分析了不同冷却速度产生的显微组织和冲击韧度的关系,探讨了微量合金元素Ti、Nb、N的添加对焊后试样HAZ组织和韧性所起的作用。结果表明,随t8/5趋缓,Ti-N系列钢中F数量增加,粒贝数量减少,M-A组元由长条状变为方块状,韧性相应大幅提高,而Nb的添加抑制了F的生成,有利于产生侧板条状粒贝,对韧性的改善不利。 相似文献
19.
回火对14Ni3CrMoV锻钢组织和韧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透射电镜(TEM)为主要手段研究了回火对14ni3CrMoV锻钢微观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该钢正火后形成复杂的贝氏体组织以及块状残留奥氏体和少量孪晶马氏体;670℃回火后,碳化物大量析出,均均分布在贝氏体片条上,并有球化倾向;非板条基体上的碳化物仍保持一定的方向性,显示原铁素体板条的位向。微观组织的变化使该钢的冲击韧度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